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李憬 《科教文汇》2010,(5):163-164
高职英语教学中"学困生"的问题是高职教育的一个重要课题。笔者分析了高职英语"学困生"的特征及形成原因,并提出通过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和谐的课堂气氛、开展合作学习、实施分层教学、优化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等教学策略来转化"学困生"的教学理念。  相似文献   

2.
高中阶段是学生学习成绩两极分化的关键时期,一些学生缺乏纪律观念,不能很好的完成作业,学习成绩较差,成为学困生。学困生往往没有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对知识认知困难,或者是情绪消极缺乏学习兴趣。教师要对学困生宽容教育,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采用事宜的教学方法,激发学困生学习的自信与兴趣。  相似文献   

3.
学困生的产生不是一天形成的,学困生的产生与学校、老师、学生本人、家长、社会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在转化过程中,需要利用一切因素,激发学困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4.
苏学艺 《科教文汇》2010,(35):29-29
在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学困生却越来越多,尤其在农村初中这种现象尤为严重。在本文中,笔者将从主观和客观两方面分析农村初中学困生形成的原因,并从提高学习兴趣、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学校与家庭的协作等方面入手,谈谈如何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  相似文献   

5.
正初中数学学习对于少数民族地区的农村学生而言,由于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加上数学这一门学科最大的特点是连贯性很强,导致一些学生感觉学习数学非常困难,从而对学习失去信心,形成所谓的"学困生"。以下我将谈一谈我们班学困生的特点以及逐步对他们进行转化的几点尝试。一、数学学困生的特点及分析1、班级学困生的分析学困生,顾名思义,就是在学习中存在一定困难的学生。原因有多种多样,有些"学困生"在小学入门阶段就没有注意认真学习,  相似文献   

6.
张小利 《科技风》2011,(16):220
学习方式的转变是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改变原有的单纯接受式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皆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探究学习方式是课改的核心任务。帮助学困生及时调整、转变学习方式,是转变学困生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7.
张洁 《科教文汇》2008,(19):134-134
实施素质教育应重视学困生的转化工作,转化学困生对学校整体教学质量的提高起着重要的作用。但在英语教学中,一些学生没有明确的学习目的,没有浓厚的学习兴趣,学习方法不得当而成为了“学困生”。本文在多年教学经验及对英语教学方法的研究的基础上,从多种视角分析学困生产生的成因,实施有效的转化策略,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并以此来推进学校的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8.
牧区中学数学学困生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来自学生家庭、学生自身、教师、教材等方面。本人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从学困生学习兴趣培养、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的培养、分层要求,因材施教、尊重信任、赏识长处、树立学困生的自尊心、自信心、克服其自卑感五个方面着手探讨转化方法和采取适合牧区数学教学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9.
农村小学英语学习中"学困生"的形成主要有教学条件、教师、学生、家庭等方面的原因。帮扶农村小学英语学习中的"学困生"需要教师着力于消除学生逆反心理,多方面提高教学质量,合力做好家庭教育。  相似文献   

10.
在高等数学教学中学困生形成的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来,由于高招政策的变化,一些数学成绩较差的学生进入了高职院校,这给教学带来了一些问题,每年入校的学生中有20-30%左右的学生表现为对数学学习有较大的困难.其主要特征表现为:学习不主动,听课如天书,上课不发言,作业有困难,经常有拖欠,考度只想看,成绩不及格,渐渐地产生了厌学心理,背上了"自卑"的包袱,更无从谈起学习数学的兴趣与爱好,以致于有些学生放弃对高等数学的学习.因此,在大力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为了全面了解学困生形成的主客观原因,帮助学困生摆脱学习困境,全面提高学困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主学习"的能力,树立人人是人才,人人可成才的教育理念,引导学生走上成才之路,改进教学方法,为此研究学困生形成的原因与对策,是目前急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孙瑜 《科教文汇》2014,(33):22-23
英语教师不仅要传授英语知识,而且肩负着塑造学生心灵的重大责任,英语教师在教学中和生活中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对学生产生强大的感召力和影响力。因此,需要英语教师以身作则、为人师表,不断提高个人素质,将教与学紧密结合,与学生建立良好关系,依靠自身完美的人格魅力成为学生学习中的师,生活中的友。  相似文献   

