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前言成年人安静状态下的正常尿液中,蛋白质的每天排出量在30-200毫克%。它包括血浆白蛋白、球蛋白、生殖泌尿道的糖蛋白及粘蛋白。迄今采用的定性测检疗法,无一能验出上述阈值内的尿中蛋白质。当运动负荷达到足以能够引起肾功能改变时,则尿中出现蛋白质,此即运动性蛋白尿。运动性蛋白尿中的蛋白质的数量及成分,是评定运动员的功能状态、训练水平以及研究安排运动强度的常用生化指标。  相似文献   

2.
运动性蛋白尿当运动后如发现尿液变得浑浊时,要及时进行检查,如出现蛋白,首先排除是泌尿系统疾病,再排除是由于疾病而引起的蛋白尿,这就有可能是运动性蛋白尿。运动性蛋白尿多在运动后第一次尿中出现,并且常在数小时内消失,一般不超过24小时,个别可持续72小时,如果持续一周以上,多为病理性蛋白尿。发生运动性蛋白尿后,要调整运动计划,减轻运动量和运动强度,并测量次日清晨第一次尿中蛋白含量,直至消失。  相似文献   

3.
运动性蛋白尿当运动后发现尿液变得浑浊时,要及时进行检查,如出现蛋白,首先排除是泌尿系统疾病,再排除是由于疾病而引起的蛋白尿,这就有可能是运动性蛋白尿。运动性蛋白尿多在运动后第一次尿中出现,并且常在数小时内消失,一般不超过24小时,个别可持续72小时,如果持续一周以上,多为病理性蛋白尿。发生运动性蛋白尿后,要调整运动计划,减轻运动量和运动强度,并测量次日清晨第一次尿中蛋白含量,直至消失。  相似文献   

4.
运动性尿蛋白作为医务监督的指标,由于取样方便,无损伤,易接受,所以在训练和监督方面越来越受到重视。自1887年莱伯首次报导行年性尿蛋白以来,世界各国学者对此进行了大量研究探讨,但迄今对这一现象产生的机制问题,仍众说纷纭。其中典型的观点有: 1、苏联的安尼肯列洛夫认为,运动性尿蛋白的产生是由于运动时体内产生的乳酸增多,使血液中蛋白质缩小,肾脏上皮细胞肿胀,血液中蛋白质透过肾脏到尿所致。 2、扎尔和扎史威两位学者认为,运动时血液酸度增加与尿蛋白出现有关。 3、格列泽尔研究认为,运动性尿蛋白是由于运动时血管痉挛,肾血管阻力增  相似文献   

5.
吴楠  陶澜 《辽宁体育科技》2009,31(4):25-26,34
蛋白尿是肾功能不全的早期表现。许多学者认为,长期蛋白尿可作为独立的致病因子引起肾损伤的加重。运动性蛋白尿是蛋白尿的一种表现,有人已提出大强度运动出现蛋白尿可能是肾脏损害的趋势。本文主要分析蛋白尿分子机制的研究近况.旨在推动运动性蛋白尿分子机制的研究。  相似文献   

6.
运动与运动性蛋白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877年德国学者Vonleube报告了一些士兵在行军和野营训练时出现蛋白尿后,迄今为止,对运动性蛋白尿的研究已有100多年的历史了。而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始于本世纪60年代。随着运动训练科学化进程的不断发展,人们已把它作为评定运动员身体机能状况和承受运动生理负荷的重要指标之一。但由于方法学上的问题,使许多问题的研究难以深入。为此,本文通过对现有的有关资料进行分析研究,目的在于总结当今有关运动性蛋白尿与运动的关系及其产生机制的研究。为这一生化指标在运动实践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肾脏脂质过氧化反应与运动性蛋白尿关系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依据运动性肾缺血再灌的理论,探讨了运动性蛋白尿的发生机制。利用 ESR 技术报导了肾脏出现的新的自由基信号,同时观察了运动前后肾线粒体膜和肾组织超微结构的改变,认为运动后引起的尿TP、ALb、β(?)MG 排泄率增加和上述反应密切相关。提示:OFR 引发的肾脏脂质过氧化反应可能是运动性蛋白尿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8.
运动与尿酶     
运动与尿酶楼珍芳,华明(杭州师范学院)(杭州大学)运动后蛋白尿中的蛋白质组份中除了有血浆蛋白、血红蛋白、肌红蛋白外,还有众多的酶蛋白。随尿排出的酶的种类及其活性测定在临床诊断和运动医学中有一定的意义。许多学者认为:尿酶活性的变化及其恢复过程对评价训练...  相似文献   

9.
血红蛋白尿是由于血管内红细胞大量破坏而引起的。仅在运动后出现的血红蛋白尿,称为运动性血红蛋白尿。它的发病机制不十分清楚,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0.
旨在探讨过度训练所致大鼠肾脏功能损伤,产生运动性蛋白尿的机理。29只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正常对照组和运动组,通过6 w递增负荷游泳训练建立大鼠过度训练模型,测定运动后尿TP、mAlb、β2-MG及肾NOi、N-OS、MDA。结果显示运动组Tb、mAlb、β2-MG、NOi、NOS、MDA水平显著升高(P<0.01)。提示过度训练可导致运动性肾损伤,进而引起运动性球-管混合型蛋白尿。其机理之一可能是肾“缺血-再灌注”时iNOS活性增强,诱导性NO增多,引起脂质过氧化增强,导致肾小球、肾小管功能障碍,引起运动性蛋白尿。  相似文献   

