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当前,在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技术影响下,中国社会正在经历深刻转型,正向“微时代”迈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必须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探索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新策略:要依托网络平台,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主体的“微能力”;唱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的“微旋律”;引导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客体的“微自律”。  相似文献   

2.
岳柏冰 《文教资料》2010,(8):194-195
实践教学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基本的教学方式.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校园网在大学校园的渗透和普及,互联网逐渐成为广大师生使用频率最高的教学资源之一。因此,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必须延伸至网络,适应时代要求,充分应用现代网络技术,积极探索思想政治理论课网络实践教学形式。  相似文献   

3.
"互联网+教育"背景下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慕课建设的大发展,推动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新视角和新模式。笔者在慕课教学实践基础上,分析了慕课教学给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探索了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  相似文献   

4.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是一项系统教育工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有利于帮助大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重要途径.通过开展“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情况调查”,对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认知、社会实践活动等内容的分析,提出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环节的建议,为研究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实践教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互联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思政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形成了全新的教学观念、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和互动模式。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教育模式无法适应互联网时代、教育监管体制不健全等问题。高校应分析“互联网+”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变化,转变教育理念、转变教育模式、转变监督机制,全力打造“互联网+”高校思政教育教学新模式。  相似文献   

6.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机制创新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章以“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机制提高教育实效性”为主题,界定了实践教学的含义、特点,讨论了实践教学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的薄弱现状,明确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必要性,探讨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科特点,提出了构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新机制的基本对策。  相似文献   

7.
后疫情时代的思想政治理论课面临着教学环境和教学对象心理发生的深刻变化,亟需从教学主题、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态度等全方位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指导。面对后疫情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面临的挑战,以湖北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具体实例为典范,推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混合式教学常态化、抗疫精神融入化、教学方法多样化、情感教育升级化“四化”转变,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未来还需形成混合式教学平台管理以及构建伟大抗疫精神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具体案例和素材库。  相似文献   

8.
文章以“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机制提高教育实效性”为主题,界定了实践教学的含义、特点,讨论了实践教学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的薄弱现状,明确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必要性,探讨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科特点,提出了构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新机制的基本对策。  相似文献   

9.
文章首先阐述了新时代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特点,然后提出了新时代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立体化教学实现路径,包括构建以混合式教学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构建“一主三辅”的实践教学模式、构建以“互联网+”为主的网络教学模式等。  相似文献   

10.
实践教学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体系的重要环节,也是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该文从实践教学实施的现实性出发,对高校如何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新的教学体系问题进行了新思考。  相似文献   

11.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体系的要素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阐释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和“实践教学体系”内涵的基础上,运用系统科学的教育思想,论述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体系的构成要素及其内在联系和效能;这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实现科学化、有效化的必要条件和理论前提。  相似文献   

12.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现代教学媒体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与创新中的应用价值越来越高,科学选用现代教学媒体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有利于提高教育教学的实效性。文章在现代教学媒体应用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现代教学媒体应用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优势与弊端,并提出了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科学选用现代教学媒体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李木柳 《职教论坛》2012,(23):35-37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是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和时代感的重要环节,需准确把握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基本内涵,突破从狭义的实践观范围内理解实践教学的局限,在融入“实践性内容”的前提下,开展课堂内外灵活多样的实践活动,明确课堂实践教学、社会实践教学和虚拟实践教学“三位一体”的教学思路.  相似文献   

14.
互联网+时代发展及职业教育发展的新要求,为高职高专思想政治理论课推进"三位一体"教学结构改革与实践提供了现实基础。实施"三位一体"即理论知识传授、课程热点探析、实践教学体验等三个教学环节,推进和优化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运行、管理以及评价,凸显了全程育人、文化育人、协同育人的优势,提高了高职高专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实效性。  相似文献   

15.
刘炯 《中国高校科技》2022,(9):I0005-I0005
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如何在信息时代优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拓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路径,是当下值得探讨的课题。因此,由李雅茹编著、上海远东出版社于2019年12月出版的《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与创新》一书,基于“互联网+”背景研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现实挑战及优化路径,为我国高校学科教学优化改革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该书共分为两大部分。  相似文献   

16.
杨蕾 《教育教学论坛》2019,(28):134-135
“微时代”的到来犹如一把双刃剑,既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三个转化提供了有利机遇,也带来了巨大的挑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素质的高低是思想政治理论课三个转化能否取得成效的关键,同时高校还要注重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活动保障措施的跟进,这样方能在“微时代”的大潮中逐步有效地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三个转化。  相似文献   

17.
互联网技术的蓬勃发展,为高校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提供了新思维、新载体。在网络时代,信息爆炸,鱼龙混杂,而大学生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两微一端"等新媒体对其的成长影响日益深入。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主渠道,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主阵地,应不断适应互联网思维方式,探索"互联网+思政课"的教学模式以适应互联网思维的变化和时代发展的潮流。  相似文献   

18.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培育社会主义情感认同的主阵地,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是新时代青年树立崇高理想信念的重要起点。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面临着巨大的结构性挑战、教学理念转变挑战以及社会认同感等重大挑战。因此,为凸显思政课堂实效性特征,培养大学生情感认同与价值认同,牢牢把握意识形态领导权,进一步探析"互联网+"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策略的有效实践,推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创新式转变,具有重大研究意义。  相似文献   

19.
实践教学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重要环节,也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它包括“看”、“听”、“做”、“写”四个方面的形式和内容。如何落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环节,还有待于进一步深入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20.
当下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普遍存在着教学实效性低下和教学中忽视学生实践能力的问题。实践证明,通过构建“自主+合作+实践”型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新模式,切实提高学生自主性学习能力、合作性学习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质量,是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