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音乐教育是建立在音乐艺术基础之上的。音乐艺术是一门充满智慧和灵性的艺术学科,在此学科中,音乐知识技能的启蒙、审美情感的陶冶、愉悦身心的实践操作形成音乐艺术自身的学科特点与规律。因此,培养幼儿对音乐美的感受和表现等音乐素质成为幼儿音乐教育的首要任务。幼儿音乐素质的培养和提高是幼儿音乐教育中不可忽视的问题,音乐素质的高低直接制约着幼儿对音乐活动的体验和操作,低的音乐素质阻碍想像和创造的发挥。本文拟简单谈谈幼儿音乐素质的结构、具体要素及其培养方法。一、幼儿的音乐素质结构关于幼儿音乐素质结构的讨论并不多…  相似文献   

2.
幼师音乐素质教学中综合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尚奕 《教育教学论坛》2012,(6):48-49,34
培养具有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学习性能手是现今教学改革的核心。在职业教育中具备高素质、高技能、高品德的人是社会理想的应用人才。在长期培养幼儿师范学生的音乐教学中,始终将音乐素质的培养和训练,同时发挥音乐本身蕴含的和谐性,潜移默化的对学生进行德育培养视为音乐教学的核心。提供给学生终身受益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教育体系的不断改革,越来越重视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在学前教育中,加强对音乐素质的培养能够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进而提高幼儿的综合能力。因此,教育工作者要重视对音乐素质的培养,使幼儿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4.
学前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是未来的幼儿教师,该专业学生音乐素养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幼教事业的健康发展.本文简要分析了当前高专学前教育专业学生音乐能力发展的主要障碍,并从分析学生应具备的音乐素养与能力入手,提出了加强学生音乐素质与能力培养的主要途径和措施.  相似文献   

5.
正音乐教学的目的是挖掘和发展人自身潜在的音乐素质和能力,负有培养低年级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爱好,萌发幼儿初步感觉美,表现美的重要使命。在内容多样的音乐活动中,在唱一唱、跳一跳、玩一玩的过程中,让幼儿去体验音乐,去感知音乐,才能获得相应的音乐知识和技能,使他们有参与音乐实践活动的本领,能唱、会跳、能欣赏、会创造,才能在音乐艺术活动中表现音乐,接受美的熏陶,萌发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那么,在音乐活动中是如何去完成这一重要使命的呢?我认为,让幼儿置身在游戏中接受美育是重要的。我国早期教育家冯德全  相似文献   

6.
汤妹娟 《成才之路》2011,(12):58-58
幼儿音乐素质的早期培养作为美育方面提高与发展的一个分支,日渐被人们所重视。因此,幼儿音乐素质的提高,应从音乐节奏感的培养抓起。一、养成倾听习惯,培养音乐节奏感悟能力拥有良好的倾听能力不但是幼儿获得信息的前提,也是提高幼儿音乐表达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幼儿刚入园时,感受音乐的能力参差不齐。教师弹钢琴时,有的孩子会围在钢琴旁  相似文献   

7.
音乐活动是幼儿教育重要的组成部分,音乐是一种具有艺术感的表现形式,幼儿音乐水平的高低决定着幼儿综合能力的养成。因此,教师在幼教阶段应该激发幼儿参与音乐活动的积极性,音乐活动游戏化正是调动幼儿学习热情的有效手段,教师应该打开教学思路,在幼儿音乐活动中融合游戏教学思维,将幼儿音乐教学与游戏形式有机结合,制定创新的教学方案,提高幼儿的音乐涵养,实现幼儿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  相似文献   

