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莘莘学子”是近年来人们喜用的一个词语,却又是一个常被误用的词语。一年来,我在书刊上发现多例误用。1997年11月18日《人民政协报》登载《40年前毛泽东提出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40年后那群莘莘学子理想依旧在燃烧》,标题中“那群莘莘学子”的结构,已给人...  相似文献   

2.
“莘莘学子”这个词语在近年报章上出现频率颇高,用错的地方也不少,大多是不明“莘莘”词义所致.“莘莘”(shēn shēn),众多也.《现代汉语词典》的注释是:“莘莘学子(很多学子).”下列两例都是由于不明词义而用错的.(1)我是一个“目光短浅”的莘莘学子,梦寐以求的是眼前的另一片光明.  相似文献   

3.
何谓“莘莘学子”?不知从何时起,报刊、广播、电视流行“莘莘学子”一语,但是,误读误用的现象时有发生。据《现代汉语词典》往释,[莘莘]读作shenshen,是书面文言词语,形容众多,莘莘学子意即很多学生.[莘]又读作xin,用于地名。下面摘录两类报刊误...  相似文献   

4.
战国后期楚国文学家宋玉在其《高唐赋》中写道:“縰縰莘莘,若生于鬼,若出于神。”其中“縰縰(xǐxǐ)”和“莘莘(shēnshēn)”都是形容众多的意思。“縰縰”一词,现代人很少用,而“莘莘”一词却常见诸报刊。然而笔者发现有些人未能正确理解其含义而常用错。如《中国教育报》1993年10月12日第4版《“山海经”怎么念?》一文中写道:“面对滚滚而来的市场经济大潮,一些莘莘学子困惑了”。  相似文献   

5.
“莘莘学子”这个词在生活中使用的频率比较高,但经常读错用错。一是读音错误。“莘”有两种读音:①读xīn,如莘庄(地名,在上海市);②读shēn,如莘莘学子(众多的学子)。很多人将莘莘学子的“莘”读成xīn,是认字只认了半边。二是词义误用。例如:①许多莘莘学子在学校里刻苦攻读,努力钻研,学习成绩节节攀升。②在社会实践中,莘莘学子们礼貌待人,不耻下问,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评。这两个句子的“莘莘学子”都用错了,原因在于没有真正弄清“莘莘”二字的意思。《现代汉语词典》注:[莘莘]〈书〉形容众多。因此,以上两个例句都存在着语意重复的语…  相似文献   

6.
一天,听到某学生把“莘莘学子”念成“xīnxīn学子”,问他“莘莘学子”是什么意思,回答是“读书辛苦的学生”。这种误解真让人惊讶。大概“莘”是草字头下面有个“辛”,就以为是“辛苦”的意思了。1997年全国高考语文卷中有这样一题:辨别“右边是一位文弱的莘莘学子”中的加点词使用得是否恰当?结果也有不少考生未能正确回答。翻翻词典,便可知道,“莘”字有两个读音。一读xīn,是一种药名,《辞源》中说“莘(xīn)”即“细莘”,是一种药  相似文献   

7.
有人将大学校园比作“象牙塔”,而高中生的“宿舍——教室——食堂”的圈子又何尝不是一座象牙塔?曾几何时,一曲《我多想唱》牵动了千万“象牙塔”中莘莘学子的心。“象牙塔”的价值何在?是弃,还是取?  相似文献   

8.
带刺的玫瑰     
长乐侨中“太阳风”文社简介长乐侨中“太阳风”文社成立于1997年9月初,社刊名“太阳风”的图案为一轮红日从海面冉冉升起,新千年的阳光沐浴着长乐华侨中学,圆润的太阳里的一个用双手拼成的“心”形图案,寓意辛勤的园丁用爱心呵护着莘莘学子,整个意象以太阳东升为主题,抽象与具象相结合,形在似与不似之间,象征文社越办越红火。文社共有成员近三百人,占学校学生总数的10%以上,设有写作、阅读、书画、音乐、舞蹈、武术等兴趣小组。许多社员的优秀习作曾发表在《福建日报》、《福州晚报》、《海峡语文世界》、《福州教学》、《长乐报》等省市级报刊上。据不完全统计,自1999年以来就有近百篇,一些作品还在“长乐热线”等网上发表。  相似文献   

9.
“莘莘学子”的使用频率并不低,但令人奇怪的是,小到中学生用的《汉语成语词典》,大到《中国成语大辞典》,竟都没有收入这条成语。有人说这是因为它并不是成语的缘故。其实,成语和非成语之间,并没有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  相似文献   

10.
《岳阳楼记》是脍炙人口的名篇,也是传统的古文教材。作者范仲淹凭借其忧国忧民的高尚情操、杰出的文学才华,在莘莘学子心中成为偶像。因而当我在明代李贽的《焚书》中看到他讽刺范仲淹是“进亦忧,退亦忧”的“两头马”(李曾以此恶谥嘲谑耿定向等道学家)时,颇不以李贽为然。近日  相似文献   

