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2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根据相似关系理论,对小型振动台模型试验的相似关系进行设计,确定模型试验相似常数,确定模型试验的相似材料及其主要物理力学参数。通过振动台模型试验,研究了以砂土为填料在水平地震作用下单级悬臂式挡土墙的动力特性。测试了单级悬臂式挡土墙模型在不同峰值的水平地震作用下的加速度、动位移及侧向动土压力随挡墙高度的变化规律。通过实例分析,为今后单级悬臂式挡土墙的抗震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通过进行非线性显式有限差分分析,分析悬臂式挡土墙在地震作用下的动力响应。用有限差分分析计算的压力结果与物部-冈部理论预测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表明:在加速度较小时,有限差分法产生的压力与物部-冈部理论预测的结果基本吻合,而随着水平加速度的增加,其产生的压力明显比物部-冈部理论的大。此差异归因于挡土墙系统的灵活性,且滑动楔体是分多块滑动而不是整体滑动。同时分析了墙体位移的变化情况在地震作用下加速度最大值不同时,并得到其最大位移量约为0.33m。  相似文献   

3.
为深化高桩码头承载特性的研究,运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对高桩码头进行7个工况下的三维数值模拟.研究发现:整个码头的位移以向海侧为主;产生向海侧位移的主要因素是堆场载荷,前后承台上的竖向载荷的影响相对较小;各工况中桩身向海侧的位移在20 mm以内;桩入土段的弯矩很小,在土体以上的悬空段的桩身弯矩较大,最大值的绝对值在45 kN·m以内.结果表明,基于ABAQUS的三维有限元模拟可成为高桩码头承载特性研究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利用三维运动学模型模拟研究行星际激波与共转高速流(CHSS)的相互作用。通过改变模式输入条件中耀斑的强度及位置,研究相互作用对CHSS到达地球时间的影响,以及对激波的传播和激波形态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1)行星际激波与CHSS相互作用对彼此到达地球时间都有影响;(2)有激波比没有激波条件下的CHSS到达地球时间要早,且CHSS到达地球时间与驱动激波的耀斑的强度以及扰动源区的位置有关,耀斑的强度越大、扰动源区与CHSS前的电流片的经度距离越近,则CHSS到达地球时间也越早;(3)激波在以CHSS为背景的太阳风中传播比在没有CHSS的均匀背景场中传播得快,但激波与CHSS的相互作用对激波到达地球时间的影响远没有对CHSS到达地球时间的影响大;(4)当耀斑位于CHSS前电流片的东边时,耀斑驱动的激波与CHSS相互作用可能会使激波形态发生改变,呈双峰结构。  相似文献   

5.
利用1987年1月至2001年12月的哈佛CMT目录和美国NEIC地震辐射能量目录,研究了全球范围内震源深度大于70km的地震的辐射能量与地震矩之比(或称折合能量)随地震矩的变化及其与震源深度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对震源深度为70~400km的地震,折合能量随地震矩的增加而降低;对于深度大于400km的地震,折合能量随地震矩的增加而增加.这一特征与浅源地震似乎很不相同.  相似文献   

6.
跳远起跳阶段摆动腿摆动技术的生物力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生物力学原理,根据起跳腿的运动特点,把起跳阶段摆动腿的动作划分为体后前摆、体前前摆、“突停”制动三个阶段。对起跳阶段摆动腿的技术特点对运动成绩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得出:重视对跳远运动员摆动腿的力量、速度、幅度的专项训练,是提高运动员跳远成绩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基于非线性有限元方法,对平行布置与梅花型布置方式下双排抗滑桩的土拱效应进行了考察.对比计算表明,前排、后排抗滑桩均能产生土拱效应.平行布置情况下,后排桩桩间土体的土拱效应不显著;而梅花型布置方式有利于前排桩与后排桩共同产生土拱效应,其作用效果优于平行布置方式.进一步分析表明,前排与后排桩所承担的荷载比例不同,因此,在抗滑桩的设计过程中可根据各排抗滑桩的荷载设计相应强度,达到经济合理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了人从30cm和60cm高度下落到两种不同硬度的地面,即木板地面和海绵垫上时下肢关节的力学响应。结果表明从两种高度下落到海绵垫上比落到木板地面时下肢关节的受力、力矩显减小,关节的角度变化显增加,从着地到落地停稳所用的时问显增加。各关节力矩是外力矩与肌肉力矩共同作用的结果,正确的落地技术应该是三个关节的力矩同时减小,掌握正确的落地技术的实质是掌握正确的肌肉被拉伸与收缩的顺序和大小。从30cm和60cm下落着地后,不论是何种地面条件。三个关节的力矩以髋关节力矩为最大,膝和踝关节肌肉是在髋关节控制下起互相协调作用。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饱和砂土自由场地的地震液化过程,基于颗粒离散元与计算流体动力学耦合方法,在PFC3D程序中通过二次开发实现对自由场地基底不规则地震波的输入,研究在实测Kobe地震波激励下该液化过程的宏细观力学响应,并与已有的福建中细砂离心机模型试验结果进行对比。数值模拟结果表明:试样发生液化的时刻对应于基底地震加速度峰值时刻,浅部土层先于深部土层发生液化,超静孔隙水压力的消散是从深部土层逐渐向浅部土层发展的;伴随液化过程,各深度土层的有效应力路径均从初始应力状态向应力空间的原点移动;数值试验呈现出的上述规律均与实际砂土离心机模型试验呈现出的规律保持一致。数值试样宏观的液化特征在微观机理上可由流体对颗粒的归一化拖曳力、局部孔隙比、平均配位数、颗粒位移的变化规律来相应表征。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超声多普勒仪、视深度测定仪、闪光融合阈值测定仪、神经过程测定仪以及遥测心率计,测试了48名18—20岁男性受试者在安静时相、接受水平旋转刺激时相、旋转后的恢复时相的血流动力学指标、视功能指标和神经肌肉系统机能指标。实验结果表明:体育运动能有效地提高机体反应速度和肌肉运动速度。受试者接受水平旋转刺激后其反射时和运动时都明显延长。此外,水平旋转刺激对心功能具有正变时效应和正变力效应影响,使其心率增快,心肌收缩力增强,升主动脉血流加速度峰值显著提高。旋转刺激后受试者视功能指标有轻微的变化。实验未发现球类、散打、径赛等项目对前庭功能稳定性有良性促进作用。实验表明,旋转刺激对机体神经过程和植物性功能有明显的影响,提示与之有关的运动项目应对前庭功能稳定性训练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11.
文章对常规软土做水泥土强度,以及水泥土重力式挡土墙基坑位移的影响因素进行试验分析,并结合实际工程的运用,结果表明,采用加大挡墙墙厚、增加被动土的加固体积、插入型钢并牢靠连接是控制挡土墙的位移和沉降的重点措施,能有效地保证挡土墙的稳定性,支护方案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2.
为保证漳州古雷港南2号液体化工码头作业区的航运安全,根据最新实测数据和历史数据,分析该作业区潮流水文特征.研究该作业区潮流性质、运动形式、涨落潮流特性、垂线流速流向等潮流特征的时空分布规律.分析结果表明,作业区潮流属于典型往复式半日潮流;潮流作用较强,作业区内实测最大涨潮流速为112 cm/s.应用潮流水文流向分析结果,对古雷港南2号码头作业区通航的水文条件进行安全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