11.
缺血再灌注损伤与运动性肾功能异常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长时间剧烈运动后可出现肾功能异常,常见的症状有血尿、蛋白尿、管型尿、血红蛋白尿、肌红蛋白尿等,严重时可发生急性肾功能衰竭.早在1878年,德国Von Leube已对运动性肾功能异常进行了研究.1956年Garedner称其为"假性肾炎".1988年Helze—julin等将发病因素归纳为四点:①运动强度、②肾缺血和血管收缩、③肾静脉压增高、④脱水.同时国内也进行了大量研究,浦均宗、徐晓阳等学者用肾缺血性、机械性损伤等机制解释其发病机理.最近苏联尤.纳.希什耶夫用I~(131)马尿酸测定停止训练5天至1年后的44名优秀运动员,发现肾排泄功能下降者占63.6%,推翻了一次性运动负荷后出现的肾功能结构变化  相似文献   

12.
耐力训练对尿蛋白排量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研究对竞走运动员训练期间安静和运动后尿总蛋白、尿白蛋白以及尿β_2-微球蛋白排量的变化进行了连续测定,初步探讨了上述各指标与机能状态、运动强度、时间和运动量等因素的关系。另外,测定了一次训练课前后静脉血血浆肾素活性及血管紧张素Ⅱ浓度的变化,以了解竞走训练时运动性蛋白尿这些调控因素的变化。  相似文献   

13.
由于运动,使尿中蛋白质增多,叫做运动性尿蛋白。关于运动性尿蛋白的机制。目前解释不一:有的认为过多的乳酸,会减少蛋白质分子的体积,使蛋白质容易渗透滤过器的缘故;也有人认为肌肉活动时,肾血管收缩,引起肾缺血、缺氧和乳酸增加,改变了肾通性。由于尿蛋白的测定方法简便易行,在运动训练中,常用做评定运动量和强度大小的生化依据。但是在学校体育课,目前国内外文献提供很少。本文通过短跑课尿蛋白的观察,了解短跑课对学生机体影响及尿蛋白出现规律,为进一步研究学校体育课的运动量,提供生化方面的依据。研究的对象和方法研究的对象是我院七九级的学生,入校后第二学期的短跑课,学生最大年令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大学男生1500米、女生800米跑前后,对血清谷丙转氨酶(ALT)、尿β_2微球蛋白(β_2-MG)、尿白蛋白(ALb)、尿免疫球蛋白G(尿IgG)进行测试.结果表明:剧烈运动能使ALT有轻度或中度升高,是不可忽视的肝外因素;运动后尿中三项指标均有明显增加,说明运动性蛋白尿的产生主要为肾小球及肾小管混合型.无需药物治疗尿蛋白可逐渐消除,说明该负荷量出现蛋白尿属于生理性.  相似文献   

15.
当运动员训练后的尿液变得浑浊时,要进行检查。如出现蛋白,首先要请医生检查是否有泌尿系统疾病,在排除由于疾病而引起的因素后,才能考虑下一部的训练安排。运动性蛋白尿出现在训练后,多在训练后第一次尿中出现,并且常在数小时内消失,一般不超过24小时,个别可持续72小时。如果持续一周以上,多为病理性蛋白尿。 发生运动性蛋白尿后,要调整训练计划,减轻运动量和运动强度,并测定次日清晨第一次尿中蛋白含量,直至消失。  相似文献   

16.
邵瑞奇 《辽宁体育科技》2004,26(4):35-36,38
蛋白尿具有肾毒性,会刺激多种炎症介质、免疫介质及细胞因子的分泌。蛋白尿属中医“尿浊”之范畴,过度运动所致的肾虚、湿热、血瘀是运动性蛋白尿产生的中医病机。蛋白尿与湿、热、瘀是运动性疲劳发生、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是疲劳中导致肾气亏损的发生途径。提示疲劳恢复要补清并重,防治湿、热、瘀等实邪,并注意用微观指标弥补宏观辩证的不足。  相似文献   

17.
(1)对445人次的青少年各种不同内容的运动负荷以后出现尿蛋白的情况作了定性,定量分析。初步认为,少年男女之间出现运动性蛋白尿的机率没有差别,而与年龄,负荷内容,负荷量,以及情绪状态有关。(2)运动性蛋白尿在负荷结束后3—4小时消失,可以认为,这种运动性蛋白尿系机能性质的。(8)运动性蛋白尿中蛋白含量与尿液 PH 值的变化无关。(4)运动性蛋白尿(良性)中的蛋白,绝大部分属小分子量的白蛋白,间或有少许γ和β球蛋白。  相似文献   

18.
运动性疲劳与身体适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运动生理学的研究可以溯源至对于运动性疲劳的研究。19世纪末,莫索(Mosso)开始研究运动性疲劳。1927年,亨德森(LawrenceJ.Henderson)创建的最旱专门用于体育科学研究的实验室即为运动疲劳实验室(HarvardFatigueLaboratory)。1个多世纪以来,运动性疲劳及其消除一直是体育科学研究中重要的研究课题。学者们从能量供应,代谢产物堆积。神经内分泌调节和肌肉收缩等多方面探讨运动性疲劳产生的原因和规律,对于人们认识疲劳、消除疲劳进而提高训练效果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研究证实,运动性疲劳是一种由于运动导致的身体机能暂时下降的生理学现…  相似文献   

19.
运动性贫血是指由于训练和比赛使血液中血红蛋白浓度低于正常值的状态。根据国内外多年来对运动性贫血的研究报道,从运动导致血浆容量增加,红细胞破坏增加,溶血、蛋白质供给不足,缺铁、缺铜及血清睾酮浓度下降等方面综述了运动性贫血的发生机理。  相似文献   

20.
运动性贫血是运动生理学研究的热门之一,国内外学者都对此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虽然还存在较多的争议,但也形成了一些共识。从运动性贫血的研究历史、机理、诊断及动物模型等几个方面总结了目前运动性贫血研究的现状,并对今后的研究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