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封建制代替奴隶制之初的战国后期,垂死的奴隶主阶级和新兴封建地主阶级之间夺权反夺权、复辟反复辟的斗争十分激烈。奴隶主阶级在政治思想方面的代表,孔孟儒家学派,大肆宣扬奴隶主阶级的意识形态,妄图复辟奴隶制度。因此,在政治思想战线上批判孔孟儒家学派的反动理论,就成了一个重要的历史任务。实际上属于法家学派的荀子(活动时期约在公元前298年——238年)及其学生法家的集大成者韩非(约公元前280年——232年)正生活在这个时代。  相似文献   

2.
在奴隶社会的末期,奴隶们的斗争使奴隶主的统治无法维持下去.在这种阶级斗争的形势下,新兴地主阶级利用了人民的力量展开了向奴隶主阶级夺权的斗争,进行了封建制取代奴隶制的社会革命.地主阶级夺权的胜利标志着历史进入封建社会时期.我国的封建社会历史是从春秋战国之交的公元前四七五年开始的.  相似文献   

3.
春秋战国时代,儒法两家之间的路线斗争是十分激烈的,这个斗争既表现于思想政治领域,也表现于经济领域。春秋时代,连绵不断的奴隶起义摧垮了腐朽的奴隶制度,推动了新的封建制度的产生。与此同时,新兴地主阶级的力量日益增强,并向没落的奴隶主阶级展开了夺权斗争。到战国时代,各个诸侯国家里奴隶主贵族的统治先后被推翻,新兴地主阶级相继夺得政权。但是,当时奴隶制生产关系还远没有被完全消灭,被  相似文献   

4.
荀子名况,赵国人。他生活在战国末叶封建制取代奴隶制的社会大变革时代(约公元前三一三——前二三八年)。当时,奴隶不断起义,新兴地主阶级与没落奴隶主贵族之间,夺权与反夺权,改革与反改革的斗争,异常激烈。荀子站在新兴地主阶级立场上,在奴隶斗争的推动下,向代表没落奴隶主贵族利益的儒家学派,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是先秦法家杰出的代表。  相似文献   

5.
梭伦改革以后,雅典社会的阶级关系是怎样从平民与贵族的矛盾,变成奴隶和自由民之间的对立的? 公元前594年,代表工商业奴隶主利益的梭伦改革,打击了雅典旧的氏族贵族,使工商业奴隶主分享政权,从而扩大了奴隶主阶级的统治基础,这是平民对贵族斗争的一次胜利。但改革很不彻底,  相似文献   

6.
人类经历了漫长的无阶级的原始社会之后,进入了阶级社会.人类历史上第一个阶级社会是奴隶社会.奴隶与奴隶主是奴隶社会的两个基本阶级,奴隶主是剥削阶级,奴隶是被剥削阶级,他们之间的矛盾是奴隶社会的主要矛盾.奴隶主阶级为了巩固自己对奴隶阶级的统治,建立了奴隶制的国家机器.因此,阶级的产生和国家的出现,具体说来就是指奴隶、奴隶主两个阶级的产生和奴隶制国家的出现.为了弄清阶级的产生,首先得认识阶级是什么?列宁给阶级下了十分科学的定义,他说:“所谓阶级,就是这样一些大的集团,  相似文献   

7.
西汉时期地主阶级的法家为战胜奴隶制,巩固封建制进行了十分复杂尖锐的反对新老奴隶主复辟的斗争。当时,妄图复辟的腐朽势力,有被打倒的老一代奴隶主阶级,也有刚刚从地主阶级分化出来的新的奴隶主阶级分子,这些新老奴隶主复辟派的活动又总是和奴隶制社会的旧痕迹相连在一起,因此,复辟与反复辟斗争,呈现出极为纷繁复杂的局面。然而,“新陈代谢是宇宙间普遍的永远不可抵抗的规律”(《矛盾论》)。新兴地主阶级在人民的  相似文献   

8.
西汉初年,奴隶制复辟势力和地主阶级之间进行的复辟与反复辟的斗争,呈现出异常复杂的情景。生气勃勃的地主阶级,既要粉碎被打倒了的奴隶主阶级的复辟阴谋,防御匈奴奴隶主贵族随时可能的侵扰,还要解决一个新问题,即反对蜕化成奴隶主复辟势力政治代表的诸侯王的篡权活动。认真总结这一段历史的经验,尤其是西汉王朝和刘濞等复辟势力斗争的经验,可以得到某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9.
在我国封建社会的发展史上,出现过两种类型的变法运动。商鞅、吴起变法是在封建制取代奴隶制的社会大变革时期,新兴地主阶级向没落奴隶主阶级夺取政治、经济权力的斗争,它实质上是地主级阶对奴隶主阶级的革命运动。王安石变法则是属于另一种类型,它是在我  相似文献   

10.
奴隶制度在古代罗马国家最为发达,因而奴隶社会的各种矛盾也在罗马国家暴露得最为尖锐和明显。不但奴隶主阶级与奴隶阶级之间,罗马人与被征服的各部族之间存在着极其深刻的矛盾,就是罗马人内部也有贵族与平民的矛盾,甚至罗马贵族内部也存在  相似文献   

