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7 毫秒
1.
李军 《学语文》2008,(6):25-26
《语文学习》曾摘要刊登了一封学生来信:“高考语文我赢了,我不会感谢我的语文老师,我要感谢的是《平凡的世界》等中外名著和《读者》、《收获》等优秀杂志。”学生语文学得好,得益于自己长期的课外阅读,这是不争的事实。  相似文献   

2.
正大概十几年前,某语文杂志上刊登的一封学生来信,曾让很多人感慨不已。这封学生来信说:"高考语文我赢了,我不会去感谢我的语文老师,我要感谢的是《平凡的世界》等等中外名著和《读者》《收获》等优秀杂志。"信中还写道:"如果按老师的要求去学习语文,那么高三毕业生的语文水平和初三毕业生的语文水平是没有区别的。"这封信无疑呈现了一个让语文教师尴尬的事实:语文,应当让学生充分感受汉语的美和魅力,但在我们的语  相似文献   

3.
刘锦球 《师道》2008,(9):38-39
我们的语文教学不缺少苦口婆心的劝学,不缺少细致入微的分析,不缺少持续扎实的读练,但所有这些并不能催生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学生说:“语文高考时我赢了,我不会去感谢我的语文老师,我要感谢的是《平凡的世界》等中外名著和《读者》《收获》等优秀杂志。因为按老师的要求去学习语文,我高三毕业的语文水平和初三毕业时是没有区别的。”  相似文献   

4.
前几年,某杂志曾刊登一位学生来信,说高考语文我赢了,我不会去感谢我的语文老师,我要感谢的是《平凡的世界》《读者》《收获》等优秀图书和杂志。并认为,按老师的方法去  相似文献   

5.
吕叔湘先生说过:"回忆自己的学习过程,得之于老师课堂上讲的占多少,得之于课外阅读的占多少。我想自己大概是三七开吧,也就是说,百分之七十是得之于课外阅读。"课外阅读作为语文课堂的延伸,是全面提升小学生语文素养的有效途径,应该成为学习语文的宝库。有一句名言说得好:"只要一个人还读书,他就不会彻底堕落",也可以说只要一个学生热爱阅读,他的语文就不会差到哪儿去。但在农村,由于受应试教育、办学条件、阅读氛围等因素的影响,小学生的课外阅读数量和质量都远远低于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这制约了农村学生的全面发展。本文对如何做好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指导进行了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6.
课外阅渎是学生学习语文。形成语文读写能力的重要途径,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曾说:“少数语文水平较好的学生,你要问他的经验,异口同声说是得益于看课外书。”他在《关于中学语文教学问题》中又一次强渊了课外阅读的意义,他说:“同志们可以回忆自己的学习过程,得之于老师课堂讲的占多少,得之于自己课外阅读的占多少,我回想,自己大概是三七开吧。也就是说,百分之七十得之于课外阅读。课外阅读对语文课来说。决不足可有可无的。”由此可见,课外阅渎对于提高学生语文能力有着极大的作用。因此作为语文教师更应积极鼓励。指导学生参加课外阅渎。发展学生的个性,扩大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以此来巩周和加强课内阅读的成果。  相似文献   

7.
教学中以教师为主体,还是以学生为主体的争论,早就可以说是尘埃落定了。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还远远不是这么回事,一位考上大学的语文成绩优秀的学生如是说:“我不会感谢我的语文老师,”“我要感谢的是《平凡的世界》等中外名著和《读者》、《收获》等优秀杂志。”这句话,道出了语文教学的尴尬,更引起了我们的反思。  相似文献   

8.
吕淑相先生回忆自己的学习过程时说:“得之于老师课堂上讲的与课外阅读的大概是三七开.”也就是说,语文学习百分之七十得之于课外阅读.由此可见,语文教学效果真正的源泉是课外阅读,它不仅是语文课外活动的主要内容之一,更是课内阅读的补充和延伸,它对于开阔学生视野,发展学生智力,提高学生素质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为此,我对学生的课外阅读行为情况进行了教学实践研究.  相似文献   

9.
周红英 《考试周刊》2014,(32):53-54
正语文教学绝不是教师在课堂上讲完一篇篇课文就算结束了,它必须由课内延伸到课外。吕叔湘先生曾说:"同志们可以回忆自己的学习过程,得之老师课堂上讲的占多少,得之于自己课外阅读的占多少。我回想自己大概是三七开吧,也就是说,百分之七十得之于课外阅读。"从这段话中,我们可以体会到课外阅读对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乃至语文能力都是很重要的。实践也证明了这一点:凡爱好课外阅读的学生,其语文水平、语文成绩往往比较好。《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生的课外阅读提出了明确要求:九  相似文献   

10.
教学中以教师为主体,还是以学生为主体的争论,早就可以说是尘埃落定了。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还远远不是这么回事。一位考上大学的语文成绩优秀的学生如是说:我不会感谢我的语文老师,我要感谢的是《平凡的世界》等中外名著和《读者》、《收获》等优秀杂志。这句话,道出了语文教学的尴尬,更引起了我们的反思。那  相似文献   

