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为对黄浦江各弯曲航道的航行危险度进行评价,依据各弯曲航道航行环境的特点,运用结合专家调查法的层次分析法建立黄浦江各弯曲航道航行危险度评价指标体系,并获取各指标权重.通过各指标评价标准设定隶属度函数,运用多级模糊综合评价法对黄浦江各弯曲航道进行航行危险度评价.专家验证表明该危险度评价结果正确.该方法在船舶驾引人员制定内河弯曲航道船舶操纵预案或航道管理部门预报弯曲航道危险度等级等方面具有实用性.  相似文献   

2.
海雾是影响船舶航行的不安全因素。文章探讨了船舶在雾中的避碰措施,根据不同的能见度,提出了相应的船舶驾驶操纵要求。  相似文献   

3.
长江航道航行环境风险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对长江航道环境风险进行评价,利用物元可拓理论和熵权法,建立熵权物元可拓评价模型。以自然环境、通航条件、交通环境为一级指标,12个风险因素为二级指标组成风险评价体系。在该模型中,对量化的评价指标进行归一化处理,构建长江航道航行环境风险等级评估的经典域、节域和待评物元。通过熵权法确定指标权重,利用该模型计算关联函数值并进行关联度分析,确定长江航道航行环境风险等级及其变量特征值。选取长江江苏段某航段为实例,运用该模型定量评价该航段航行环境风险的大小。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相符,证明了模型的准确性和适用性。  相似文献   

4.
为更合理地评价水域航行环境,确保航行安全,在分析影响船舶航行安全主要因素的基础上,建立船舶航行环境安全评价模型,探讨零关系的取舍对评价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不能因为某些指标的隶属度为零就将其舍去,否则将降低评价结果的可信度.  相似文献   

5.
为对船舶航行安全状况进行有效预测,利用支持向量回归(support vector regression, SVR)算法构建船舶航行安全评估模型。在分析影响船舶航行安全的因素的基础上,对船舶历史数据进行预处理后将其作为模型训练和测试的样本数据。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评估准确度可达99.6%以上;在同一样本数据条件下,模型的评估准确度和稳定性均优于基于极限学习机(extreme learning machine,ELM)构建的模型。模型的评估结果为水上交通管理部门的监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为保障客滚船航行安全,在分析客滚船航行安全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构建客滚船航行安全因果关系图,并运用Vensim-DSS构建客滚船航行安全仿真模型.对渤海上的某一客滚船的航行安全进行仿真,分析安全投入增加对客滚船航行安全水平的影响,得出结论:客滚船航行安全系统是一个复杂的动态系统,其航行风险主要是由人、货物、自然环境、交通环境、硬件设施和管理等6个因素交叉耦合导致的,其中人、货物和自然环境对客滚船的航行安全水平影响显著.这可为客滚船航行安全风险管理及防控方面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较系统地分析航路中弯曲航道的设计要求,详尽地探讨船舶安全航行对航道有效宽度的要求;为解决弯曲航道的设计问题,从确保船舶航行安全的角度,重点分析对航道宽度的要求;分析不同类型弯道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8.
内河观光船撞桥风险评估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内河观光船航行安全性,降低撞桥灾难性事故发生的风险水平,基于AASHTO模型进行船撞桥概率预报,分析撞击力对船首结构安全和船舶大倾角稳性的影响,提出船撞桥风险评估方法.应用该方法对某内河观光船撞桥风险进行评估,并讨论船速和桥墩防撞装置变形系数对船首结构安全和船舶大倾角稳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船舶通过桥区水域时,若适当降低航速,可避免由撞桥导致的船舶倾覆事故的发生;增设弹性或柔性防撞装置,增加防撞装置变形系数,可减少船舶结构损坏程度,避免船舶倾覆.评估方法合理,结论可供内河观光船安全航行参考.  相似文献   

9.
船舶在大风浪中航行除了要考虑船舶安全以外.还要考虑船舶的失速问题。文章介绍了船舶在大风浪中航行失速计算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更合理的失速计算方法,使大风浪中失速计算更加符合实际。  相似文献   

