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李琦 《声屏世界》2010,(8):43-45
在媒介时代,电视动画片对儿童的成长有着重要的影响。BBC的《花园宝宝》和国产动画片《喜羊羊与灰太狼》都是针对低幼儿童而作,童真童趣童心在剧中得以淋漓尽致地展现。两片在得到小观众认可的同时,又赢得了巨大的商业利益。针对近年来国家对国产动画片大力扶持、动画产业不断扩大,但是影响力仍不尽如人意、深受欢迎的作品依然很少的状况,《花园宝宝》《喜羊羊与灰太狼》的成功播出,能给我国电视动画片的未来发展带来哪些经验?我们又该为青少年提供怎样的电视动画片?值得电视动画片制作人深思。  相似文献   

2.
动画片情节非逻辑性、跳跃性强,画面和节奏变化快,很受儿童的喜爱。动画片的受众群体主要是少儿,动画片对少儿教育引导的意义是深远的,孩子是祖国的未来,所以对动画片研究的重要意义是不容忽视的。从国外引进的动画片,多数以人格化的动物故事为主要内容,如《唐老鸭》、《米老鼠》、《猫和老鼠》、《狮子王》。这类动画片的特点之一是打破自然经验的常规,甚至使角色活动与实践经验背道而驰,艺术化地构思出出人意料的故事,如在  相似文献   

3.
张然  路盛章 《现代传播》2006,(4):149-150
动画艺术的发展史证明,儿童是电视动画片最忠实的信徒,这种忠诚缘自动画片的表现形式与儿童心理特征的吻合。迪斯尼正是巧妙地利用了这一点,吸引了以儿童为主体的各年龄层观众,并在风靡全球之后成为了美国的国粹,世界的瑰宝。但是,儿童时代是一个庞大的概念,短短十几年却跨越了人生变化最大的时期,如果只是泛泛地将整个儿童群体定位成儿童电视动画片的受众,其实等于没有建立受众概念。只有将艺术创作与儿童阶段性心理特征紧密结合,才能为中国儿童电视动画片在市场中找到良性发展的道路。本文以学前期儿童(3~7岁)收视群体作为研究对象,对当…  相似文献   

4.
游戏精神观照下的儿童电视动画片创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儿童电视动画片对儿童思维发展所起的重要作用不可低估.由于种种原因,二十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来,我国儿童电视动画片在创作理念和创作实践中存在诸多问题,节目与儿童受众之间的关系并不协调,曾经有过辉煌的国产动画片正陷在低迷的困境中.本文探索如何在游戏精神的观照下更好地推动儿童电视动画片的创作.  相似文献   

5.
朱文哲  龙耘 《传媒》2015,(10):72-73
动画片的受众以少年儿童为主,根据儿童发展心理学的观点,动画片是儿童观察外在世界和学习他人行为的社会教材.但令人担忧的是,这部“社会教材”里却充斥着暴力、粗鄙等不良内容.本文在回顾媒介规制演进历程的基础上,探讨了动画片影响儿童的作用机制,分析表明动画片中不良内容的消极影响是不容回避的.职能管理部门应全面论证并尽快建立动画片生产及播放的规制机制与实施细则,以制度促进动画产业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6.
《新闻前哨》2006,(10):54-54
据9月15日《京华时报》报道: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副局长赵实近日发表谈话说,中国并未限制外国动画片的进口。而目前中国动画片的生产和整个产业的发展处在最好时期,2004年动画片产量达到21819分钟,去年产量翻了一番,达到了42759分钟。今年刚刚过了8个月,就生产了5万多分钟动画片。广大的中国观众特别是青少年观众非常喜欢中国的国产动画片,同时中国没有限制外国动画片的进口。在全国很多电视台的动画频道,非黄金时间还在播出大量的进口动画片。  相似文献   

7.
施柳梅 《视听界》2015,(2):92-94
青少年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以青少年为主要传播对象的动画片应当思考如何为青少年树立健康、正面的价值观。本文以本土新秀动画片《熊出没》和英国经典动画片《托马斯和他的朋友们》为例,剖析两部动画片在价值观引导方面的差异及其形成原因,探寻海外经典动画片对国产动画片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央视从BBC引进的动画片<花园宝宝>近期在少儿频道播出,引起了小观众的收视热潮.动画片播完了,小观众们还意犹未尽,因此随处可见的是小朋友手中的花园宝宝玩偶,还有家长们爱不释手的花园宝宝杂志.一部定位低幼年龄层的动画片,在非黄金时段播出,激起如此大的反响,这种情况在国产儿童电视节目和动画片中都属罕见.从儿童电视节目创作的角度考察,<花园宝宝>的成功是由以下几点促成的.  相似文献   

9.
2013年10月初,国内20家动画片制作和播出机构联合发出倡议,希望全国同行承诺决不制作播出含有暴力、低俗、危险情节、不文明语言的动画片,切实保证动画片在未成年人成长中发挥积极健康的引领作用。央视《新闻联播》把矛头指向了《喜羊羊与灰太狼》和《熊出没》系列动画片,把社会上出现的儿童暴力、不文明等现象归咎于动画片的内容。很多人质疑,把责任归于动画片未免过于牵强,儿童的暴力行为真的是受到动画片的影响吗?两者之间是否有必然的联系?早在80年前的美国,就对这一问题开始了一系列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当前,国产动画片正处于一种非常尴尬的处境:一方面,扩大受众群体、开拓成人市场的呼声高涨;而另一方面,动画片之于成人受众群体的意义和价值却未得到精当的认识和开掘,导致国产动画片对成人受众普遍缺乏吸引力。国产动画片要走出这一困境,当务之急便是积极而又恰如其分地认识自身对于成人受众群体的消费价值,努力  相似文献   

