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中西传统绘画透视理论之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探讨了以中国画为代表的东方绘画透视理论系统与西方绘画透视理论系统的发展历程,并就二者各自的艺术手法、审美特征、代表作品进行了分析,对我国当前艺术创作、教学研究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五代是中国山水画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这一时期的山水画家在继承隋唐山水画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大胆创新,不断探索新的绘画技法,建构了独到的绘画理论,形成了独特的绘画风格,把山水画创作推向了新的艺术高峰,尤其对两宋山水画创作艺术产生了深远影响。本文以荆浩《笔记法》及其绘画创作为北方山水画代表,试图从理论认识、技法演化和创作实践诸方面探析五代山水画的进展情况。  相似文献   

3.
绘画是魏晋南北朝艺术园囿中的一朵绚丽夺目的奇葩,而六朝画坛独领风骚.无论从画家数量、名家名作、艺术成就,或是绘画理论及对后世的影响等各方面而言,六朝绘画在整个魏晋南北朝画坛中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同时,六朝绘画还出现了许多新的特点,充分代表了那个时代的绘画艺术水平和成就,给后世以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石涛画语录》是中国古代重要的绘画艺术理论著作。石涛从中国古典美学思想出发,就艺术家、艺术创作的各方面作了精辟论述。而其中的“一画”,是《石涛画语录》的核心概念,代表了石涛绘画理论的精髓。  相似文献   

5.
"胸中之竹"与"胸无成竹"绘画理论,是"扬州八怪"的代表郑板桥对古代文艺理论的丰富和发展。诠释这一理论,发掘其内涵,于今仍有极大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在人类源远流长的造型艺术发展中,绘画形成了以中国画为代表的东方绘画和以油画为代表的西方绘画两大体系,两者各有自己的基本特征和历史传统,从而形成各自不同的表现形式与审美特点。  相似文献   

7.
<正> 魏晋时代,在中国绘画史上占有独特的历史地位。它是我国古代美术理论发展的一个极其重要的转折阶段,也是中国绘画真正走向自觉的开端。在这个继往开来的时期,顾恺之是促成其转变的代表人物,他为我国古代专门绘画理论的建立作出了突出贡献。 顾恺之存世的画论有三篇:《魏晋胜流画赞》、《论画》、《画云台山记》。这三篇文章都是由于唐代张彦  相似文献   

8.
纳兰霍是当代具象绘画的代表人物,他的绘画具有很强的当代性和现实价值。纳兰霍对国内画家影响巨大,代表人物有:徐芒耀、陈飞、刘溢、石冲等。在他们的创作观念、绘画题材和制作手法上都可以看到纳兰霍绘画的影子,这种文化呼应对中国现代具象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以绘画描写社会现象表现画家的思考和人文精神,是中国写实绘画的基本出路。  相似文献   

9.
苏轼是北宋中期著名的文学家、艺术家,他诗文、书画无所不精.在绘画方面,苏轼既有丰富的创作体验,又有见解精深的绘画思想。苏轼的美学思想无论在中国古代绘画理论史还是在当代都是非常丰富而宝贵的文化遗产。由于他对文人画理论上的建树,使文人画很快成为了一时之风尚,以苏轼为代表,推动了文人画的形成和发展,开创了文人画的新时代,影响企及北宋及其以后的中国画坛。  相似文献   

10.
在个人理解的基础上阐述中国绘画理论,将中西绘画理论做一比较,引发我们对中国当代绘画理论研究的现象加以思考,并以此确定我们的理论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1.
1873年,卡耶博特在美术学院跟当代绘画艺术的学院派代表列昂·博纳学习绘画。但他很快就放弃了学业,转而进  相似文献   

12.
曼陀罗绘画最早由心理分析学派创始人荣格发明,他发现了曼陀罗绘画的心理效用.曼陀罗绘画的理论基础包括:投射理论、色彩理论、大脑偏侧化理论.在这些理论基础的指导下,实施曼陀罗绘画,探索出曼陀罗绘画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帮助学生表达和宣泄情绪,帮助学生静心和提高专注力,引导学生学习活在当下,辅助学生建立规则感和整合自我,指引学生探索自己的生命潜能.  相似文献   

