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舞蹈跳法: 准备:全班幼儿分成人数相等的双层圆圈,内外圈幼儿为对子相对站立。 ①~③:两手上举(手心向外)做招手状,原地碎步。唱“排排坐”时,双手五指交叉经体前放于膝盖上,屈膝。唱第2个“排排坐”时,姿势不  相似文献   

2.
活动前———重视目标的定位大班幼儿对排序活动已有一定的经验,本次活动如何让他们跳一跳,摘到果子呢?显然,目标的定位很重要,它应该是具体的,有针对性的,可操作的。我认为该活动的目标可以这样设计:1郾多角度感知生活中有规律的序列;2郾积极地与操作材料互动,创造性地反映自己的操作结果;3郾产生关注生活和身边事物的情感态度。活动中———创设支持性环境师幼可共同参与准备工作,幼儿可从家中自带一些物品,布置一个“规律迷宫”。活动开始时,全班幼儿走进迷宫,寻找规律。孩子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物品进行探究。然后,教师向幼儿…  相似文献   

3.
动作说明:全班幼儿表演时,可走成圆圈,事先报好单、双数;若在舞台上表演,以8~10人为宜,队形可稍作变换。第一段:前奏:跳弹簧步,双手背在身后,头左右摆动。①~④双数幼儿跳跑跳步向圆心跳出4步,两手上下摆动,单数幼儿原地不动,动作相同。⑤~⑧双数幼儿跳跑跳步退到原来的位置。单数幼儿跳跑跳步向圆心跳出4步,两手上下摆动。⑨~(12)两人一组右肩相倚,右手扶对方的前腰,左手上下摆动,先迈左脚,碎步向顺时针方向转一  相似文献   

4.
日本幼儿园规定每学期每个班级至少要进行一次“保育参观”活动(活动通常以班级为单位进行)。这个活动类似于我国幼儿园的家长开放日活动。“保育参观”活动的内容主要有两项:一是家长观看幼儿的活动;二是召开家长“恳谈会”。“保育参观”活动的时间一般为半天,参加者是全班幼儿、老师和全班幼儿的家长(一般由母亲参加)。通  相似文献   

5.
打兔子     
游戏目的:发展幼儿投掷能力及准确性,练习兔跳和躲闪能力,培养幼儿灵敏性。器材及场地准备:1.沙包数个。2.选好一块空地做青草地,离草地5米处画两个兔洞,请三个幼儿扮猎人,手拿沙包站在离草地的10米处。游戏玩法:全班幼儿分成两组,扮兔子,站在“兔洞”里。游戏开始,“兔子”分别从“兔洞”里跳出,边跳边念儿歌。  相似文献   

6.
一、单双脚跳(发展幼儿单双脚跳的能力) 儿歌:左脚跳跳跳, 右脚跳跳跳; 双脚蹦叉跳, 看谁跳得快, 看谁跳得好; 你来跳跳跳, 我来跳跳跳, 我们蹦叉跳。玩法:开始前,幼儿站在1的位置。儿歌第一句,左脚踏跳2、3、4、5到6停;第二句换右脚踏跳5、4、3、2到1停;第三句,先双脚并拢跳入2,再分叉跳入3、4,再双脚并拢跳入5,到6停;第四句跳法同第三句,从6到1;第五句跳法同第三句,从1到6;第六、七句跳法同第一、  相似文献   

7.
动作说明:全班幼儿或一组幼儿手拿一个小木偶,左手叉腰,边唱边踵趾小跑步出场。唱到“要问我是哪一个”时,把小木偶藏在身后。“嗨!”两脚相并跳一下。唱到“我是快乐的小木偶”时,把小木偶举起,同时小跑步下场,表示欢快的心情。  相似文献   

8.
活动要求练习原地纵跳触物,发展幼儿跳跃能力。情况分析在发展幼儿跳跃能力过程中,以游戏的形式已进行过原地向上跳,双脚行进跳和从高处往下跳等动作的训练,幼儿对跳跃动作有一定的基础,但在活动中有少数幼儿动作掌握不协调,弹跳不起,落地动作不稳。如卢澄、李文浩等小朋友;多数幼儿动作协调,有一定的跳跃能力;也有几个幼儿弹跳力强,落地稳,很轻  相似文献   

9.
讨论法,即教师指导幼儿就活动中发生的某些问题,以个别或小组,甚至全班围绕一个主题,由幼儿自由地发表自己的意见,从而达到互相启发、学习、交流意见的一种教育方法.  相似文献   

10.
雪花     
跳法说明: 全班幼儿站成一个圆圈,面向圆心,1—6报数。基本舞步:跑跳步。全体幼儿边歌边舞: ①—②小节:双脚并拢,原地起踵,一拍点一下;右手伸出食指作指雪花的动作,左右摆动两下,左手插腰。③—④小节:原地跑跳步,左脚起跳;双手由左上力向右上方来回摆动两下,作“雪花漫天飘”的动作。⑤—⑥小节:同①—⑦小节。⑦—⑧小节:双手屈肘于胸前,两手腕靠拢,手掌分  相似文献   

