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摘要:从训练学的角度调查研究影响高校高水平游泳队女运动员成绩的主要因素,以寻求更适合高校女游泳运动员的训练方法,对进一步探索高校游泳训练规律,促进高校游泳运动水平的提高有重要意义。通过文献资料法、调查法及访谈法对高校高水平游泳队部分女运动员的训练进行调查研究,并利用因子分析法,对影响成绩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女运动员进入高校后成绩下降较为普遍。节假日的训练、女生特殊的生理、心理变化、科学化训练、运动素质下降和训练量的减少是影响女运动员成绩的5大类主要因素。研究认为:学校应考虑对运动员和教练员给予更多的政策激励。教练员要在科学化训练方面实施一些应对措施以保障训练的质量,并多鼓励运动员、激发她们的训练热情,使其能够主动训练、创造佳绩。  相似文献   

2.
采用文献资料法、测试法、数理统计法对70名花样滑冰运动员和66名普通大学生进行身体形态学、体质及跟骨超声骨量的调查与分析。结果显示:1)由于控体重、运动等原因,男、女花样滑冰运动员有较低体重和体脂率,男、女花样滑冰运动员瘦体重均低于普通大学生;2)身体机能方面,女花样滑冰运动员相对较好,而男花样滑冰运动员则相对较弱;身体素质方面,男花样滑冰运动员下肢爆发力、身体协调能力相对较好,而女花样滑冰运动员下肢爆发力、身体协调能力、身体柔韧性相对较好。受瘦体重的影响,男、女花样滑冰运动员握力素质有待提高;3)男、女花样滑冰运动员跟骨超声骨量显著低于普通大学生。建议对花样滑冰运动员的身体形态、体质及骨密度进行定期监测。掌握花样滑冰运动员的体质、骨质状况及身体成分结构比例,为科学合理的安排花样滑冰运动员的运动训练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以我国优秀男子三级跳远运动员为研究对象,从运动训练学、运动医学、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物力学及运动技术特点等方面,多学科多角度地探讨我国优秀三级跳远运动员运动损伤的原因及预防,为今后三级跳远的教学与训练提供一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采用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及数理统计法,对我国各省市田径队跳高教练员及2003~2004赛季全国男、女前20名跳高运动员进行调查、分析,发现训练经费、科学训练水平、运动员的科学选材等因素是影响我国跳高运动发展的主要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女运动员心理健康相关因素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采用《心理健康测查量表(PHI)》,对女运动员入队训练年限、运动项目、家庭经济条件、来源地等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探讨哪些相关因素更容易诱发女运动员产生心理问题。结果显示:入队训练年限、运动项目、家庭经济收入是女运动员心理健康存在显性差异的重要相关因素。建议针对入队训练6年以上的女运动员要避免因各种压力而造成的躯体化现象,克服焦虑过高;针对一些集体项目的应注重培养自信心;针对经济条件差的应避免抑郁情绪的产生。  相似文献   

6.
就中学篮球运动员的心理素质对运动训练效果及运动成绩的影响进行了深入探讨,指出心理训练对运动员运动成绩的提高有着积极的影响,必须在训练中加以重视。  相似文献   

7.
女少儿体操运动员甚至比普通儿童更容易出现骨发育延缓现象。导致骨发育延缓现象的因素比较复杂,实际上同机体的内分泌状态有关。单从钙代谢的意义上讲,通常补充维生素D。即使体液中钙浓度高于正常水平,所出现的神经系统抑制,肌肉变得迟缓无力等后果并不利于运动训练。但是女体操运动员表现得尤为突出的骨发育延缓现象,确实使从事早期专门训练的教练耽心女孩子专项运动能力的提高会受到影响。为此,作者搜集了从事体操训练和从事非体操训练的6~11岁女运动员38例骨龄指标和部份从事系统的竞技体操训练运动员的三项相对力量指标。通过数理统计处理,在条件基本相似的前提下进行比较,目的是为探讨6~11岁年龄阶段女运动员骨发育延缓状况是否影响  相似文献   

8.
少年跳高运动员赛前心理训练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跳高这个项目中,心理训练对创造运动成绩影响很大.良好的赛前心理训练能够使运动员形成赛前最佳心理状态,在比赛中能充分发挥出运动技术水平,对提高运动成绩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国外一些专家认为,跳高运动员获胜有30%要归功于心理训练,心理训练的安排应占全部训练安排1/4,根据资料所知,国外大部分优秀跳高选手都配备了心理医生,在我国,心理训练也越来越受到广大教练员和运动员的重视,在此,我根据少年跳高业余训练特点和少年心理特点的有关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
广东省跳水后备人才基本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等方法对广东省跳水后备人才基本情况进行了分析,训练单位的性质、运动员的学习、训练态度、运动训练损伤和兴趣及运动员的分流情况对广东省跳水后备人才的培养有着直接的影响,并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0.
采用文献资料法、测试法和数理统计法,对哈尔滨体育学院运动训练专业的高水平大学生运动员身体成分进行测试,分析高水平大学生运动员的身体成分特点,探讨长期运动训练对身体成分的影响。结果显示高水平大学生运动员的一些身体成分指标优于正常组大学生,显示出高水平大学生运动员身体成分应有的一些特征,但也反映出肌肉训练与营养等问题.  相似文献   

