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浅谈日本初中美术教育的指导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瀛日本与我国一衣带水,特定的地理和历史环境,形成了日本与我国悠久而深刻的文化交流历史。日本文化,素以善于包容外来文化,并创造自己的新鲜血液而著称于世。郭沫若曾说:“资本主义以前的文化,是从中国流到日本,资本主义以后的文化,是从日本流到中国。”日本美术教育正生动地体现了这一段历史。 一、初中美术教育的作用 美术教育与社会价值的关系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可以作为造型活动的入门之径,有助于培养社会所需要的具有较高审美意识、一定造型感和造型技能的生产劳动者;二是可作为一种有效的教育手段在整体教育环境中…  相似文献   

2.
中日两国教科书里的日本二战小说在历史认识上所存在的偏差和作为教材所起到的负面作用值得注意。在日本,它们对青年一代二战史观的形成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在中国别导致对日本二战小说的误读,影响了从历史层面对日本侵华战争的总体把握。  相似文献   

3.
公正评价民间人士在发展中日关系中的作用●(日本)三谷孝日本与中国有着长达两千年的交流历史。在这漫长的交流过程中所形成的各种因素,即从中国传来的许多文明形成了日本文化的基础这一文化因素、近百年来两国之间敌对与友好的关系这一历史因素、一衣带水的邻邦这一地...  相似文献   

4.
日本文化形成过程是对外来文化的不断发现、接纳和最终的融合。本文通过分析日本文化的复合性特征,分析了形成多元文化的地理原因、历史上复合过程和选择机制,以及复合文化的利弊。  相似文献   

5.
一种文化的形成都应具有一定的历史积累。世界上有许多个民族,每个民族经过时间的累积往往能够形成一种独特的饮食文化。由于和各国的交往,日本饮食的发展伴随着模仿和自我创新,开创了世界饮食的新纪元,被全世界所熟知和热爱。日本饮食具有的三个极有代表性的特点,即:生冷,季节感和具有日本民族特色的食器。这些特点使读者能够跟随文章探寻到日本民族更深层的文化积淀,以及日本人对大自然的那种特殊的爱。  相似文献   

6.
日本的近代化在世界史上被视为成功的典范。日本文化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机制,在日本民族传统的调和与统一的国民性格基础上,它表现为并存型的文化存在方式;全面摄取型的对外学习方式;伦理思想所具有的独特的现世性和和谐性等。正是这些文化因素使日本民族拥有一种独特的受容和融合能力,从而使日本成为亚洲第一个成功步入世界近代化进程的国家。  相似文献   

7.
日本文化的形成与发展经过了漫长的历史时期,在发展过程中也受到了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深刻影响,并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鲜明特点。日本传统文化在发展过程中与现代文化不断交融,产生了许多新的特征,如多重性、复合性、矛盾统一性和开放性等,这些特点对日本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古事记》是研究古代日本的文化、宗教、历史、政治等各方面的形成与发展的重要著作,其收集记述了日本皇室谱系、各方族群的传说与故事。本文通过文化角度解析日本神话《古事记》,尝试寻找日本民族的文化心理与性格特点的形成之路。  相似文献   

9.
二战以后日本企业迅速崛起于全球展现出很强的竞争力,其关键的因素就是日本形成了一套支撑和引领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企业文化.这种企业文化的形成和日本本身的政治、历史、社会、自然、民族心理、宗教信仰习俗等密切相关,也和日本企业家的经营理念、战略眼光有关.日本现代企业文化是一种以人为核心的现代文化体系,包括了柔性的精神理念文化、硬性的三大制度文化和外在的经得起世界检验的物质形态文化.这些文化对当今中国企业文化建设具有诸多借鉴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顾长江 《文教资料》2010,(25):98-100
日本作为东方国家,自古积极汲取中国文化,但近代以来又转而学习西方,这使日本文化形成了较为复杂的构造。因此,日本文化论的研究一直深受各方关注。本文分析了日本在各主要历史时期对于本国文化的认知,并阐述了日本对本国文化定位的变迁。  相似文献   

11.
(日本文部科学省2009年3月公布)第一款总体目标深入理解和认识我国及世界历史的形成过程及其生活、文化的地域特色,养成主体地生存于国际社会的、且为形成和平民主的国家和社会的日本国民所必需的  相似文献   

