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体育强国的根本目的就是追求国家利益.在分析国家利益的新现实主义、新自由主义以及建构主义等哲学内涵的基础上,研究了体育强国的国家利益.新现实主义更加注重国家生存与安全利益,新自由主义则更加强调权力,而建构主义则更加强调国家互动中的国家身份,而哪种国家利益更重要则取决于“时间与环境”.  相似文献   

2.
杨春时教授在《现实主义、浪漫主义还是启蒙主义》一文中,从文学“现代性”的角度考察了五四文学的性质,认为“五四文学思潮不是浪漫主义,也不是现实主义,而是启蒙主义”。文章从以下三点与杨先生进行商榷:一、文学现代性是个来源于西方的矛盾概念,对其了解必须照顾到矛盾的二位一体;二、笔者也不同意杨文的这个提法:启蒙主义与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的根本不同之处,在于前者鼓吹现代性,而后两者批判现代性。  相似文献   

3.
我国足球职业化改革矛盾性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足球职业化改革是“现实主义”式的思想、意识、模式的聚合物,是“冲出亚洲,走向世界”这一目的性在足球行政领导者个人心中长期 内化与强化的结果。这种“现实主义”思维使职业化改革本身成为一种“权力———技术”体系,继而内化成了“工具化的人”对其自身的攻击。职业化改革手段与目的既有同构性又具有连贯性,这种逻辑联系一旦被打破,手段与目的的关系将必然异化。而异化的根源在于,以历任足球行政领 导者为代表的众多从业者的自我的丧失以及人的自我在社会化过程中的分裂。  相似文献   

4.
著者对现实主义新诗的理论问题进行了独到的阐析与推进,对新诗现实主义艺术的发展进行史的梳理体现出史笔精神品质,并且在对新诗现实主义的代表现象和文本进行个案分析中,表现出美学审视目光的深邃。另外,该书脉络清晰,形散而神凝,是个有机的体系。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深入解读了太极拳的拳学思想,分析了拳论产生的历史背景,并就集太极拳理论之大成者陈鑫进行了个案分析。认为传统儒家思想的理论核心“中庸”、“礼”、“仁”以及“浩然之气”、“内圣外王”、“舍己从人”等思想学说对太极拳理论的形成产生了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fit”概念产生的国际和国内背景及需求的论述,应用狭义体育的理论,探讨高校体育教学引入“fit”概念的必要性,旨在促进高校体育教学改革,使其更具现代体育的特征,即:国际化、社会化、科学化和终生化。认为高校体育教学也须接受一些最新的体育理论,并在其引导下,使高校体育教学与社会发展相适应,形成学校体育———家庭体育———社会体育相关联的新体系  相似文献   

7.
1 体育实践中的飞跃和体育理论传统框框的突破 体育实践中的进步,以飞跃现象最为引人注目。像中国女子游泳队的崛起,中长跑领域中“马家军”的崛起,王妍夺得今年世界杯10公里竞走冠军等等。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突破了体育理论的传统框框。 “实践走在了理论的前面”,笼统地分析,可以这  相似文献   

8.
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体育利益基本上是沿着“政治功能”和“经济功能”两个层面同时体现。通过对国内、外体育利益及相关研究的最新成果进行评估,对体育利益的内涵进行了讨论;归纳分析研究体育利益的研究方法;介绍与体育利益相关的研究进展;展望体育利益理论的研究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
对利益相关者及外部利益相关者进行了理论阐述,梳理了国内外大型体育赛事利益相关者的研究现状。目前国内对大型体育赛事利益相关者的研究还比较匮乏,没有把利益相关者理论运用到大型体育赛事运营管理理论和实践中去。依据米切尔评分法理论,把大型体育赛事的主要外部利益相关者界定为主办地政府、主办地社区、赞助商、媒介和观众,并对主要外部利益相关者对大型体育赛事产生的影响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
英国小说创作始于18世纪,出现伊始便与现实主义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现实主义作为一种文学创作原则,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描写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是现实主义的基本特征。文章对英国现实主义小说的发展与演变进行了细致地梳理和分析,指出尽管现实主义曾经受到包括现代主义及后现代主义在内的诸多文学思潮的冲击,始终处于不可动摇的地位,并且还会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丰富创新。  相似文献   

11.
中国足球"黑哨"现象的人性成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郭红莲 《体育学刊》2006,13(5):129-131
从人性的角度对中国职业足球联赛中“黑哨”行为产生的原因进行探讨。趋利自保是人的本性,在一般情况下,人总是在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然而,当人对利益的追求超出一定限度时就会产生非理性的行为,最终导致人本质向恶的异化,人变得贪婪、腐败甚至走向毁灭。“黑哨”就是职业足球联赛中各利益主体为追逐自身最大的利益,在法规制度、道德约束不够的地方,违背了人的道德本质,以权谋私,为满足自己的私欲,置国家和他人利益于不顾而做出的不道德行为。从防范人本质异化的方面考虑,对防范“黑哨”行为的发生,应加大防范力度,重在治本;并加大查处力度,惩戒于后。  相似文献   

