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当前,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有大批的农民进入城市打工,由于户籍制度、经济因素等诸多限制.多数农民工没有能力将孩子带到城市读书。只能将孩子留在农村,于是就产生了"留守儿童"这(?)特殊群体。目前。农村留守儿童人数众多。据有关部门统计.目前中国农村留守儿童有近2000万人,且呈增长的趋势。他们缺少父母引导、关爱和教育.已经成为一个需要予以高度重视的弱视群体。半数以上的留守儿童不能和父母生活在一起。更为重要的是.超过半数的留守儿童不能和父母中的任何一方在一起生活。他们只能与祖父母、外祖父母或者其他亲属在一起生活。这些成了"留守儿童"的  相似文献   

2.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探究与引导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瑛 《教育革新》2010,(3):21-22
农村“留守儿童”(本文所指17周岁及以下的农村“留守儿童”)正是在农村社会转型时期和农村大批劳动力到城市就业后出现的一个特殊群体。这些孩子的父母双方或单方到经济发达的地区务工而将他们自己留在户籍所在地,不能和父母双方共同在一起生活。在监护人亲情缺失、激励与约束机制不健全、教育不到位的环境中。这些孩子几乎“自由”地度过儿童时代,这无疑不利于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尤其是心理健康的发展。诸多的“隐患”在某些程度上造成了社会和潜在的安全隐患。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高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极其不利。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向纵深推进,社会经济持续稳定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入城市,在广大农村地区形成了一个特殊的群体——农村留守儿童。这些孩子因亲情缺失、缺乏有效监管,在教育方面存在着许多不可忽视的问题。因此,关注留守儿童离不开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4.
麦柱中 《广西教育》2008,(26):24-25
近年来,随着我国工业化程度的推进,越来越多的农村青壮年进入城市。这些青壮年的一部分孩子随他们涌入城市,但是更多的孩子因各种条件的限制,只好继续留在农村,留在农村这些孩子由自己的祖父母或其他亲属亲戚照顾,甚至直接就是未成年的兄弟姐妹相互关照,这类未成年的特殊群体称为留守儿童。在一些地区留守儿童已经达到当地儿童的70%。  相似文献   

5.
关爱农村留守孩子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流动已成为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国家统计局有关资料显示,2004年我国农村外出务工的劳动力占农村劳动力的23%,已达到1.5亿人。由于种种原因,他们中的绝大多数将子女留在了农村,广大农村也随之产生了一个特殊的未成年人“空巢”群体——农村留守孩子。当城里的孩子躺在父母的怀里撒娇,享受无微不至的关爱时,全国却有1.3亿因父母外出务工而留守农村的少年儿童只能靠对父母的回忆去体味亲情。在一些地区,和祖父母或其他亲戚一起生活的儿童,已占到七成左右,有的甚至单独生活,留守儿…  相似文献   

6.
戴宁 《贵州教育》2013,(23):13-15
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发展,近几年,我国农村学校出现了一个特殊群体一一“留守儿童”。所谓农村留守儿童,就是大量农村青年父母向城镇转移就业,留守家中的孩子。他们都依靠祖父母(外祖父母)监护,因此,就出现了学习监护不力,辅导不到位,生活照顾不周,感情缺失等现象。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青壮年农村人口进入城市,其中一部分孩子随父母涌入城市.但是更多的孩子没有条件随父母流动到城市,只好继续留在在农村.他们由自己的祖父母或其他亲戚照料,这类未成年的特殊群体称为留守儿童.简言之农村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进城或到经济发达地区务工而被留在老家的那些孩子.当然这些外出打工的父母对自己的孩子的学习和生活一般都做了一定的安排,据此可将农村留守儿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  相似文献   

8.
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和经济模式的改变,农村剩余劳动力外出打工挣钱不断地增加,随之产生了未成年人的特殊群体——留守儿童。而这一群体人数也相当可观。本人所在樟木林乡,全乡在校小学生3505人,留守儿童就达906人,这些孩子或者与他们的爷爷、奶奶、姥姥、姥爷住在一起,或者与亲戚生活在一起,隔代抚养在农村社会转型时期出现的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由于父母监控机制弱化,致使部分“留守儿童”问题突出。如何加强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和管理,已成为学校当前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9.
留守儿童,被定义为父母方或双方流动到其他地区,孩子留在户籍所在地并因此不能和父母双方共同生活在一起的14周岁以下的儿童。留守儿童是我国社会转型期出现的特殊弱势群体,他们的父母外出经商、务工,把他们留在原住地交给其祖辈或其他亲戚照料。对于留守儿童来说,父母外出打工不仅对他们的物质生活产生了很大影响,也塑造了一个留守儿童特有的精神世界,往往会引发多种心理问题。一项研究表明,农村孩子的心理问题和行为问题比例高达19.8%,远高于城市孩子的8%。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已经引起社会的高度重视。它不仅关系到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0.
家庭教育中父母的缺失、隔代抚养的缺陷以及农村幼教发展滞后等使得留守幼儿的“留守”处境比学龄留守儿童更为艰难,“留守”给他们的发展带来更为不利的影响,他们是更“容易受伤害”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的利益急需得到关注。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大量的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越来越多的农民涌向城市打工,这群打工族通常是将子女留在农村,交给孩子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或其他亲友监管,自然又形成了一个特殊群体——“留守儿童”。驾欧乡新街村留守儿童主要问题是处于“三缺”状态,即“生活上缺人照料,行为上缺人管教,学习上缺人辅导”,由此引来一系列弊端,  相似文献   