10.
冷却器是保障船舶机械设施设备安全运行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船舶在浅航道或江河里航行时,机械设备冷却器的进水口极易被泥沙堵塞,导致机械设备故障,船舶行进困难。运用反冲洗过滤器的原理设计了船舶壳管式冷却器自动清洗装置,旨在提高清洗效率,减少操作者的劳动量和清洗成本,保障船舶的安全航行。  相似文献   

11.
船舶安全航行系统风险分级ANFIS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准确实现对在航船舶的风险评估,建立船舶安全航行系统风险分级ANFIS模型.该方法分层列出4级影响船舶风险值的风险因素,通过模糊推理系统初步定义各项风险因素的隶属度模型.根据建立的模型和典型在航船舶历史数据,运用模糊神经网络的自学习性对模型进行修正,最终实现对船舶风险的客观评估.得到的数据对比图及误差图分析表明,该方法能够使典型数据充分加入,有效克服建模中的主观影响,并在合理的误差范围内较客观地评估在航船舶整体风险.  相似文献   

12.
基于贝叶斯网络的内河船舶碰撞人的失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分析对船舶航行安全有显著影响的人的因素,引入SwainGuttmann模型和贝叶斯网络分析内河船舶碰撞事故。依据SwainGuttmann模型的信息处理过程(感知、决策和行动)梳理内河船舶碰撞形成机理。利用领域专家知识和小样本量数据学习法构建贝叶斯网络,计算网络节点间的条件概率。利用贝叶斯网络的不确定性知识推理方法,得出影响船舶航行安全的关键人的因素。该结果与真实事故案例统计结果相吻合,这说明SwainGuttmann模型和贝叶斯网络适用于对内河船舶航行安全的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13.
海警船艇狭水道航行模拟训练评价系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使航海专业兵或学员根据设计的方案内容在航海模拟器上进行航行训练,根据<海警舰艇考核训练大纲>要求,采用VC 6.0为平台,构建海警船艇操作评价系统.该评价系统在提取数据源,根据模拟船艇的航行环境、操作、操船人员的操纵参数等信息的基础上,依据建立的评价模型,实现船艇模拟航行评价,最后得出航行评价成绩.结果显示,该评价系统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为进一步提高船舶航行动态预测的精度,提出将长短期记忆(long short-term memory,LSTM)网络应用到船舶航行动态预测。将船舶自动识别系统(automatic identification system,AIS)数据转化为航行动态时间序列数据用于LSTM网络的训练和测试。将预测结果与传统的航迹推算法、BP(back propagation)神经网络法等的预测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证明:基于LSTM网络的船舶航行动态预测模型具有精度高、鲁棒性强、通用性好等特点。预测结果可以为船舶交通管理中心(vessel traffic services,VTS)的监管提供参考,在预警船舶碰撞、搁浅等事故方面具有较高的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在分析船舶交通运输领域中众多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现状的基础上,综述《船舶航行安全标准体系表》体系分层思路;着重叙述《船舶航行安全标准体系表》的体系构架总图和各层次上标准的分布与组成;编制《船舶航行安全标准体系表》.  相似文献   

16.
风浪对洪泽湖区航行安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调查和研究洪泽湖区最近10多年的船舶事故原因和有关因素的基础上,明确引起洪泽湖区船舶事故的主要因素是风浪.根据湖区的环境因素,综合计算在正常水位条件下5个风级、8个方位的波浪情况,由此可清楚地了解船舶在湖区内遭遇不同风级作用时的波浪要素,并结合航线方向计算洪泽湖区航行船舶遭受风浪时的几种摇摆运动形式,进而对船舶事故进行分析,为船舶安全保障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为提高航道内实时交通事故预警精度,基于长江下游两个水道内发生的交通事故数据和船舶检测器数据,运用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RF)模型对事故发生前20~40 min内的航道状态初始数据进行重要变量筛选,根据筛选出的4个最重要的变量结合高斯混合模型和最大期望算法构建新的事故预警贝叶斯网络(Bayesian Network,BN)模型.实例检验表明:新的BN模型优于直接利用初始数据建立的模型,事故预警正确率达到81.29%;可转移性测试中新的BN模型的事故预警正确率虽有所降低,但整体预警正确率和事故预警正确率仍高于利用初始数据建立的模型;新的BN模型用于实时船舶交通流航行风险预警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