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我国二板市场应引入做市商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介绍美国NASDAQ证券市场做市商制度的基础上,阐述了做市商制度的含义及作用,指出应引入做市商制度来推动证券交易的流动性,增进市场的稳定性以提升资本市场培育高科技产业的功能。建议我国二板市场应采取做市商的交易制度来为今后的蓬勃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论述了证券市场的有效性,分析了证券市场的运行特点和弱有效市场、次强有效市场和强有效市场对证券市场运行的影响。并针对当前我国证券市场弱有效性的现状,提出应加强监管,保证证券市场公平、有效和透明;引进做市商机制,加强制度创新以促进证券市场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中国产权市场属于资本市场,并且将发展成为初级的场外交易市场。通过对国际场外交易市场普遍采用的做市商制度的研究以及对中国产权市场的现状分析,提出了在中国产权市场引入做市商制度的建议。研究表明,中国产权市场确实有引入做市商制度,从而使产权市场规范化、市场化的必要性,只是在可行上仍然存在制度上和政策上的限制,但只要设计合理的实施方案,在政策和法律上不断完善和支持,做市商制度在产权市场的应用就可以实现。并且还阐述了在中国产权市场引入做市商制度的方案设计,分析了方案实施的主要障碍,并提出了解决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4.
保护投资者是证券监管的核心内容 ,也是证券市场健康运行的基础 ,因为投资者的期望、信心、参与证券市场的深度和力度 ,从某种意义上说决定着证券市场的前途、兴衰 ;由于中国新兴证券市场的特殊原因 ,保护中小投资者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本文认为保护证券市场中小投资者 ,应在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 ,尽快建立中国证券的集体诉讼制度和赔偿机制  相似文献   

5.
针对做市商为市场提供流动性,但面临极大风险的问题,从三个方面分析了做市商的做市成本,为国内股市规范引入做市商制度提供了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胡昌生  肖小锋  汪建国 《预测》2004,23(5):78-80,67
本文回顾了国外反向理论的主要研究成果,并结合中国的实际从理论上探讨了中国证券市场反向利润的来源问题、实证表明,中国证券市场的反向利润绝大多数源于股票的反应过度,有少部分源自共同因素在时间序列上的负相关。  相似文献   

7.
周乃敏  苏勇  袁冬霖 《现代情报》2005,25(5):221-223
随着深圳创业板出台的推迟,关于我国创业板应当实施做市商制度还是竞价制度的争论也愈加剧烈。然而无论是单一的做市商制度还是竞价制度都不能满足深圳创业板市场未来的潜在需求。本文立足于未来深圳创业板将实施混合交易制度,并借鉴美国纳斯达克市场与我国主板市场交易流程,以创新思维设计出深圳创业板的混合交易流程,为创业板的推出和稳定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通过总结回顾我国证券市场投资者法律保护制度,对目前投资者法律保护制度的局限性作简要评述,基于我国制度现状,参考国外先进做法,提出进一步改善投资者保护制度的建议,以期通过投资者保护制度的完善,不断优化我国公司的外部融资环境。  相似文献   

9.
中国证券业集中度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影响市场结构的因素很多,集中度是其中的一个主要因素。根据中国证券的实际情况,从证券业规模集中度和市场集中度两个方面进行研究,并通过与国外发达国家证券业集中度对比研究,分析中国证券市场的垄断、竞争程序,提出中国证券市场结构发展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
QDII的资金额度与市场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求实施QDII对我国证券市场和投资者的影响,通过对QDII的资金来源、投资额度、中外证券市场的相关性进行分析,认为QDII制度有利于中国资本市场的国际化和香港股市的长期繁荣与发展.  相似文献   

11.
信息不对称对证券市场的影响及解决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宋淑凤 《情报科学》2000,18(2):150-152
信息的完全和透明是证券市场秩序规范、健康发展的基本条件,中国证券市场存在的信息不对称,影响证券市场的运作效率,使投资者失去信心,导致市场资金来源枯竭.解决信息不对称,首先是政府的义务和职能.因此,需要政府从制度上,实现证券市场的规范化,加大证券市场的监管力度.  相似文献   

12.
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必然产物,新中国的证券市场在80年代初就已经初步建立。进入90年代之后,随着企业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沪深两个证券交易所相继成立,上市公司数量急剧增加,中国证券市场进入了一个高速发展的黄金时期。在这样一种情况之下,从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对中国证券市场进行系统、全面的总结与分析,是十分必要而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3.
审计定价问题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一直困扰着审计行业的健康发展.现有的文献分别从不同的视角来阐释审计定价的难题,但是都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审计定价的问题.借鉴西方资本市场上的做市商制度构建了一个全新的审计定价做市商模式体系,试图从本源上解决审计定价的基本问题.  相似文献   

14.
为探求实施QDⅡ对我国证券市场和投资者的影响,通过对QDⅡ的资金来源、投资额度、中外证券市场的相关性进行分析,认为QDⅡ制度有利于中国资本市场的国际化和香港股市的长期繁荣与发展。  相似文献   

15.
我国证券市场的设立已有十几年的时间了,其间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但同时也产生了许多严重的问题,尤其是作为证券市场监管制度重要组成部分的信息披露制度更是问题丛生,包括虚假陈述在内的各种缺乏诚信行为泛滥,严重破坏了证券市场的秩序,也损害了投资者利益。目前证券市场大盘低迷、广大投资者对股市缺乏信心、对上市公司抱一种不信任的态度,证券市场的信息披露问题不能不说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因此我们必须要建立健全证券市场的信息披露制度,以恢复公众对股市的信心。本文拟从证券市场的虚假陈述问题作为切入点,探寻完善我国信息披露制度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实施科学严谨的股票发行制度,有利于从证券市场入口上把好关,正本清源防患未然,从而保证上市公司的质量,有效地增强和恢复投资者的信心。中国证券市场建立10多年间,股票发行制度经历了从审批制到核准制的嬗变,而目前正为券商,投资者广为关注的一种新监管制度——保荐制也箭在弦上了。  相似文献   

17.
股票期权制度作为重要的长期激励机制,在西方国家已成为一种普遍的薪酬支付工具.在我国,由于缺乏完备的推行股票期权的制度环境,该激励机制在移植过程中出现了较大的制度异化,并面临着证券市场有效性弱、经理人才市场欠缺、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健全等重重障碍.为了使股票期权机制有效发挥作用,必须借鉴国外尤其是美国的成功经验,进一步完善我国股票期权的设计及其赖以运作的制度环境.文章将对此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18.
独立董事制度移植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飙 《内江科技》2006,(1):48-48
独立董事制度作为一舶来品,在中国的土地上能否扎根?对中国较为混乱的公司治理能否起到有效的规范作用?本文试图通过对中国社会现状及上市公司的分析,对于独立董事这一在国外公司已经是普遍适用的治理模式制度的移植过程中所应注意、解决的问题进行初步式探讨。  相似文献   

19.
两次发展战略及制度安排的比较与启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在林毅夫对我国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及传统经济体制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我国证券市场发展的国企脱困服务战略及相应的制度安排和制度绩效问题;并对两次发展战略从七个方面作了对比;最后从诱致型和强制型制度变迁的角度,探讨了证券市场制度安排的低效所在,并对今后的改革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0.
李斌 《科技广场》2007,(2):118-119
美国证券市场信息披露制度是美国证券监管体系中最重要的监管制度,是美国证券法律的核心与基石。本文以美国证券市场信息披露制度为主线,论述美国证券市场信息披露制度及其改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