12.
日本的“异文化间教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的“异文化间教育”研究王军,平山求近年来,随着国家间与民族间的经济、文化等交流的急增,所谓的“异文化间教育”问题也日益受到关注。就日本而论,其“异文化间教育”的研究起步较晚,至今不过十几年。这种状况的形成,除其历史与地理条件外,不能不说与日本人的...  相似文献   

13.
鸦片战争后的近半个世纪,中国人主要关注欧美,很少研究日本。但是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后,迅速出现了介绍和研究日本的热潮。梁启超正是顺应这种潮流,开始评论日本的成败得失,指明中国应该从哪些方面向日本学习,从而形成了比较完备的日本观。梁启超的日本观一是反映时代呼声,代表群体走向;二是善于从世界的角度和中日的历史文化特点进行比较研究。具体观点是,日本之所以强盛在于坚持变法维新、创造开放的社会文化环境、重视教育。这种看法深刻准确,一直为后人所接受。  相似文献   

14.
现代日本企业文化有稳定,节俭,团结,诚信等几个特点,而一种文化现象的形成必然有其滋生和成长的土壤,通过对日本地理,历史,思潮等和日本商业和经济相关的方方面面的分析得出,培育出日本企业文化的土壤有地理因素,心学的影响,报德思想等等.除了地理因素,日本的心学,报德思想等思想多是受到中国儒家文化的影响和熏陶,中国的儒家文化流传到日本,在日本广泛传播后,日本人依从自己的生活习惯,经济规律逐渐发展形成了石田梅岩的心学和二宫尊德的报德思想,这两种思想直接影响了日本商业,经济的发展,也使日本商人形成了独特的价值观,进而影响到日本现在企业文化的形成.本文旨在通过对日本企业的文化现象的进行总结并分析,来探究日本企业文化产生的源头.  相似文献   

15.
日本历史教科书问题社会心理探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就日本历史教科书问题的现况及形成的民族文化传统和社会心理渊源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16.
论日本经济发展中的文化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古代先进的文明,使日本历史“蛙跳式”地直接。原始氏族社会进入封建社会,并成为日本封建社会长期延续的维系因素。但日本近代化和资本主义产生的启动因素,却是欧洲文化的引入触发的。战后日本以功利主义的方式,吸收、演绎、融合欧美文化的精华与中国儒家文化的精粹,形成了以集团结构、团队意识、竞争风格、拼搏进取为特点的日本精神,以及终身雇佣制、年功序列制为特点的企业制度,从而创造了“日本奇迹”。因此,儒家文化虽然不是日本资本主义产生的启动力,但却是日本经济腾飞和“日本奇迹”创造的推动力。  相似文献   

17.
作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课例研究在日本已有百年历史。从明治维新时期第一所教师养成机构的创办,到学习共同体理念的提出,日本课例研究受到社会大环境、集团主义及工匠文化等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形成了具有本土特色的教师同僚文化、协同学习文化、集体反思文化。日本课例研究对我国教研活动的启示:应组织教师共同确定课例研究主题,增强备课过程的研究性,提高课堂的公开和共享程度,强化集体反思意识,锤炼精雕细琢的教研精神。  相似文献   

18.
日本的文化与日本的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的文化与日本的教育李守福日本的民族文化是在日本所处的自然环境中,和在为这种自然环境所决定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基础上形成并发展起来的。在前资本主义社会,各国的经济结构大体上可以分为农业经济、游牧经济、农牧混合经济三种类型。三种不同经济形态的社会经济结构...  相似文献   

19.
与很多文化现象一样,日本关于牛的民间信仰与民俗亦接受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在消化、吸收的基础上与日本传统社会文化相融合,体现出多元化的信仰形态,赋予并反映着日本文化的基本性格。本文拟通过探讨日本牛信仰的发端、形态和内涵,从一个侧面揭示日本文化形成的历史与日本人的精神世界,以促进中日之间的了解与交流。  相似文献   

20.
大河电视剧是日本最具代表意义的历史题材电视剧类型。在50年的发展历史中,大河剧形成了顺叙的时空安排、戏剧式的情节进展、保守的节奏设计这一稳定的叙事模式。大河剧的语言表达具有一种抒情性与纪实性相交、戏剧化与文学化相融的风格。同时,大河剧采用了全知全能视角和内视角的叙述视角。崇尚洁净的民族性格、惜生崇死的日本物哀、匮乏的历史资源与对历史的过度消费是促使大河剧叙事模式形成的文化机制所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