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课堂教学是由教师、学生和教材,在一定的教学环境中,按照既定的教学目标以恰当的教学方法,在有秩序的课堂纪律条件下,所构成的整体活动。在这一活动中,“人”是最重要的因素,即学生和教师。当前学术界达成的共识是“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师“教”的目的在于学生的“学”,教师工作效率的大小取决于学生“学”的情况,学生“学”的好坏取决于学生“创新”能力发挥的程度。  相似文献   

2.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这已成为知识经济时代国人的共识。基础教育是国家创新体系的基础 ,课堂教学又是创新教育的主渠道 ,在课堂教学方法创新方面 ,教师的职责主要不在于“教” ,而在于指导学生“学” ,不能满足于学生“学会” ,更要引导学生“会学” ;在创新教学过程中 ,教师的首要任务在于营造生动活泼的教学气氛 ,使学生形成探索、创新的心理愿望和性格特征 ,形成一种以创新精神吸取知识、运用知识的品格。本着这种创新教学思想 ,笔者在文学作品的教学上作了如下探索 :一、首先为学生上好文学作品的“阅读欣赏课”象作商品广告…  相似文献   

3.
一、课堂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主体性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和灵魂,它是指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教师的主导性在于对教学的主导、设计、组织和对课堂气氛及学生学习效果的控制。课堂教学要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原则,将“讲堂”变为“学堂”,把时间还给学生。教师在对教学目标、内容和模式进行设计时,要着眼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维能力,调动学生的学习自觉性、主动性和积极性,真正使学生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在教法上要注重学法的创…  相似文献   

4.
关于学案设计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施学科课堂教学创新教育,课堂教学设计的改革是关键。课堂教学设计既要体现教师的教学理念,又要反映对教学内容的处理和教学方法的选择;课堂教学设计还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具体实施过程与效率。因此,课堂教学的改革,要在设计上下功夫。传统教学设计所形成的教案,主要是从方便教师“如何教”的角度入手,确定教学的重点、难点,安排教师的教学活动过程。陶行知先生说:“学生学的法子,就是教的法子。”当代教学倡导以学为本,要求教要为学服务,树立知识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己学会,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培养学生的自我学习、自我…  相似文献   

5.
姜红 《广西教育》2014,(9):110-110
叶圣陶先生认为:“教师对学生是极有帮助的。所谓帮助,主要不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引导学生自己去求得知识,也就是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自己去解决问题。”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习得方法、学有所获。只有做到这一点,课堂教学才能够实现“以教师为主导”向“以学生为主导”的教与学方式的转变。  相似文献   

6.
王雅芬 《教学月刊》2003,(12):10-13
学生的学习能力是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形成和发展的基础,英语教学要落实素质教育,就应立足课堂教学,把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作为主攻方向。学生的种种能力不是单纯的“教”就能培养出来的。教师的职责不仅在于“教”,更在于指导学生“学”;不能满足于学生“学会”,更要引导学生“会学”。课堂教学过程,应成为学生积极思维、探究成因、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过程。学生只有在教师指导下创  相似文献   

7.
教师要减负,首先必须改变“课内不足课外补”的教学现象,向课堂45分钟要质量。俗话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提高和保证课堂教学质量,就要在课前作好充分的准备,设计好教学过程,编写好教案,才可能提高教学效果。很难想像,不认真设计教学并写好教案,而是“抄一辈子教案”的教师会是一个称职的好教师。所以,笔者以为,教案不仅要写,而且要写好。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开展,教师编写的教案也要适应改革的需要。1.教案要从重视教师“教”的构思,转向重视学生“学”的引导。教师的职责,不仅在于“教”,更在于引导学生“学”,学…  相似文献   

8.
思想政治课教学的生命力不只是教师的教,更重要的是教师的导“学”与育“生”.导“学”就在于唤醒教师关注课堂教学的平等性、包容性、开放性,还学生健康的学习环境;育“生”就在于唤醒教师关注学生的学习生活、学生的人生,关注学生日常生成问题的解决,还思想政治课应有的教育功能.  相似文献   

9.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教师主导艺术秦丽华,顾云辉现代教学论认为,在课堂教学中应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变过去教师“讲”学生“听”为教师“导”学生“学”。教为主导,是学为主体的前提条件,是学生学的外因;学为主体,是教为主导的目的和归宿,是学生学的...  相似文献   

