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体育观突出反映着特定历史时期社会群体对体育的认识与理解,也包括一些先进的知识分子通过深刻认识与躬行实践之后对体育观念的抽象概括。文章着重以毛泽东体育观为切入点,从毛泽东青少年时代、中国革命战争时期和建国后期三个不同历史时期体育观念的认识、发展过程,紧密围绕其体育光辉思想和体育实践活动两大方面研究探讨得出:体育必须是以身体运动为主,不断增强与完善人类体质的健身教育,而不是指以少数人参加,以取胜为内涵和追求功利为目的的运动竞技教育。在当前国民体质日趋下降的今天,我们仍需沿着毛泽东体育观的正确方向,并以此为根本理论和实践指导的依据,为我国顺利实施开展"全民健身计划"与"奥运争光计划"以及体育体制改革,实现全民健康意识和身体素质的增强,建设从体育强国向体育大国的宏伟战略而努力。  相似文献   

2.
专项体育课在实施终身体育教育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竞技运动项目应该而且必须为学校体育教学所采纳吸收,作为高校体育课的主要内容。竞技运动作为实施教育的一种手段,而不是展现人的技艺,变成运动训练课。专项体育课对于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学生运动能力,满足社会对学生素质的需要及学生对体育的需要,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与习惯等,都起到积极作用。不能把学校体育中的竞技运动项目与竞技体育及技术,教育的手段与专业训练的手段混为一谈。那种认为实施终身体育教育应脱离竞技运动项目这条主线转为健身教育的观点,是不妥的  相似文献   

3.
作者从系统的观点,研究分析了全民健身、增强体质的体育与以提高运动技术为目的的竞技运动的相互关系后认为。全民健身体育与运动竞技的目的、任务、科学依据、社会功能都各不相同,他们之间也不存在普及与提高的直接相互依存生存的关系,因此认为健身与运动竞技不属同一系统。这种观点改变了传统体育概念,对于学校体育、健身教育方向的发展,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4.
体育教学与运动训练异同论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现代体育以其独特的魅力已经风靡世界并呈继续膨胀之势,然体育现象的分类亦可高度划归竞技体育和健身体育两大领域。竞技体育是以发挥体能而争夺锦标为目的的体育,健身体育是以增强体质并保持健康为目的的体育。实现竞技体育目的基本途径是运动训练,实现健身体育目的的基本途径是身体锻炼。体育教学做为严格意义上的教育活动,则既是运动训练和身体锻炼的基础,又贯穿于两类活动的始终。这是理论逻辑,在实践中,由于学校体育以其范围广、活力强等特点而更为突出、更为集中、更为直接地表现为竞技体育的基础、后备、源泉、甚或主力成份,所以,学校体育的基本组织形式——体育教学便通常被当作与运动训练匹配成对的实现体育目的的基本途径之一。佧为匹配成对的概念,区别与联系是并存的。明确区别,有利于各自完善;认清联系,方可望整体协调。关于体育教学与运动训练的异同点,人们口头谈论不少,落笔行文不多,故此认识过程每每重新开始,难于深化。本文则试图为跳出往日循环铺垫一砖。  相似文献   

5.
在对当今体育教学进行改革的过程中,对于体育教学和运动训练的认识存在着不同的观点与看法:一部分认为以健身为主,将竞技部分淡化,重在培养学生体育锻炼意识,提高学生体质健康,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另一部分认为将竞技作为主体,健身是辅助部分,教学中应以竞技运动体系教材为主,注重运动动作的标准性及规范性.  相似文献   

6.
1.如何理解休闲体育休闲体育不同于竞技体育。竞技体育是少部分运动精英的体育。而休闲体育则是取悦于大众的世俗化体育,它旨在满足大众的休闲生活中健身与娱乐身心的需求,它追求休闲化、个性化,追求健身强体,娱乐身心,而不过分留意运动的风格技巧。休闲体育也不等同于传统意义  相似文献   

7.
全民健身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是增强国民体质的需要。目前我国成年人中有66.74%的人却根本不参加体育锻炼。其主要原因就是人们的体育素养问题。而体育素养是在接受体育教育的过程中逐步养成的。体育参与人群文化程度越高对体育的认识越清晰。大学是学生接受体育教育的最后一个环节,对“终身体育”操作的是否合理将直接影响到大学生后半生的健身行为。问卷调查大三、四学生显示,在即将毕业的大学生中仍有22.28%的同学基本不参加课余体育锻炼,主要原因与这部分同学运动体验不深刻有关,也与对体育健身方法、知识等掌握较差有关。因此高校体育教育应适应全民健身的要求,加强对大学生体育教育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 ,随着“全民健身计划”的推广与实施和“终身体育”思想的普及 ,体育教学进行了重大改革。但从总体上看 ,还没有突破性进展 ,普遍存在着“换汤不换药”的现象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始终未摆脱以重复运动技术传授为中心的旧课程体系 ,教材内容的选择仍是以竞技运动项目为主 ,教学方法仍以竞技运动训练为依据 ,教学目的仍旧是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这种教学模式的局限性已日渐显露 ,培养的学生体育健身意识差 ,体育健身知识匮乏 ,大多数学生很少自觉进行课外锻炼 ,走上工作岗位后 ,就中断了体育锻炼。这充分说明 ,学校体育给学生…  相似文献   

