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去年以来,济南军区东方药业集团在《人民日报》、倾放军报》、《新闻与成才》等军地报刊、电台见稿400余篇,被济南军区后勤部评为报道工作先进单位。这些成绩的取得,既是报道员辛勤汗水的结晶,更倾注着被誉为“贴心主任”祝维义对报道员的关心和支持。买一架相机在一次组稿会上,报道员小刘说了这样一句话:“咱们搞新闻,要学会‘两条腿走路’,仅限于文字报道,太单调了”。说者无意,听者有心。祝主任听后,觉得小刘的话很有道理。要搞好企业的新闻宣传,就得让报道骨干学会“两条腿走路”,把他们培养成既能搞文字报道,又善于新闻…  相似文献   

2.
1月上旬,笔者从成都军区某师上报的~份调查报告中获悉:该师3年来拜《新闻与成才》为“师”的216名官兵,个个学有所获,人人受益匪浅。69%的官兵转业复退后找到理想工作,31%的成为部队机关的“笔杆子”。这个师在培养报道骨干时,始终视《新闻与成才》为育才的良师,成才的益友。他们每年要为每个报道员订阅一份《新闻与成才》、并鼓励新闻爱好者及机关干部订闭该杂志,从中学习新闻知识,掌握写作要领。报道员余新入伍后酷爱新闻写作,可苦于无师指教,进步缓慢。一次偶然机会。他看到《新闻与成才》杂志,爱不释手,从此他视《新闻…  相似文献   

3.
通讯员园地     
《军事记者》2009,(8):70-70
某师后勤部取消报道员刊稿硬指标;某集团军举办“四位一体”新闻骨干培训;第二炮兵某旅坚持新闻骨干轮训制度;空降兵某师举办为期3个月的报道骨干培训;广空某大队领导带头写稿;某训练基地让报道员参加交接班会;某军代处多措并举抓新闻报道;广空某师注重培养报道员;  相似文献   

4.
通讯员园地     
驻豫某高炮团政治处主任徐汉发是位“老宣传”,但却甘心情愿为报道员们当“助手”,成了助人成材的“六大员”。 “信息员”徐主任在生活工作中处处留心,善于发现新闻线索,及时通报给报道员。仅去年一年,新闻干事和报道员就从徐主任那里得到了86条信息,其中有76条信息形成稿件后在报上发表。 “读报员”徐主任在多年关心扶持报道员工作中,逐渐形成了这样一个习惯:凡是《解放军报》上刊发反映部队基层的头条新闻.他再忙也要抽出时间给报道员们读一遍,帮助报道员分析稿件,增强新闻敏感性。 “资料员”有一次,新闻干  相似文献   

5.
有次听一位专职报道员“传授”经验,却越听越不是滋味。那位专职报道员说:“搞报道说简单也很简单,只要把前几年的旧报刊拿出来翻翻,打些提前量,依样画瓢,就不愁上不了稿子。”他还滔滔不绝地举了好多例子来佐证其言不谬。 “新闻”之新,不仅仅在于其时  相似文献   

6.
某油料仓库政委乔金平,一直对报道员十分关心,可在报道员中,却流传着一个他“三难报道员”的事儿。想听?下面听我—一道来——第一难:形不成事实不写稿去年9月中旬的一天,报道员李青兴冲冲地拿着一篇稿子找乔政委审阅。这是一篇报道部队开展“迎国庆演讲比赛”的消息。小李认为稿子写得不错,虽然活动到月底才搞,但迟早要搞,稿子写好寄走,先在编辑那儿排上号,请政委审稿也就是走走过场。可乔政委看完稿子后当时就给他上了一课:“迎国庆演讲比赛”是我们在国庆节期间开展的一项活动不假,现在活动还没搞你就把稿子拿出来了,这不…  相似文献   

7.
刘佳峰 《军事记者》2005,(12):54-54
“同志们,讲课之前,我想讲一个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小故事:故事的主人公叫余书福,几年前还是我们部队的一名战士报道员,现在已是海南特区报的一名编辑。如果当初不从事新闻报道,他今天能成为报社的编辑吗?”这是南海舰队航空兵某师一次举办新闻骨干培圳班时,一位大校给培训人员讲课时的开场白。  相似文献   

