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我国女大学生优秀竞技健美操选手体能能力评价标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110名优秀女大学生竞技健美操选手为研究对象,用R型聚类分析方法从20项初选体能结构指标中筛选出能有效反映其体能水平的9项指标,运用因子分析的方法求出各指标的权重并建立我国优秀女大学生竞技健美操选手体能特征模型、体能单项评分标准和体能综合等级评价标准.旨在为教练员科学规划运动员的体能训练提供依据,并为女子健美操项目选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我国优秀游泳运动员速度耐力专项素质综合评价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110名优秀女大学生竞技健美操选手为研究对象,用R型聚类分析方法从20项初选体能结构指标中筛选出能有效反映其体能水平的9项指标,运用因子分析的方法求出各指标的权重并建立我国优秀女大学生竞技健美操选手体能特征模型、体能单项评分标准和体能综合等级评价标准。旨在为教练员科学规划运动员的体能训练提供依据,并为女子健美操项目选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撑竿跳高翻转技术的动力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要 两维坐标上的撑竿跳高翻转动力学分析是用一个由九个环节组成的刚体模型完成的。用16毫米高速摄影机拍摄五个优秀撑竿跳选手的比赛动作,再把影片转换成数字数据并对其进行平滑处理,然后计算出每一名选手肩部、左髋、左膝、右髋、右膝以及竿子下握手相对于上握手所产生的合转矩函数曲线,最后比较选手之间的每一关节转矩曲钱并述及所观察到的动作技术。  相似文献   

4.
中国CBA与美国NBA篮球选手技战术指标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运用文献资料法、数据统计法、对比评价法,对中美两国优秀选手主要技战术指标进行了对比和分析,显示出中国CBA选手在得分、篮板球、盖帽、助攻、扣篮以及战术方面与美国NBA选手存在明显的差距。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2000年和2003年部分世界优秀选手200米混合泳的调查分析,计算出优秀选手200米混合泳的周期参数与动作频率参数,为教练员运用这些参数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高水平运动员测试的地图、线路以及参测选手定向实践赛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结合5 000 m跑成绩设计出选手测试过程中用于解决定向技术问题用时的方法及其所占总用时的百分比,以此作为评价运动员定向技术水平的指标。  相似文献   

7.
对我国与世界优秀男女田径选手的身高、体重和克托莱指数进行分析和比较,表明:我国男女田径选手上述3指标具有明显的项群特征,且与世界选手3指标在不同分组项目中排序均具有一致性。在中长距离、超长距离同一分组项目中我国与世界优秀田径选手的上述3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在短跨、跳跃、投掷及全能同一分组项目中我国田径选手的上述3指标均明显低于世界选手,说明该类分组项目我国田径选手在身高及肌肉的发展程度方面与世界选手尚有一定差距。建议尽快完善、构建与世界优秀田径选手基础形态模型相适应,而又符合我国国情的田径运动员选材模式及评价标准,以提高我国田径项目选材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8.
我国女子公开级赛艇选手近年在一系列大赛中取得了较好成绩,严格的形态指标起到了保证作用,但有关赛艇选手形态方面的研究甚少,本文对八十年代欧州锦标赛女子级前六名选手、88年参加汉城奥运会的中国女子级选手、目前浙江省优秀运动队和省少体校女子级选手的形态测量结果以及不同测量指标的分析比较,提出我国和我省女子级选手形态方面的评价及建议。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对第十一届世界技巧锦标双人项目选手共68人的身高、体重、年龄及运动年限指标的普查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找出了优秀选手和一般选手的差异,提出了双人项目配对选手身高差、体重差和年龄差的最优化指标.  相似文献   

10.
对2006、2007年浙江省定向运动高水平运动员测试的地图、线路以及参测选手定向实践赛分段时间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结合5000m跑成绩设计出选手测试过程中用于解决定向技术问题用时的方法及其所占总用时的百分比,以此作为评价运动员定向技术水平的指标。结果显示,该指标可进行不同运动员之间的技术水平比较评定,且可作为制定训练处方的依据。  相似文献   

