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玩转地掷球     
《时尚球类》2006,(2):30-31
在今年举行的第三届体育大会上,地掷球的首次挺进吸引和引起了人们关注的目光即“跃跃欲试”的兴趣,地掷球究竟怎么玩? 地掷球包括塑质地掷球、金属地掷球、小金属地掷球三项,而这次只有金属地掷球、小金属地掷球进入体育大会的正式比赛项目。[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时尚球类》2005,(4):27-28
2005年是中国掷球如沐春风的一年,这一年中国掷球收获颇丰。其中最大的惊喜是,2006年5月在江苏苏州举行的全国体育大会中金属地掷球将首次以正式身份亮相。自1984年塑质地掷球引进中国以来。从鲜为人知到蓬勃发展;从1986年第一届全国地掷球比赛(男子)的7个单位参赛.到2005年的47个参赛队。2003年中国掷球运动专业杂志《地掷球运动》诞生.发展为《掷球运动》到如今的《时尚球类》。我们看到掷球运动就像燎原的星火.在华夏大地点燃人们的热情.激起人们对于健康的追寻.对生活的热爱。  相似文献   

3.
地掷球,这项来自欧洲的运动在我国已经走过了20个年头。20年来,它日臻成熟,逐步为广大群众接纳和喜爱。2003年11月在深圳召开的换届大会上,中国地掷球协会更名为中国掷球协会,包容了塑质地掷球、金属地掷球、小金属地掷球、桌掷球、草地掷球和国人发明的掷弹球6个分支项目,可以说掷球项目添丁增口,事业兴旺。一个外来的运动在中国大地上受到如此青睐,  相似文献   

4.
高鉴 《掷球运动》2004,(3):42-42
为更好地推动掷球运动的开展,广东省汕头市体育局于2004年3月6~7日在汕头市龙湖区、汀海区举行了庆“三八”女子掷球赛。参加三人赛有10个队,双人赛12个队,单人赛15人(各项独立比赛,各奖励前6名)。本次比赛,龙湖区派出3个队参加三人赛,4个队参加双人赛,5位队员参加单人赛。经过两天的激烈争夺,在三人赛、双人赛、单人赛中各获得冠军;获得第2名的有三人赛,双人赛各1队。  相似文献   

5.
张莺 《时尚球类》2007,(1):34-35
2006年10月,浙江温州,国际地掷球赛场上连续三次升起了五星红旗。中国运动员第一次站在了地掷球国际赛场的最高领奖台上。这是地掷球运动项目二十年来第一次在亚洲、第一次在中国、第一次在浙江举办的世界性大赛,也是第一次由高校负责具体承办事宜的世界性体育锦标赛,同时还是社会性体育项目第一次“体教结合”后举行的世界性大赛。 郭晓敏、王美、岑伟飞,这三名实现中国地掷球金牌“零的突破”、创造奇迹的女将都来自浙江。如今,只要提到中国地掷球,人们就会想到浙江。浙江省体育局副局长应祖明自豪的表示:“地掷球运动,浙江选手是主力。”[编者按]  相似文献   

6.
我是一个离休老兵,打过日本鬼子,参加过解放战争,今年已经七十六岁了,是一个地掷球爱好者。现在是国家二级地掷球裁判员,福建省军区福州第五干休所地掷球总教练。曾担任过福建省和全国老年人地掷球比赛(南方赛区)的裁判员工作,在福州地区担任地掷球比赛裁判长、裁判员50多次。十几年来深深体会到,地掷球运动是健身之宝,实在是好。它好在哪里呢?  相似文献   

7.
1986年4月,我省派人参观了国家体委在杭州举办的首届全国掷球比赛,并认真听取国际地联专家的掷球讲座。同年10月举办全省70多人的掷球训练班,又修建了4块掷球场地。就这样,四川掷球运动走出了第一步。  相似文献   

8.
早些时候.曾和掷球界的朋友戏谑说:在掷球界混了20来年,混不下去了,到老年掷球界再混几年吧!说着说着,就到这份上了.走进这片田地却发现这是一方充满生机的土地,在这里有着不同于其把掷球比赛的祥和,胜利可喜,败亦欣然.对于参与掷球运动的老年人修身养性是大有裨益的。[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2004年9月7~11日在法国巴黎蒙特莫莱斯俱乐部掷球馆举行了第四届世界金属地掷球锦标赛,我是中国队参赛队员之一。作为一名来自企业的掷球运动员,我能有幸参加这样重大的国际体育盛会,无疑是一次难得的锻炼和提高的机会。  相似文献   