11.
当前,世界乒乓技术水平又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运动员的战术情况变化的预见性、战术思维的其它成份等方面的差异与运动员的神经类型有关。心理学博士钮什金在研究中发现运动员积极的、消极的赛前状态与神经类型有关。本文主要是想将乒乓球运动员气质类型的一般特点及气质类型与乒乓球运动的关系做一探讨,以此为提高乒乓球运动教学训练、提高运动、竞赛水平服务。  相似文献   

12.
想象训练对肌肉力量和肌电图RMS值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想象训练对运动的影响表现在许多方面,为了研究想象训练对肌肉的影响,本文通过对想象训练在肌肉力量和肌电图RMS值的影响方面进行了研究,发现想象训练对增加运动员的肌肉力量有明显效果,想象训练对运动员肌电图也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3.
鉴于运动素质特征及评价之于运动训练与选材的重要性意义,论文运用访谈法、测试法、文献法及数理统计法对我国20 km优秀竞走运动员运动素质特征及评价进行了研究。研究在分析男、女优秀竞走运动员运动素质一般特征的基础上,呈现了优秀竞走运动员运动素质结构特征及综合评价模型。研究结果可以为20 km竞走项目体能训练与选材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4.
运用文献资料、数理统计和比较分析法,对参加第7届世界锦标赛男、女200 m跑决赛运动员的全程及分段成绩进行了相关分析,针对影响运动成绩的技术环节和段落从量化的角度进行剖析,反映出世界高水平男、女200 m跑运动员全程各阶段的异同点,旨在为我国200 m跑运动员的训练和后备力量的培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我国优秀运动员运动成绩速增期训练学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可测量类项群中的田径、游泳、举重、射击等项目,对我国优秀运动员多年运动训练过程的研究,从运动员从事训练的年限,不同阶段的年龄以及不同训练阶段的竟技水平等方面,总结了他们的带有较普遍意义的训练学特征。为今后更好地安排运动员的基础训练。提高训练的科学化程度提供了一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河南省女运动员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心理健康测查量表(PHI)>,对河南省几个项目的女运动员心理健康相关因素进行了调研.按各个因素分类的对比分析,以及与全国常模和男运动员的比较,结果显示:女运动员心理问题检出率比较高;心理健康水平不及全国同年龄段的青少年,各项因子症状比较明显;不同运动项目、入队训练年限、家庭经济收入的在躯体化、抑郁、疑心、焦虑、脱离现实等因子方面差异具有显著性,建议重点针对6年以上的运动员、一些集体项目的运动员、家庭经济条件差的运动员开展心理卫生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17.
我国女子撑竿跳高运动员运动寿命普遍偏短,为了解现状及为今后我国女子撑竿跳高训练提供参考依据,以文献资料法、调查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对我国女子撑竿跳高运动员运动寿命的问题进行研究,针对影响我国女子撑竿跳高运动员运动寿命的因素并分析,结果发现运动员伤病、训练体制、运动员退役后出路、教练员与运动员相互信任及运动员自身因素等均对运动员寿命有很大影响,研究结论认为:加强医务监督、完善竞赛与训练体制、解决运动员后顾之忧、加强思想教育及提高自身文化修养是改善此问题的出路。  相似文献   

18.
在竞技运动训练中,教练员们常常抱怨自己选不到好的天才运动员而影响了自己训练水平的发挥。那么科学选材和系统训练乃至训练条件哪个更重要,且它们各自在运动员的竞技水平上发挥着怎样的作用呢?综述了近年来运动科学界对遗传、训练和环境对竞技运动水平影响的研究成果,旨在为竞技运动的理论研究及科学选材与系统训练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运动训练对篮球运动员心脏功能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文献资料综合研究分析方法 ,探讨了篮球运动训练对运动员心脏结构和功能的影响及造成的变化。结果表明 :高强度的篮球运动一定程度上会引起运动员心脏形态和机能上的适应性变化 ,也会产生一定程度损害 ,与冠心病心律失常 ,心肌梗塞心血管疾病有关。对本身患有marfan氏综合症的运动员必须停训和预防。篮球运动员心脏增大主要与身高、体重有关而进行代偿性心脏增大或大强度负荷的运动训练有关 ,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比我国运动员和国外运动员运动寿命的差异,发现我国运动员在竞技状态保持阶段明显短于国外运动员。从体能训练的角度就一般体能和专项体能的关系,柔韧能力的认识和训练,协调能力的训练,心理素质的训练等方面阐述了影响我国运动员运动寿命的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