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互联网从来就是一个制造新概念的“世界工厂”,但是好像从来没有像Web2.0概念问世后这样热闹非凡过。博客(Blog)的“一博成名”、播客(Podcast)的“播行天下”、闪客(flash)的“立体生动”、维克(Wiki)“全民共享”都在短短的一两年间遍地开花,姹紫嫣红。作为Web2.0概念下的“蛋”,炫客这个后起之秀也迎头赶上互联网发展高速行驶的列车,自今年5月在国内一出现就引起了人们高度关注,以至于有人惊呼“炫客将开启读图2.0时代”。作为Web2.0概念下的“蛋”,炫客究竟为何物呢?  相似文献   

2.
Web2.0,新"用户为王"时代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Web2.0的一个核心概念是让用户参与创造内容。Web2.0被普遍认为能更好地变革互联网的内容组织与信息传播。创造关联性与社会性。麻省理工的《技术观察》曾经针对Web2.0的技术特性进行过分析,“博客、RSS、播客等符合Web2.0定义的技术,都在强调分众传播的对等信息交互,也就是信息接受者同时也是这些信息的创造者,若干的博客汇集成新的信息输出者。每个人在挤奶的时候还要喝奶。”  相似文献   

3.
《网络传播》2006,(8):80-81
现在,硅谷最流行的术语就是Web2.0。除非你是一个顽固不化的技术人员,不然,你应该很容易理解Web2.0的含义。Web2.0派生出很多稀奇古怪的名词,例如wikis,blogs,RSS,AJAX,还有mashups。Web2.0预示着互联网将发生巨大的变化。  相似文献   

4.
从Web 2.0映射到图书馆2.0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姜晓曦 《图书馆学刊》2006,28(6):136-137
通过对Web2.0的概念以及特点的介绍,引出图书馆2.0这一学术界讨论的新名词;并且将Web2.0的技术应用映射到图书馆2.0中展开论述,同时分析了图书馆2.0建设时面临的困难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5.
李磊 《网络传播》2006,(11):56-56
博客(Blog)的“一博成名”、播客(Podcast)的“播行天下”、闪客(flash)的“立体生动”、维克(Wiki)“全民共享”都在短短的一两年间遍地开花,姹紫嫣红。作为Web2.0概念下的“蛋”,炫客这个后起之秀也迎头赶上互联网发展高速行驶的列车,自今年5月在国内一出现就引起了人们高度关注,以至于有人惊呼“炫客将开启读图2.0时代”。作为Web2.0概念下的“蛋”,炫客究竟为何物呢?炫客就是融博客、播客、个人相册和闪客于一体的个人网络平台,是Web2.0时代的最新实践形式。  相似文献   

6.
Web2.0对图书馆信息服务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Web2.0的概念、核心模式(corepattern),阐述了图书馆应用Web2.0的必要性,并对目前Web2.0应用于图书馆信息服务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
基于Web2.0的图书馆建设研究综述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文章对近三年发表的Web2.0在图书馆中的研究与应用的全部文献进行了分析与归纳,从Web2.0概念及涵义、图书馆2.0的基本理念与原则、Web2.0技术应用研究、Web2.0创新图书馆服务模式的思考等方面对Web2.0在图书馆的应用进行了综述,旨在数字图书馆的建设中引入新理念、新技术、新应用,使数字图书馆的服务方式与技术手段能更好地适应新环境的变化,使图书馆在信息万变的大潮中永立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8.
Web2.0对Lib2.0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阐述Web2.0的概念、特点和技术,以及对Lib2.0的概述,分别从技术创新、服务创新两个不同的角度,论述了Web2.0的发展对Lib2.0的影响。Lib2.0趋向的成熟化。最终将把图书馆的数字化推向一个新台阶。  相似文献   

9.
WEB2.0与图书馆2.0探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介绍了Web1.0到Web2.0的发展历程,重点阐述了图书馆2.O概念,分析了Web2.0与图书馆2.0之间的关系。同时指出了基于Web2.0环境下的图书馆2.0的特点及相关技术和常规的应用。参考文献6。  相似文献   

10.
当网络平台进入web2.0时代,图书馆2.0(Lib2.0)亦悄然走进我们的视线,而这又是必然的,因为现代图书馆特别是数字图书馆的技术支撑就是网络计算机技术。自2005年鲍尔·米勒(Paul Miller)博士首次提出Lib2.0的概念以来,经过几年的积极探讨与实践,Lib2.0这一与Web2.0相对应的概念渐渐得到国内外图书馆界的普遍认可,并取得了实质性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中国传媒科技》2007,(3):18-22
<正>前不久,雅虎递交的一份专利申请引起了各方媒体的高度关注,该专利声称雅虎早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末就开始研究Web 2.0技术,并扬言是他们发明了Web 2.0技术,雅虎给出的专利申请书几乎包括了现在所有的Web 2.0应用。如果这份专利真的获得批准,那么各家Web 2.0公司和网站就不得不面临雅虎律师了。这份专利申请报告再次激起了各方对Web2.0究竟是“概念”还是“技  相似文献   

