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我发现学生升入初二以后,部分学生学习信息技术时存在着心理障碍问题。因此帮助后进生克服心里障碍,指导后进生改进学习方法,是十分必要的。造成后进生学习心理障碍的原因是后进生基础差、缺少自信、产生自卑心理、对信息技术失去兴趣、产生畏惧、厌恶心理。因此教师应该积极地、及时地找出学生心理障碍形成的原因,认真从以下儿方面做好后进生的心理疏导工作,帮助后进生取得进步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2.
耿君 《湖北教育》2005,(10):60-61
所谓后进生,既包括缺乏学习愿望与动力、不能掌握基本的学习方法而难以完成正常学习任务的学生,也包括不守纪律或有不良道德行为的学生。一个学生成为后进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要使后进生进步,建立新的坐标系(这个坐标系中的各个点分别是人生、理想、自尊、守纪、勤奋等),是一件艰巨、细致而又复杂的事情,需要学校、家庭、社会等方面积极配合,共同努力。对后进生的教育转化,应考虑他们的特殊心理状态,采取有力措施,因势利导地做好其心理转化工作。  相似文献   

3.
一、掌握后进生心理,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英语后进生大都在过去的英语学习中连遭失败,他们对英语学习失去了信心。这些学生在班里常常受到歧视,在家也受到家长的训斥,甚至有些教师也认定他们是班级中的“包袱”而冷落他们。这些负面的因素给后进生带来很大的心理压力,他们找不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如果得不到及时的帮助,他们只有破罐子破摔,产生绝望的学习英语的心理,直至放弃。针对这种思想,我利用课余时间,主动与他们谈心,关心他们的生活及学习,让他们谈一下过去的情况、现状和对未来的设想,做他们忠实的听众,让其吐出心中的不快,  相似文献   

4.
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如何有效地转化后进生,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每一所学校必须考虑、研究的重要问题。一、自责和鄙夷是后进生“破罐子破摔”心理形成的主要原因。二、培养自信心、改进教学方法、给予心理平衡支点是矫正后进生“破罐子破摔”心理的主要“药方”。1.多关心鼓励,培养后进生的自信心。2.改进教学方法和态度,培养后进生的学习兴趣。3.给予支点,促进后进生健康的心理平衡。  相似文献   

5.
社会是多元的。社会、家庭、学校等环境因素,家长、教师、同学等人为因素,先天和后天的智力因素使得少数学生成为了后进生。他们主要表现为:思维发展存在缺陷,即表现为不善于区分教材重点,理解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较低;基本学习技能,如读写计算技能等存在缺陷,不能在一定时间内有效掌握知识;学习态度消极等。由于差生在学习上长期遭受挫折,对自己能力失去信心,失去学习兴趣,同时也易和教师、同学发生冲突,实际知识掌握存在漏缺,导致后来学习发生困难。他们的内心十分矛盾,强烈的自尊心得不到尊重,自卑与反抗,希望上进与习惯惰性,渴望成功与经常受到挫折,使后进生形成较强的心理防御机制,要想让后进生敞开心扉以便更好的了解他们,就要学会用四种眼光看待后进生。  相似文献   

6.
后进生的教育工作,是班主任重点工作之一。几年的工作实践使我体会到,做好后进学生的教育工作,使他们能够转化,应采取下述方法。 一、分析情况,找出原因   查找、分析原因是做好转化工作的基础。只有情况清、原因明,才能“对症下药”,解决问题。首先要与后进生多接触,加强与后进生情感的沟通,尽力消除他们的抵触情绪,解除他们的心理戒备。要通过谈话了解其家庭情况、思想情况、兴趣爱好、特长、性格、个人成长的经历、在社会所处的环境。其次从班级学生、科任教师、家长那里了解他们的平时表现、学习情况、社会交往、行为习惯、…  相似文献   

7.
赵忠春 《地理教育》2012,(10):49-50
一、"后进生"产生的原因分析为什么到了学校后有些学生会逐渐变成"后进生"?并且"后进生"的学习心理与优等生的学习心理差距极大?每个儿童都有天生的求知欲,是天才的学习者。是谁扼杀了他们的求知欲,使他们成了学习的厌恶者。1.教师:无可奈何的第一责任人当儿童走进校园的那一刻起,教师就成了学生接触  相似文献   

8.
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那么,如何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呢?只有熟悉“后进生”形成的原因、心理共性,才能掌握他们的转化方式。  相似文献   

9.
我们的教育目标是要让所有的学生都得到进步,得到提高,因此,我们就应该注意研究后进生的成因,重视做女子后进生的教育转化工作。这既是教育后进生本人,也更有利于教育集体。研究后进生在学习上的障碍成因及教育转化,是本的重点。  相似文献   