10.
课堂教学是培养创新素质的主渠道,必须实现由传授型教学向创造型教学的转变,实施创造性教学。要实现这个转变,笔者认为教师在课堂上必须做到“四给”。给学生主体地位。教师必须树立“教”是为学生“学”服务的观念,在承认教师主导地位的同时,更应确立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摆正位置,甘当配角,发挥主导作用,循循善诱地引导学生自主发展,捕捉学生在创新中的闪光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造能力。给学生和谐的课堂气氛。教师要实行教学民主,建立伙伴型的师生关系,真诚地对待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保护学生…  相似文献   

11.
“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人”,这是一个十分深刻而带有根本性的命题。教师的“教”从根本上说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课堂教学必须密切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以学定教”、“顺学而导”,让学生在与教学环境、教学文本、教师以及同学的思维碰撞中产生火花,课堂教学才能不断“生成”。  相似文献   

12.
桎梏中小学教师创造性教学的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课堂教学是实施创新教育的主阵地,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离不开教师的创造性教学。然而,即便是在倡导创新教育的现实背景下,许多中小学教师在课堂进行创造性教学的积极性也不高。束缚教师进行创造性教学的因素很多,既有来自主观层面的教师自身因素,也有来自客观层面的评价因素,还有来自背景层面的文化因素。只有正确处理这些因素,才能促进教师创造性的“教”、学生创造性的“学”。  相似文献   

13.
新课程倡导的“以学论教”的教学评价,强调以学生的课堂学习中呈现出的状态为参照,来评价课堂教学质量。“以学论教”是对“以教论教”的否定和创新,不仅能激活课堂、促进学生智能发展,同时也有利于教师教学能力提高。“以学论教”从关注教师的“教”到关注学生的“学”,无疑给现行的课堂教学、教师的教学行为及其相关的教学管理等都带来巨大的冲击和全新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
初中英语教学重视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基础,提高初中英语教学质量,关键在于教师转变教育观念,推进教学创新,实现师生互动的课堂教学。而教学互动又在于教师的“善教”与学生的“乐学”。让学生掌握“乐学”的学习方法,对话式就是其中的一种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15.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学生、教材和环境是影响课堂教学质量的最基本、最重要的因素。在这四种因素中,教师是“教”的主导、学生是“学”的主体,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之间的矛盾是最主要的矛盾,它支配着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是矛盾的主要方面,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的组织安排、教学方法和手段的运用等都是取决于教师的主导。  相似文献   

16.
课堂教学是新课程实施的主要领地,因此,课堂教学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传统上,我们的课堂教学,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角度而言,主要局限在教师的教上,从新课程的发展性教学核心内涵——“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三维目标而言,主要局限在知识技能教学和教法上。新课程理念下新的课堂教学观,就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而言,更加注重学生的学;与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掌握相比较,更加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方式,重视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养成。新的课堂教学观致力于学生的主动发展,致力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  相似文献   

17.
徐淑梅 《成才之路》2010,(14):70-70
新课程理念下新的课堂教学观。就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而言,更加注重学生的学;与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掌握相比较,更加重视学生的获取知识的过程。新的课堂教学观致力于学生的主动发展,致力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而教师的主要作用在于引导学生积极探究,激发学生主动从事数学活动,并在学生需要的时候给予恰当的帮助。教学中不要追求知识的“一步到位”,  相似文献   

18.
教学之道在于“学”,“教”服务于“学”,因此,作为课堂教学活动的首要环节,即教学设计,也理应着眼并服务于学生和学生的“学”.然而,纵观当下教师的教学设计,不乏存在着以“教”为核心,以“教”代“学”的现象,无视学生鲜活的生命个体及成长发展规律,或者教师单纯以自身经验之“眼”观察和评判学生,用自己的“想”代替学生的“思”.  相似文献   

19.
加涅认为:“教学的手段和方式虽然多种多样,教学的主要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的学习”。陶行之先生也曾指出:“所谓教学,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而是教学生学。”因此,“教学”,简单地说,就是“教师教学生学”。其中,教师是教的主体,学生是学的主体,教师的教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学生的学是教师的教的出发点和归宿。教师的教对学生的学发挥着主导作用,这种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教师能否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能否“按照学的规律教”,能否通过一定的教的方法,教会学生必要的学的方法,引导学生逐渐学会学习,提高教学的效…  相似文献   

20.
<正>“学为中心”课堂教学改革,是多种教学理念交汇融合的创新实践。其逆转“教为中心”的传统教育观念,催化“学为中心”“以学论教”等新的教学观念,有利于教师从传统角色转型为学习活动的设计者和指导者,学生的身份沿着知识旁观者、参与者、示范者、创造者的轨迹不断晋升。不过,“学为中心”课堂教学的具体实践目前存在推进效果不理想以及模式化、表面化等问题。归根结底,这是因为在教学组织环节没有将“学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有效转化为课堂教学的实际行为,教学设计不能落地见效。因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