13.
李明华 《天中学刊》2013,28(1):21-23
王以亮是有卓越建树的艺术学者及舞台美术研究专家,其学术专长在于将拓朴学观念与艺术相结合.他的创作与研究涉及绘画艺术创作、艺术理论研究、舞台美术研究等多个方面.王以亮的学术研究与艺术实践,代表了当代艺术理论与科学理论跨界结合的成就,凸显学理研究与生活实践联系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4.
作为西画东渐第三途径的典型代表,潘玉良的绘画作品具有鲜明的现代性意味,其绘画之路是一条不断摆脱西方传统绘画范式,逐步走向自主自足的过程,她极具开放性的绘画探索至今仍具有借鉴意义。文章基于潘玉良绘画的本体语言,运用图像学、符号学、色彩学的研究方法,探讨现代性绘画方法对潘玉良绘画作品的影响及体现,进而总结潘玉良绘画艺术在中国现代绘画领域作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15.
绘画模仿理论起源于古希腊,从文艺复兴开始在绘画理论领域处于领导地位,并保持了3个世纪之久,模仿理论引导了西方写实绘画的整个发展过程,曾经被认为是一切艺术的理论基础,可以说其影响是决定性的.本文总结了不同时期模仿论的主要观点以及模仿论对绘画等艺术的阐述.  相似文献   

16.
《再别康桥》是诗人徐志摩1928年在出国欧游的归途中写下的,全诗通过对康河宁静景色的描写以及对泛舟寻梦的想象,抒发了诗人对康河和康桥的深切眷恋和惜别之情,表现了诗人对“爱、自由、美”的执着追求。作为新月诗派的代表人物,徐志摩在本诗中遵循了闻一多提出的“三美”理论,即“建筑美”、“音乐美”和“绘画美”。本文将取其一美即“绘画美”作具体分析,探究出其“绘画美”的具体表现。  相似文献   

17.
《邢台学院学报》2019,(1):172-175
在漫长的人类绘画艺术发展长河中,逐渐形成了两大影响深远的绘画种类:以中国画为代表的东方绘画和以欧洲地区油画为代表的西方绘画,这些风格各异的绘画作品不仅为我们带来巨大的视觉享受,更是人类文化发展最有力的见证。西方绘画在世界绘画史上一直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及影响力,从它诞生的那一刻起,就注定掀起绘画海洋的层层巨浪,影响着世界诸多艺术家创作艺术的灵感与方向。我国的美术教科书中不乏有很多西方艺术家的绘画作品,学生能够透过这些西方绘画作品体验到不一样的异国绘画风情,学习西方艺术家的绘画技巧及其作品的内在涵养。希望通过浙江美术出版社1-5年级教科书(2012版)的探究与分析,了解我国中小学教科书在处理西方艺术家绘画作品的数量、国家及时代等方面的问题与不足,并能够做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在世界多元化的大家庭中,为我国中小学美术教科书的中西方文化交流做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18.
绘画测验属于艺术治疗的一种,它以大脑偏侧化理论和精神分析流派的投射理论为基础,越来越多的应用于心理咨询与治疗中。本文从绘画测验的理论及现有应用领域的分析出发,探讨绘画测验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应用范围,并对绘画测验应用的优势和问题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9.
苏东坡的诗学理论代表着北宋诗学的最高水平。他才气横溢,在诗词、文、书法、绘画、音乐等方面都有很高的造诣。由于他多才多艺,在论诗时,自然而然地将其它艺术形正和诗放在一起讨论,并且互相渗透,相得益彰,  相似文献   

20.
中国绘画理论的历史发展 ,分为萌芽、奠基、成熟和完善等四个发展阶段。南北朝时期是中国绘画理论的奠基阶段 ,到了宋代中国绘画理论体系已经构筑完成 ,元代以来中国绘画理论没有大的发展 ,但却在一些基本问题方面进行了充实完善。中国绘画理论体系由绘画功能、创作与鉴赏原则、创作道路、构图比例透视、笔墨技巧、绘画步骤、作品评定、笔墨当随时代、百花齐放 ,推陈出新等九个方面组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