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刊中报     
师徒缘○许健 “师傅”调走了,我蒙了。事情来得好突然,我没有一点思想准备……一年前,从未涉及报道工作的我被调到院政治处从事新闻工作。对我传帮带是政治处协理员王翠玉,我亲切称她为“师傅”。“师傅”先是给我进行新闻基础知识补课,从采访、观察、琢磨到最后的下笔、修改、投稿。“师傅”还毫无保留地将自己多年从事新闻工作的心得体会一点一滴教给了我。从第一次采访到第一次用稿,我还清楚地记得第一次在报纸上看到自己名字时的激动心情。当我兴奋地拿着“小豆腐块”跑到“师傅”面前,“师傅”也笑眯了双眼:“哟,处女作发表…  相似文献   

2.
“公共新闻”(publicjournalism)是美国 1 990年前后出现的新的理论 ,美国媒介为此进行了大量的实践探索。“公共新闻”在美国学术界引起了争议 ,同时也在新闻传播实践中总结了一系列原则和策略。本文通过对这一理论的梳理 ,分析了它的理论价值、现实作用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在学者们已经指出从实践出发探讨新闻真实问题的方向上,尝试对新闻真实实践理论进行探索。结合对数字时代信息环境和社会科学领域实践理论的分析,文章提出,新闻真实实践是“制度化新闻业”的多元行动者在不同信息环境中进行的,被时间性和事实性约束的,履行新闻业公开、真实叙述现实世界之责任的综合行动。新闻真实实践理论是支撑数字时代的新闻系统持续运行下去的认知机制,并在新闻判断、信息获取和处理、符号与形式安排以及关系实践的复杂新闻活动过程中得以展开。  相似文献   

4.
杨保军 《新闻大学》2023,(1):51-59+120-121
作为实践观念的新闻观念,是指用来直接指导新闻实践活动,特别是新闻生产传播活动的“新闻”观念。在认定“新闻是对新闻事实的反映和呈现”这一唯物主义新闻观基础上,当代中国新闻实践观念特别强调的是“正面新闻(正面报道、正面宣传)”观念。与此同时,当代中国新闻实践观念始终重视“监督新闻”观念。当代中国新闻实践形成了正面新闻为主与舆论监督相统一的总体新闻实践观念,并构建起了表征这一总体实践观念的新闻概念体系。这样的新闻观念体系,成为构建当代中国新闻学自主知识体系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5.
郑悦 《青年记者》2006,(23):14-15
书本教育脱离实践 “我遇到过新闻系的女同学不敢问路。”——南昌大学王龙志 新闻教育经舆分类为新闻理论、新闻实务、新闻历史三大部分。新闻实务包括了采、写、编、评、广播电视实务等课程。对于这些实战性较强的课程,新闻院校多拘泥于课本教学,淡化实践练习。  相似文献   

6.
什么是“实用新闻”?“实用新闻”与服务性新闻有何区别?“实用新闻”与广告的异同之处有哪些?怎样防止“实用新闻”的寻租现象?对这些问题进行理论上的探索,对于指导新闻实践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一、新闻评论教学的传统互动模式新闻评论人才该如何培养,学界观点不一。有人认为要实施课题型教学,在教学实践中探索积累新闻评论的教学经验并形成系统的理论。以指导后续教学;有人认为要夯实基础。可以通过讲授、研读或观摩名家作品以及专业基础课的教学来进行:有人认为要强化实践。多开展实际的新闻评论写作与摄制,激励学生积极参与新闻采编、社会实践与社会调查;有人认为可安排学生到媒体评论部实习或包干一个媒体专栏,或联系媒体著名评论员以“一对一”的方式帮带学生。  相似文献   

8.
运用心理技艺采写体验式新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人说新闻是“青春饭”,特别是体验式新闻的采写,首要激情。如何蓄积新闻内功?怎样能令新闻采写功力厚积薄发?能否让这座新闻富矿开采出货真价实的东西?最近,笔者有幸利用闲暇时间通读了现代心理学相关书籍,并将理论联系实践,逐渐找到通向上述问题答案的捷径。  相似文献   

9.
宋万林 《新闻知识》2006,(12):24-26
新闻传播学博士不会写新闻消息,这是当代中国新闻教育的悲哀。它反映出新闻理论研究与新闻实践的“两张皮”;新闻教育之“学”与“术”的严重脱节;高等新闻人才培养目标的惊人错位。21世纪需要高水平的新闻人才,传统的新闻教育对此捉襟见肘。超越与突破传统新闻教育之桎梏,建构全新的新闻人才培养目标与教育模式是当务之急。“复式专才”的新闻人才培养目标,是当代新闻实践的总结与前瞻结果,在“四化”体系的支撑之下,它将使当代中国新闻教育重现生机。一、“复式专才”的内涵“复式专才”即新闻人才的培养目标,指21世纪的新闻人才应该是“…  相似文献   