12.
沈振松 《科教文汇》2013,(11):101-103
谚语短小精悍、朗朗上口、富于哲理,教师利用自身的专业知识有意识地挖掘和利用英语谚语中的德育因素和它的教学辅助作用,根据对初三学生的英语能力分析,借助和利用谚语所特有的语言魅力以及它的语言结构,把谚语巧妙地运用在英语教学中,可以激活课堂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积极有效地利用英语谚语在教学上的正迁移作用,提高了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切实缓解了学生在初三阶段的心理压力和英语学业负担。  相似文献   

13.
黄攀 《科教文汇》2011,(11):166-167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教学艺术就在于设法引起学生的兴趣,有了兴趣就肯用全部的精力去做事情。"为了让学生能够在英语学习的漫长道路上有一个好的开始并为将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不仅是《国家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对中小学英语教学的要求,更是备受关注和探讨的课题。本文以激发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理论依据为出发点,通过对应用全身反应教学法等方法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途径进行阐述,希望对激发中小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4.
孙琪 《科教文汇》2013,(28):107-107,112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的传授而获得的,而是通过学习者在一定的社会文化情境中,借助学习过程中其他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构建的方式而获得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传统教学理论带来一场教学改革,教学的中心由教师向学生转移,也意味着教师和学生的作用的改变。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要坚持以学习者为中心,积极创设出符合英语教学内容要求的相应情境,搭建新知识与旧知识间的相互联系,鼓励学生协作学习,从而引导学习者实现建构主义理论下的知识建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具有巨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王娟 《科教文汇》2014,(2):132-133
在英语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学生英语的水平,是英语老师的首要教学任务。本文认为可以利用教师爱的教育,情的感染,趣味课堂的设置,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英语课堂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英语水平。  相似文献   

16.
骆刚 《科教文汇》2012,(14):148-150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不论做什么事情,兴趣是非常重要的。在英语教学中,如果学生对英语不感兴趣,就会导致上课无人听讲,教师提问无人回答,课堂气氛死气沉沉,还会使原本复杂的英语知识更加难学,学生因而产生厌学情绪。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唤起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学生从过去的"要我学"转变成现在的"我要学",就会取得满意的效果。那么如何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唤起他们的求知欲,是英语教学的关键。在英语教学中应如何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乐学、会学、善学,并养成良好的学习英语的习惯呢?  相似文献   

17.
许浩 《科教文汇》2012,(11):145-145,152
在中学英语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根据实际,明确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用适当的方式,建立和谐的英语课堂,激发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真正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率,实现达成教师教学目标和学生掌握英语知识获得终身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张文红 《科教文汇》2014,(30):161-163
目前中职英语教学现状堪忧,学生畏学,老师畏教,课堂抬头率低,是公认的"第一杀手学科"。运用多媒体现代教育技术开发、构建多元而巧妙的教学情境,能有效刺激中职学生学习英语兴奋点,提升了中职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效率。本文在简要阐述当前中职英语教学现状基础上,就中职英语教学中多媒体情境创设策略进行了探析,并提出了注意问题。  相似文献   

19.
严章梅 《科教文汇》2012,(14):146-147
本文主要从多年的教学经验积累,阐述了激发中学生在学英语过程中的积极主动性,即加强学生主体参与意识。加强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以及语言交际能力,由教师引导启发,学生自学,相互交流的教学模式,使学生的心理从学英语的兴趣到主动学习的过程。  相似文献   

20.
周静 《科教文汇》2012,(11):143-144
现代多媒体教学与传统的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既提供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场景,又活跃了课堂气氛;既丰富了学生的英语实践,又拓展了学生的思维空间,扩充了学生的学习资源,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在实践中,要注意与学生的互动交流,注意渲染学习环境,注意把握教学节奏,注意把握英语重点,精心制作和运用多媒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