8.
说起南京军区某师通信营值勤站传真员傅凌艳成为一名优秀报道员的经历,真叫人大开眼界。她搞报道,是从给别人传送新闻稿件开始的。起初,当她看到师报道组的同志送来一篇篇新闻稿件从自己手中传到千里之外的报社,又变成铅字发表在报刊上时,内心便有了一股冲动,自己也决心要当一名业余报道员。  相似文献   

9.
在空降兵某师,师团两级培养新闻人才做到育管并重。业务想成尖子.思想先要过硬把好报道员的“人口关”是基础。选调报道员首先就要看思想政治是否过硬。去年初,师报道组在选调报道员时,小李和小吴两个人选,小吴的文字功底比较好,但连队官兵却反映他思想基础不好,最后,报道组调进了文字基础虽差些,但思想作风过硬的小李C平时工作中,他们不仅重视传经验,教方法,更注重传思想,教作风。某团报道员小张进报道组三个月,稿子发了四五篇,多次受到领导表扬,但入党时却没有他的名字,因此工作一度消极,报道组的同志及时与他谈心,使…  相似文献   

10.
有位名记者说过,好新闻是脚板底下跑出来的。兰州军区某团战士解开平就是这样一个为追求好稿而不怕吃苦的报道员。在连队就喜欢新闻的解开平,1996年5月在《人民军队》报上发表了一个豆腐块后,有幸被团新闻干事看准把他调到政治处当报道员。到报道组后,小解为不负领导的厚望,一心想早出成绩。便整天把自己关在办公室里不停地写,几乎一天写一篇,结果三个月过去了,寄出去的稿子,竟然在报纸上一个字也没见到。他失望了,认为自己不是搞新闻的料。新闻干事看出小解的心思后,便指着他那些没刊用的稿件底稿语重心长地说:“不是你文字基…  相似文献   

11.
驻豫某部政治部主任王争亚不仅自己能写稿,而且善于育才。他当主任3年来,先后有两名报道员提干,1人考上南京政院新闻系,17人立功受奖,4人退伍后当了编辑记者,被大家誉为“新闻园丁”。 王主任是报道员出身,一次在某炮团检查工作时,无意中发现了一名叫左起超的干事,觉得他文字  相似文献   

12.
程小刚 《军事记者》2008,(12):64-64
南京军区某师修理营注重创造良好的报道、学习环境,搞好群众性报道工作。他们倡导营连干部带头写稿,挑选文字基础扎实、作风好的战士担任报道员,通过邀请机关新闻干事来营讲课、参加军报函授学习等方式,提高大家发现新闻、写作稿件的能力。广泛开展“线索大家集、思路大家理、稿件大家评”活动,由教导员、指导员充当“第一编辑”,为报道员出点子、审稿把关。鼓励报道员深入训练现场、生活一线采写稿件,用报道推动工作。  相似文献   

13.
“向报道员传达上级的指示精神色”、“向报道员汇报线索急”、“解决报道员的实际问题急”——这是某师报道人员给政治部副主任王志强重视抓好报道工作总结的_:大特与,故称他为“三急”副主*。自他上任以来,经他审阅的上h篇稿件,无一篇掺有水分。大、<那说,这应归于“三急”副主任的“慢三步”。慢一步———形成事实再写稿有些报道员在写迎接节日之类的应景稿时,往往节日还差十多天,活动计划安排刚刚列出,稿子就写了出突。报道员说,安排好的活补.巴协部要搞,提前把稿子写好,邮j收辑部,这算不上失实。若是Hg邓天搞完活动…  相似文献   

