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我国优秀举重运动员体能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智 《中国体育科技》2006,42(1):130-134
以我国优秀举重运动员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资料调研和数理统计的等方法,建立我国优秀举重运动员体能模型(包括指标模型、权重模型、均值模型与评价体系)。结果表明,优秀举重运动员体能指标模型包括:肩宽、髂宽指数、克托莱指数、血睾酮、高抓、借力推、体前屈等7个指标;指标权重模型中,以高抓占有最大权重(0.52),髂宽指数所占权重最小(0.03);另外,不同重量级别之间,肩宽、克托莱指数、高抓、借力推4个指标的差异具有显著性,以重量级最大,中量级次之,轻量级最小。在我国优秀举重运动员体能模型评价体系中,虽然不同性别各重量级别各指标的单项评分标准各不相同,但对其综合评价时,各等级标准相差不大。  相似文献   

2.
我国优秀游泳运动员速度耐力专项素质综合评价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我国优秀游泳运动员为研究对象,以速度、耐力专项素质为研究内容,通过文献资料和数理统计方法,在赋予各指标以不同权重基础上,对我国优秀游泳运动员的速度耐力专项素质给予科学的评价,结果表明,在反映我国优秀运动员速度耐力专项素质的整体信息中,各指标权重差异不大。相对而言,以75m自由泳、200m和400m混合泳专项素质所占的权重较大。另外,按照百分法制定的我国优秀游泳运动员专项素质评价标准是科学的,也是可行的,该评价标准,不仅适应于对我国优秀运动员速度耐力专项素质的评价,同时也为评价其他水平运动员专项素质水平提供了一个理想的标准模式。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指标模型、指标权重模型、指标均值模型与评价体系等4个维度构建我国优秀举重运动员体能模型,以弥补以往对举重体能模型研究时,指标权重不清、且缺乏评价的不足。研究对象:研究对象均为现役运动员,包括我国优秀举重运动员115人(国际健将29人、健将77人、一级运动员9人),同时,运动员专项涉及到举重运动的各个重量级别。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测试法、回归分析法。结论与建议1.我国优秀举重运动员体能指标模型包括:肩宽、髂宽指数、克托莱、血睾酮、高抓、借力推、体前屈等7个指标。2.我国优秀举重运动员体能各指标的权重模型表明,素质…  相似文献   

4.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测试法及数理统计法等,构建我国48 kg级优秀女子自由式摔跤运动员专项体能评价体系.确定评价指标体系时经过了初选、专家筛选和统计筛选.初选评价指标时采用因素分解法,专家筛选初选评价指标时采用五级评分法,统计筛选时运用系统聚类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确定评价指标权重时采用专家问卷调查统计法,最终为每个评价指标分配了权重;采用百分位数法和20分制的评分方法,制订我国48 kg级优秀女子自由式摔跤运动员专项体能单项指标评分标准;采用百分位法和五等评价法,建立我国48 kg级优秀女子自由式摔跤运动员各级指标专项体能等级评价标准.  相似文献   