11.
这学期我园大班进行了拼音字母教学,至今全班幼儿已能认识全部拼音字母,能正确发音,并能较正确地讲普通话。下面是我们在幼儿中进行拼音字母教学的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2.
善待表扬     
随着新《纲要》的贯彻执行,教师在组织幼儿活动的过程中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尤其突出的是对幼儿的批评指责少了,表扬欣赏多了;打击否定少了,鼓励肯定多了;幼儿在活动中情绪高涨,积极性高。但是有些教师由于理解的误区,没有把握好“表扬”的度,使形形色色的表扬背后潜伏的问题日益显露出来。片断一:“Very very good good good”真的“good”吗一次计算活动“与时间赛跑”,一开始,教师出示时钟问幼儿是什么,全班幼儿齐声回答“时钟”,于是教师说“真棒,一起来表扬表扬自己”,全班幼儿跷起大拇指对着自己,声音比回答“时钟”还响亮几倍地喊“V…  相似文献   

13.
跳竹竿是一种民族体育游戏。脚步动作可以是单脚跳或双脚跳,手的动作可以是自由摆动、叉腰、背手、摸地等。击竿时既可以两竿在地面上平行地开合敲击,也可以两竿依次在地面或头的上方敲击,还可以一竿在上方、一竿在地面上敲击。跳竹竿既可以集体跳,也可以分组跳;既可以一个人跳,也可以两人共同跳。跳竹竿由于玩法多且富于变化,因此深受幼儿的喜爱。 我们在组织与指导大班幼儿跳竹竿的过程中体会到,要使幼儿爱跳竹竿、会跳竹竿,教师需要做好以下两点。  相似文献   

14.
《纲要》明确要求:“开展丰富多彩的户外游戏和体育活动,培养幼儿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和习惯,增强体质,提高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走、跑、跳是幼儿最基本的活动能力,是幼儿不可缺少的生活实用技能。发展幼儿走、跑、跳的基本动作必须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识地进行。  相似文献   

15.
《考试周刊》2021,(46):161-162
幼儿集体教学活动不言而喻是教师面对全班幼儿开展的教学活动,是依据教学目标引导有计划地引导幼儿参与其中并带动全班幼儿更好地发育发展的教育过程。如何设计贴合幼儿实际的集体教学活动是所有幼儿教师都在努力研究的课题,针对这个问题文章做出了相关讨论并提出了几点建议和想法。  相似文献   

16.
幼儿长时间等待现象应引起重视袁佩佩科学合理地安排幼儿一日活动,是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的关键。但是,目前不少幼儿园存在着幼儿长时间等待这种不科学、不合理的现象。例如早上的晨间活动,全班幼儿都到齐了老师才组织活动;吃饭,要等全班幼儿都洗完手脸才开始一起吃...  相似文献   

17.
讨论法,即教师指导幼儿就活动中发生的某些问题,以个别或小组,甚至全班围绕一个主题,由幼儿自由地发表自己的意见,从而达到互相启发、学习、交流意见的一种教育方法。这种方法也常常运用到日常生活的教育中,让孩子自由发表自己的意见或感受,  相似文献   

18.
这堂课上得好!好在教者对教学全过程的精心设计。教学一开始,教者便针对幼儿好奇的心理,在幼儿的脑中设下了一个悬念:“客人究竟是谁呢!”调动了幼儿思维的积极性,牢牢地吸引了全班幼儿的注意力;在新授知识时,教者又针对幼儿认识的具体性、形象性,采用拟人化的手法,给母鸡以人的语言,用与幼儿对话的形式,指导幼儿从上到下、从整体——局部——整体、由表及里观察实物,使幼儿在获得较完整的知识的同时,丰富了词汇,发展了语言;最后,教者以有趣的游戏加深幼儿对新授知识的印象,极大地满足了全班幼儿生理、心理上的需要。这堂课还好在讲究教学艺术,教者巧妙地将知识传授、思想品德教育、语言训练糅成一体,十分自然地完成了这堂课的教学任务。  相似文献   

19.
这堂课上得好!好在教者对教学全过程的精心设计。教学一开始,教者便针对幼儿好奇的心理,在幼儿的脑中设下了一个悬念:“客人究竟是谁呢!”调动了幼儿思维的积极性,牢牢地吸引了全班幼儿的注意力;在新授知识时,教者又针对幼儿认识的具体性、形象性,采用拟人化的手法,给母鸡以人的语言,用与幼儿对话的形式,指导幼儿从上到下、从整体——局部——整体、由表及里观察实物,使幼儿在获得较完整的知识的同时,丰富了词汇,发展了语言;最后,教者以有趣的游戏加深幼儿对新授知识的印象,极大地满足了全班幼儿生理、心理上的需要。这堂课还好在讲究教学艺术,教者巧妙地将知识传授、思想品德教育、语言训练糅成一体,十分自然地完成了这堂课的教学任务。  相似文献   

20.
情况分析: 我班幼儿年龄普遍较小。有几位幼儿动作发展比较迟缓且不协调,不会接球;多数幼儿这方面的动作发展一般;有四、五名幼儿身体素质和接球能力较好。因此,我在设计本活动时,根据幼儿的实际水平和体质状况,将全班幼儿分成三类,分别提出具体的活动要求。活动要求:1.多数幼儿能在行进中正确掌握拍球接球的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