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植物源农药的研究和应用进展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李永夫  罗安程 《科技通报》2003,19(5):434-438
综述了植物源农药(包括植物源杀虫剂、植物源杀菌剂、植物源除草剂)的研究和开发应用现状,较详细地介绍了几种典型杀虫植物(主要包括楝科植物、豆科鱼藤属植物、卫矛科植物)的杀虫机理和开发应用情况,并讨论了植物源杀虫剂今后研究的几个热点:生物技术在植物源杀虫剂研究中的应用;植物源光活化毒素的研究;杀虫植物资源的进一步调查研究,与植物源杀虫剂相比,植物源杀菌剂和除草剂的研究和应用要少得多,然而目前人们已经在植物体内发现许多具有杀菌、除草活性的物质,因此开发植物资源合成杀菌剂和除草剂具有巨大的潜力。  相似文献   

2.
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陈焕镛教授是著名植物学家、教育家,也是中国现代植物分类学奠基人之一。1919年,他毕业于美国哈佛大学植物学系,获林学硕士学位。他毕生献身植物分类学研究和教育事业,早年创建中山大学农林植物研究所和广西植物研究所,其后又建立华南植物研究所,培养了大批优秀植物分类学人才,成绩卓著,为中国植物分类学作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植物净化空气、净化污水,改良土壤等七个方面介绍了植物在改善和保护生态环境中的作用,并提出了了解植物生态习性,合理配置植物资源,觅分发挥植物改善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各项功能。  相似文献   

4.
植物和动物都是生物,是进行着生命活动的个体,这是它们的共性。但长期以来,人们将植物看成是“死”东西。1938年出版的《辞海》把植物有别于动物的特点归纳为“一、无知觉,二、不能自由行动”。社会上认为植物无知觉是较普遍的,甚至一些科学名称如“植物人”“植物器官”,无不寓意于植物是无知觉的。  相似文献   

5.
李先琨 《资源科学》1995,17(3):69-74
根据调查统计、广西自然分布有国家珍稀濒危植物121种,是我国珍稀濒危植物资源最丰富的省份之一。本文论述了广西珍稀濒危植物地理分布、资源特点,系统分析了珍稀濒危植物资源保护现状和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了保护和开发利用珍稀植物资源的战略  相似文献   

6.
泥炭在环境修复中的应用研究概况和展望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泥炭是沼泽中死亡植物残体长期积累转化形成的有机矿产资源,是高效的土壤改良剂,天然的离子交换剂和吸附剂,植物和微生物优良的生长载体,在土壤改良、植物生长,微生物培育,重金属去除、有机物降解,废气吸附等方面应用广泛。本文综述泥炭在环境治理方面的应用,并探讨泥炭作为土壤污染的微生物修复和植物修复方法衔接体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7.
自然界有一种奇异的植物,这种植物食虫,因此我们称它为食虫植物。 食虫植物的外形同一般植物一样,也是有根、茎、叶和花。不同的是,这些植物的叶片逐渐演变,发展成了形形色色的奇妙的捕虫器,捕捉活的昆虫等,并能分泌消化液消化吸收,作为营养,维持生命。食虫植物广泛分布于热带、亚热带地区,全世界共有500多种。其中,最易辨认的是毛毡苔,猪笼草和捕蝇草等。毛毡苔的捕虫叶呈枝叉状,长有大量红色棒状腺毛,远远望去,成片的毛毡苔像一大幅浓红的地毡。腺毛顶端有一个状如美玉的腺体,腺球总是抱覆着一层粘液,一旦小虫被…  相似文献   