5.
我国女大学生优秀竞技健美操选手体能能力评价标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110名优秀女大学生竞技健美操选手为研究对象,用R型聚类分析方法从20项初选体能结构指标中筛选出能有效反映其体能水平的9项指标,运用因子分析的方法求出各指标的权重并建立我国优秀女大学生竞技健美操选手体能特征模型、体能单项评分标准和体能综合等级评价标准.旨在为教练员科学规划运动员的体能训练提供依据,并为女子健美操项目选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我国优秀游泳运动员速度耐力专项素质综合评价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110名优秀女大学生竞技健美操选手为研究对象,用R型聚类分析方法从20项初选体能结构指标中筛选出能有效反映其体能水平的9项指标,运用因子分析的方法求出各指标的权重并建立我国优秀女大学生竞技健美操选手体能特征模型、体能单项评分标准和体能综合等级评价标准。旨在为教练员科学规划运动员的体能训练提供依据,并为女子健美操项目选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以110名青年男子篮球运动员为研究对象,用R型聚类分析方法从20项初选体能结构指标中筛选出能有效反映我国青年男子篮球运动员体能水平的10项指标,运用因子分析的方法求出各指标的权重,建立我国青年男子篮球运动员体能特征模型、体能单项评分标准和体能综合等级评价标准。旨在为教练员科学规划运动员的体能训练提供依据,并为篮球项目选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采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问卷调查、实地测试和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我国优秀网球运动员专项体能训练现状和训练指标进行探讨,旨在构建我国优秀网球运动员专项体能训练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发现:我国优秀网球运动员专项体能训练的评价指标可从力量、速度、灵敏、耐力和柔韧等5个一级指标和19个二级指标进行构建,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法构建的我国优秀网球运动员一、二级指标的权重,采用累进计分法建立的我国优秀网球运动员专项体能单项和综合评分标准可为我国优秀网球运动员专项体能训练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采用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测试法、数理统计等方法,以我国女子橄榄球国家队队员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多项体能指标的测试。构建了我国优秀女子橄榄球运动员体能特征的指标体系、权重表和评分标准。评价体系能够简便、准确地评价中国女子橄榄球运动员在分项指标和综合指标体能的水平等级,可以为教练员选拔运动员、制定体能训练计划等方面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蒋毅 《体育学刊》2008,15(5):105-109
以我国优秀举重运动员为研究对象,在赋予各指标以不同权重和单项评分基础上,对我国优秀举重运动员肌肉质量给予评价.结果表明:我国举重运动员肌肉质量模型可以分为训练因子和营养因子,各因子以及各因子中各指标有着不同的权重,其中,以BMI指数占有较大的权重.另外,我国重量级优秀举重运动员的身体成分有优化的空间,而按照百分法制定的我国优秀举重运动员肌肉质量评价标准是科学的,也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1.
中国优秀女子赛艇公开级运动员体能诊断的方法学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15名中国优秀女子赛艇公开级运动员为研究对象,在测试和调查基础上,综合运用逐步回归分析、灰色关联分析、因子分析、测量与评价理论、帕雷托分析、雷达分析和目标挑战模型等多种方法,探讨了中国优秀女子赛艇公开级运动员体能诊断的方法学体系。结果表明:1.中国优秀女子赛艇公开级运动员体能诊断的方法学体系包括有效体能指标的筛选、指标权重确立和诊断操作方法3项内容。其中,有效体能指标的筛选及指标权重确立是构建科学体能诊断方法体系的前提和基础;2.中国优秀女子赛艇公开级运动员体能诊断操作方法涵盖运动员体能现状定位、态势分析及体能训练策略规划等内容,而评价法、帕雷托分析法、雷达分析法和差距系数判刑法可基本回答并解决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优秀女子摔跤运动员的体能特征,并构建即时体能评价坐标,为科学化训练和竞技能力的判断提供参考。方法:从有氧能力、无氧能力、力量素质3个方面选择能够评价优秀女子摔跤运动员体能特征的指标进行测试分析。结果:1)有氧能力指标:VO2max平均值50ml/min/kg,3 200m跑平均成绩14min19s,二者显著相关;2)无氧能力指标:最大无氧功率均值为7w/kg,400m跑平均成绩1min11s,二者显著相关。各级别之间没有显著差异。全运会冠军部分无氧能力指标是本级别最好的;3)力量素质指标:肩关节、肘关节、膝关节、腹背肌肌力在各级别没有显著差异。各关节肌力与硬拉、深蹲、卧拉、卧推、抱蹲、20″布人过胸、20s布人提抱、20s布人反抱以及20s散手技术显著相关。全运会冠军有部分力量素质指标是本级别最好的;4)绝招技术的发展要以相应的专项力量为基础;5)体能排名与运动员的成绩和比赛表现呈现出一致性。结论:运动员比赛需要的体能是一种与专项适应的综合能力,对运动员进行体能排名,有助于判断运动员的竞技能力。  相似文献   

13.
我国优秀足球运动员专项体能评价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文献资料调研、专家访谈、问卷调查、体育测量、数理统计和逻辑分析法建立了我国优秀男子足球运动员专项体能评价模型,并制定了单项评分量表和评价等级标准、综合评价等级标准。同时,为在今后体能测试中不断完善指标体系,逐步提高指标的评价标准,提出了4项建议。  相似文献   

