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家校社协同育人的实践中,学校居于主导地位,教师承担着主导责任,培养具备家校社协同能力的教师是提升我国总体协同育人水平的关键。针对现有教师家校社协同胜任力低、协同育人能力构成尚不明晰等问题,采用德尔菲法对教师的家校社协同育人能力构成要素进行探索,构建了教师的家校社协同能力指标体系,即协同引导能力、协同组织能力、沟通交流能力、评价反馈能力4个一级指标,以及一级指标下的13个二级指标构成。展望未来,完善教师职前职后培养体系、提升教师家校社协同境界、推动教师评价机制革新是提升教师家校社协同能力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2.
新时代学校劳动教育实践,急需建立中小学劳动教育评价系统。中小学生劳动素养评价指标要点,可从劳动认知、劳动情感、劳动习惯、劳动能力和劳动精神五个维度进行建构;中小学校劳动教育实践评价要点,可从劳动教育内涵认知、内容体系、载体创设、空间营造、师资队伍、质量保障和特色建设七个方面进行建构。中小学劳动教育评价的实践导引策略,应注重导引学校全面落实布局与劳动教育特色创建相结合,导引专门劳动教育开发与学科劳动教育渗透相结合,导引教师劳动教育培训与劳动教育能力提升相结合,导引劳动教育的实训基地与社会资源开发相结合,导引基于文化创生的综合劳动与实践育人相结合。  相似文献   

3.
研究采用文本分析法、德尔菲法、问卷调查法、层次分析法,构建了幼儿园教师信息技术素养评价指标体系,具体包括信息技术意识、信息技术知识、信息技术能力和信息技术道德4个一级维度,信息技术的重要性、使用信息技术的敏感性、使用信息技术的主动性、信息技术基础知识、信息技术与一日活动融合的知识、运用信息技术促进自我发展的知识、基本的信息技术能力、信息技术与一日活动融合的能力、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家园共育的能力、运用信息技术促进自我发展的能力、信息技术道德认知、信息技术道德行为12个二级维度以及42个具体指标.结果表明,该指标体系效度模型拟合良好,信度较高;评价指标体系结构维度及权重分配较为合理.研究构建了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为有效诊断幼儿园教师的信息技术素养水平,促进教师信息技术素养提升提供重要支撑和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4.
信息化2.0背景下,职业院校教师智能教育素养表现出信息化、智能化与数智化特征,具有促进职业教育现代化发展、契合新时期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强大功能。但当前职业院校教师智能教育素养的相关评价标准仍存在评价框架亟需完善、评价标准缺失、评价指标体系尚未成型等障碍,导致教师群体在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以及智能化教学方面存在巨大“数智鸿沟”,无法满足智能时代人才培养对教师专业发展的新需求。基于上述问题,依据全面化、客观化、过程化原则,运用层次分析法对各级指标进行赋权,构建了包含数据素养、信息素养、核心素养和AI伦理素养4个一级指标、17个二级指标的职业院校教师智能教育素养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5.
人工智能时代下构建职业院校教师数字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是提升职业院校教师素养的必然要求,亦是打造智慧课堂的实然取向,更是制订数字教材质量标准的应然选择。基于现有教师数字胜任力相关研究成果,遵循科学性、合理性和创新性原则,邀请企业数字化教育平台管理领域和职业教育领域的15名专家,采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采纳专家意见,最终系统构建包含4个一级指标、15个二级指标以及55个三级指标的职业院校教师数字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基于该指标体系的方向指引性及职业院校教师数字胜任力实际,提出职业院校教师数字胜任力提升举措:应创设数字教学技能培训体系,夯实教师数字知识与技能;制订教育教学智能化实训方案,优化教师数字教学实践能力;搭建创新思维培育系统,锻造教师高阶数字思维能力;设立基础能力多方协同培育模式,升级教师基础数字认知。  相似文献   

6.
高职院校教师科研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应坚持系统性、科学性、特征性、可行性和实效性的基本原则.并能够体现评价、描述和预测的基本功能,因此,高职院校教师科研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应包括基本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3个一级指标,以及7个二级指标和14个三级指标.  相似文献   

7.
张福堂  林艳 《文教资料》2008,(31):160-161
本文从树立发展性与奖惩性评价相结合的教师评价理念,构建体现高职教育教学特点的教师评价指标体系,以及坚持全员、全面和全过程的教师评价原则等三个方面阐述了构建高职院校教师评价体系和实施教师评价的意见.  相似文献   

8.
现阶段,对职业教育教师实践能力的评价方法还比较落后,一般只是通过统计方式得出教师实践能力的状况,不能确定其实践能力的等级。因此,依据职业教育教师实践能力的评价指标,构建了职业教育教师实践能力评价方法。这种方法由实践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实践能力等级评价策略组成。实践能力指标体系,根据对职业教育教师实践能力的要求选取评价指标13项;实践能力等级评价策略,依据各指标的级别评价出职业教育教师的实践能力等级。  相似文献   

