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林伯襄先生是清代著名的教育家,曾经担任过新中国河南省文教厅的副厅长,也是河南留学预备学校的首任校长。本文叙述了林伯襄先生的办学过程,并对其主要的教育思想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2.
1912年,"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成立.河南教育界的进步人士有感于政局依然动荡,民不聊生,新式学堂"尊孔读经"的封建教育模式不变,纷纷建议省政府设立留学欧美预备学校,向欧美派遣留学生.同年,"河南留学欧美预备学校"在古城开封清代贡院旧址诞生,首任校长为著名教育家林伯襄.1922年5月,冯玉祥任河南督军,力主创办大学.  相似文献   

3.
在历史文化名城、七朝古都开封,有一所几近百年的大学--河南大学.100年前的1903、1904年,全国会试曾在这里举行,上千年的科举制度终于在这里划上了句号.20世纪初的欧美流行风和辛亥革命胜利的曙光,孕育和催生了这所大学.1912年,以林伯襄为代表的一批仁人先贤在这里创办了河南留学欧美预备学校,是为当时中国的三大留学培训基地之一,河南大学的光辉历史由此揭开序幕.建校90多年来,河南大学严守"明德、新民,止于至善"的校训,在一代代学人的精心耕耘下,形成了"团结、勤奋、严谨、朴实"的优良校风,为推动社会发展、科技进步、经济建设和教育振兴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不断实现并超越着她的自我价值.  相似文献   

4.
今年是周振甫先生诞辰一百周年。回想起先生在世时的许多往事,仿佛昨日,依然是那样清晰,真切,令人怀念。我与先生相识二十馀年,从先生那里学到了很多东西。  相似文献   

5.
一六十年前,一九二二年我在上海吴淞中国公学中学部读书的时候,认识了饭森正芳先生。他已五十多岁,我才十八岁,我们成了忘年之交。我这个年纪轻轻的中学生,为什么会和日本老先生交朋友呢?因为饭森先生是日本世界语者,那时候我和同学吴克刚在向胡愈之先生学习世界语,是胡愈之先生把我们介绍给饭森先生的。饭森先生原来是日本世族出身的海军军官,后来受了托尔斯泰的和平主义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今年,恩师甘惜分先生喜逢百岁大寿,我应当毕恭毕敬地站在这位泰斗面前,认认真真地执弟子礼才是。甘先生被称为泰斗,当之无愧!因为他是我国著名的新闻理论家、教育家,是他担任导师培养出了我国第一位新闻学博士童兵先生。我国当代著名大学新闻学界的著名博导,除童兵先生外,还有喻国明先生、刘建明先生、刘燕南先生等多位大腕学者和教授,都出于他的门下。我一生最幸运的事情之一是也能忝列他的门墙。不过,我属于“不才弟子”。但是,恰  相似文献   

7.
《全国新书目》2022,(3):61-62
<正>陈嘉庚先生是一位划时代的历史人物,世界伟人,是著名的爱国华侨领袖、实业家、教育家、慈善家和社会活动家。本书收录了首都各界公祭陈嘉庚先生大会悼词、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关于接受陈嘉庚主席爱国遗嘱的决议、社会各界对陈嘉庚先生的追悼与回忆文章、陈嘉庚先生的生平事迹、陈嘉庚先生年谱、陈嘉庚先生言论选辑等。  相似文献   

8.
近日,著名学者、光复博物馆馆长马未都先生来到西藏自治区档案馆参观。马未都先生对馆藏军事档案类的兵册表达了由衷的赞叹,认为做工如此精致的兵册是不多见的。在参观结束后,马未都先生为西藏自治区档案馆题词"档案是历史的  相似文献   

9.
施廷镛(1893-1983)是我国老一辈图书馆学家。由施廷镛先生的长子施锐先生执笔和编辑的《奋斗一生——纪念施延镛先生》一书已由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论文是该书的书评,对书中叙述的施延镛先生的成长历程、各个时期的学术活动、社会活动和家庭生活等内容进行了述评。  相似文献   

10.
张一弓先生是我国当代著名作家,曾任河南作家协会主席,现为河南省作家协会名誉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为了能把张一弓先生的档案资料征集进馆妥善保管,市馆征集人员对张一弓先生进行了登门拜访,张一弓先生将其档案资料无偿捐赠市档案馆永久保存。  相似文献   