14.
运用文献资料、数理统计、逐步回归以及灰色关联等科研方法,对16~17岁优秀少年男子跳高运动员体能评价指标进行研究。建立了本年龄段少年男子跳高运动员体能评价指标体系及其影响运动成绩的因素指标,形成了单项评分标准、等级评价标准、综合评价标准。对于有效评价跳高运动员体能水平优势,进行准确中级运动选材提供理论支持,对诊断运动训练效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我国优秀男子跆拳道运动员体能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我国优秀男子跆拳道运动员体能特征,提高运动训练和选材的科学性,主要采用文献资料调研、调查和测试等方法,对我国优秀男子跆拳道运动员体能特征进行研究.研究发现:1)运动员形态特征表现为:身材高大、下肢长(其中小腿较长),同时具有较高的去脂体重和较低的体脂含量;2)身体机能特征表现为磷酸原供能能力较强,但糖酵解供能能力和有氧代谢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3)运动素质结构由基础力量、协调灵敏、下肢反应力量和专项耐力4个因子构成.运动员应重点围绕着专项力量(最大力量、快速力量和快速力量耐力)、专项灵敏协调(步法综合运用和重心控制快速转换)和基础耐力的提高展开训练.  相似文献   

16.
王荣辉  张一民  任弘 《体育科学》2007,27(7):30-40,50
通过对我国包括国家集训队运动员在内的182名一线跳水运动员竞技能力指标实测结果的分析,明确了我国优秀跳水运动员竞技能力结构模型,建立了跳水优秀运动员选材(高级选材)的指标体系,其中包括体能类指标:小腿长A/下肢长B×100、原地纵跳/身高×100(男)、20次仰卧举腿计时、30 s十字变向跳;技术类指标:自选动作难度之和、自选动作平均得分;心理类指标:赛前情绪总分(男)、成就动机总分、注意力总分、意志品质总分(男)、智力分。并提出将眼底检查结果作为资格指标,将动态平衡得分、第2周下降高度作为辅选指标,确定了跳水优秀运动员选材评价标准。  相似文献   

17.
我国优秀中跑运动员专项素质主导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文献资料、调查、测试和数理统计法,对我国优秀中跑运动员的专项素质主导因素和典型指标特征进行综合分析,结论认为,800 m运动员专项素质主导因素地位依次为速度耐力因子、速度因子、下肢爆发力因子和一般耐力因子,典型指标为400 m跑、30 m行进跑、立定三级跳和5 000 m跑;1 500 m运动员专项素质地位依次为速度耐力因子、一般耐力因子、速度因子,下肢爆发力因子,典型指标为600 m跑、5 000 m跑、100 m跑和30 m跨步跳。  相似文献   

18.
运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测量法和数理统计法等,对冬季两项女运动员体能监测指标进行了专家筛选和指标测试.以运动成绩为因变量,各指标数据为自变量,进行逐步回归分析,对入选体能指标进行降维分层,在此基础上将数据标准化Z分处理,初步建立了科学反映我国冬季两项运动员体能监测体系的回归方程,以及体能单项和综合评价标准.  相似文献   

19.
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测试法和数理统计法,对国家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集训队8名男子运动员身体素质的各指标进行研究分析,构建我国优秀男子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运动员身体素质评价模型.研究结果:从30项指标中筛选出能反映专项身体素质的13项指标,部分测试指标可直接作为运动员专项身体素质训练手段进行应用;我国优秀男子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运动员专项身体素质主要由核心区力量因子、下肢快速力量缓冲因子、灵敏耐力因子和四肢力量因子组成;构建了我国优秀男子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运动员身体素质模型,运用百分位法建立了专项身体素质单项和综合发展水平评价标准;通过实例验证,构建的专项身体素质评价体系操作简便,能够客观地反映运动员的专项身体素质水平.  相似文献   

20.
我国高水平蹦床运动员运动素质模型及评价标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我国高水平蹦床运动员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研究法、专家访谈与问卷调查法及数理统计的方法,对运动素质各指标进行了研究分析,初步建立了高水平蹦床运动员运动素质模型.结果表明:各指标在反映运动员专项运动素质上具有不同的重要程度.其中网上垂直跳10次和坐位体前屈的权重最大,其次是立卧撑(30秒)、悬垂举腿(30秒)、网上垂直跳6次、30米跑、背肌测验(30秒),以原地纵跳的权重最小;运动素质模型提示我国高水平蹦床运动员具有较大的下肢爆发力、良好的身体柔韧性、较强的腹背力量以及优秀的协调能力等特点.另外,根据各指标权重建立的评价体系,对高水平蹦床运动员运动素质训练和选材均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