8.
培养幼儿音乐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能达到陶冶幼儿情操、提高幼儿审美能力、开发幼儿智力、有益于幼儿身心健康等重要功能。更新观念,提高教师自身素质、尊重孩子选择、明确培养目的等乃培养幼儿音乐素质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9.
在幼儿园的艺术教育中,音乐教学是向幼儿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音乐教学通过生动具体的形象培养幼儿的审美观,增强幼儿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音乐本身就是富于情感、趣味娱乐的,它潜移默化地使幼儿在智力上得到开发,情操上受到陶冶,心灵上受到启迪,素质上得到提高。因此,本文从节奏、音乐欣赏、多样化的教学形式等方面,阐述了丰富的音乐教学内容,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有助于培养和提高幼儿的音乐素质,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0.
王倩 《考试周刊》2011,(80):208-208
本文通过查阅文献资料等研究方法,对我国普通高校音乐教学中学生音乐素质的培养和提高问题进行了分析探讨。素质教育是国家培养新世纪全面发展人才的需要,是高校教育的主要目标。在高校音乐教学中,学生音乐素质的提高主要是通过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水平和音乐鉴赏能力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11.
音乐无异于空气和水一般贴近人的生命。对于音乐教育来说,知识与技能的学习既是人的整体素质中音乐素质的一种需要,同时也为学生进一步学习音乐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培养幼儿良好的音乐素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我国现代著名教育家、儿童心理学家陈鹤琴先生说:“我们应当重视儿童的音乐教育,用音乐来丰富儿童的生活、培养儿童的意识、陶冶儿童的情操。”古代希腊哲学家柏拉图也曾指出:“音乐可以深入儿童的心灵,经久不会磨灭。受到良好音乐教育的人可以很敏捷地识别美丑,使人的性格变得高尚优秀。”可见,古今中外有识之士都十分注重对幼儿的音乐教育。如何才能遵循幼儿音乐艺术的教育规律,培养幼儿良好的音乐素质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两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3.
冉丹丹 《考试周刊》2013,(10):191-191
<正>音乐是幼儿教育不可缺少的内容,它可以陶冶人的性格和情感,音乐对幼儿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幼儿音乐教育的目的是挖掘和发展人自身潜在的音乐素质和能力,肩负着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爱好,促使幼儿初步地感受美、表现美的重要使命。幼儿音乐教育必须注重兴趣,把音乐同幼儿的生活玩耍融为一体,让幼儿在唱唱、跳跳、动动、玩玩的游戏活动中直  相似文献   

14.
要提高高师院校学生的化素养,音乐教育和音乐素质提高是基本内容之一。给普系学生上好音乐选修课,有以下几条途径:1、引导学生更多地了解音乐史、音乐与社会、音乐与人的关系;2、在了解音乐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3、引导学生把音乐与生活联系起来,用音乐来丰富生活、美化生活、提高生活质量,达到锻炼素质和最终提高素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学前儿童音乐教育是反映0-6岁儿童的生活和表达思想情感的艺术。音乐对儿童具有特殊的功能。近年来,儿童音乐教育成为幼儿教育的热点问题之一。这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提出来更高的要求。其音乐教育要与幼儿音乐教育接轨,培育出能够胜任心新时期幼儿音乐教育的高素质人才。本文谈谈当前学前教育专业学生音乐素质。  相似文献   

16.
提高学生音乐专业素质是音乐教学之本。我们还可以而且应该在音乐教学中为促进学生全面素质的发展做出贡献,促进学生思想品德、道德情操、创新品质、心理素养和智力素质等全面素质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7.
音乐素质是一个人在音乐艺术上得到发展的重要条件。音乐素质主要包含音乐听觉能力、音乐感受能力、音乐节奏感、音乐表达能力、音乐创造能力等。  相似文献   

18.
音乐教育的目的是挖掘和发展人自身潜在的音乐素质和能力,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萌发幼儿初步感受美、表现美的重要使命。幼儿音乐教育必须强调兴趣第一,把音乐同幼儿的生活玩耍融为一体  相似文献   

19.
音乐教学绝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它蕴涵着更为复杂更为艰巨的任务——素质培养。节奏训练是音乐素质培养的重要环节。每个幼儿都喜欢敲敲打打,对音乐具有一种天生的敏感性,因此节奏乐活动很适合幼儿,  相似文献   

20.
音乐教育是一种基本素质教育,是培育人的高雅审美情趣,优化人的素质的重要途径之一。在教学中,必须重视学生的音乐技能和素质的培养,加强对音乐美感的体验,提高音乐审美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