14.
初识徐立舜,是在1998年的抗洪抢险的洞庭湖大堤上。他高高的个子,手拿采访本,满头大汗,穿梭在大堤上。白天参加抢险战斗,晚上则挑灯夜战,并常常通宵达旦。他这种“拼命三郎”的精神,给我留下了极深的印象。徐立舜,1995年12月从山东淄博一个僻远的山村入伍后,爱上了写作。历经上百次的失败后,他的名字终于出现在《人民武警报》上。后来,政治处一位新闻干事见他是块搞新闻的“料”,就把他挖去当报道员。不足一年,他开始在《解放军报》、《人民武警报》上崭露头角。为了更好地掌握写作技巧和提高理论水平,他在虚心向领…  相似文献   

15.
空军某部新闻干事颜新文,确是位搞新闻的人才。在军内外报刊上,时常可以看到他写的消息、通讯、特写、评论等作品。从军18载,他从文学爱好者、业余报道员、师专职新闻干事到军区空军专职新闻干事一路走来,壮怀激越地为当代军人放歌。他发表各类作品1800多篇,先后4次荣立三等功,  相似文献   

16.
最近收到一位部队基层报道员的来信,信中说他很喜欢搞新闻,也很想成为一名出色的军事记者,可自己以前从没有写过新闻,更没有登过报,眼下又不可能脱产学习,所以感到很苦恼,不知道自己该从什么地方开始。这位报道员提出的问题对于初学新闻者无疑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相似文献   

17.
前不久,武警总部政治部正式批准8660部队后勤部业余报道员梁新亮破格提升为正连职警官,并授予上尉警衔。至此,这位在基层辛勤耕耘了13年的业余报道员,在新闻战线终于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成功之路。1983年11月,梁新亮从山西晋城县应征入伍,来到了天山深处的橄榄绿警营。三个月紧张的新兵训练结束后,连队经考查,推选他当了一名业余报道员,并先后送他到师团参加报道员培训,不久,他就在新疆电台。《伊犁日报》等报纸电台见了搞,从此,“警营小记者”的雅号便在战友中传开了。鉴于他新闻工作的表现;1989年1月由战士改为志愿兵。十…  相似文献   

18.
新闻窗     
某师出台措施鼓励 官兵参加军报函授学习   本刊讯 王林清、孟祥林报道:北空导弹某师针对新闻骨干普遍采访能力较差、文字功底较弱等实际问题,今年年初他们把参加军报第十一届新闻函授学习当作提高新闻骨干业务能力的契机,广泛发动基层新闻报道员、信息员和喜爱新闻写作的官兵报名学习,并出台一系列“优惠”措施:“师、团报道组成员 2001年在省级以上报刊每发表一篇文章,给予 30元函授学习经费补助,发表 7篇以上者,报销全部学费;参加函授学习的营、连报道员及其他爱好新闻写作的同志 2001年在省级以上报刊每发表一篇文章的,给予…  相似文献   

19.
146医院政治处主任乔金平,善于给报道员出点子,想点子,定点子,对报道工作倾注了自己一副火热的心肠,报道员亲切地称他──“点子”主任。实点子。报道员(特别年轻报道员)写稿子,由于上稿心切,往往出现一些“艺术”拔高现象。乔金平主任每次把关审稿子,都坚持新闻的真实性,不留情面地把水分拧干。一次报道员小李采写了一篇医院为老区群众服务的稿子,将13人组成的医疗队写成了30人,乔主任在审稿时认真严肃地给以纠正,并十分诚恳地告诫小李:写稿要求真务实,遵守新闻的真实性,不能把文章写得花里胡哨。5年来,146医…  相似文献   

20.
“写稿宁可不上报,也不要搞假报道!”济南军区某团政委彭乃更时常给报道员敲这个“警钟”。彭政委敲“警钟”不是敲敲而已,而是通过敲“警钟”使报道员将压力化作动力,既严肃认真又勤奋热情地搞好报道工作。为了帮助报道员过好“名利关”,他每季度都要结会形势给报道骨干上一次思想修养课,要求报道员不能为图虚名瞎编乱造“新闻”,有一说一,有二说二。一次,报道员小李听说团里出动800多人,利用大年三十、正月初二两天时间,为驻地安阳钢铁公司抢卸炼钢用煤300余吨的事后,写了篇《煤冻——炼钢厂除夕告急,出动——子弟兵无偿支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