11.
王道  沈海瑛  林洪 《体育科研》2006,27(5):70-73
采用问卷调查法和访问调查法调查访问了81名国家游泳队运动员和15名国家游泳队教练。结果发现:国家游泳队运动员肩痛患病率为39.5%,男女之间无显著性差异。肩痛患病率最高的是蝶泳运动员(63.6%),其次是自由泳和仰泳运动员,蛙泳运动员肩痛患病率最低(31.3%):水上训练手段中,短距离高强度戴划手掌训练、长距离中低强度戴划手掌训练和水上铁片牵引训练对肩痛的影响程度列前3位(明显影响率分别为46.7%、25%和18.2%);陆上训练手段中,铁片拉力训练、卧推练习和等动拉力训练对肩痛的影响程度列前3位(明显影响率分别为43:8%、36.7%和19.4%)。陆上铁片拉力训练时采用高肘技术、抓水时早发力早加速后划技术和陆上铁片拉力训练时后划到底技术是前3位对国家游泳队运动员肩痛有影响的技术动作(明显影响率分别为60%、40%和33.3%)。  相似文献   

12.
8周低住高练(LoHi)对游泳运动员血清CK、BUN变化规律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8周低住高练(LoHi)对游泳运动员血清CK、BUN的变化规律的影响,并比较分析男女运动员对LoHi适应的异同。方法:15名游泳运动员进行了为期8周的LoHi训练,分别于训练前3、1天,第一阶段周1至周6,第二、三阶段每周1、3、6,训练后第1周周1、3取受试者清晨指血,测定血清CK和BUN值。结果:与水上训练为主的4周相比,游泳运动员在4周LoHi期间,血清CK和BUN的提高较为显著,且恢复程度明显增加;8周LoHi期间,男子游泳运动员的血清CK值明显高于女运动员,而BUN的变化并无显著差异,男子游泳运动员血清CK和BUN的变化幅度大于女运动员。结论:低氧刺激可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机体恢复运动训练造成的疲劳;不同性别运动员血清CK和BUN对LoHi的反应不同,男性运动员的反应较大。  相似文献   

13.
景晨 《体育科研》2019,(2):68-71
探讨手足相关派生指数与运动等级的相关度,为游泳运动员选材形态指标的精选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334名上海区级游泳学校、上海高校、上海市队、浙江省队游泳运动员手足表型进行测量统计并计算相应派生指数,对不同等级运动员手足面积表型与运动等级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男子游泳运动员手足面积表型与运动等级均无直线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小于0.3),女子足部派生指标与运动等级亦均无直线相关关系,仅手部面积Ⅰ表型与运动等级存在极显著性低度直线相关(P<0.01)。结论:手面积Ⅰ表型可入选女子游泳运动员二类选材指标。女子游泳运动员足面积表型和男子游泳员手足面积表型均不具备选材评价指标依据。  相似文献   

14.
为准确了解现阶段我国优秀游泳运动员的身体形态特点,特对2006年我国国家游泳集训队125名队员的身体长度、宽度、围度、皮褶厚度等28个形态指标和肺活量、一维重心、骨骼年龄3个指标进行了测试。测试发现:2006年集训队队员的体型更趋于游泳项目所要求的水中减阻的流线型体征;但队员躯干围度指标的发展趋势不利于降低形态阻力,提醒应通过有针对性的训练加以改善。男队员身体长度及其复合指标整体上均好于2004年队员;2006年队员的上臂肌力与呼吸机能有所下降;一维重心与未成年队员骨龄的测量,能为早期重点培养运动员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In the present research, we examined the effect of the starting and turning performances on the subsequent swimming parameters by (1) comparing the starting and turning velocities with the swimming parameters on the emersion and mid-pool segments and (2) by relating the individual behaviour of swimmers during the start and turns with subsequent behaviour on each swimming lap. One hundred and twelve 100 m performances on the FINA 2013 World Swimming Championships were analysed by an image-processing system (InThePool 2.0®). At the point of the start emersion, the swimming parameters of the 100-m elite swimmers were substantially greater than the mid-pool parameters, except on the breaststroke races. On the other hand, no diminution in the swimming parameters was observed between the turn emersion and the mid-pool swimming, except on the butterfly and backstroke male races. Changes on the surface swimming kinematics were not generally related to the starting or turning parameters, although male swimmers who develop faster starts seem to achieve faster velocities at emersion. Race analysts should be aware of a transfer of momentum when swimmers emerge from underwater with implications on the subsequent swimming kinematics, especially for male swimmers who employ underwater undulatory techniques.  相似文献   

