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学前教育》2007,(11):43-43
在大班音乐活动《狮王进行曲》中,为了鼓励幼儿积极表达,提高幼儿兴趣,王老师精心?包装?了活动,设置抢答环节,让幼儿按规则自由抢答问题。  相似文献   

2.
本节课,教师共分了三个领域,一步步将活动内容让幼儿自己主动接受,首先语言课中,教师根据音乐情节讲述了一个小故事《狮王的一天》,结合本幼儿园近期举行的全园活动“阅读节”,幼儿主动要求根据故事内容表演童话剧,在分小组合作表演中,孩子们自然地根据故事情节配上了合适的动作。接着美术课中,教师根据音乐情节将故事分成六个层次,请幼儿小组合作绘画《狮王的一天》,  相似文献   

3.
音乐欣赏是幼儿园音乐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音乐家柴可夫斯基说:“音乐是最动听的语言。”如何让幼儿听懂这“最动听的语言”呢?关键是要使幼儿能够理解和感受音乐形象。一、充分利用直观教具,丰富幼儿的感性知识音乐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因此在音乐欣赏教学中采用图片、幻灯、贴绒、木偶表演等直观教学手段,有助于幼儿展开想象,更好更快地理解并感受音乐形象。例如,欣赏管弦乐《动物狂欢节》组曲时,当狮王主题音乐出现时,教师随即在背景图中插入威严的狮子形象,幼儿聆听着音乐看着图片,仿佛见到狮王迈着雄健有力的步伐,一边吼叫一边从远处走来;当钢琴和小提琴先后奏出公鸡和母鸡啼叫的音乐时,教师随即插入公鸡母鸡高声啼叫的图,此时幼儿随之联想到公鸡和母鸡的大合唱……又如在欣赏《赛马》曲  相似文献   

4.
音乐欣赏活动中促进幼儿的“听”“动”能力的发展其一,音乐欣赏中教师要首先为幼儿创设良好的欣赏环境,建立良好的欣赏常规,让幼儿注意力集中地倾听音乐,鼓励幼儿轻松自如地表达对音乐的理解与感受。其二,激发“听”与“动”的兴趣,引导幼儿主动参与音乐欣赏活动。  相似文献   

5.
从"儿童视角"的内涵与特征出发,分析当前音乐欣赏活动的误区。基于"儿童视角"的音乐欣赏活动,教师在活动开始之前应选择符合幼儿审美特征的音乐;环节安排要重视幼儿的感知体验并加以积极引导;同时,丰富幼儿对音乐欣赏的途径,利用多种辅助材料,让幼儿多通道地感知、体验与表达音乐。  相似文献   

6.
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想像音乐所表现的内容,初步了解作品的结构和它表现的形象、内容,并创造性地用动作表现出来。2.启发幼儿用各种图形诺表现音乐中的形象及动作。3.培养幼儿注意倾听的好习惯。活动准备1.课前让幼儿反复听《狮王进行曲》,但不告诉乐曲名称。2...  相似文献   

7.
《学前教育》2008,(3):32-33
在大班音乐活动《狮王进行曲》中,为了鼓励幼儿积极表达,提高幼儿兴趣,王老师精心“包装”了活动,设置抢答环节,让幼儿按规则自由抢答问题,并代表小组得分,若猜错,可由其他组幼儿抢答。孩子们非常喜欢这种“抢答”的形式,回答同题很积极,但也有幼儿还没弄明白问题就抢答。活动后,有的教师认为幼儿参与积极、勇于表达,兴趣很高;也有不少教师认为,孩子把太多精力放在了抢答、得分上,少了对音乐的专注,带班教师过于注重“包装”而忽略了幼儿应获得的“关键经验”,是“假兴趣”。您如何看待这一问题呢,您对活动“包装”怎么看?  相似文献   

8.
幼儿园音乐欣赏活动有着丰富的教育价值,然而,在当前的欣赏教学中,却存在着许多问题:侧重传授音乐知识、训练音乐技能,忽略了幼儿的创造;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以倾听、模仿为主,幼儿处于被动吸收的地位;采用多种教学辅助手段,忽视了对音乐的倾听.教师应从音乐欣赏活动的选材、教师因素和手段参与等方面进行努力,赋予幼儿园音乐欣赏活动以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9.
张文卿 《家教世界》2014,(Z2):88-88
<正>随着教育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的颁布,各地自上而下都在研读与领会其内容与精神。本文将以大班音乐欣赏活动《狮王进行曲》为载体谈一谈如何深入理解《指南》艺术领域中"感受与欣赏"、"表现与创造"部分的内容,以此来探寻将教育理念落实到教育实践中的有效途径,也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思考这一活动方  相似文献   

10.
张玉芝 《学周刊C版》2015,(9):116-117
幼儿园开展古典音乐欣赏活动首先要求教师要具备一定的音乐审美素养,能够为幼儿创设充满优美音乐的环境、根据音乐欣赏活动侧重进行适宜曲目的选择、通过各种活动丰富幼儿相关表象和经验、关注幼儿基础音乐技能的培养、着力培养幼儿安静倾听的能力和习惯。活动中要注意不在欣赏开始阶段向幼儿解释音乐内容(音乐形象及音乐情感)、要通过创设游戏情境,并让幼儿在其中以身体运动的形式感知表现音乐、适当运用多种解读与表现的方法(教学媒介),并且欣赏活动要"美"。  相似文献   

