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燕明剑 《灌篮》2021,(2):53-54
象形拳是中华武术文化谱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渗透着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许多基本理念,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众多表现形式。本文概述了象形拳的发展源流和技术特点,以及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作者认为,象形拳教学的关键,在于实现外形夸张的象形动作、攻防兼顾的技击意识和扎实稳健的武术功法的有机结合。为达到形神兼备、攻防兼顾,演练者的细致观察、形象思维和刻苦训练是不可或缺的三大要素。  相似文献   

2.
醉拳,因其行拳走势模仿醉汉动作,以醉形、醉态和武术攻防技法融合而成拳术,故名为醉拳。又称醉酒拳、醉八仙拳,属象形拳的一种。现在流传较广的醉拳大体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古老醉拳套路,偏重武术实用性;一类是现代醉拳套路,突出跌扑滚翻,醉形醉态的表现性。醉拳以其独特的观赏价值、健身价值和实用价值,倍受习武者特别是青  相似文献   

3.
应广大读者要求,本刊继《少林大金刚拳》连载完毕后,于2008年第1期推出中国少林著名拳法——少林五形八法拳(第二路72势)。原第一路108势与实战术已于1983年在《中国武术》(英文版)、《武术健身》《中国体育》连载,得到国内外广大武术爱好者的好评。此拳共分四段,其结构严整、技法精湛、风格古朴、动势强悍,实战技术简洁、全面,实用性强。此拳法由北派少林拳名家、国家武术高级教练、少林五形八法拳研究会会长秦庆丰先生主笔,动作照片仍采用三十年前作者原照,并加以图解、技术要点提示,及实战用法说明,从研修与自学角度便于读者较深层次地理解、诠释拳术内涵,提高少林拳法的实际演练能力和技战水平。  相似文献   

4.
武术的仿生性生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历史发展中,武术也从动物界汲取原料进行文化生产.一方面是象形性生产,通过模仿动作攻击力的拳术化、模仿动物生命力的养生化和模仿动物之态的游戏化,产生了新的活动方式;另一方面是会意性生产,推进了动物运动意向的身体化和人格化,增添了武术文化的表达力.在学之于动物的仿生学转换中,与动物的直接联系生产了武术的象形拳系统,它追求"形似";与动物的间接联系生产了武术的动物意向,它崇尚"神似";这两种不同的与动物的联系方式和审美追求,源于人与动物截然对立的态度.  相似文献   

5.
张春青  罗长义 《武当》2011,(12):32-34
中华武术繁花似锦,内家拳法博大精深,我国古代就有导引吐纳术的演练,以活动筋骨强健体魄。唐朝时有许宣平、李道子传练37式先天拳;元明之际武当道士张三峰创编了太极推功13式,又称武当内家拳,拳勇之技始有"武当"、"少林"、"内家"、"外家"之说。  相似文献   

6.
为使武术的原生态文化在当代社会更好地呈现出来,重点从拳理、技术、具体练习等3个方面研究了武术传统中的自然生态。首先重点以太极拳、八卦掌、形意拳为例,剖析了武术拳理是揭示自然现象的中国哲学思想在武术中的具体反映。其次,从4个方面研究了武术使人体回归自然协调的本能状态的具体途径:即:模仿动物、象形取意;注重成套动作练习;采用松沉、轻柔、徐缓的练习;进行以意想假借为特点的站桩练习。最后,简要说明了武术界提倡到大自然中行拳走势的习惯。  相似文献   

7.
付胜利 《武当》2013,(6):43
中华武术流派众多,特色各异。本人仅就在荆楚大地广为流传的传统武术——武当太乙金刚拳为例,谈谈传统武术演练中的"趟子"。武当太乙金刚拳在地方上被称为搪手,又分为四平搪手和滚肩搪手,在套路的演练开始和结束中,都有独特的"趟子"。我说的"趟子"与我们武术竞赛的起式、收式作用和意义估计是一致的,但却不受约束,有点"铜锣一响是招牌,惊动了四方财神到,来得早看热闹,来得迟看夸气(地方方言:热闹结束的意思)"的跑江湖的味道,而且允许来回多趟。  相似文献   

8.
姚承荣先生今年47岁,自幼随父亲姚宗勋练习意拳,几十年如一日,深得拳学真谛,具有丰富的实战搏击经验。他曾经多次出访香港、日本等地,与各武术流派交流技艺,鲜有败绩。他演练的意拳,静如处子,动如脱兔,发劲刚猛,刚中寓柔,充分展示了意拳古朴、实用的特色。姚先生现任北京市意拳研究会副会长、北京市武术协会中意武馆馆长兼总教练。意拳名师姚承荣@燕侠  相似文献   

9.
刘全球 《武当》2015,(1):11
2014年12月4日,湖北黄梅县大河镇小学在学校操场举行了"岳家拳"比赛。学生们列队整齐,伴随着《精忠报国》之乐声,有板有眼地演练岳家拳,赢得了全校师生及家长们的阵阵掌声。据悉,黄梅县大河镇第一小学在办特色学校的理念引领下,积极开发地方资源,引进非物质文化遗产"岳家拳"。全校师生共同学习"爱国英雄岳飞"的爱国、忠孝、勤奋等精神;岳家拳传承人、黄梅县青少年业余体校校长、中国武术七段、国家级武术教练员、国家级社会体育指导员、黄梅县中小学"岳家拳"总教练  相似文献   