16.
国家优秀游泳运动员赛前训练的生化特点及机能评定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为了解游泳运动员赛前训练中身体机能的变化规律,测定了在备战2002年亚运会赛前集训的国家游泳队12名男子运动员、14名女子运动员赛前训练期间某些生化指标的变化。结果显示:赛前国家游泳队运动员的各部分机能指标随运动强度呈现不同的阶段变化,赛前1周基本调整至较好状态,提示备战2002年亚运会赛前集训的训练安排基本达到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ABSTRACT

This study identified key somatic and demographic characteristics that benefit all swimmers and, at the same time, identified further characteristics that benefit only specific swimming strokes. Three hundred sixty-three competitive-level swimmers (male [n = 202]; female [n = 161]) participated in the study. We adopted a multiplicative, allometric regression model to identify the key characteristics associated with 100 m swimming speeds (controlling for age). The model was refined using backward elimination. Characteristics that benefited some but not all strokes were identified by introducing stroke-by-predictor variable interactions. The regression analysis revealed 7 “common” characteristics that benefited all swimmers suggesting that all swimmers benefit from having less body fat, broad shoulders and hips, a greater arm span (but shorter lower arms) and greater forearm girths with smaller relaxed arm girths. The 4 stroke-specific characteristics reveal that backstroke swimmers benefit from longer backs, a finding that can be likened to boats with longer hulls also travel faster through the water. Other stroke-by-predictor variable interactions (taken together) identified that butterfly swimmers are characterized by greater muscularity in the lower legs. These results highlight the importance of considering somatic and demographic characteristics of young swimmers for talent identification purposes (i.e., to ensure that swimmers realize their most appropriate strokes).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我国33名优秀男女蹼泳运动员42项身体形态指标的测试,研究制定出我国青少儿蹼泳运动员身体形态主要指标选材预测表和男子体密度推导回归方程,建议蹼泳选材时,注重选拔身体围度大、流线型好,头型为高中头型或高狭头型的运动员从事蹼泳运动。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测试上海市处于不同生长发育阶段青少年游泳运动员的血清睾酮水平,比较各发育阶段血清睾酮水平的差异,探讨基层教练员利用青少年生长发育的不同阶段来预测睾酮水平的可行性。方法:对420名青少年游泳运动员进行左手正位X线片的拍摄和血清睾酮的检测,按骨龄片中种籽骨形态的差异进行不同发育阶段的分组,从各组中随机抽取30人作为研究对象,男、女运动员分别进行组间血清睾酮水平的比较。结果:不同发育阶段男、女青少年游泳运动员的血清睾酮水平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男运动员发育后阶段血清睾酮值是发育中和发育前的186%和1 187%,女运动员发育后阶段血清睾酮值是发育中和发育前的155%和329%;男运动员的睾酮水平与肌肉含量存在显著性正相关(r=0.875,P<0.01),与体脂百分比存在显著性负相关(r=-0.312,P<0.01);女运动员的睾酮水平与肌肉含量、体脂百分比均存在显著性正相关(r=0.774和0.463,P<0.01)。结论:男、女青少年游泳运动员整个生长发育阶段血清睾酮水平都处于显著增加的趋势,且每个生长发育阶段,血清睾酮水平都具有明显的阶段特征;男、女运动员的血清睾酮水平对身体成分会产生影响,且存在性别特征。  相似文献   

20.
陈剑  徐明  金坤 《体育科研》2019,(2):82-86
目的:探讨上海游泳队优秀游泳运动员心脏形态及功能特点。方法:运用超声心动图技术分析32名优秀游泳运动员(男12人,女20人)和40名普通人(男20人,女20人)的心脏形态结构与功能。结果:优秀游泳运动员的主动脉根部内径(AoD)、左房前后径(LAAPD)、左室舒张末期前后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前后径(LVESD)、左室舒张末期室间隔厚度(IVSd)、左室舒张末期后壁厚度(LVPWd)、左室心肌重量(LVM)、左室心肌质量指数(LVMI)均大于普通人群(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左室舒张末容积(LVEDV)、左室收缩末容积(LVESV)均显著高于普通人群(P<0.05),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左室缩短分数(LVFS)低于普通人群,男子组有显著差异(P<0.05),而女子组无明显差异(P>0.05)。男女运动员左室每搏输出量(LVSV)均显著高于普通人群(P<0.05),而左室心输出量(LVCO)与普通人群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上海优秀游泳运动员心脏发生耐力力量型生理性重塑,心脏泵血功能显著增强,具有较强的心力贮备,可作为优秀游泳运动员选拔的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