12.
正作为一名基层农村幼儿园老师,我每天都和幼儿生活在一起,伴着他们成长,分享他们的幸福与快乐。但近几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大量农村劳动力向城市流动,随之产生了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留守儿童在小小年纪,情感上缺少了父母的关注和呵护,心理上缺失了父母的引导和帮助,极易造成留守儿童个性、心理发展的异  相似文献   

13.
在我国推进城市化进程中,由于农村的青壮年人群外出务工或者移居他乡,越来越多的孩子留守农村,成为农村小学生中一个特殊群体——农村留守儿童。这个特殊的群体大都缺少父母的爱和关怀,缺乏很好的家庭教育,更容易受家庭贫困等因素的侵扰和影响,这些因素使得他们心理方面很容易出现各种问题。以农村小学中的留守儿童为研究对象,对农村小学中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进行探究,分析了他们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并结合小学班主任工作实际,就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问题提出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4.
<正>留守儿童在中国数量庞大,但其养成教育问题却十分严重。大多数留守儿童在生活习惯、学习习惯、行为习惯等方面普遍存在着严重的问题。本文首先列举出留守儿童在养成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学校在《品德与社会》的教育过程中培养儿童良好品德、习惯的策略。我国社会正处于快速转型和城市化的进程中,人口流动频繁,农村劳动力大量涌入城市。此时,农村出现了一个特殊群体——农村留守儿童。这些孩子或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到城市打工,自己却留在农村生活,他们一般与自己的父亲或母亲中的一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社会政治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青壮年农民走入城市,在广大农村也随之产生了一个特殊的未成年人群体——农村留守儿童。在一些地区,和祖父母或者其他亲戚一起生活的儿童.已占到七成左右。农村留守儿童远离父母,生活和教育都存在着不少问题和危机。为此,笔者走访了江苏省洪泽县岔河、黄集、朱坝、仁和4个乡镇5 个村62户留守儿童家庭和3所农村小学及个别村领导。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民进入城市或外出务工,在农村也随之产生了一个特殊的未成年人群体--农村留守儿童。留守儿童正处于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他们无法享受到父母在思想认识及价值观念上的引导和帮助,成长中缺少了父母情感上的关注和呵护,极易产生认识、价值上的偏离和个性、心理发展的异常。一些孩子变得胆小、懦弱,还有一些孩子脾气变得暴躁、任性,打架斗殴、侮骂同学和师长,有的孩子学习成绩一路下滑,或者一直处于低谷。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以及城镇化发展的步伐加快,许多青壮年农村人口转移城市,而他们的子女也相应成为了农村小学中的"特殊群体"——留守儿童.这些留守儿童经历着家庭的"空巢期",他们失去了父母温暖羽翼的庇护,许多孩子出现了内向、孤僻、自卑、顽皮、任性、逆反心理强等问题.  相似文献   

18.
留守儿童指的是父母双方或一方流动到其他地区,孩子留在户籍所在地并因此不能和父母双方共同生活在一起的儿童。留守儿童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个特殊群体。由于长期远离父母,造成父爱和母爱缺失.加上学校教育失衡,大多数孩子就会出现任性、冷漠、内向、孤独等性格特征。如果这些心理问题不能得到及时的解决,不仅会对留守儿童造成心理伤害,  相似文献   

19.
民工大军浩浩荡荡地进入城市,他们的子女有的随行,但更多留在农村,一个特殊儿童群体——“留守儿童”出现了。这些孩子虽有祖辈,代养人或教师照料,但他们在缺少父母关爱的环境中,身心发展受到哪些影响?他们受教育的状况如何?怎样才能使他们得以健康成长?这一系列问题引起国内外有关人士的关注,也是引发本课题组开展调研的缘由。  相似文献   

20.
浅议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聪蕊  赵存章 《考试周刊》2011,(24):211-212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及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加快,农民外出务工、经商现象十分普遍。许多农村儿童因种种原因而“留守”在家里,面临无人监管的“真空”状态.形成一个庞大的特殊群体。对这些在成长的道路上缺乏家庭温暖、没有父母照料、被留在农村的孩子,我们称之为“留守儿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