11.
随着国家公务员录用制度的完善,公务员录用考试成为国家及地方选拔人才的一条重要途径,也是莘莘学子和相关人员进入国家行政机关的一个阶梯, 《申论》作为此类考试必考科目之一,已为社会所广泛关注.本课题研究立足于14套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试题,从话题、背景材料、试题结构和答题要求等方面探究《申论》命题趋势,以解决《申论》“考什么”的问题;并从考生的视角出发,审视《申论》“怎么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今年是“减负”的第一个年头,在对待“减负”问题上,我们采取了各种措施,让莘莘学子都有种“如释重负”的感觉。但在实施“减负”的过程中,却出现了一些误区,引起了一系列的负面效应。  相似文献   

13.
教育是把刀,南京又遭“大屠杀”!这是笔者惊悉“今年南京市高考成绩全省倒数第一”(中新网7月23日引《南京日报》报道)之后,产生的第一直觉。金陵六朝古都,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高三莘莘学子惨遭教育屠刀,立马引起“大教育圈”内有关切身利益双方不同感情色彩的强烈关注。  相似文献   

14.
《新作文》2006,(Z1)
[写作引路] “校园”,《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泛指学校范围内的地方。”从教化的功能来说,学校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给孩子们将来的生存、发展搭建—个平台,铺平一条道路。校园教育、校园文化、校园情感、校园生活等五彩缤纷的校园世界,是莘莘学子学习成长  相似文献   

15.
苍茫的林海里,有一棵小树,它虽身单力薄,却俏然挺拔。历史老人担心地对它说:“孩子,你这身子骨可不算硬朗。知道吗,真正划在你身上的年轮才只有5个圈圈儿哟!”小树听了微微一笑说:“可是,我还在成长啊……”这棵叫做《学子》的“小树”,在原《中专天地》的基础上开始了茁壮成长。如今,《学子》更多地融入了责任和使命——它要走进莘莘学子的心灵深处。它要与学子们携手同行、并肩共进!  相似文献   

16.
北大校友、青年作家张者写过一部名叫《桃李》的长篇小说,以在北大法学院的学习生涯为蓝本,淋漓尽致地描写了最高学府的腐败与堕落。“老师”不再是老师,博士生导师们摇身一变成了“老板”;“研究生”也不再研究学问,莘莘学子大都致力于研究“厚黑学”;校园不再是一方灵魂的净土.学术圣地在商潮涛声中  相似文献   

17.
《广东教育》2011,(7):F0002-F0002
化州市第二中学创办于1978年,是一所公办完全中学。校园布局合理,环境优美,空气清新,绿树成荫,鸟语花香,文化氛围浓厚,是莘莘学子求学成才的乐园。学校被定为中央教科所重点科研课题《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实验学校,并被定为中国教育学会“十一五”科研规划课题“语文高效阅读能力培养”暨“作文学习策略与教学评价体系创建研究”实验学校。  相似文献   

18.
“本色”作家梁晓声以现实主义手法反映普通人的生存状态,《学子》和《贵人》正是运用这种手法反映市场经济和高考扩招背景下,莘莘学子面对经济、学业和就业等多重压力使出浑身解数,屈辱生存的情状,他们并不像人们想象中的天之骄子那样惬意。作品虽然没有揭示艰难学子的出路,却显示了作者关注芸芸的可贵精神。  相似文献   

19.
校园生活     
“点歌台”走近中专生□湖北钱芹“张敏同学,今天是你的生日,你的好友王琳特地为你点播歌曲《中国娃》,祝你生日愉快,学习进步,心想事成!”只需花上一块钱,潇潇洒洒过一岁。生日点歌过把瘾,如今已成为湖北省丹江口市职教中心莘莘学子们追逐的新时尚。据该校团委书...  相似文献   

20.
语文教学的目的之一,便是通过文章的揣摩从而提高学生的鉴赏和作文能力。鲁迅指出过:“凡有文章,倘若分类,都有类可归”,“分类有益于揣摩文章”。要揣摩文章,分类就是其中便捷的门径。中国古代的文章选本,从梁萧统《文选》至清姚鼐《古文辞类纂》大都有文必类、按类选文,就起着指示各类文章的揣摩和写作的功能。唐代大诗人杜甫要他的儿子“熟精《文选》理”,这“理”包括了《文选》分类后所体现的各类文体的性质和风格。古谚云:“《文选》烂,秀才半”,这不仅把按类系文的《文选》看成了学文的门径,而且当成了莘莘学子仕途的阶梯。宋以后,古人对文章分类功能的认识更为自觉,反复有人讲到“文章以体制为先”,认为学文“各有入门处”,“体制”即是其一,可以促人早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