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杨红玉 《现代语文》2006,(12):83-84
刘勰《序志》中把《心雕龙》分为四大部分,第四部分可以称为学评论,周振甫说,学评论部分,“即从学史、作家论、鉴赏论和作家品德论的角度来探讨学评论”[1],所谓作家论即为《才略》篇。纪昀评《才略》曰“各论其人”[2],指出《才略》篇是专门批评论述作家的。刘永济解释“才略”二字说:“才略,才能识略之谓也,属之人。”[3]詹镁说:“《才略》篇是专门评论作家的才思的。‘才略’就是才思和识略。”[4]这些观点都指出《才略》是论作家的。  相似文献   

2.
金煜 《教育文汇》2010,(3):29-29
幼时听《丑小鸭》,上学了读《丑小鸭》,教书后给学生上《丑小鸭》。每一次接触“丑小鸭”都有不一样的感受:幼时听“丑小鸭”,只知道丑小鸭可以变成天鹅。上学时了解“丑小鸭”的悲惨遭遇,才知道自己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当教师后给学生上课,查阅有关资料,知道了“丑小鸭”是作家的自我象征,“天鹅”是作家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相似文献   

3.
1943年发表于《天地》杂志的《封锁》,不仅是张爱玲这一时期践行年少时“天才梦”的力证,亦是促成张胡之恋的“红线”,其中更包含着作家对于整个战时人类生存困境的凝视。张爱玲藉由文本《封锁》建构数个“梦境”,从饮食男女恋情美梦到战时上海众生之梦,及其自身的浮生一梦。通过将张爱玲的自身经历与文本进行比照,可以看到二者的互涉,更可以注视到作家在支离破碎的梦境背后的惶惑不安。  相似文献   

4.
《文心雕龙》论述作家风格处颇多 ,而《才略》篇是其论作家风格的典范 ;其论作家风格涉及“才略”、“文”、“辞令华采”三大对象 ;其论作家风格重在论“各其善也” ,即论诸作家风格的突出点 ;其论作家论 ,或用比较法 ,或用“迭用短长”法 ;其论作家风格 ,多用隐喻性语辞  相似文献   

5.
《死者》是现代主义小说大师乔伊斯短篇小说集的压轴之作.本文主要分析《死者》中的诸多“死者”类型,这些死者可以分为生理意义上的死亡,以及精神意义上的死亡.最后通过对这些“死者”类型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作家的良苦用心,即在死亡中寻求希望,以及从中我们也可以挖掘出作家对都柏林的那种又爱又恨的深切情感.  相似文献   

6.
《典型的美国人》是美国华裔女作家任碧莲的代表作。1996年她在接受《国外文学》访谈时也曾表示:“我认为自己是个少数民族作家,但又不仅仅如此,换句话说,我认为这个名词可以用来描述我,但不能用来界定我。”  相似文献   

7.
聚焦巴金     
名家档案巴金,生于1904年,原名李芾甘,四川新繁县人。鲁迅说:“巴金是一个有热情的有进步思想的作家,在屈指可数的好作家之列的作家。”1983年5月,法国总统密特朗访华,代表法国政府授予巴金法兰西共和国荣誉勋章,并称他为“当代世界的伟大的作家之一”。巴金既是一位杰出的小说家,《家》《寒夜》是其代表作;也是一位勤奋多产、文质兼美的散文家,五集《随想录》被誉为“讲真话的大书”。作品阅读一我的第一个先生?巴金我可以坦白地说,《我的幼年》是一篇真实的东西。然而它不是一篇完整的文章,它不过是一篇长的作品的…  相似文献   

8.
自我的缺失     
在众多汉语写作者当中,莫言有自己的“个性”的声音。如小说《红高粱》是一部“个人化”的战争史;备受争议的《丰乳肥臀》是作家自己非常推崇的作品,莫言说:“你可以不看我的其他作品,但你一定要看我的《丰乳肥臀》”。小说对历史进行了解构和重建;《檀香刑》可以称为“通俗小说”,其叙事方式、情节设  相似文献   

9.
如果说吴敬梓的《儒林外史》的结构特点是“虽云长篇,颇同短制”(鲁迅《中国小说史略》),鲁迅的两本短篇小说集《呐喊》《彷徨》的结构特点则正好相反:“虽云短篇,颇同长制.”(《儒林外史研究论文集》190页)不管是长篇(吴)还是短篇(鲁),两位作家对社会人生世相的观照方式都是散点透视.在开放性结构中,各种人物纷纷登台,炫耀着脸谱,袒露着灵魂,尽情表演一番后退台让位.这种结构特点,既可以使作家把笔伸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也要求作家用最经济的笔墨勾绘出人物的神韵来.两位作家都做到  相似文献   

10.
郑振铎在《家庭的故事·自序》中说,他是带着“几分的眷恋”来写中国的旧家庭这个“神妙莫测的所在”的。的确如此,在《猫》里,我们透过作家生动具体的描绘,可以明显地感觉到作家的诗意盎然的生活情趣和对家庭生活的眷恋。而这些,又正是作品的特色之所在。  相似文献   

11.
《静静的顿河》(以下简称《静》)是苏联时代俄罗斯学的杰出代表肖洛霍夫化了十四年时间(1926——1940)写成的史诗性作品。因为作家写《静》的第一卷时还很年轻,以致当时和后来的一些评论家怀疑作家剽窃了一位白匪军官的日记。有关《静》的公案今年才尘埃落定,肖洛霍夫不是“犯罪嫌疑人”,百分之百是《静》的作。这令那些怀疑陷入尴尬境地。遗憾的是,这个“平反昭雪”是在作家逝世多年之后才进行的。但毕竟聊胜于无,肖洛霍夫若地下有知,该可以瞑目了。  相似文献   

