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7 毫秒
1.
"体育"概念的整体性与本土化思考--兼与韩丹等同志商榷   总被引:33,自引:3,他引:30  
“体育”概念是我国体育理论界长期讨论的一个问题,本文作者对此进行了思考,提出整体性与本土化的意见。作者首先回顾了我国体育理论界讨论这一问题的经过,指出了分歧的焦点所在,然后提出体育概念的整体性和本土化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中国体育社会科学界重大理论问题讨论回顾(1979~1992)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总结近十几年来我国体育科学理论发展的成就和进步,采用文献综述的研究方法,回顾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体育社会科学理论界讨论的七个重大理论问题。这七个理论问题包括:体育科学思想、体育概念、体育科学体系及属性、体育的本质和功能、体育与政治的关系、现代体育和体育现代化、体育协调发展方面问题的讨论情况和主要的理论贡献  相似文献   

3.
运用历史与现实、层次与类型以及系统的整体性对体育概念及其分类进行探讨,指出:体育是以身体练习和运动项目为基本手段,增强体质,促进人体全面发展,提高运动技术水平的一种社会文化活动,以其活动主体和目的为依据可分为:群众体育,学校体育,竞技体育三个组成部分,体育的方法手段,知识理论,场地器材是一体化的,竞技只是体育的一种活动形式和方法,将体育与竞技分开缺乏理论依据和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4.
从社会学意义来讲,体育考生是学生个体所扮演的一种社会体育角色。毫无疑问,对体育考生体育角色扮演的研究,揭示出学生个体从对体育考生角色的最初期望到领悟,由领悟到扮演过程的必然性,对体育专业的发展来讲,具有重大的意义。这是因为,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某些举措来影响学生群体和社会意识形态向体育专业倾斜,力争更多的优质的学生向体育专业方向发展,从而保证体育院校拥有充足的生源。  相似文献   

5.
体育结构再认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析体育概念和体育结构,提出“体育”概念中具有两个基本要点:一是增强体质,提高有机体的机能水平,二是要进行人体活动或身体练习。目前体育结构由学校体育、社会体育、竞技体育3部分组成。对3个部分的结构和功能以及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行分析,得出学校体育是社会体育和竞技体育的前提和基础,社会体育是学校体育的延续,竞技体育是学校体育的发展,而且学校体育是学校体育师资培养的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6.
女性身体观是对女性身体的认知、情感态度和价值判断;女性体育是以身体为作用对象,以身体活动为手段,以身体改造并进而全面发展为目的的一种社会文化活动.作为一种社会文化活动,女性体育的发生、发展受思想观念的制约性影响.由于两者都作用于身体,所以女性体育受女性身体观的直接影响.研究认为女性身体观对女性体育起着导向、规范和动力的作用.女性体育在女性身体观规定的框架中发展的同时,也不断地与女性身体观发生冲突.  相似文献   

7.
王钧 《网球天地》2012,(3):116-117
对于广大体育工作者来说.对体育的本质并不陌生: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以增进体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丰富社会文化生活和促进精神文明为目的的一种有意识、有组织的社会活动。我个人认为,这一概念包括两个要点.通过身体练习改造我们的躯体.此为手段;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此为目的。  相似文献   

8.
一这几年,我们体育理论界对一些问题展开了讨论,有关于体育的本质、目的任务的讨论;有体育科学属性问题的讨论;有体育的概念、定义、范畴的讨论;有体育科学体系的讨论,等等。这些讨论,虽然参加的人还不是很多,有的问题讨论得还不是很深入,但已经给体育理论界带来一股新鲜的民主空气。  相似文献   

9.
体育作为一种多功能的社会化现象,是人类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社会化娱乐活动的丰富和发展,一个体育化研究的热潮正在中国兴起。体育产生于劳动、军事和生活,也源于娱乐活动。概括说来,它与人类的两种需要有关系,一种是社会生产活动的需要,另一种是人类生活、心理活动的需要。正是由于人类的这些需要,才促使体育在人类社会的怀抱里不断成长,壮大发展,成为包括竞技运动、体育教育、身体锻炼和身体娱乐等多方位,多功能的庞大体系。体育化是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适应环境的产物,它是伴随人类社会需要而产生的。本从化的角度,对竞技运动与娱乐活动作些探讨。  相似文献   

10.
关于体育手段的讨论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我国体育手段的概念进行了分析与探讨。研究认为,传统的体育手段定义混淆了与体育之间的区别,以致出现了以体育手段代替体育的问题。广义体育的核心手段是为实现体育目的的身体运动。体育运动技术则是身体运动的高级形式。体育教学、体育锻炼、体育运动训练、体育游戏和体育竞赛不仅是实现我国体育目的的基本途径,还是体育的基本手段。  相似文献   