11.
施勐洁 《儿童音乐》2011,(10):78-80
教学课型:欣赏课教学内容:1、欣赏《狮王进行曲》2、为《狮王进行曲》主题旋律创编歌词教学年级:二年级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聆听,让学生感受音乐描绘的狮子形象,教育学生爱护人类的朋友——动物,  相似文献   

12.
作品分析 《狮王进行曲》是法国作曲家圣——桑的管弦乐《动物狂欢节》十三首标题小曲的第一首,1886年圣——桑为狂欢节音乐会写下了这部新奇、夸张的作品。 《狮王进行曲》的音乐形象十分威严,首先是由弦乐与两架钢琴以弱渐强的震音开始,接着庄严缓慢的音乐刻画出狮王的雄姿,奏出狮王的主题旋律。钢琴低音采用半音向上行、下行进行和强有力的和弦把狮王的吼叫之声模仿得维妙维俏。 此曲适合在大班进行欣赏教学。  相似文献   

13.
教学内容省编小学音乐教材第四册第八课欣赏《狮王进行曲》教学目标1.帮助学生建立“音区”的概念,感受音区的实际音响效果,初步了解其塑造的音乐形象。2.通过欣赏《狮王进行曲》,继续培养学生的音乐想象力和音乐创造力,使学生感受到狮王的音乐形象。教学重、难点  相似文献   

14.
音乐欣赏活动并非让幼儿单纯地聆听,而应与其他音乐实践活动形式(歌唱、演奏、律动、评价以及创造性地活动)相结合,通过有效的教学引导带领幼儿走进音乐并参与其中.也就是要求幼儿在欣赏活动中充分发挥音乐的审美功能,更好地完成音响感知、情感体验、想象联想、理解认识等一系列心理活动.反之,音乐欣赏使幼儿在教学进行过程中处于一种被动的听觉参与和思维参与的地位,长此以往会使幼儿对音乐活动失去兴趣,从而产生心理疲劳和兴趣抑制,久而久之不喜欢音乐活动也是必然的结果.  相似文献   

15.
丁远征 《考试周刊》2014,(14):187-187
<正>音乐欣赏是指通过倾听音乐作品,并对音乐作品进行感受理解和初步品评鉴赏的一种审美活动。随着幼儿音乐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音乐欣赏教学已日益受到教师的重视,在幼儿园音乐教学过程中,可通过音乐欣赏活动发展幼儿的思维,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但是,由于当前音乐欣赏活动内容略显单一,教师在开展音乐欣赏活动时缺乏主动性,达不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针对以上问题,笔者对音乐欣赏活动中易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策略,供大家参考。一、音乐欣赏活动中的问题1.音乐欣赏活动形式单一。目前欣赏教学活动中普遍以  相似文献   

16.
在幼儿音乐活动中,教师要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发挥幼儿在活动中的主动性,让幼儿主动学习歌曲,主动接受音乐活动中的各项训练,使幼儿真正成为音乐活动的主人。  相似文献   

17.
在幼儿音乐欣赏活动中,“让幼儿主动学习”与“教师怎样教”二者之间的矛盾表现得格外突出,教师们颇感困惑。而这方面的教育实践策略研究又比较少。因此,我们拟以幼儿音乐欣赏这一教育难点为突破口,通过培训与课题组教师们形成共识,并在教育实践中逐步积累经验,形成幼儿音乐欣赏的实践策略。我们选择的是《绿袖子》这首乐曲。它原是一首美国民歌,吟咏了对逝去爱情的伤感回忆、对以往恋人的深情祝福以及对爱的始终不渝。培训活动开始了。调教师们分组欣赏音乐,并画、写自己的感受。照培训的设计,我向全体教师提出了相同的任务:“我们来欣赏一段音乐,听完音乐后,请把你在欣赏音乐时脑海中闪现出的场面或情境、想到的故事、产生的感受画下来,再配上简短的文字说明。”提出的任务虽  相似文献   

18.
胡小盼 《中国教师》2013,(22):17-18
音乐具有抚慰心灵、愉悦情绪、发展思维和激发想象力的作用,因而一直是幼儿园教育的一门重要课程,而音乐欣赏更是幼儿音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如何开展音乐欣赏活动教学,让孩子发自内心地乐于学习音乐呢?本文旨在从五方面探讨幼儿园音乐欣赏活动的教学策略。一、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欣赏音乐需要一定的生活经验,而生活经验的积累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因此,教师要在日常的教育教  相似文献   

19.
幼儿的学习分为主动学习和被动学习,主动学习能获得积极健康的心理知识,被动学习则是消极懒惰的根源,两者的差别直接制约着幼儿的发展,所以教师务必要利用区角活动,培养幼儿积极主动的学习心理。区角活动能给幼儿提供发挥想象的空间,能把幼儿的积极主动性调动起来,能让他们快快乐乐地学习玩耍,健健康康地成长,是一种非常好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20.
<正>音乐欣赏能力是幼儿应具备的一种重要的音乐能力,任何音乐活动都需要建立在幼儿会欣赏、会理解的基础之上。但是,幼儿的欣赏活动不同于成人的欣赏,教师必须从幼儿的日常生活和环境出发,根据幼儿的年龄特征与音乐能力发展水平,借助幼儿感兴趣的活动形式,激发他们的欣赏欲望、探究动力,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他们的音乐欣赏能力。而传递游戏是一种非常适合提高幼儿音乐欣赏能力的活动形式,它可以让幼儿更好地理解音乐的节奏、韵律和情感,培养幼儿的身体协调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因此,教师应充分挖掘传递游戏在音乐欣赏活动中的价值,具体可从以下方面进行思考和操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