8.
科达科Cordaitaceae植物广泛分布于晚古生代的欧美植物区和华夏植物区,目前包括3个自然属:Mesoxylon、Pennsylvanioxylon和Shanxioxylon。根据目前资料,欧美植物区只见有前两个属,而在华夏植物区这3个属则都有分布。本文详细讨论了这3个属的茎的初生构造、雄性球果穗及胚珠,认为在这3个属中Mesoxylon最原始,Pennsylvanioxylon较进化,Shanxioxylon的茎的初生构造虽具一定的原始性(如具中始式叶迹),但其生殖器官却相当进化。因此,本文提出Shanxioxylon是一种可塑性较强的科达植物,能够适应环境的变化,最终有可能演化为新的植物类群,如某种早期的松杉类;Pennsylvanioxylon则是一种较为特化的植物,其结局是走向绝灭。结合地层中科达科化石的分布情况,本文认为最早出现的科达植物应是Mesoxylon,它可能是由某种前裸子植物演化而来,再由其演化至Shanxioxylon和Pennsylvanioxylon。由于气候和地理环境的不同,华夏植物区和欧美植物区的科达植物各自沿着不同的路线进行演化。其中,欧美植物区科达科的演化路线可能为:某种前裸子植物→Mesoxylon的较原始类型(如M.multirame,Mitrospermum bulbosum)→Mesoxylon的较进化的类型(如M.thompsonii)→Pennsylvanioxylon的较原始类型(如P.iowense)→Pennsylvanioxylon的较进化类型(如P.nauertianum,P.birame)→绝灭。华夏植物区科达植物的可能的演化路线则为:某种前裸子植物→Mesoxylon→Shanxioxylon→Pennsylvanioxylon→绝灭,或某种前裸子植物→Mesoxylon→Shanxioxylon→绝灭或演化为某种新的植物,如某种早期的松杉类。  相似文献   

9.
北平研究院植物学研究所的二十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平研究院植物学研究所是民国时期著名的植物学研究机构。抗战前主要从事我国北部、西北部植物调查与分类、植物地理学研究等工作。1936年11月,在陕西与西北农学院合作组建中国西北植物调查所,以调查西北植物和进行应用植物学研究,抗战爆发前夕,植物学研究所将大部分人员和设备迁往陕西武功继续工作,1944年一部分人员又南迁昆明,抗战期间,除继续纯粹学理研究外,还积极从事应用植物学研究,作者以原始档案以及相关文献为基础,叙述北平研究院植物所及其与西北农学院合办之中国西北植物调查所的创办缘起和沿革,各个时期的工作概况、成就,澄清一些历史事实,并初步分析北平研究院植物所在中国近代生物学史上的贡献。  相似文献   

10.
本文报道了黑龙江依兰煤矿早第三系始新统达连河组的上、下两个层位所产的植物化石的区系组成及植物群特征:一个系产于煤层下部的砂页岩中的植物群A,另一个是产于煤层上部油页岩中的植物群B。植物组合共计35科49属52种,其中有蕨类植物2种,裸子植物10种,被子植物40种,其中包括1个新种。对其进行区系成分和叶相分析表明,A段植物群的古植被为北亚热带常绿阔叶和落叶阔叶混生林;B段植物群的古植被为暖温带落叶阔叶林。通过与邻近地区的国内外相应植物群比较及植物群的属种地史分布分析,确定A段植物群的时代为早始新世,B段植物群的时代很可能为晚始新世。两个层位间植物群区系成分的变化,表明始新世我国东北地区发生了较明显的气温下降过程,即古气候发生了由亚热带向暖温带的变化。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单子叶植物和毛茛科以及”睡莲目”植物中生物碱、甾体化合物、三萜化合物、氰甙 和脂肪酸等五类化学成份的比较分析,作者认为毛茛科与百合目有着密切的亲缘关系,因而支 持单子叶植物毛茛—百合起源的主张,不赞同苏联学者Takhtajan关于单子叶植物莼菜—泽泻起源的观点。  相似文献   