11.
动画片是最富有文化再现力的媒介产品之一。除了再现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等中西文化根本差异外,中西动画片对普世价值的涵化也存在一定差异。文章以关爱、平等、尊重这些中西文化的共性普世价值为视角,通过对《猫和老鼠》《喜羊羊与灰太狼》两部中西动画片的文本比较以揭示两类作品在普世价值涵化上的差异。过度商业化、社会信任危机、文化犬儒主义是导致国产动画片普世价值缺失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
一般人都认为动画片是给小孩子看的。像《蜡笔小新》这样的动画片。多少有些儿童不宜的内容,但它还是作为儿童动画片被引进了,而且孩子们也看得不亦乐乎,同时还有许多成年人不知不觉地被这个坏坏的小男生所吸引,于是人们得出结论:它是一部成人动画片。  相似文献   

13.
正中国动画片曾经有过辉煌的历史,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国产动画片却未能与之同步,呈现疲软之势。在全球一体化的态势下,日本、欧美的动画片已基本垄断了国际动画业市场,国产动画片如何能在国际市场中发挥自己的民族优势,创作出自己的原创动画,赢得国际声誉,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国产动画片发展现状近几年,国产动画片在沉寂了一段时日之后,经过动画人不懈的努力,以及国家政策的扶持,正在不断提高自己的制作质量与数量。我们制作出了益智类的动画片《蓝猫淘气3000问》、侦探类的《神探威威猫》,还有《喜羊羊与灰太狼》《熊出没》《飞天小猴王》《透明盾》《英雄七个  相似文献   

14.
随着“70后”“80后”年轻家长对儿童培养的重视程度的提高,西方先进教育理念的传入,低幼儿童(0—6岁)的成长成为众人关心的话题,幼儿教育相关产品市场也日益繁荣。有数据显示,2014年中国幼儿教育相关产品市场规模已达1000亿元。
  本期专题立足于低幼图书市场现状,邀请出版人、阅读推广人、低幼教育专家等从多重角度探索低幼图书出版的新道路。其中,《低幼图书出版的现状与分析》是从低幼图书市场现状探讨我国低幼图书出版如何可持续发展;《童书已经开启“服务式”营销时代》《低幼图书推广中的精准营销解析》《重视渠道资源融合,打造低幼营销产业链》是从实战角度探索低幼图书营销策略,营销是一门活的艺术,这些实操案例有着“有法又无定法”的营销魅力;《从引进版童书特点看国外低幼书出版模式》着重分析了国外低幼图书出版特点及模式,为我国低幼图书出版提出新见解。  相似文献   

15.
为了挖掘新疆本土出版资源,新疆美术摄影出版社、新疆电子音像出版社(以下简称新美新电社)策划并出版了一套儿童文学原创作品——《雪莲花原创丛书》。这套由新疆儿童文学研究会创作的丛书,深刻表现了儿童心灵世界的单纯与智慧,出版后深得儿童读者的喜爱。一、《雪莲花原创丛书》的出版艺术特色《雪莲花原创丛书》的读者定位为3~6岁低幼儿童,目前已出版有《面包店里的故事》《皇帝的狗》《自作聪明的花  相似文献   

16.
朱秀凌 《视听界》2008,(3):55-57
我国的动画片市场,已是日本、美国产品的天下。如何改变这一现状,让国产动画片重放光芒?笔者认为,“游戏精神”可以用来指导我国儿童电视动画片(以下简称“动画片”)的发展。在我国,最早提及游戏精神的是在儿童文学领域,以班马、周作人、黄晨等作家为代表。这虽与本文运用游戏精神来研究动画片的视角稍有出入,但它所强调的以儿童为本,  相似文献   

17.
国产儿童电视剧的窘境与发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什么是儿童电视剧?儿童电视剧指的是为儿童拍摄,为儿童喜闻乐见的电视剧。儿童电视剧就其内容和表现形式而言.可以分为适合不同的年龄段的:如适合低幼儿童的,适合少年儿童的.等等。儿童电视剧中较多的是童话电视剧,以伟人、英雄人物为主角的传记题材作品.15岁至16岁的半成人的也是儿童电视剧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8.
王毅 《新闻界》2012,(7):28-31
"儿童本位"的创作取向体现在幼儿动画片中,就是以儿童为中心,将"玩乐"作为首要创作出发点。儿童动画片要以儿童作为主角,创作者应该以儿童的视点去理解儿童的世界,以儿童的思维去和他们进行交流,抛弃强加在儿童作品中的教育功能,让教育变得轻松愉快,从而以儿童的心态进行创作。  相似文献   

19.
目前,动画片《孔子》的热播引起了文化学者的广泛关注。本文从文化传播、文化安全和文化产业三种视角观照《孔子》,并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电视化表达和产业化开发进行了相关探讨。  相似文献   

20.
作为文化传播的重要手段,动画片已经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而作为典型的文化媒介和影视文本,动画片自然也无法避免全球化的洗礼.各国的动画片生产者纷纷采取多元传播策略实施“走出去”战略,使动画片成为一种新的“国际流行语”.20世纪90年代,美国动画电影风靡全球,成功地将美国文化、美国精神散播于世界各个角落.他们巧妙地利用跨文化的普世题材赢得全球受众认可,并深入挖掘和利用外来文化元素,经过本土化创新后进行二次发行,孙悟空、熊猫、花木兰等都成为其重要题材.动画电影《功夫熊猫》三部总揽票房大约20亿元,成为美国动画借助“中国功夫”玩转票房的成功案例.虽然美国动画片的跨文化传播对输入国传统文化带来一定冲击,但其跨文化传播策略却值得学习与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