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个雨天,去一家小小的咖啡馆。去那里是因为看见报上介绍,说这里的咖啡是纯手工制作,而且是酷爱咖啡、很有经验的老板亲自动手的,用的是他的独家配比。这就很有点玄妙了。很小的咖啡馆,布置使人想起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老板是个高个子、腰板笔挺的人,看上去五十左右。店里没有别的客人,我们就在一杯咖啡的满与空之间和他聊天。原来他祖父、父亲曾经都做过大生意,所以他从小就喝咖啡,成了真正热爱咖啡,成了真正热爱咖啡的人。他开这家小店是为了自己和自己的同类,在这里和喜欢咖啡的人一起品着咖啡,交交朋友。我们用的是别处少有…  相似文献   

2.
《大观周刊》2010,(29):52-53
你第一次喝星巴克咖啡,是什么滋味? 第一次喝星巴克咖啡,我是和一个“老咖啡”一同去的,而咖啡才端上桌,一场有关旧式咖啡文明VS新式咖啡文明的争论随之开始。  相似文献   

3.
虚拟爱情     
认识他是偶然,打开OICQ资深的前两百名用户,哇噻!什么名都有,居然还有取名为“剪刀”的,出于好奇把他列入了“好友”。 那天我依然十点上线,煮了一壶咖啡,满屋子的咖啡香,关了灯开了音乐,我喜欢这样的感觉。上线一看,剪刀居然通过了我的认证,正好,有人可以抬杠!喝了一口咖啡,不怀好意地时他说,“嗨,晚上好!不会是在等我吧?嘻嘻!!”他也不是省油的灯:“太对了!你真聪明!乖!”哼,占我便宜,不过还行,不算太笨,还有点儿风趣。我不喜欢呆子,尤其是在网上。 就这样认识他,觉得他挺聪明自信的,还有点幽默。知道…  相似文献   

4.
“鲁迅先生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鲁迅先生是一位“有学问的革命家”。他一生孜孜不倦的追求真理,辛勤读书,献身祖国,钻研学问。他所以能成为一代文化巨人,主要是由于他具有先进的世界观、战斗不息的革命精神和崇高的革命品质,还和他永远手不释卷的学习精神是分不开的。用先生自己的话来说“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工作上的”(许  相似文献   

5.
在湖畔公园的咖啡馆喝咖啡时认识了萨顿女土。她60多岁,操着浓重的德国口音,身材瘦小,穿着厚厚的格呢短裙和套头衫,显得很精干。以后,每次见到她,总要和她聊上几句。一次,她请我去她家喝咖啡,我没有推辞。  相似文献   

6.
46岁的黄文强,出生在新加坡国家独立的1965年。按他的话说,恰好一脚踩在第二代新加坡人——“65后世代”的开端。第十二届新加坡国会大选的次日早上,这位“65后”喝着咖啡,一边翻看着手中那一大叠《联合早报》。早报的头版用加黑的印刷体写道:在国家独立以来最激烈的一届大选中,执政的人民行动党虽以8l比6的国会议席取胜,其60.41%的得票率却为历史最低,而反对党则取得了历史性突破。  相似文献   

7.
委屈大奖赛     
有一位女士,孩子刚满月,她就把奶给断了,因为她要喝咖啡。她说,我太屈得慌了,为了孩子,我都一年没喝咖啡了。她表妹劝她说:咖啡对自己的骨骼也不好呀。她说:我一边喝咖啡,一边喝钙奶。刚丢了工作的表妹就觉得受刺激,以后就不再找她,而是和一个过去来往并不密切的女同学热乎起来。女同学守着一个小报摊,表妹就常常到她那里聊天,  相似文献   

8.
勤奋·思考·创新徐美丽写作,是有感而发。感情、感想人人都有,不一定都能表达出来。若想有感而“发”,除了要掌握许多知识和写作技巧以外,还要勤奋、思考、创新。天才来自于勤奋。鲁迅先生不承认自己是天才,只是他把别人喝咖啡的功夫都用在工作上了。写一篇文章,要...  相似文献   