12.
UPOV联盟植物新品种保护基本格局及对我国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利用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联盟(UPOV)的权威数据,从植物新品种权总量及增速趋势、各国品种权申请和授权在国内与在国外的分布结构、授权保护的品种结构、世界种业十强掌握的新品种权份额及中国与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接轨等多方面,系统分析了当前植物新品种保护的基本格局。通过跟踪了解植物新品种权的国际发展和竞争动向,进一步分析了发达国家科研育种及品种保护的先发地位对我国种子企业经营和新品种培育的影响,提出有效构筑我国植物新品种知识产权保护体系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秋水 《百科知识》2007,(8X):15-17
除了揭示人的基因奥秘外,今天人类科学研究的重心之一也转向了解读和揭秘动物与植物的基因。说实话,人类研究动、植物的基因当然并非首先是为了动、植物,而是借研究动、植物的基因为人类服务,就像古老的仿生学一样。迄今,人类研究动物的基因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不仅为人类的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启示,而且能让人类直接受益。  相似文献   

14.
《西藏科技》2005,(5):58-58
由四代植物学家辛勤耕耘和通力协作,跨越了半个世纪的《中国植物志》日前全部出版。这部旷世巨著记载了中国3万多种植物(301科3408属31142种),包括9000多幅图版,共计5000多万计,126卷册,是关于中国维管束植物(包括蕨类植物与种子植物)的全面、系统、科学的总结。  相似文献   

15.
何建农 《科教文汇》2007,(7X):200-200,212
对武汉大学珞珈山全面勘查,将该区域内的藤蔓植物进行调查、鉴定和统计,初步确认的藤蔓植物有37科86种(品种)。同时对藤蔓植物在校园绿化中的使用形式作了简要论述,由此发现藤蔓植物在环境绿化中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6.
秦仁昌(1898.2.15~1984.7.22)中国植物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江苏武进人,1925年毕业于金陵大学林学系。1929~1932年先后在丹麦、瑞典、德国、法国、奥地利、捷克等国访问研究。历任云南大学教授、生物系主任,云南省林业局局长,中国科学院植物所研究员、分类室主任,植物研究所顾问,中国植物志编委会秘书长,植物分类学报主编,中国植物学会名誉理事长,国际植物分类学会和命名委员会名誉主席等。庐山植物园的创始人之一。秦仁昌从1926年起从事蕨类植物研究,创立了蕨类植物新的分类系统。他没有…  相似文献   

17.
重金属废水的植物修复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物修复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用于清除水体中重金属污染的生态技术。植物修复重金属污染,是通过植物根系移去、挥发或稳定水体环境中的重金属污染物,降低污染物申的重金属毒性,具有成本低、不破坏土壤和河流生态环境、不引起二次污染等优点。  相似文献   

18.
常青自然保护区以大熊猫及其森林生态系统为保护对象,是生物多样性丰富的区域之一。种子植物146科,1792种,其中有中国种子植物特有属30属,国家保护植物29种;脊椎动物248种,其中国家珍贵保护动物30种。动、植物区系分析表明该区的原始性,南北过渡性以及种类的多样性和分布的复杂性。对该区存在的问题及多种珍稀动、植物栖息地的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与持续发展的对策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兰科在横断山地区是维管束植物中的大科之一,共有91属,363种及9变种。 4属为我国特有属,其中1属为本地区所特有;155种及9变种为我国特有种。  其中69种及5变种为本地区所 特有。本文对属、种进行了分析,并对全部种的分布格局作了详细的介绍,概述了本地区兰科植物的区系组成及特点。本文从兰科植物属、种的分布提出了四川峨眉山是东亚植物区中划分中国-喜马拉雅植物亚区和中国-日本植物亚区的分界线上的一个重要的点的看法。  相似文献   

20.
云南农林植物研究所创办缘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38年北平静生生物调查所继在云南进行大规模植物采集之后,为了更有效、更深入地研究云南植物,该所所长胡先骕与云南省教育厅厅长龚自如商定在昆明合设一研究所,拟定此所除从事纯粹之研究外,还注重植物在农业、林业上的应用,故定名为云南农林植物研究所。文章依据史料,叙述了该所创办原委及初期事业概况和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