10.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宣传重点抓得再准,没有扎实深厚的新闻根底,想写出好新闻那是枉然。新闻根底包括新闻专业理论和新闻业务素质两个方面。新闻专业理论是新闻实践的升华和总结,也是指导人们从事新闻实践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新闻从业者的实践是其有关新闻传播的所有行动,这里的实践指新闻从业者的日常性活动。本文对新闻从业者实践逻辑的分析来自于布尔迪厄的社会实践理论体系。这是一套由“场域”、“资本”和“惯习”三个概念及其相互关系建构起来的理论体系,实践是惯习、资本和场域相互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2.
张霆 《新闻传播》2006,(5):12-13
近年来,“民生新闻”方兴未艾,影响力与日俱增,成为新闻业界与学界共同关注的热门话题之一,新闻业界对其进行了广泛而具体的实践与探索,新闻学界对其进行了积极而有益的研究与探讨。在这些具体实践与相关讨论中.我们发现,民生新闻仍有一些理论与实践问题需要深入研讨.比如.如何提高民生新闻品质问题、民生新闻里的轻农问题等等,为此,本刊特推出一期专题研讨。[编者按]  相似文献   

13.
“民生新闻”的崛起与现代电视新闻的走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电视“民生新闻”改革浪潮席卷国内电视媒体。“民生新闻”的崛起在对传统的电视新闻理论及实践带来巨大冲击的同时。也使电视人遭遇空前的彷徨与困惑。本文结合河南电视台的“民生新闻”改革实践,全面剖析了“民生新闻”的内涵、特点。以及其对电视新闻由传统向现代转变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有关“官权富”的新闻总在网络上频繁掀起舆论大波。当这类事件发生时,大众媒介趋向于将事件简单标签化,进入二元对立的“官权富”媒介再现框架,夺取稀缺的注意力资源。却忽略了新闻的真实性,缺乏对当事人的人文关怀.表现出盲目反精英、反权威、反体制的民粹主义倾向。文章从媒介框架理论和“官权富”事件的媒介再现出发.结合中国留学生在美遇害的“南加大枪击案”的舆情传播过程,对其中缺失的新闻真实性和理性的公民媒介素养进行分析,呼吁“官权富”媒介再现框架的理性回归,建设一个客观理性的媒介文化传播环境。  相似文献   

15.
孙凤岐 《新闻窗》2005,(6):9-10
中国共产党的新闻思想,是中国共产党人对自己建党以来的新闻实践不断进行理论思考和经验总结的结果,是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同中国共产党新闻工作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在漫长的新闻实践过程中,党的新闻思想不仅排除了“左”的和右的错误倾向的干扰和影响,而且学习、借鉴了一些反映新闻传播基本特征和一般规律性的东西,逐渐形成科学理论,使之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16.
经济报道如何从艰深、晦涩、枯燥的窠臼中走出来?将经济现象置于“社会人”这一转换了的视角下,进行透视和解析.然后出之以更为鲜活可感的文本。是一种被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可贵尝试。有人称其为“经济新闻社会化”,有人将之冠名为一种崭新的边缘性新闻文体——“社会经济新闻”,都使得原本乏人问津的“纯”经济报道。变得更有生活味、人情味。如此,才能激发读者阅读兴趣和互动欲望,经济类报纸也才能真正办活。以下,笔者结合自身采写经历及关注到的新闻实践,谈几点粗浅体会。  相似文献   

17.
作为新闻学教育的基础和必修课程,新闻理论课程在我国一直处于地位重要但教学“鸡肋化”的尴尬之中.理论与实践脱节,教学效果不彰是当前我国新闻理论教育的最大弊病.引进案例教学法,充分发挥案例的吸引力和导向力,让学生在现实情境的积极讨论中培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理论教学回归到“实践·理论·实践”的科学模式,是促进和改善新闻理论教学的有效途径,也应成为今后我国新闻学教育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8.
公共新闻是民生新闻的突围之道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武俊 《青年记者》2006,(6):46-47
自2001年深圳的《晶报》明确宣称“以民生新闻为特色”以来,民生新闻这一新的理念就给传媒业带来了新的动力。随后不论是报纸还是电视台电台都努力进行着新闻实践,出现了一股“民生新闻热”,但随着实践和理论探索的不断深入,民生新闻的自身局限性越来越明显,民生新闻进入了拐点  相似文献   

19.
陈焰 《新闻实践》2011,(3):69-70
经济新闻总是与经济体制改革、社会重大变革等重大主题联系在一起的。因而,经济新闻比之于与社会新闻来说,相对会显得严肃与严谨。作为以民生新闻、社会新闻为主打的都市类报纸,怎样在经济报道方面进行创新,怎样让比较理性的经济报道充满可读性呢?对此,绍兴晚报以“转型升级报道”为抓手,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在经济报道上找到了创新的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20.
在媒体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大量新闻信息铺天盖地,如何提高新闻报道的吸引力,就要求新闻从业者提高对信息资源把握的能力,而这种能力,就必须依靠世界观、人生观的改造,同时,更离不开新闻理论的支撑和对新闻知识的运用,用理论来指导新闻实践,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让自己“生产”的“内容”在激烈的媒体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本文从新闻事实的把握、新闻素材的选取、寻找新闻第二落点、以受众为中心等多个方面,阐述在新闻实践中找准理论坐标系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