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从哲学视角对大学文化和校园文化进行辨析,认为大学文化是属于形而上的范畴,高校校园文化活动是属于形而下的范畴,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必须以大学文化为指引。大学精神是大学文化的核心,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处于导向地位。孟二冬精神是中华传统文化培育起来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相契合的时代精神,具有导向、凝聚、塑造、激励、规范等价值,宿州学院用孟二冬精神推进校园文化建设是以优秀文化载体来建设特色校园文化、培育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路径。  相似文献   

2.
重温胡锦涛总书记的回信精神进一步加强师德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京大学孟二冬教授的事迹曾经感动了全国,胡锦涛总书记把他的精神概括为勤勉踏实的治学精神、为人师表的高尚品德、教书育人的杰出楷模和"两种魅力",即学识的魅力和人格的魅力。胡锦涛总书记给孟二冬教授的女儿孟菲同学的回信,高度评价和深刻阐释了孟二冬教授的高尚师德,对于我们在新时期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文化精神,是某种文化创造过程中基本的整合的价值系统,是维系民族团结和谐的纽带,是一种文化的内在品质和特殊风格。“人人成功”理念就是一种文化精神,在人力资源整合、大学精神构建及先进文化凝练过程中起到引导和统领的作用。作为文化精神的“人人成功”理念,为文化“化人”的过程提供一个科学的价值坐标,并为文化“化人”的终极目标提供指向。  相似文献   

4.
大学作为优秀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和思想文化创新的重要源泉,积极发挥着文化育人的作用。器物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是大学文化体系中三类很重要的文化形态,主要体现在器物文化是育人的基础,制度文化是育人的保障,精神文化是育人的动力。大学文化在发挥育人功能的过程中,可以借助大学器物、大学制度以及大学精神来实现。  相似文献   

5.
胡锦涛总书记给孟二冬女儿的回信,语重心长、感情真挚,对孟二冬勤勉踏实的治学精神、为人师表的高尚品德、诠释和躬行中华文化精髓的模范行为作了充分的肯定,进一步明确了“孟二冬精神”的内涵。将孟二冬精神与中华文化联系在一起,体现了总书记对中华文化尤其是传统道德修养的重视。在信中,他指出,在孟二冬身上,不仅体现了学识的魅力,而且体现了人格的魅力。孟二冬的人格魅力,形成于并表现在平凡的日常生活中。正如北京大学工学院03级硕士生付超奇所说,人们记忆中和孟二冬老师的交往,没有雷鸣电闪般的传奇,尽是和风细雨般的细节。他从来都是…  相似文献   

6.
中华民族向来倡导治学精神,通过学习胡锦涛总书记给北京大学孟二冬女儿的回信,强调在新时期要大力弘扬治学精神,建立健全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7.
文化引领是大学文化与生俱来的品性。在大学文化生命机制的作用下,时代要义决定着大学文化引领的价值导向和精神诉求。传承民族文化、探求普遍真理、化解社会冲突、构建和谐社会是大学文化职能回归的时代要求。大学文化引领职能的时代溢出与应然回归需要我们理性审视大学的文化动因、科学探寻大学的文化本原、全面拓展大学的文化实践。突显大学精神文化的主导作用、体现大学制度文化的规范作用、彰显大学学术文化的引领作用、强化大学行为文化的示范作用等是大学文化引领职能回归的理性路径。  相似文献   

8.
大学文化建设的理性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文化是以大学为载体、通过历届师生传承和创造,为大学所积累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的总和,其核心是大学精神。在新形势下,高校应坚持以“人”为中心、紧扣“和谐校园”这一目标,突出文化精神、文化风气、文化组织、文化环境、文化素养等五个建设重点加强大学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9.
大学文化建设是由物质、行为、制度、精神不同层面要素组成的系统工程。当前我国大学文化建设存在着重物质轻精神以及官场化、商业化、市井化等不良倾向。坚持四位一体、全员共建,积极凝练大学精神和核心价值,强化制度建设和校风建设,重新铸造大学之魂,是促进大学文化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0.
大学文化即为大学的精神宪法,是大学在长期发展过程中积淀形成的精神成果和物质成果的总和。作为一所新型的大学,开放大学文化包含着虚拟性、开放性、创新性和多元性等特征。随着开放大学在转型升级道路上的不断探索,开放大学在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的建设也一样充满挑战和期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