11.
扈敬梅 《山东教育》2001,(29):34-34
吕叔湘先生有一段话,记忆特别深刻。他说:“同志们可以回忆自己的学习过程,得之于老师课堂上讲的占多少,得之于自己课外阅读的占多少。我回想自己大概是三七开吧。也就是说,百分之七十得之于课外阅读。课外阅读对语文课来说,绝不是可有可无的。”(《关于中学语文教学问题》,载《语文战线)1981年4、5期)我在长期的语文教学活动中,谨记先生教诲,与我的学生共同营造了一种良好的读书氛围,受益匪浅。概括说来有“四益”。  相似文献   

12.
《课程标准》明确指出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不必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 ,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 ,无时不有。因而 ,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 ,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我在语文教学中十分重视引导学生开展语文实践活动 ,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实践 ,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中不断提高自己的语文综合素养。一、创设情境 ,引导参与爱因斯坦说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课外阅读产生浓厚的兴趣 ,他才会积极主动地去阅读。鉴于此 ,我充分利用…  相似文献   

13.
阅读,是语文学习的核心环节,课外阅读则是阅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吕叔湘先生曾指出:“同志们可以回忆自己的学习过程,得之于老师课堂上讲的占多少,得之于课外阅读的占多少.我想大概是三七开吧,也就是说,百分之七十得之于课外阅读.”吕老的这一观点,充分说明了课外阅读在形成学生语文能力方面起着巨大的作用.而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又明确提出,小学生的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  相似文献   

14.
作文批改,是每个语文教师都感到头痛的问题。用什么方法,既能使老师减轻负担,又让学生学到知识呢?叶圣陶先生发表了很精辟的见解:“着重在培养学生自己改的能力,教师只给引导指点,该怎么改让学生自己考虑去决定,学生不就处于主动地位了吗?养成了自己改的能力,这是终身受用的”(《大力研究语文教学,尽快改进语文教学》)。这段话指明了作文批改的方向。这里我谈谈指导学生修改文章的几点做法: 一、从作家的未定稿和定稿中学习修改文章的方法。鲁迅在《且介亭杂文二集》中《不应该那么写》一文里说:“凡是已有定评的大作家,他的  相似文献   

15.
吕淑相先生回忆自己的学习过程时说:“得之于老师课堂上讲的与课外阅读的大概是三七开。”也就是说70%是得之于课外阅读。由此可见,语文教学效果真正的源泉是课外阅读,它不仅是语文课外活动的主要内容之一,更是课内阅读的补充和延伸,它对于开阔学生视野、发展学生智力、提高学生素质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一、目前小学生课外阅读现状在平时教学实践中,我总感觉到学生的课外阅读缺乏系统指导,大量的学生处在放任自流的状态,学生阅读习惯差,阅读不能有效地进行。为了更深入地研究,我对我班的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阅读习惯方面进行了抽样问卷调…  相似文献   

16.
由一道作文题说起——老师,这是我眼中的你2010年语文期末检测,我校五年级作文题为《向老师说说心里话》。在集中批阅作文的过程中,阅卷的老师们发现不少学生赞颂老师的辛勤,表达对老师的感谢,向老师汇报自己的学习  相似文献   

17.
一天,初三政治复习课上讲到了“民族自尊心”,我自然而然地发问:”你们学过鲁迅的《藤野先生》吗?”学生的回答却出乎意料——“不知道!”“初三不是有这篇课文吗?”我问。“老师不上。”学生说。原来语文老师为全力复习,备战中考,对第六册语文教材的课文已有取舍:因为中考试题从教材里来的只有古诗文,所以本册的现代诗、散文、小说、戏剧等单元就登不了课堂,只能作为课外阅读,这些经典就落了个不能“经传”的下场。紧张的中考总复习开始了,有多少学生还会自己去精读这些与中考无关的课文呢?于是,《藤野先生》、《孔乙已》,《我的叔叔于勒》…  相似文献   

18.
开展课外阅读系列活动,对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学生语文素质有重要意义,我的做法是: 一、指导订阅报刊和推荐课外阅读书目 学生课外阅读存在随意性,教师加强指导是开展好课外阅读系列活动的保证。 在指导订阅报刊方面,我按照儿童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并结合本地实际,挑选了《小学阅读指南》、《小学生月刊》、《小学生语文报》这两刊一报,作为学生课外阅读指定材料,在家长会上提出来,得到家长的赞同。 在推荐课外阅读书目方面,我遵循两个原则:一  相似文献   

19.
五月十一日,扬州花园小学迎来了诗意洒脱的孙双金老师.孙双金老师是情智语文的掌门人,有人这样评价他:"孙老师站在讲台前风度翩翩,光彩照人,他出众的才华、缜密的思维以及与学生之间特有的默契,把教学活动引入艺术的殿堂,听他的课是一种艺术享受."这次,我有幸聆听了孙老师的一节课《儿童诗》,充分感受了孙老师情智课堂的无穷魅力.反观自己的语文教学,这节课中实在有太多地方值得我们去揣摩和学习.  相似文献   

20.
<正>我多年以来从事语文教学,根据教学中的观察发现,一般语文成绩好的同学总是常常进行课外阅读并且获益。吕叔湘先生在一篇文章中提出:"少数语文好的学生,提起学习经验,往往会说得益于课外书。"传统的语文学习方式不注重课外阅读,导致一些学生分数高,但是能力低,这也是一些学生讨厌语文的原因之一。韩寒在一本书里说过,他上语文课基本不听老师讲,大多时间是用来看课外书的。由此可见课外阅读对于一个人语文能力的发展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