10.
调查表明非智力因素是形成后进生的主要原因,其中动机障碍、认知障碍及意志障碍是构成后进生学习心理困难的主要因素。为此,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需要;帮助他们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自信心,这是构建转化后进生策略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中学教育是基础教育,在“掌握文化知识”与“掌握科学方法”之间,后者更重要,中学生要掌握的科学方法中最重要的是学习方法。教师不能只重学科教学,更应重视和加强对学生学习心理的辅导。简言之,就是要研究和掌握学生的学习心理特征及规律,帮助学生纠正不良的学习习惯,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使学生从“学会”走向“会学”。  相似文献   

12.
从调查分析和十几年的教学实践可知,数学后进生大致有两种类型:一类是智力薄弱型,他们反应迟钝,记忆力差,注意力涣散;另一类是智力正常型,他们在学习上懒散、马虎,知识遗漏多,缺乏兴趣,导致学习信心不足,有自卑感。我认为要有效地教育后进生,就必须在增强学习的信心,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注意力等方面多做工作。 一、增强学习信心要从细微处入手 增强后进生的学习信心既要从大处着眼,更要注意从小处入手。首先,分析后进生的心理,他们怕受斥责,怕别人冷眼看待。针对这种情况教师要在各种场合维护他们的自尊心。对他们不…  相似文献   

13.
随着新课程进一步的深入,学习难度不断增大,数学学习后进生的性格、行为发生了偏差,学习出现了不同程度受挫心理情绪。因此,为了学生的健康成长,我们在数学教学中应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那么,要矫正数学后进生学习受挫心理,教师必须在教学中改变教育观念,不断改革教育方法。对于思想上的后进生,找出其"闪光点"加以发扬光大,即用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作为进行思想教育的一种有效方法,已被广大师生公认并付诸实践了。但对学习上的后进生,怎样才能改变他们学习中"我不  相似文献   

14.
素质教育要求教师变“以我为中心”为“以学生为中心”,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习惯,掌握学习主动权。做好后进生的转化教育工作,是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提高教育质量,培养新型建设人才的根本要求。  相似文献   

15.
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是个老话题,然而现实教学中学生两极分化现象仍较严重,而且后进生人数随年级的升高呈上升趋势,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基础教育的发展水平。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卢姆认为,后进生的出现,一般不是由于学生智力低下造成的,而是他们在学习中的失误未能得到及时的揭示和补救,造成了后继学习时知识、方法及心理上的障碍,日积月累,  相似文献   

16.
所谓后进生,一般有三种情况:一种是学习成绩差,一种是道德品行较差,还有一种是以上两者兼有。后进生的转化,应视具体情况具体对待。现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谈点体会。学习差的学生往往是基础知识掌握得不扎实,有的记忆力差,有的思维缺乏条理性,有的反应比较迟钝,更多的是学习态度不够端正。他们常常是在消极的心理状态下被动学习,而学习中的困难又使他们缺乏自信,以致逐渐丧失学习兴趣。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有多种,按照智力和非智力因素的特征可大致分为四种类型:暂时障碍型:这类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不偏常,但在学习行为…  相似文献   

17.
所谓后进生,是指在思想和学习等方面发展暂时滞后的学生。关注并转化后进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课题。而后进生的心理往往处于一种压抑状态,有人形象地称之为晒不到阳光的角落。对此,要转化后进生,笔者认为只有充分关注他们的心理感受,对症下药,才  相似文献   

18.
学习后进生是困扰教育的难题之一。在教学中,如何转化学习后进生,提高他们的学业成绩,一直是每个教师所关注的问题。学习后进生是指那些智力正常但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他们掌握知识往往要比其他学生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为了提高学习后进生的学业成绩,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往往收效甚微,转化学习后进生成了教师们的头痛之事。纵观教师转化学习后进生的方法,大都或是降低学习要求,或是加大作业量,以减少学生课余时间来换取学业成绩的提高。这些方法,不仅让教师觉得劳神费力,更让学生怨声载道。殊不知,教师在帮助学习…  相似文献   

19.
张海瑛 《中学文科》2007,(8):135-135
一个班级中,总有成绩优秀者,也有不少后进生。作为教师应怎样对待后进生呢?人们常说:“浇花要浇根,帮人要帮心。”转化后进生要注意研究后进生的心理,帮助他们克服心理障碍,培养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相似文献   

20.
激发内外动机 引导主动学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学习动机是学生把学习愿望化为学习行动的心理动因,是发动和维持学习行动的力量,从理论上和实践上探讨学生的学习动机问题是非常必要的,教育者应掌握学生学习心理,遵循教育规律,通过必要的教学手段,引发学习兴趣,强化内部动机;提供诱因,激发外部学习动机,从而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