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成人叙事中的儿童视角作为一种叙事策略,是值得关注的现象.它作为一种有意味的形式,其形成包含了人类文化心理中人类儿童情结、儿童的重新发现等因素.在儿童视角的关照下,不仅能反映成人世界对儿童世界的侵入,还能质疑以成人中心的理性和规范,还原历史本相.在儿童视角与成人视角的复合下,揭示出人类生存本相.  相似文献   

2.
“儿童视角”是余华小说的一个重要叙事策略。借助于儿童视角,余华对成人世界、乡村记忆和人类生存境遇作了原生态的还原和真实的敞开。从叙事形态上看,成人视角制导下的“儿童世界一成人世界”、“儿童话语一成人话语”形成了儿童视角的“复调诗学”。从价值形态上看,儿童视角不仅有着对成人世界的理性审视、对儿童本体创伤性心理的关怀,而且也内含着作家的深层审美建构。  相似文献   

3.
认识理解儿童是教育儿童的前提.为合理地认识儿童、实现对儿童的深层理解和把握,儿童生活叙事不失为一种较好的方法选择.文章通过对胡塞尔、海德格尔以及伽达默尔等人的相关理论进行理路梳理,力图融合“成人的视角”与“儿童的视角”,探索一种特殊的成人视角——“儿童视角”.并以一则儿童生活叙事为例,分别运用三种视角进行叙事解构与重构,探索并探讨了运用儿童视角、在视域融合中进行儿童生活叙事的方法选择和实践可能性.  相似文献   

4.
本文旨在探讨成人儿童视角对于儿童成长的重要性。通过引用故事和名言,阐述了儿童作为一种社会存在,有着丰富的情感和无限成长的可能,必须得到尊重和理解。论证了寻找儿童的视角,对于助长儿童向着最好的可能的发展的重要意义。得出了儿童视角就是要求我们成人用儿童的眼光去发现属于儿童的世界,最重要的是去理解儿童的世界。  相似文献   

5.
《夏洛的网》有双重视角:小女孩弗恩的儿童视角与以阿拉布尔夫妇为主的成人视角。成人视角与儿童视角形成鲜明对比,一边是世俗功利的天地,一边是绝假纯真的童心,两相对比,便造成一种反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美国非裔诗人罗伯特·海登在诗歌中大量运用儿童题材和儿童视角进行创作,儿童书写成为其诗歌文本中的重要内容。在海登诗歌中,儿童作为主体来书写现实社会,从儿童的经验和体验出发来表现成人世界;儿童还作为书写客体,成人关注并观察儿童,以诗歌记录了儿童生活和儿童形象。海登诗歌中的儿童书写呈现了儿童视角与成人视角之间强烈的反差,反映了他对儿童独特认知方式和精神世界的深刻体认,丰富了海登诗歌进行社会表达的艺术视角,表现了诗人宽广的世界主义视野,抒发了诗人普世人文关怀的世界主义以及追求全人类幸福和世界大同境界的世界主义的创作思想。  相似文献   

7.
儿童视角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学现象,呈现出独特的叙事语调。在小说《英格力士》的叙事视角中儿童视角并不是单独存在的,往往有成人视角或隐含作者渗透叙事系统对儿童视角形成干预补充。同时,采用第一人称叙事拉进了叙述者与读者的距离,读者与叙述者平等对话,使文本颇具亲切感和感染力。文本中多处采用反讽叙事,不仅实现了从儿童视角、心理出发对成人世界中丑陋现象的批判,还使文本的意义阐释更加丰富。  相似文献   

8.
纵观当下,"文本解读"成为小学语文教坛的一个热词,诸多专家名师强调,文本解读应该拥有"读者视角、作者视角、教者视角"……凡此种种,无一例外皆属成人视角。"以成人为中心"的文本解读,使本应该属于儿童的阅读变成成人解读的一统天下。笔者以为,当前小学语文的文本解读,更要倡导拥有"儿童视角",小学  相似文献   

9.
成人小说中的儿童视角是一个具有深层意味的叙述策略。儿童视角不仅是一种独特的限知叙述,也包含着作家疏离成人经验、借助儿童感知和视域重新整合生存体验、阐释世界的自觉选择。儿童视角小说作为独特的文学现象,呈现出独特的叙述语调和美学风格,同时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密码以及作家个体的文化心理。同时,儿童视角的理论品质、发生机理等问题具有相当的理论魅力也是亟待进一步厘清、探讨的理论话题。  相似文献   

