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秀兰 《学周刊C版》2014,(10):118-118
在河北省中考语文试卷中,作文50分,占了很大的比重。如果,作文写不好,要想获得一个好的语文成绩几乎是不可能的。可见,作文教学是中学语文学科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实际的教学中,笔者了解到,很多学生不喜欢上作文课,把上作文课练习写作看做是一种负担,要么胡编乱造,毫无真情实感;要么实在无话可说,无东西可写。究其根源在于学生缺乏积累,写作时缺乏素材可用。根据这一情况,在实际教育教学中,我注重指导学生在平时从以下几个方面积累素材,以避免到写作时挠头。  相似文献   

2.
正在河北省中考语文试卷中,作文50分,占了很大的比重。如果,作文写不好,要想获得一个好的语文成绩几乎是不可能的。可见,作文教学是中学语文学科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实际的教学中,笔者了解到,很多学生不喜欢上作文课,把上作文课练习写作看做是一种负担,要么胡编乱造,毫无真情实感;要么实在无话可说,无东西可写。究其根源在于学生缺乏积累,写作时缺乏素材可用。根据这一情况,在实际教育教学中,我注重指导学生在平时从以下几个方面积累素材,以避免到写作时挠头。一、做生活的有心人,在生活中积累写作素材  相似文献   

3.
“没啥可写”是众多中小学生写作文中普遍存在的问题。那么,学生为什么会感到“没啥可写”呢?我认为是学生缺乏观察、思考、不善于从生活中积累素材.教师缺乏对学生的指导,忽视了学生在课堂外的作文素质及有益活动的开展,致使学生没有作文的源泉。如何使他们走出作文难的困境,使他们愿写,乐写呢?本文结合笔者在教学中的实践.谈一谈在作文教学中的几点尝试。  相似文献   

4.
作文教学中学生无话可说,无材料可写是一个突出的问题。作为教师,如何指导学生去关注生活,仔细观察身边的变化,及时捕捉有效信息是很必要的,同时,我们也可以创设一些作文情境,开展一些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作文空间,为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素材,让他们有感而发,也不失为一个好办法。苏联心理学家赞可夫主张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重视学生的“情绪生活”,设法营造一个愉快的生动活泼的学习气氛。于是我尝试着将学生喜爱的电脑游戏引进课堂,创设一种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使学生在活动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形成作文材料,从而有效地…  相似文献   

5.
一、活动展现情境,丰富学生写作素材。小学生作文普遍存在“无话可写”、“言之无物”的现象,究其原因乃是学生缺乏丰富的作文素材,这是因为一方面受生活的局限,学生的生活接触面很窄;另一方面,是由于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忽视了对学生间接获得生活经验的指导。所以,...  相似文献   

6.
作文教学中学生无话可说,无材料可写是一个突出的问题.作为教师,如何指导学生去关注生活,仔细观察身边的变化,及时捕捉有效信息是很必要的,同时,我们也可以创设一些作文情境,开展一些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作文空间,为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素材,让他们有感而发,也不失为一个好办法.苏联心理学家赞可夫主张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重视学生的"情绪生活",设法营造一个愉快的生动活泼的学习气氛.于是我尝试着将学生喜爱的电脑游戏引进课堂,创设一种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使学生在活动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形成作文材料,从而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逐步形成作文能力.  相似文献   

7.
小学教育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是教育事业一直以来备受重视的。教师要对小学语文作文进行不断的创新和探索。在语文作文中创设情境是教师在课堂上进行教学的根本内容,能够让学生身处其中,感受学习的乐趣。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学生往往在写作时缺乏丰富的写作素材。因此,教师应该创新教学,把情境教学应用于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从而增强小学生的语文作文写作能力,激发学生对作文写作的兴趣。调动学生积极地去发现素材,触发灵感。  相似文献   

8.
<正>语文,要教会学生说话与写作,这是语文教学最重要的目标。作文教学占据着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对于作文刚起步的三年级学生来说,他们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对身边发生的事情毫无知觉,更不知道如何表达。针对学生习作中存在的问题,我在教学中进行了一些尝试与探索,领着学生走上了习作之路。一、捕捉生活情境,成就习作素材苏教版三年级教材的第一篇习作就是鼓励学生把见到  相似文献   

9.
<正>作文是学生认识水平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体现。小学作文是小学语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小学生掌握语文知识的标志。但一直以来,"教师教学难,学生作文难"的问题困扰着小学作文教学。怎样改变这一现状,提高小学作文教学水平呢?一、教学生寻找素材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写作素材怎么写作文呢?生活是写作的源泉,深入生活,从生活中获取素材,这样的素材鲜活,能写出好作文。但小学生受条件限制,很难去体验生活。我为了让学生直接体验生活,获取素材,经常组织学生开展活动,走出课堂,走进生活。  相似文献   