10.
塑质地掷球运动自1984年在我国开展以来,风风雨雨走过了整整20个春秋,从单一的塑质地掷球发展到具有塑质、金属、小金属地掷球,草地掷球,桌掷球,掷弹球6个分支项目的大家族,可谓枝繁叶茂,茁壮成长。  相似文献   

11.
地掷球是老年人体育运动的一个窗口,江西省鹜源县老年体协,在总结过去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对开展地掷球赛事进行了改革,采取按季比赛,分月安排.年终总联赛的方法,具体做法是: 1县直单位老体协组队参赛.各单位限报1人,每队可报3~4人。如比赛有特殊情况,参赛的人员可以在单位肉调换,允许各队报一名年轻同志参加。  相似文献   

12.
中国掷球人     
在河南鹤壁某公园,每逢周末,3个中年男子便会定时出现在公园里的地掷球场上,一呆就是2~3小时,不管烈日当空还是乌云密布。三位纯业余选手凭着对地掷球的热爱,无怨无悔地与地掷球已相伴10余载,在他们心中埋藏着一个共同的梦想——实现中国男子金属地掷球在世锦赛上的突破。  相似文献   

13.
本文是对脑血栓长年患者李长林先生“地掷球使我恢复了健康”一文的深入研讨。笔者曾先后和名医、心理学教员探讨,单位座谈及参加必要的体验工作,以期通过一些在云南大理地区地掷球运动中积累的经验、理论研究和大家共同切磋地掷球运动对于脑血栓的良好作用,偏颇之处,敬请指导。  相似文献   

14.
《掷球运动》2004,(4):6-10
1983年9月,应国际地联邀请,国家体委派出3人小组,以观察员身份列席了在瑞士基亚索举行的国际地掷球联合会成立大会,并观摩了第一届世界地掷球锦标赛。  相似文献   

15.
2006年4月21~24日,云南省“云铜杯”第六届老年地掷球比赛在昭通市老年活动中心隆重举行,来自省内六个自治州、八个地级市、六个省直系统的38支代表队近300名运动员、裁判员参加了比赛。作为运动会的新加项目小金属地掷球受到各级政府和全省广大老年人的重视和关注。  相似文献   

16.
地掷球有塑质地掷球、小金属地掷球、金属地掷球、桌掷球、草地掷球和国人发明的指弹球6个分支项目。学校比较适宜开展的是塑质地掷球和小金属地掷球。数年来,我校坚持开展这项运动,取得了初步的成效。  相似文献   

17.
《时尚球类》2005,(2):F0003-F0003
1956年出生,国家级裁判,现任中国掷球协会教练委员会副主任。夺得世界杯赛冠军、世界锦标赛亚军各1次,国际比赛团体和单打冠亚军18次。作为教练先后带队获得1次世界女子塑质球锦标赛亚军,18次全国锦标赛(青年)、精英赛冠亚军,10次国际比赛冠亚军,并保持一项全国纪录和六项亚洲(青年)纪录,他的学生桃李满天下,驰骋在当今的中国掷坛上。  相似文献   

18.
《时尚球类》2005,(4):4-5
金属地掷球挺进全国体育大会 经国家体育总局批准。掷球运动项目成为2006年全国体育大会的正式比赛项目。被设为正式比赛项目的为两个大项、五个小项,包括金属地掷球:连续抛击,准确抛击和双人接力的男、女项目;小金属地掷球:团体三人和双人的男、女项目。2006年全国体育大会为掷球项目设置了10枚金牌,这必将进一步促进掷球运动在中国的普及和提高。  相似文献   

19.
为加强中法地掷球运动的交流,应国际(地)掷球联合会和法国(地)掷球协会邀请,经云南省体育局同意,报国家体育总局小球运动管理中心批准,我省老年人地掷球队原计划参加在法国里昂举行的法国中老年(地)掷球赛和在尼斯举行的世界(地)掷球锦标赛,并考察观摩法国(地)掷球运动开展情况,但由于非  相似文献   

20.
5月13日,屡次获得国际性地掷球比赛冠军的意大利队来到西安体育学院进行交流和比赛。在连续准确掷击的比赛中,意大利队的男女两名队员分别以42比24,36比26的比分战胜西安体院的两名选手。虽然体院的两名选手在国内也算得上是这方面的佼佼者,但巨大的比分差距还是让人不难看出,中国与意大利在掷球的发展方面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