10.
目标不明、方式不妥、契机不当、时间不适,导致练而低效是当前课堂小练笔的普遍症状。要改变这种现状就要由成人本位转向儿童本位,由成人视角转向儿童视角。在具体教学中,要抓住儿童的兴趣点,敲定练笔类型;要触摸儿童的认知线,选择练笔时机;了解儿童的承受域,掌控练笔分量;尊重儿童的成就感,借评价蓄动能。只有这样,才能提高练笔的质量。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初,中国作家张恨水和韩国作家朱耀燮等中韩文学作家开始尝试从儿童的认知特点出发,以陌生化的方式重新审视成人世界,并对其反映出的社会问题进行反思和剖析。通俗文学作品中儿童视角的运用与表达,是对成人视角、精英文学的补充。  相似文献   

12.
学校管理的儿童视角指的是从"儿童"的立场和角度出发去审视学校的管理工作.可能会有人疑问,学校本来就是"儿童"的场所,以儿童的视角看待学校管理不是理所当然的吗,其实不然,因为在传统的学校管理中,我们已经习以为常地以成人的视角来看待问题了.  相似文献   

13.
随着信息传播方式和信息传播内容的变化,儿童世界与成人世界之间的界限逐渐变得模糊.儿童正在脱离正常的社会化轨道,而过早地表现出成人的特征;儿童世界处于危机之中.要保卫儿童的世界需要用教育学的关怀和视角来引导信息的传播.  相似文献   

14.
陈瑜 《福建教育》2023,(3):12-14
<正>2012年,伴随着《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颁布,让教育回归儿童立场,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实现从“教师视角”向“儿童视角”的转变,成为这十年幼儿园课程改革的关键词。何谓“儿童视角”?它是“指成人在了解儿童的特点和兴趣的基础上对其认知、经验和行为的理解,是成人在尽可能接近儿童的经验之后,所创造出来的‘对儿童的理解’”。2012年,亦是我园生活化课程实施的开启之年,“儿童视角”的提出,让教师从关切自己的“教”的同时,也开始思考幼儿的“学”。于是组织生活化课程时,我们越来越多地倾听儿童、  相似文献   

15.
沈苇的诗歌存在两种艺术视角,一种是儿童视角,一种是成人视角。选取这样一种角度是基于这样一种发现,即诗人在诗歌中无处不在的对生命的关注和好奇,同时又充满了对生命的悲悯之情和终极关怀。这两种视角同时存在于沈苇不同时期的诗歌中,构成了沈苇诗歌既单纯又深刻的品格。儿童视角使诗人能够发现生活中的诗性存在,成人视角帮助诗人把生活的底蕴揭示出来。  相似文献   

16.
《呼兰河传》的儿童视角是理解萧红这部颇多争议的诗化小说的关键。儿童视角有意识而又合理地遮蔽了作品中其他人物的内心世界,突显了人物灵魂的麻木;小说利用儿童视角,巧妙地实现了对成人世界荒谬性的拷问;最后儿童视角帮助作者完成了一个寂寞的边缘审视者的批判使命。天真的儿童在作品中成为一个成熟的观看者和思考者。  相似文献   

17.
夏玉桥 《中国德育》2012,(11):76-77
儿童有着不同于成人的精神世界和不为人知晓的童年秘密。因此,要想做好儿童教育,必须洞察儿童的秘密,理解儿童的心理。而要做到这些,必须用儿童视角来看儿童的世界。  相似文献   

18.
国外成人学习研究的进展:心理学视角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成人学习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现象,从心理学的视角看,国外成人学习研究的进展主要集中在成人学习能力、成人与儿童学习的差异、成人学习动机、成人学习方式以及成人学习模式研究五个方面。  相似文献   

19.
许多父母和教师在指导孩子的时候,其实是在用成人视角取代儿童视角,其结果往往是以成人化代替儿童化。也就是说,从表面上看,孩子的作品思想深刻了,技法娴熟了,而实际上,儿童最富有潜力的创造性和独特性被扼杀了。  相似文献   

20.
童年是人生一段特殊的历程,有着独特的成长密码。儿童有着不同于成人的思维方式,他们拥有与成人不同的精神世界。我们要站在儿童的立场上,从儿童的视角来探索、体验,内化,直至形成自己的个性品质,才是"有道德"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