9.
桂林滨江路有一家名曰“刀锋”的书店。书店的落地窗外,几位慵懒的读书人把身体舒服地安放在藤椅里,喝着茶或咖啡,读着一本书。这些读书人中有桂林市民:穿汗衫的白发老者轻摇蒲扇,看回忆录;  相似文献   

10.
退离大学     
ROMA坐在北京交通大学旁边的一家咖啡馆里,短发有些凌乱,和网上留着长发的照片相比显得微微发胖。他一边喝着矿泉水一边和记者寒暄。周围笑闹着的大学生们谁也不会知道,这个年轻人办着一个叫做“中国退学网”的网站。几年前,他也和身边的大学生一样,享受着大学的悠闲时光。不同的是,他最终用退学的方式选择离开。[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世界杯期间球迷们自然会熬夜看球,不免会打乱正常生活习惯,也容易使身体的正常节律发生紊乱。为了将熬夜看球对身体的损害降到最低,调节饮食便成了关键。熬夜看球的人,最先想到的肯定是用咖啡或茶来提神,其实喝茶比喝咖啡更为适合。人在疲倦时喝上一杯热茶,顿觉精神倍增,头脑清醒,瞌睡解除。  相似文献   

12.
优游 《新闻世界》2008,(5):30-31
3年前,一篇《我备斗了18年才和你坐在一起喝咖啡》成为一代人的真实写照:一个农家子弟经过18年的奋斗,才取得和大都市里的同龄人平起平坐的权利。然而,3年过去,我恍然发觉,他言之过早。18年又如何?再丰盛的年华叠加,我仍不能和你坐在一起喝咖啡。  相似文献   

13.
最近研究得出的一个结论.不得不让人们警惕,尤其是喜欢喝咖啡。这个研究结果是:多喝咖啡的人更可能患肾结石.所以咖啡不宜多喝。当然,有肾结石史的人和易于患肾结石的人更要注意,因为对于这样的人两杯咖啡中所含的咖啡因量就足以影响他们.使得他们尿中的钙离子分泌增多.从而增加形成肾和尿道结石的危险。  相似文献   

14.
在东京新宿地下商店街,一家名为“读读”的既可看漫画又可喝咖啡的独特新店最近开张,首开日本漫画咖啡专门店之先河。 店内音响系统播放着古典乐曲和歌星演唱的流行歌曲,读者在服务小姐的导引下,安排座位、布点饮料食品,然后,读者随意选读漫画书刊。不过,读者在店内饮读是要计时收费的,一杯咖啡需付上500日元,其价码为普通咖啡店的2倍。规定饮读基本时间为1.5小时,每增加10分种,追加30日元。 “读读”设有座位400席。漫画书刊依出版社排  相似文献   

15.
在湖畔公园的咖啡馆喝咖啡时认识了萨顿女土.她60多岁,操着浓重的德国口音,身材瘦小,穿着厚厚的格呢短裙和套头衫,显得很精干.以后,每次见到她,总要和她聊上几句.一次,她请我去她家喝咖啡,我没有推辞.  相似文献   

16.
赵金 《青年记者》2002,(11):54-56
主持人的话:最近一位做跑口记者的朋友向我诉苦,由于写了几篇所跑“口”单位的批评文章,被该“口”的诸单位联合封杀,不再提供新闻线索,导致新闻漏报,完不成任务.遭到“老板”警告。而有些吃著,用着,拿着所跑单位福利,写着官样文章的记者却“名利双收”,还时不时拿回大红的表扬信,这令他愤怒不已: “跑口简直就像新闻垄断.这简直是滋生新闻腐败的一项制度。”  相似文献   

17.
健康新知     
好消息喝咖啡能缓解久坐引起的疼痛一项新研究发现,早上来一杯咖啡能防止在电脑前久坐引起的身体疼痛。挪威国家职业健康研究所和奥斯陆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发现,相比那些不喝咖啡的人,喝咖啡的试验参与者无论原来有无慢性疼痛,其肩膀、颈部、手臂都没有明显不适,疼痛水平降低。该研究发表在9月3日的《生物医学中心》杂志上。  相似文献   