9.
试论学校体育教学内容的竞技性特征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王永翔  邱泉  汤乃洲 《体育与科学》2000,21(6):52-53,51
竞技体育只是一种统称,不同层次有不同目的,形成具有不同活动层次的竞技体育方式。作为学校体育教学内容的竞技体育有一个运动项目教材化的问题。明确安全而适宜的运动强度,以健身锻炼为目标、运动技术学习为特征的竞技性体育是必不可少的体育教学内容。  相似文献   

10.
本文阐述了体育课程建设的目标、任务和指导思想,指出体育课程建设要遵循有关教育和运动健身的规律,进行多层次、全方位的研究,使体育课程成为增强学生体质、培养健身习惯和提高健身能力的重要途径,为终身健身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1.
“健身与体育”一文明白地论述了真义体育不能无业,不能以运动娱乐竞技为业,必须以增强体质事务为业的道理,确切地指出了中国体育以运动娱乐竞技为业而抛弃增强体质业务的严重错误,如实地提出了为真义体育树立增强体质业务的历史使命,是一篇有真知灼见的文章。至今,在我国树立增强体质的业务,其难度非常大。这并非健身的业务如何难,难是难在运动娱乐竞技意识的桎梏上。在真义体育中破除“竞技——体育”旧意识,弄明白专业(增强体质的事务)和专业教育(增强体质的教育——体言)之间的木质联系,这对我国体育的科学化和现代化具有…  相似文献   

12.
1.现代体育与休闲(1)大众体育与休闲大众体育是“人民大众在余暇时间自愿参加的,以健身、健美、医疗、消遣、娱乐和社交为目的的内容广泛、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大众体育以娱乐身心,提高人的身心健康水平以及人的生活质量为目的,自主的、积极的亲身参与各种体育活动。在西方国家有1/2以上的人投身到各种形式大众体育活动之中,我国也有1/3人经常参加体育活动。(2)竞技体育与休闲竞技体育是以提高运动技术水平和创造优异成绩为主要目的的一种体育活动。随着竞技体育的职业化、产业化,在商业利益的驱使下,竞技体育向着专业化和精英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3.
就西藏中小学生体质状况,探讨了西藏学校体育的指导思想应以增强学生体质为目的,在教学内容上要与西藏实际相结合,将藏民族体育作为西藏中小学教学内容,建立具有西藏特色的学校体育体系,更西藏学校体育教育向完善人的身体为目标的健身育人教育转变;培养学生健身意识,达到增强体质之目的。  相似文献   

14.
高校体育目的任务的思考与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完善对“体质”的认识入手,着重指出了高校教学大纲中以竞技运动项目为主的教学,是造成学校体育教学效果不尽人意的直接原因。结合终身教育与终身体育的提出,《全民健身计划》的贯彻与实施,指出学校体育的目的任务应重新思考定位。  相似文献   

15.
《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实施为我国大众体育的发展和国民体质的提高做出了重要贡献,但与奥运金牌热形成强烈反差的仍是对全民健身的忽视和淡漠,大众体育与精英体育非对称发展。当前,体育体制和运行机制的改革、加大大众体育经费投入、高水平竞技运动与社会大众结合等举措显得异常迫切。只有大众体育与精英体育的协调发展,才符合现代体育发展观,才符合新时期国家和谐、科学的发展观。  相似文献   

16.
在人类色彩斑斓的文化园地里,竞技是最为瑰丽耀眼的花朵之一,然而竞技体育是非生产性的,其本质是游戏,其最终目的是增强人们体质。因此根据世界竞技体育发展趋势,文章在竞技体育软化的时代背景、体育文化对竞技体育软化的影响方面,论述了当今社会竞技体育软化势在必行,进而为实现竞技体育软化而提出一系列措施。  相似文献   

17.
终身体育是指人们在一生中所进行的身体锻炼和所受到的各种体育教育的总和。学校体育是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以增进学生健康、增强学生体质, 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兴趣、习惯和能力为主要目的的一种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而学校体育的目的是:增进学生健康、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兴趣、习惯和能力、传授体育知识,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养成自觉锻炼身体的习惯,对终身体育的实施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体育教育专业术科必修课教学现状及改革思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长期以来 ,体育教育专业术科必修课教学始终未摆脱以竞技技术为中心的教学体系 ,忽视终身健身意识与能力的培养 ,教材内容竞技化 ,教学方法陈旧 ,必须进行改革。应从以竞技运动技术教学为主线转移到以健身教育为主线 ,使术科健身教育与运动技术教学有机结合 ,强化学生终身健身意识 ,优化术科教材内容 ,改革教学方法 ,强化能力培养 ,更新教师知识结构 ,改革考核方法。  相似文献   

19.
竞技运动与体育所追求目的不同和人们对它们的混淆认识,导致竞技运动在作为体育手段时出现了一些问题,影响了人的身心健康发展。因此,有必要对竞技运动体育手段化的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  相似文献   

20.
任何一门学科都没有像体育这样从小学到大学出现知识倒置重复的现象,这就很能说明一个问题:竞技运动不适合在学校广泛教学,只能作为强身健体的一种练习手段,是从属地位,而不是起主导作用。否则,体育教学只能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甚至一半的作用都达不到,这就更可悲了。因此,学校体育有别于训练运动员的竞技运动。简而言之,竞技运动是体校、运动队和教练员的事,目的是争取冠军,主管部门是各级体委;而学校体育是指一般的公立学校(小、中、大学),广大学生和体育教师的事,目的是增强学生体质,主管部门是各级教委。很清楚,二者都有自己的对象和组织结构体系及奋斗目标,必须各沿其道而行之,不能混淆,只能互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