11.
编者按 今年是鲁迅先生逝世70周年.先生对中国现代文学史、思想史的影响深远,对于编辑、出版图书和刊物,也投入了极大的热情和精力,做出了独特的、巨大的贡献.而关于先生的任何话题,在学术界也总不会寂寞.无论是怎样的剖析论证,最后的指向,都是力图更加接近先生民族之魂的内核吧.  相似文献   

12.
一可不,全都是上个世纪的事了,先父圣陶先生和贾祖璋先生都在1988年已经过世。柏松兄和我都记得“文化大革命”期间,祖璋先生路远迢迢迁居福建,两位老人家就此书信不断,可是谁也没料到竟然积累了两百多通。真亏祖璋先生的细心和恒心,把这一大摞书信保存得如此整洁完好。  相似文献   

13.
去年11月初是潘旭澜先生70寿诞,作为他的学生,能和先生一起共度这一快乐的生日,内心的喜悦是无法言说的。对先生来说,30年前根本就没有过70岁生日这个奢望,那时他正在苦难之中,能活下来就属不易。好在经历磨难之后,先生今天能健康愉快地与家人和学生们举杯笑谈,不能说不是一个奇迹。 80年代中期我考入先生门下,随先生治中国当代文学,于今已有15年了。说来汗颜,这15年来,先生的学问没有  相似文献   

14.
2009年3月,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和台湾胡适纪念馆联合编辑的《胡适王重民先生往来书信集》由国家图书馆出版社和安徽教育出版社联合出版。4月2日,北京大学举办了该书的发布会和座谈会,20余位专家和记者出席了会议。王重民先生是著名的文献学家、图书馆学教育家,是胡适先生在学术研究方面的知己、助手,正是在王重民先生的积极建议下,在时任校长的胡适先生的大力支持下,北大于1947年创办了图书馆学专业。下面发表该书主编王锦贵教授在出版发布会上的发言,以帮助读者比较深入地了解该书的编辑出版缘起、主要内容及其学术价值等。  相似文献   

15.
前几天参加图书馆学会成立三十周年纪念活动,在会上遇见金泯先生的夫人余葭生女士,这使我想起了金泯先生。金泯先生在世时尽管学会还没成立,但他当时所在的辅导部其实是承担着学会的一部分工作和职能的,除了举办干部培训班外,还配合中心图书馆举办业余大学和北大函授班。下面我将我和金泯先生的点点滴滴回忆出来,以追忆金泯先生。  相似文献   

16.
最近,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了由戈宝权先生翻译的《普希金抒情诗全集》(四卷本),这是广大诗歌爱好者的福音。戈宝权先生不仅是著名翻译家和作家,也是普希金研究的学者。先生穷50多年的精力,潜心翻译和研究普希金的作品,取得了国际公认的成  相似文献   

17.
韩莹 《今传媒》2004,(4):50-51
今年5月23日是张岱年先生的95寿诞之日。北大、清华两校的众多弟子为先生祝寿,并举办张岱年先生学术思想研讨会。为纪念先生从教70年,应北大朋友之邀,今年3月中旬,我两次到先生家为他老人家拍照,并采写了近两万字的《仁者寿》长篇专访。  相似文献   

18.
刘国钧先生是我国图书馆界的一代宗师,著述丰富,成果涵盖图书馆学、文献学和文史哲等多个学科领域。文章回顾了《刘国钧先生著译系年目录》的编制历程,介绍了增订版目录的组成部分、著录方式、编号系统,并对刘国钧先生的著述进行了简要统计。  相似文献   

19.
不薄名人爱新人——试论秦兆阳的编辑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探讨了著名的编辑家秦兆阳先生重视新人作品,培养和力推文学新人的编辑实践,指出秦兆阳先生重视新人新作的原因是为了实现其编辑主张和办刊宗旨。探讨了秦兆阳先生的办刊编辑思想是以一定的文学主张为宗旨,以优秀的作品为支撑,形成了文学主张、文学编辑、文学作品和谐统一的模式。  相似文献   

20.
<正>2015年7月8日上午,梁又铭先生作品捐赠仪式在我馆举行。梁政均先生和夫人、我馆馆长吕章申、副馆长陈履生等出席仪式。吕章申馆长说,梁又铭先生是国民党的著名军旅画家,创作了众多抗日题材画作。今天梁政均先生将其父亲的画作慷慨捐赠给中国国家博物馆,丰富了我馆的馆藏,弥补了我馆国民党方面艺术家作品的空白,这种义举值得高度评价。梁政均先生说,父亲创作抗战题材画作的初衷,是希望通过这些画,激发人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