11.
采用文献资料和逻辑推理等研究方法,按照逻辑学的概念定义方法,将体育定义为:体育是以改造人类自身生物属性为效用的身体活动,并对体育属概念下的同类事物进行了判定,并对民间体育、民俗体育、民族体育、民族传统体育的概念进行定义和划分,确定他们之间的基本隶属关系,即体育按阶层划分可分为民间体育和官方体育。民间体育包括民族体育;民族体育包括民族传统体育、消失的民族民俗体育和民族内的近代体育;民族传统体育包括现存的民族民俗体育及其以外的传统体育;已消亡的民俗体育不属于民族传统体育。研究体育及其相关概念,明确它们的内涵和外延,为我国民族体育传承与发展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2.
高校体育与城市社区体育和谐发展,其根本目的是达到学校体育社会化和社会体育学校化.通过分析高校体育与城市社区体育如何实现人力、物力的相互有效利用,对推动城市社区体育的蓬勃发展具有积极而深远的影响,同时也为高校体育体制改革和教学改革提供理论与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13.
体育学新概念——"轻体育"的兴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全球经济日趋一体化、各学科知识日益融合、渗透的今天,体育学这门兼具人文与自然科学特点的学科触角逐渐深入到经济学、医学、管理学、美学、艺术等领域,其边缘性、综合性、娱乐性、休闲性、个性化、大众性、终身性、科学性特点已见端倪,生态化体育、休闲体育、大众体育、终身体育、旅游体育等新的体育观念、模式、概念正在形成。这里,本文借鉴“轻音乐”、“轻工业”概念,将体育学具有上述特点的,职业和竞技之外的,符合个人兴趣和愿望,以愉悦身心、增强社会适应能力,实现自我价值、实现社会和个人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生态化体育、休闲体育、大众体育、终身体育、旅游体育等,统称为“轻体育”。  相似文献   

14.
体育课程目标对一个国家的学校体育发展具有直接的、决定性的影响。其目标内容既要体现社会需要和个体发展要求,又要符合体育教育学科的特点。本文在对建国以来我国体育课程目标内容和演变过程分析回顾的基础上,旨在寻找出更加符合社会需要和学生全面发展的中学体育课程目标。  相似文献   

15.
学校体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学生体育意识和体育能力,养成终身体育习惯的基地,对竞技体育和社会体育,乃至整个体育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本文从体育的发展趋势入手,探讨2008年北京奥运后中国学校体育的发展定位,力求使学校体育与竞技体育、社会体育的有机结合,更好的促进体育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中外体育文化相遇的发展格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托文化相遇现象理论,通过文化自觉,从多元文化发展和分类体育的角度探讨分析了中外体育文化相遇后在中国的发展格局。得出了两种特质各异的体育文化相遇后,在现代中国形成了西方体育剔除中国民族传统体育的竞技体育文化、西方体育压抑中国民族传统体育的学校体育文化和西方体育与中国民族传统体育平衡的大众体育文化的发展格局。  相似文献   

17.
从马斯洛需要层次理出发对体育动力问题进行了探讨,根据不同层次体育需求进行相对的激励措施将有利于激发体育意志,然而如何将群众自觉有目的的体育行为向非动机的个人体育行为转变,即实现体育领域高度的自我实现是群众体育发展动力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8.
针对当前国内培养高水平运动员偏重于提高运动员的体能、技能、成绩和物质奖励等“物化”成份的研究,而忽视同步提高其精神力量和道德水准的问题,本文提出树立“夺标育人”的竞技新思想,以求全面提高运动员的身、心、群协作能力,促进国家竞技运动的理论与实践全面地向“以人为本”的思想过渡。  相似文献   

19.
从转换体育概念研究的思维方式出发,进而探讨体育概念规定的多样性以及实然之"体育"与应然之"体育"的二重化现象,为体育基本理论研究提供新的思路.研究表明,把"体育"的概念及其意义作为分析的重点有助于避开本质主义的追问方式及其困境.从不同角度或以不同标准去理解体育,必然导致"体育"概念规定的多样性."体育"概念的二重化是一种潜在的方法论模式,体育人文社会科学中关于"体育"的概念规定,与其说是对于实然之体育的客观描述,不如说是关于应然之体育的某种理想建构.  相似文献   

20.
Since economic reform in the 1980s, Chinese sport has undergone an extraordinary transformation. The most distinguishing phenomenon is the rapid growth of mass sport at the grassroots level with increasing demands for physical activities in women's daily lives. The rapid growth of women's sports participation at the grassroots is deeply embedded in the process of social stratification as a result of the urbanisation of Chinese society.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use the socialist, feminist and theoretical framework to explore how Chinese women's different economic, educational, domestic and cultural situations shape their sports values and patterns of participation, marking social boundaries in Chinese urban communities. Semi-structured interviews and observations were conducted with 60 female physical exercisers in sports clubs, parks and neighbourhood playgrounds. Documentary research was also applied as a complement method to the interview. The findings indicate that within different classes (middle class, working class and a group who were unemployed), many different opportunities for and limitations on women to participate in sport are noticed. Chinese women have not fully and equally utilised sports opportunities created by urbanisation. Most Chinese women still live within patriarchal arrangements. Consequently, they do not completely fulfil their ambitions in spor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