9.
一种新的教师评价观:发展性教师评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发展性教师评价是形成性评价,它必须根据教师的不同专业、不同教 学任务,不同的课堂教学目标以及教师自身成长的不同阶段予以区别对待。它面 向未来,目的是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可从评价目的、目 标、方法、动力、过程、主客体关系、方法和手段、结果八个方面认识发展性教师评 价的主要特征。并从教育者、学习者和创造者三个维度思考以职业理想、教育现 念、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和教学行为为基本指标建立发展性的教师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0.
大多数初任教师都面临教育观念和角色认知以及人际交往和反思与重建等诸多困境,严重影响着教师的专业发展。造成这些困境的因素主要表现在教育观念薄弱以及缺乏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对教师角色的认知能力和自我反思与评价能力。初任教师要改变这种困境需要社会、教育组织和教师群体的共同参与,必须帮助他们树立科学的教育观,为他们提供专业发展的平台,提高他们的角色认知,增强他们反思与自我评价意识。  相似文献   

11.
在认真分析高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要求的基础上,制订了教师教育技术能力评价一、二级指标体系,运用AHP法(层次分析理论)对指标体系作了定量的指标权重研究。并在HH工学院对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应用性实践,该研究为教师教育技术能力评价提供了方法与过程上的参考,对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教师专业化要求对职教教师资格证书进行分级.从职教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反映出的教学核心能力差异来看,职教教师可分为四大层级,即一般教师、双师型教师、骨干型教师和专家型教师.四类职教教师核心能力各不相同.在职教教师核心能力的评价上,应遵循发展性原则、开放性原则、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的原则以及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原则.在评价方法上,能力档案袋评价法是一个值得重视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能力为王,标准先行。标准是能力提升的“牛鼻子”,评价是能力发展的“指挥棒”,标准通过评价来提升能力。评价标准既是教师育人能力的“度量衡”,又是教师育人能力发展方向的“指挥棒”。在高职院校,由于教师面临学校扩招、生源质量层次不齐等因素,其育人评价标准存在不同程度的缺失、老化、滞后等问题。只有依据国家标准化战略和《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着力破解高职教师育人能力评价的现实困境;依据高校教师的有关规定,从师德师风、教育教学、育人效果三个维度,构建一套科学、合理、有效的育人能力评价标准,才能保证高职院校教师队伍育人能力的不断提升。  相似文献   

14.
针对高职教师教学能力考评中的问题,提出了教学能力考评体系构建的系统性、发展性和激励性原则;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组织层次化和评价内容全面化原则;评价基础指标、核心指标和发展指标相结合的原则,以及评价过程中教学、教研和社会服务兼顾的原则。以此为基础,制定了不同发展层次的高职教师教学能力考核与评价指标体系结构。  相似文献   

15.
构建承训机构的教师培训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有助于明确培训效果的测评方向与内容,为科学评定培训效果提供量化指标与测评工具。在柯克帕特里克模型、CIPP模型以及教师专业发展评价模型的基础上,将主观指标和客观指标融为一体,构建出由6个一级指标(组织管理、方案设计、师资团队、资源准备、培训实施、评估总结)和12个二级指标(团队管理、制度建设、需求调研、课程设计、师资数量、师资质量、课程资源、实践基地、教学活动、过程监控、效果评估、资源积累)以及具体观测点、评价标准、评价方式组成的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6.
从重奖惩到促发展,教师评价的功能需要不断完善与优化,以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不仅有助于教师自身实现理想的职业规划,还对完成高质量的育人目标、学校的可持续发展等具有重要意义,但评价实践中指标的设计缺乏对教师个体的关切与契合、尚未激活教师主动参与的意愿和积极性、反馈信息的不及时和不到位导致过程零散等问题阻碍了发展性评价在中小学的深入开展。为此,应增强教师评价与个体职业发展阶段的契合性;利用技术平台记录教师成长的过程信息;提升教师的反思与研究能力,支持其专业成长。  相似文献   

17.
卓越教师的职业素养是卓越教师在从事教育教学工作时应具备的卓越能力和卓越品质。地理学科是中学教育阶段的重要学科,文章选取中学卓越地理教师作为研究对象,借助演绎分析法、文献资料法和NVivo 12.0编码分析法,对卓越地理教师素养的相关文献进行梳理,构建卓越地理教师职业素养指标体系。该体系涵盖3个一级指标、9个二级指标和30个三级指标,对于优化卓越地理教师培养方案、完善卓越地理教师评价体系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以教育部文件要求、教师需求、教师能力标准、培训方案为依据,遵循科学性与可操作性相结合、全面性与实效性相结合、主体性与多元性相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的原则,结合教师的能力构成,评价主体多元化,构建以专家评价、教师自我评价、同行评价、学生评价、实践基地评价为一体的中职学校物业管理专业教师培训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力求提高物业管理专业教师素质,培养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双师型”教师。  相似文献   

19.
按照培训时间进度的安排,把培训划分为训前、训中和训后三个阶段。"训中"是指集中培训过程这个阶段。本文以培训的专业化和教师专业发展为前提,按照现代教育评价理论以及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的专业标准,采用动态与静态相结合方式,探讨了中职教师培训过程质量的评价问题,以培训管理、培训中的"教"、培训中的"学"为核心构建了一个由3个一级指标、10个二级指标、23个三级指标所组成的对培训过程质量进行评价的体系。  相似文献   

20.
应用型高校中的专业教师人数众多,提升专业教师的思政育人能力,对完成教育的根本任务和丰富思政教育理念具有重大意义。然而,应用型高校专业教师的思政育人能力并不高,在理论素养、认知层次、教学水平、育人机制等方面面临现实困境。因此,结合基于网络学习空间的应用型本科高校实际状况,提出从确立科学的认知理念、构建网络学习空间研学共同体、增强信息技术应用、健全保障与激励机制等方面提升专业教师的思政育人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