10.
应广大读者要求,本刊继《少林大金刚拳》连载完毕后,于2008年第1期推出中国少林著名拳法——少林五形八法拳(第二路72势)。原“第一路108势与实战术”已于1983年在《中国武术》(英文版)、《武术健身》《中国体育》连载,得到国内外广大武术爱好者的好评。此拳共分四段,其结构严整、技法精湛、风格古朴、动势强悍,实战技术简洁、全面,实用性强。 此拳法由北派少林拳名家、国家武术高级教练、少林五形八法拳研究会会长秦庆丰先生主笔,动作照片仍采用三十年前作者原照,并加以图解、技术要点提示,及实战用法说明,从研修与自学角度便于读者较深层次地理解、诠释拳术内涵,提高少林拳法的实际演练能力和技战水平。  相似文献   

11.
泰国拳技术结构特点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泰国拳的发展渊源出发,对泰国拳的技术结构体系进行了初步分析。泰国拳比较注重进攻技术的运用,其搏击技术独树一帜,具有高度的实效性,独特的技术体系,顽强的抗击打能力,明显的战术意图。  相似文献   

12.
为合理定位武术练拳致趣未来发展的研究趋向,探析中华武术(习武练拳)独特的致趣因素及其效果,主要采用访谈法,从技术本体论域的视角切入,从武术教育与教学拳种模式开发、武术课程思政文化育人方式转变、武术功法常态化演练艺术表达苛求三方面出发,思忖技击本质论视域下中华武术练拳致趣的实效改革,得出以下结论:劲力蓄发与体悟攻防、节奏缓疾与身心感受、轨迹曲弧圆融与动作顺畅奔放是达成练拳致趣的三个内在因素。以此为依据提出武术教育如下实践理路:在武术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实践练拳致趣的拳种模式;在武术课堂教学及课外活动中渗透练拳致趣的思政文化元素;在武术课堂教学及课外训练过程中突出功法常态化训练的致趣作用。  相似文献   

13.
散手运动是两人按照一定的规则,运用武术中的踢打摔和相应的防守等技法进行徒手对抗的现代竞技体育项目,它是中国武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通过分析散手运动的拳打、脚踢、抱摔等运动特点,对散手运动员损伤的预防与处理方法作一初步探索,以期引起教练员、医务人员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4.
螳螂拳,属于象形拳的一种,因模仿螳螂捕蝉的戏纵擒打动作而得名。六合螳螂拳(又称马猴螳螂拳),即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称为内三合;肩与胯、肘与膝、手与足称为外三合,内外结合称为"六合"。六合螳螂拳一种以实练、实打、实用为一体的拳法,经过几代人的传承,六合螳螂拳不但具有攻防技击性,而且具有健身观赏性和娱乐性。而六合螳螂拳的最重要特点就是它的攻防技击性。  相似文献   

15.
传统武术技击在建国后没有得到良好的发展,一系列因素促使传统武术体现出更多的演练性而非实用性。因此,通过打造《武林风》"百姓擂台"这一国内首个传统武术搏击擂台,将对中华武术的继承、发展、推广起到不可低估的作用。通过观看"百姓擂台",我们也可看出目前武术发展的一大困境,即传统武术技击与时代脱节的严峻现实。  相似文献   

16.
新规则下拳击运动重回对抗的本质,拳击运动员在比赛中表现出更高强度、高密度的对抗。对抗能力是拳击运动员在高强对抗下展现运动表现和能力的关键。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德尔菲法、层次分析法和数理统计法,诠释了拳击对抗能力的内涵,构建了体力、技能、身体、战术、抗击打和心理6个维度为基准的对抗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水平拳手对抗能力整体和各子目标层指标评价指数总体上呈现阶梯状特征。该指标体系能够较好地反映运动员的对抗能力。  相似文献   

17.
“打练结合”就是把现代散打技术与武术功力练习、技击组合练习和套路练习结合起来,提高散打运动员对抗能力的训练及实践过程。通过规则的导向作用促进“打练结合”实践体系的建立。  相似文献   

18.
"打练结合"就是把现代散打技术与武术功力练习、技击组合练习和套路练习结合起来,提高散打运动员对抗能力的训练及实践过程.通过规则的导向作用促进"打练结合"实践体系的建立.  相似文献   

19.
洪洞通背拳,又称无极通背缠拳,其宗师乃清代乾隆皇帝御赐"神拳"郭永福。此拳法风格独特,技击性强,内容丰富,在中国武术史上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此拳术已有数百年历史,是中华武术宝库中的一支优秀拳种。文章从文化人类学角度对洪洞通背拳的源流、独特之处、发展以及健身性进行研究,对洪洞通背拳的文化内容以及文化人类学价值进行了较系统的归纳总结,使我们更好地了解其历史以及文化内涵,使其得到更好的传承。  相似文献   

20.
岳家拳是我国流传下来的古代拳种之一,由于历史变迁,其赖以生存的原生态环境已不复存在,致使岳家拳的传承出现了许多问题.文章分析了岳家拳在黄梅传播与发展的现状、弊端及特点,提出黄梅岳家拳的发展要走文化自尊的发展道路,走进学校课堂的发展道路,走大众化的发展道路,走商业化的发展道路,走媒体传播的发展道路的措施,这不仅对传承、弘扬黄梅岳家拳有指导意义,对其它传统武术的传承与发展,也有迁移性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