11.
孔子处于春秋末叶,这是一个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历史时期。社会基础动荡,阶级关系变化。新兴地主阶级同奴隶主贵族,以及奴隶主贵族内部都展开了激烈的政治斗争和思想斗争。孔子基于他的保守为主的思想意识和基本是奴隶主贵族阶级的立场,而对当时“礼坏乐崩”的社会状况深感不安。他站在旧道德、旧制度一边,反对新兴地主阶级坏礼乐,乱纲常的过激行为,而总想使社会秩序象西周王朝“礼乐征伐自天子出”(《论语·  相似文献   

12.
“历史上奴隶主阶级、封建地主阶级和资产阶级,在它们取得统治权力以前和取得统治权力以后的一段时间内,它们是生气勃勃的,是革命者,是先进者,是真老虎。”秦始皇统一中国前后,正是封建制代替奴隶制的革命高潮时期。这一时期的新兴地主阶级杰出的思想家、政治家如韩非、秦始皇等,旗帜鲜明地推行法家路线,实行对奴隶主阶级的专政,“峭其法而严其刑”。他们对没落奴隶主阶级的意识形态——孔孟之道进行了有力的批判斗争;对儒家的反革命活动,实行严厉的专政。秦始皇采用“焚书坑儒”的革命措施,沉重地打击了儒学和儒家反动派,推动了历史的前进。但是,封建社会是刚刚从奴隶社会产生出来的,它在经济、道德、精神各个方面不  相似文献   

13.
战国末期,在奴隶起义的推动下,新兴地主阶级在许多诸侯国取得了统治地位。新兴地主阶级要建立和巩固自己的统治,奴隶主贵族要维护和复辟奴隶制。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产生了以孟轲、荀况为代表的儒法两条路线的激烈斗争。这场斗争,深入到哲学、政治、经济、历史、教育等各个领域。反映到文艺上,就是文艺是为巩固新兴地主阶级专政服务,还是为复辟没落奴隶主阶级的反动统治服务;是为法治路线服务,还  相似文献   

14.
先秦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韩非,生活在战国末期。当时,新兴地主阶级同没落奴隶主阶级围绕前进与倒退,复辟与反复辟,进行着激烈的斗争,韩非站在新兴地主阶级的立场上,主张革新、前进,反对复辟、倒退,深刻地揭露和批判了儒家的反动思想,系统地总结并发展了前期法家的进步思想,为建立和巩固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提出  相似文献   

15.
二千多年前,行将崩溃的奴隶制度的顽固维护者、奴隶主阶级的丧家犬孔老二,站在没落奴隶主贵族的反动立场上,发出了一阵“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的狺狺狂吠,竭力美化反动腐朽的奴隶主阶级,丑化和污蔑劳动人民。  相似文献   

16.
西汉关于盐铁官营的大论战,是奴隶主残余势力伙同地主阶级中的保守派,向新兴的地主阶级猖狂进攻,妄图复辟奴隶制的一次大的阶级搏斗。用马克思列宁主义作指导,研究这场斗争,可以看到:当新兴的阶级登上政治舞台后,加强专政,打击代表复辟势力的社会基础并防止产生新的复辟力量,具有何等迫切的重要性与必要性;而这对于我们今天认真学习毛主席关于理论问题的重要指示,深入理解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是有一定借鉴意义的。  相似文献   

17.
古希腊、古罗马是西方奴隶制国家的典型,其道德教育本质表现为体现奴隶主阶级的意志,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这种道德教育思想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道德教育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合格的城邦公民;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是美德道德规范教育,法制教育寓于道德教育之中;道德教育的主要方法是启发式方法。  相似文献   

18.
第一节埃及一、教学目的1.叙述古代埃及阶级和国家形成的历史,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原始社会解体、奴隶制国家建立的过程及其实质.2.讲述奴隶主对奴隶、农民的残酷压榨与奴隶、贫民大起义,使学生认识亚非奴隶制国家的阶级关系、阶级斗争.二、教材分析1.埃及奴隶制国家的出现关于古代埃及阶级、国家的形成,教师可启发学生回忆原始社会的有关内容,并略作讲述.公元前四千年代出现铜器后,私有制、阶级开始萌芽.当时墓葬中反绑双手的俘虏雕像以及仆从、奴隶(常是女仆)的雕像,说明社会上已出现了奴隶主  相似文献   

19.
文化大革命中,一些同志提出了奴隶哲学的问题。他们主张奴隶应该有哲学,理由是:(一)“哲学是阶级斗争的产物和工具。有奴隶反抗奴隶主的阶级斗争,就必然有奴隶反抗奴隶主的哲学”。(二)“劳动人民不仅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而且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我们认为,这种看法和历史实际不符,也违背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经典作家的基本教导。马克思列宁主义承认哲学的阶级性,但并不认为每一个阶级都有自己的哲学。事实上,古希腊奴隶社会虽然始终存在着奴隶反抗奴隶主的斗争,但无论是当时的唯物主义还是唯心主义哲学,都未能成为奴隶反抗奴隶主阶级斗争的产物和工具。在公元前八——六世纪古希腊奴隶社会形成时期最早出现的哲学斗争,米利都派和赫拉克利特的唯物主义反对毕达哥  相似文献   

20.
公元前三世纪,正是新兴的地主阶级和垂死的奴隶主阶级进行殊死斗争的决战时期。这种斗争在意识形态领域里的反映,就是儒法斗争的深入发展。荀子就是在这场斗争中产生出来的先秦法家杰出代表。 荀子是新兴地主阶级杰出的唯物主义思想家,他的《劝学》篇是他现存著作中的重要篇目之一。它比较完整地论述了作者的教育观点,比较全面地体现了作者的唯物主义哲学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