12.
对“定势”的解释有多种,我们可以用刘永济先生的话来概括“体势之义,说者纷纭”(《<文心雕龙>校释·定势释义》)。黄侃先生认为“势”是“法度”(《文心雕龙札记》);范文澜先生认为是“标准”(《文心雕龙注》);罗根泽先生认为是“修辞”(《中国文学批评史》);陆侃如先生认为是“气势、局势”(《刘勰和文心雕龙》);周振甫先生认为是“趋势、趋向”(《文心雕龙注释》)。笔者认为,“势”还是指文体的风格来得贴切。如果说《文心雕龙·体性》篇是刘勰从作家个性、才情的“异”探讨风格的“异”,则《文心雕龙·定势》篇则是从文体的“异”探讨风格的“异”,可以说各有侧重,从共同探讨文学风格的角度看,我们可以把这两篇看成是姐妹篇。  相似文献   

13.
陈颖 《现代语文》2006,(12):76-76
人性在怎样的环境下才能赤裸裸地真实显露出来,这是西方作家津津乐道的一个话题。众多的作家纷纷把目光投向了“荒岛”,借“荒岛”来表现人性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荒岛”提供了一个展现真实人性的平台,在“荒岛”上没有明社会中的种种诸如法律、社会舆论这样的制约因素,人们可以毫无顾忌地为所欲为,因而能彰显人性中最真实的一面。比如笛福的《鲁滨逊漂流记》、斯蒂森的《金银岛》等。本则重点谈谈《唐璜》与《蝇王》中的“荒岛与人性”问题。  相似文献   

14.
从被塑走向自塑——铁凝长篇小说的女性形象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铁凝的三部长篇《玫瑰门》、《无雨之城》、《大浴女》,可以看作一个女性大文本 ,对女主人公作了“互文性”的历时观照 ,从中可以看出女性与男性之间从“战争”到“和平”的演变 ,及女性自我和女性主体的成长进程 ,也可以看出作家对女性成长的饱满的热情和充沛的信心  相似文献   

15.
在近几年的高考试题中,在省、市、自治区考试题以及一些学校自编的语文测试里,出现了这样一类题目: 分析下列作品集;1、《王右丞集》。2、《临川先生文集》。3、《范文正公文集》。4、《司马文正公集》。5、《昌黎先生集》。6、《文山先生全集》。7、《嘉祐集》。8、《惜抱轩全集》。9、《稼轩词》。10、《刘梦得文集》。11、《太史公书》。12、《贾长沙集》。13、《李太白全集》。14、《柳河东集》。15、《樊川文集》。16、《七录斋集》。17、《饮冰宝诗话》。18、《杜工都集》。19、《魏叔子文抄》。20、《定庵全集》 1、以“字”命名的作家集子有—— 2.以“号”命名的作家集子有—— 3.以“故乡”、“祖籍”命名的作家集子有—— 4.以“住室”、“书屋”命名的作家集子有—— 5.以“官号”命名的作家集子有—— 6.以“封号”、“谥号”命名的作家集子有——诸如此类的题目,既可检验学生对作家及其生活朝代的熟悉情况,又可考查学生对古代著作命名方法之认识,颇具难度。  相似文献   

16.
周作人在《关于鲁迅之二》里曾介绍过鲁迅所接触过的外国作家,然后说:“这许多作家中间,豫才最喜欢的是安特来夫……。此外有迦尔询,其《四日》一篇已译登《域外小说集》中,又有《红花》,未及译。”从这里,我们可以间接看出俄国作家弗·米·迦尔询在鲁迅心目中的地位仅在安德列耶夫之后。  相似文献   

17.
《品质》是英国作家高尔斯华绥的一篇短篇小说,写的是诚实敬业的鞋匠格斯拉宁愿饿死也不降低靴子质量的故事,表现了底层劳动者高尚的道德品质。中国作家杨绛则通过《老王》讲述了自己与一位人力车夫的交往故事,同样展现了底层劳动者在不幸的生活中善良淳朴的人格。通过《品质》与《老王》的比较研习,可以让学生感悟“人物”、“思想”在不同体裁的文本中所蕴含的意义,感悟作品的内涵。  相似文献   

18.
只眼须凭自主张,纷纷艺苑说雌黄。矮人看戏何曾见,都是随人说短长。——清·赵翼:《论诗》曹雪芹能写出《红楼梦》这部光耀千秋的巨著,原因之一是他在艺术上不“随人说短长”,而是独具“只眼”,有进步的文学“主张”。曹雪芹虽然没有留下谈创作、论文学的片言只语,但作品是作家的精神产儿,每位作家无不以其创造出来的完整的艺术形象显示出自己的文艺观,所以我们从《红楼梦》也可以约略窥见曹雪芹文艺观的端  相似文献   

19.
《初中生》2015,(26):95-96
马笑泉(一级作家,中国作家协套会员.出版长篇小说《愤怒青年》《银行档案》《巫地传说》、诗集《三种向度》等):王小波生前针对国内小说叙述艺术的贫乏,力倡小说的叙述艺术.其实任何一种文学体裁,都是需要讲究艺术的.古人强调章法,这种章法就是散文艺术之一种.现在的语文教育,还是侧重于题材、主题、思想,也就是说,把“写什么”放在第一位,似乎“题材”一重大,“主题”一鲜明,“思想”一先进,文章自然就会好,“怎么写”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相似文献   

20.
戴帽子的猫     
《双语学习》2009,(6):16-17
《戴帽子的猫》改编自当代美国最受欢迎的儿童文学作家“苏斯博士”的经典同名作品。《戴帽子的猫》的故事在美国可以说是家喻户晓:下雨天,妈妈出门去了,留下两个小朋友看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