12.
张玲 《新闻记者》2006,(12):45-47
一、Web2.0时代“把关”理论的发展 从1950年怀特将“把关”的概念正式引入新闻传播的研究领域,到上世纪90年代初.休梅克(Shoemaker)和里茨(Reese)提出了著名的五层面“把关”模式(个人层面、行业规则层面、组织层面、媒介制度层面和社会体制层面),“把关”理论已经从个人层面发展到了体制层面。当然,五层面模式是一个普遍性的新闻传播学理论,并非针对网络(更非Web2.0)传播提出.缺乏对它的个性化思考,而这种思考便是五层面“把关”模式之于Web2.0的运用及指导。  相似文献   

13.
Web3.0下图书馆个人网络中心平台建设的可行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薛鹏 《图书馆学刊》2009,31(8):100-103
如果说Web2.0解决了一个个性解放的问题,那么web3.0就是解决信息社会机制的问题,也就是最优化自动整合的问题。Web3.0的实现,预示着信息的高度整合和高度的智能化服务时代的到来。图书馆将面临信息服务个性化和智能化的问题。应用Web3.0的思想及技术,图书馆个人网络中心平台建设是可行的,也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4.
<正>以互联网为平台随着“Web 2.0”一词迅速深入人心,业界对Web 2.0的具体含义仍存在很大分歧。我们试图通过分析web2.0的典型特性来了解其具体含义。首先,web2.0以互联网为平台。正如许多重要的理念一样,Web 2.0没有一个明确的界限,而是一个重力核心。该图作为Web 2.0“模拟图”,已经  相似文献   

15.
施政 《新闻实践》2007,(4):46-47
据中国互联网协会发布的《2005—2006中国Web2.0现状与趋势调查报告》显示,70%以上的用户不了解Web2.0的概念。其实,对于普通网民来说,通过对博客、RSS应用的使用(分别有71.9%、34.4%的用户使用过),他们实际上早已开始接触Web2.0应用。对于报业数字化工作而言,更有必要利用这一互联网新的特性。为了进一步使读者了解Web 2.0的有关情况,我们约请浙江在线的施政同志撰写了有关Web2.0解读的文章。本刊将分两次刊登。  相似文献   

16.
领会Web 2.0的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息系统工程》2006,(8):22-23
Web2.0是美酒还是毒药7无论哪一种.都会令人产生幻觉。目前摆在CIO面前的,就有一幅由Web2.0技术厂商展示的幻景。对此,有专家对CIO发出了警告:远离那些向你承诺Web2.0美好远景的公司!Gartner公司互联网平台及Web服务研究部主管Ray Valdes说:“Web2.0并不是买来就能用的产品。”  相似文献   

17.
Web2.0、Lib2.0与高校图书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简述了Web2.0的概念、发展及其技术和基于Web2.0的图书馆2.0的诞生。分析了Web2.0各种技术在高校图书馆中的应用,探讨了Lib2.0在高校图书馆中的应用前景,研究结果表明Lib2.0给高校图书馆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给图书馆人带来了新的挑战,它的产生给高校图书馆的服务模式带来了根本性的转变。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web2.0技术入手,讨论了图书馆2.0的概念,并分析Web2.0对图书馆2.0建设的影响。提出了图书馆综合社区的图书馆2.0建设模式,阐述了web2.0技术在这一建设模式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9.
《信息系统工程》2005,(11):22-25
在这个新兴的领域里,搀杂了各色人等。有人希望借助Web2.0实现自己创业的梦想。有人因为没有挖到互联网的第一桶金而耿耿于怀,希望Web2.0能够补偿他们的损失。那些身在Web1.0的企业,则各怀心思。有的希望尽早让Web2.0变成一个泡沫,有的则希望能够搭上这班火车。  相似文献   

20.
Web2.0技术在图书馆参考咨询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Blog、RSS、SNS、Tag等技术应用为代表的Web2.0概念的流行和发展,有关Web2.0在图书馆的应用如火如荼的展开。主要研究Web2.0技术在图书馆参考咨询服务方面的应用,以期为图书馆的参考咨询工作带来新的发展和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