10.
<正>[案例背景]习作教学一直是所有师生的痛,教师怕教、学生厌写,现今常态下的习作教学要么有些学生抱着作文选在那儿认真"借鉴",要么就是咬着笔头皱眉深思;要么苍白无力地想象所谓的过程,真是苦不堪言。最近读了《叶圣陶先生教育思想》,深受老先生"生活即教育"思想的启发,在我的习作教学中让学生体验生活,感受生活,创造生活。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生活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富而不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这就告诉我们作文的素材问题。生活是作文  相似文献   

11.
在语文教学各项活动中,写作是一种语言文字综合运用活动,是“最富创造性的精神劳动,最能承载和张扬学生的个性”。然而,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却是一大难点。当今学生谈作文色变是一个普遍的现象。究其原因,无非是缺乏素材,缺乏写作能力。针对这种情况,我在文言文教学中,尝试着挖掘了一些写作训练资源,组织学生开展了多样化的写作训练,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相似文献   

12.
原国家教委副主任柳斌说过:"情境教育'的好处是把教材教活了,把课堂教活了,把孩子们教活了,把教学过程的育人功能充分地体现出来了."课堂教学情境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学生、教材和教学手段及师生情感等因素之间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教学氛围,是指知识在其中得以存在和应用的环境背景或活动,其特点和功能是能够激发和推动学习者的认知活动、实践活动以及情感活动等,能够提供学习的素材.近年来,教学情境已经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学生在师生创设的情境中自主学习、主动参与、积极探索,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情感、态度、价值观和学习能力得到培养和发展.  相似文献   

13.
景成坤 《辅导员》2014,(2):63-63
作为薄弱小学的语文教师,我深感作文教学之不易,正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孩子的课外阅读有限,直接导致他们积累贫乏、经验匮乏,提笔千斤,如蚁负鼎。我尝试着把情境教学运用在作文教学中。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实践,我发觉学生的思维灵活了,写作的兴趣浓厚了,情境为学生作文增添了飞翔的羽翼。现总结出以下几种创设情境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获得并积累生活经验,调动他们的感官去捕捉写作素材、触发写作灵感,我在自己的作文教学中努力尝试情境作文教学法。通过合理科学的创设写作情境,引导学生用眼观察,用心感受丰富多彩的写作内容,可以使每个学生都写出文笔流畅、富有真情实感的文章来。下面我就结合自己上的一节作文指导观摩课——话题作文“自信”的教学设计.来谈一谈情境作文教学法最常见的四步骤。  相似文献   

15.
董存有 《成才之路》2021,(14):112-113
在目前的作文教学中,无论是教师的教,还是学生的学,都存在一定问题。文章分析语文作文教学存在的问题,探究语文作文教学生活化策略:及时转变作文教学观念;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生写作兴趣;以读促写,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充分结合现实生活,增加学生的作文素材积累;以生为本,引导学生主动观察生活。  相似文献   

16.
<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教师把学生的注意力放在写作实践上,帮助学生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学生进入小学中年级以后,往往感到作文无话可说,无事可写,于是,作文中学生要么以流水账应付差事,要么以假话、空话、套话来完成任务。时间久了,学生对写作的兴趣不高,甚至很多学生对作文产生厌烦情绪。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有:一是由于部分学生缺乏实践活动和生活体  相似文献   

17.
正作为薄弱小学的语文教师,我深感作文教学之不易,正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孩子的课外阅读有限,直接导致他们积累贫乏、经验匮乏,提笔千斤,如蚁负鼎。我尝试着把情境教学运用在作文教学中。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实践,我发觉学生的思维灵活了,写作的兴趣浓厚了,情境为学生作文增添了飞翔的羽翼。现总结出以下几种创设情境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作文,是让学生恐惧,让老师困惑的一大难题,而农村小学的作文教学问题更是薄弱。学生觉得作文高不可攀:也许是找不到写作素材,也许是语言贫乏,也许是缺乏兴趣……学生写不好的原因很多。但我想说的是,教者、指导学生写作的老师也是有不可推脱的责任。教师在作文教学课堂中,必须要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引导学生积淀生活素材,辅以写作方法的指导,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相似文献   

19.
随着社会的蓬勃发展,人们的思想文化素质的大力提高,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已是我们培养新时代希望之材必要且迫切的任务。如何进行作文改革,努力提高作文教学实效,让学生生动活泼地写,已成为广大农村语文教师十分关注的问题。著名特级教师李吉林的“情境教学”是一种全新的灵活的教学方法,情境教学的好处是把教材教活,把课堂教活,把孩子教活,把教学过程的育人功能充分地体现出来,是对素质教育的一种有效探索。  相似文献   

20.
石荣良 《小学生》2013,(9):109-109
小学作文教学历来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难点。我在教学实践中发现:作文教学的难点其实在于学生无素材写。无素材可写的原因之一,就在于教师在教学中没有把作文教学植根于生活的土壤之中。生活是作文创作的源头活水。作文与生活是血肉相连的。我们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利用课堂上的"知"到生活中去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