12.
这是一件现实主义题材的浅绛彩珍品——子明氏鹿头尊。 它作于1875年谷雨之日,即当年的4月20日前后,有作品款识“乙亥春月谷雨后之日仿元人法,子明画”为证。  相似文献   

13.
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对“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人类何处去”的重大问题,亟需符合时代的话语体系进行解答。运用文献资料法、辩证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体育话语体系的构建思路进行了研究与阐释。研究认为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中国体育话语体系的构建思路需要从话语解释、话语引领与话语破解三个维度进行构建,包括在构建“中国人的体育观”的话语体系中坚定道路自信与理论自信;在凝聚“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话语共识中坚定制度自信与文化自信;在警惕“话语陷阱”平衡国家利益与体育责任中,提升国际体育话语权。中国体育话语体系的构建原则应处理好几个方面的关系:一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人民主体性的关系,二是处理好继承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民族性与话语时代性的关系,三是处理好对西方体育话语霸权的批判与中国特色体育话语自主建设的关系,四是处理好体育强国建设的长远性战略与阶段性策略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丁涛 《收藏》2008,(2):195-196
……著名画家雷晓宁性格中的刚毅、诚挚、豪爽、豁达的潜质,与马的精灵共鸣着。……晓宁毫不含糊地高扬着中国画创作中的现实主义精神……“天马行空,矢志超越”,这样的雄心壮志,即是雷晓宁艺术才所和自信心的彰显,也是他不辜负恩师们培养和期望的自我约定。  相似文献   

15.
整体上看,近10年来,杂技剧的创新能力主要体现在题材的开拓上。《渡江侦察记》《战上海》等一批杂技剧使“杂技技巧表现革命历史题材”这种新的舞台美学范式逐渐走向成熟,为杂技舞台带来了全新的面貌。尤其是《战上海》,令难以推动戏剧矛盾的杂技艺术呈现“真实”的戏剧语言,无论从剧情本身发展还是剧情所要表达的精神而言,抛弃了杂技在戏剧表演中讲故事的“假”和“装”,完美继承和诠释了中国当代戏剧艺术的现实主义传统,巧妙精明而又感人至深。  相似文献   

16.
从国家历史演进的视角对日俄体育战略进行了研究。日本体育战略经历了"脱亚入欧"转折期、竞技体育崛起期、大众体育兴盛期、人文体育倡导期4个阶段,嬗变中表现出军国主义色彩、重拾民族自信、普及与提高并重和谋求政治大国地位等特征。苏俄体育战略经历了民族问题解决期、美苏体育争霸期、体制转型与体育事业复兴期3个阶段,嬗变中表现出维护民族团结、展现制度优越、以人为本等特征。日俄体育战略在嬗变中国家政治诉求过于强烈,人本需求关注不足,在特定时期没有处理好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的平衡关系。其启示在于:国家利益需求是体育战略发展的主要推动力;要全面认识体育的国家战略价值,满足新时期国家利益的需求;体育战略发展既要重视国家政治诉求,也要满足社会人本需求。  相似文献   

17.
王林是一名军人,又是一名教练。 因为这双重身份,所以,“严格、苛刻、无情”是他的风格。当历史的车轮匆匆地滑入 90年代,凭着这种“铁流风格”,这位正师级的“少帅”迎来了他收获的金秋。一支泳坛“王家军”崛起了! 也许没有“马家军”那么强烈的轰动,王林的那支“王家军”对中国泳坛所产生的影响,也决不是几个冠军和几项世界  相似文献   

18.
体育是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体育西方化成为当今体育全球化的重要特征。西方化的直接结果是导致了西方体育在国际体育中的霸权地位,而这种霸权地位阻滞了其他国家民族体育文化的发展,特别是第三世界国家。为此,其他国家既要主动地抵抗西方体育霸权,更要在保持本民族体育特色独立的基础上,积极融入到全球体育大家庭中。本文对体育西方化倾向进行了初步研究,为非西方国家体育发展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9.
西周各级学校的教学内容中有“射”和“御”,这是人所共知的。搞教育史的同志要谈到它们,搞体育史的同志也要谈到它们,并认为它们都是我国古代体育的内容之一,是西周时期的学校体育。但是,翻阅近年来出版的有关教育史、体育史的专著,在涉及“射”和“御”的时候(特别是“御”),往往谈得比较简略。在这种情况下,我不揣浅陋,试就西周学校教育中“射”“御”的内容和特点,作一些初步探讨,就教于教育史界、体育史界的专家、学者,不当之处,请予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20.
通过大型运动会推动社会和经济发展已经成为体育运动的一种新型功能。在我国.几乎每年都有大型的国内或国际赛事,在国际上申办大型体育赛事成为了一种时尚,然而也还有人质疑体育的这种功能,诟病之为“劳民伤财”,认为“花钱办运动会还不如用这些钱来改善民生”。这种诟病并未成为一种普遍的共识,申办大型赛事的国家和城市有增无减,究竟该怎样看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