18.
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心发慌。我采写新闻,也有“三吃”三喝”。 先说吃吧,这一“吃”是吃苦,就是“玩”新闻要有吃苦精神,采访时不怕苦不喊累,路再险,坡再陡,事再难,也不畏缩退步,风再狂,雨再猛,也不中断采访;写作时蚊蝇嗡嗡,汗流满面或手脚冻麻,寒气袭人,也得及时赶稿。这第二“吃”是“吃”材料和“吃”采访笔记,把新闻事实吃进去慢慢细嚼,取其精华,排其枝蔓,用采集的花粉酿出蜜汁。这第三“吃”指吃透中央在农村的一系列方针政策,领会有关文件精神,做到眼明心亮。 再说三“喝”,第一“喝”是指从名记者和同行的奋斗足迹中吸取精神营养,喝些高级“饮料”,以解自己在人生旅途和新闻写作学步中的饥渴。这第二“喝”是喝下来自四面八方的热潮冷讽;第三“喝”则指在采访途中渴了喝几口泉水或冰雪水。②  相似文献   

19.
蔡东岳 《新闻导刊》2005,(4):F0003-F0003
大家爱吃巧克力糖,也爱喝咖啡,但你看过巧克力糖中可可粉的原料可可果和咖啡果是怎样生长着的吗?这组摄于海南兴隆热带植物园的照片,可帮助你增长一些见识,领略一下南国热带植物的风采。如果你有机会去到那里,将看到更多的珍稀奇异植物。  相似文献   

20.
上图讲座     
尊敬的、亲爱的上海的观众和读者朋友们,下午好!很高兴、很荣幸应上海图书馆的邀请,今天下午来到这里和大家见面。我感谢上海的朋友们!我今天演讲的题日,如题板所示:“中国文化与中国人”。为什么要讲这个题目呢?道理很简单。因为我们都是中国人,都生活在中国文化的环境和氛围之中,我们的所作所为、生存发展都是与这个文化密切相关的。如果不了解中国文化,我们就不能了解自己;我们不了解自己,就很难把自已的事情做得更好。所以,我今天要来给大家讲这样一个题目。我们马上要血临的一个问题就是:什么是文化?或行说,什么是中国文化?当然,要回答“什么是中国文化”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弄清什么是文化。文化学上关于“文化”的定义大约有两三百条,今天下午如果我来讲这些定义的话,恐怕要走掉三分之二的听众,我还是来讲一个故事吧。有四个人去咖啡厅喝咖啡,发现杯子里有一个苍蝇。第一个发现的是英国人,他站起来,掏出钱包,抽出一张钞票,压在杯子下面,就走人了。为什么呢?因为咖啡里有苍蝇是不能喝的,他肯定也很愤怒,但他是绅士,不能发怒,于是就用付钱但不喝咖啡的方式来表示抗议。第二个发现的是日本人,他勃然大怒,“八格牙鲁!”再把服务员叫来,“你的什么的干活!苍蝇的有!你们懂不懂管理啊,还想发展?”很是愤怒。因为日本人做事很耥致,很到位,不允许出现这种状况的。第三个发现的是美国人。他笑了,用手指一勾,把那个服务员叫了过来,“不错啊,咖啡里还有苍蝇啊,不过在我们美国咖啡不是这样上的,我们是先端上来’一杯咖啡,再端上来一罐牛奶,再端上来一小碟方糖,再端上来一小碟苍蝇,我们想放多少放多少。”美国人有幽默感,他用这种方式表示抗议。我就要提出一个问题了,如果是中国人呢?中国人会说,“去!把你们领导找来!”这是什么不同?这就是文化的不同,中国人是有事找领导。美国人有事找律师,比方说,两个人在路上车子相撞了,他们是不会吵架的,双方会走下车来,相互交换一下名片,然后说,请找我的律师。因为美国是一个法治国家,它的文化就是法治文化,虽然他们也不喜欢律师,美国人对于律师是一个矛盾的态度。美国有一个笑话,一对年轻人上了天堂相爱了,然后他们去找上帝,“上帝啊,我们想结婚。”上帝对他们说,“这个事情很好办,一个星期以后会有一个牧师上天堂,他可以为你们主持婚礼。”一个月之后,年轻人又来找上帝,“上帝啊,我们要离婚。”上帝说,“这就难办了,天知道什么时候才会有律师上天堂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