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受诸多因素的影响,现在的儿童成人化倾向日趋明显,教育在某种程度上严重压抑了儿童成长的实际需求。季爱云同志关注儿童的生命本真、生命本位、生命尊严,从坚守“儿童立场”出发,以思想品德生命课堂的视角,深度、全面解构了“儿童立场”的意蕴、构成要素、内在机制以及与学科教学的整合,从宏观上给思想品德教师以理念引导,从而为打造符合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助推儿童生命成长的思想品德生命课堂,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
小学数学教学大纲明确指出:“思想品德教育是小学数学必须完成的一项重要任务。”教师要认真研究儿童思想品德发展的规律,结合数学学科特点,充分运用他们易于接受的方式、方法,长期坚持启发教育促使儿童健康成长。一、教育的针对性要强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思想品德教...  相似文献   

3.
小学思想品德的新课程理念倡导品德教学回归生活,强调以儿童现实生活为课程基础。在教学中教师要使教学内容“生活化”,教学形式“生活化”,教学时空“开放化”,使思想品德教学回归本真。  相似文献   

4.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是以“儿童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教育的基础性和有效性是课程的追求”。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教师应努力提高思想品德的教育的实效性。那么如何提高思想品德教育的实效性呢?  相似文献   

5.
任菊英在1988年第5期《湖北教育》上撰文谈儿童思想品德教育中“明理”的重要性,认为,儿童思想品德的形成包含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行为等基本要素。而道德认识既是道德情感产生的根据,又是道德行为的先导。因此,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要重视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把“明理”视为中心环节。怎样引导学生“明理”呢?  相似文献   

6.
良好思想品德的养成要从儿童时期开始.古人有云:“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意义显而易见,搞好小学儿童的思想品质教育工作势在必行。我国中小学校德育的工作是比较受重视的,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就对小学儿童进行思想品质教育的几种基本方法,谈谈我的粗浅之见。  相似文献   

7.
《品德与生活》新教材编排体系在原来的思想品德教材基础上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和创新,使其更加顺应社会发展的要求和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较好地体现了素质教育的精神。一、新教材编排体系的特点(一)以综合为体系教材编排将学生的个人生活、社会生活和学生发展结合起来,综合地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新教材改变了过去思想品德课单一“向小学生比较系统地进行共产主义思想品德教育”的设置方式,现界定为“以儿童的生活(社会生活)为基础,以培养  相似文献   

8.
幼儿思想品德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交往渐渐增多,接触的事物也日益广泛。但是孩子们对行为的“是”和“非”、“好”和“坏”,还分不清,不能从本质上去认识、评价事物和行为,对道德行为的规范认识不清,这就需要老师加强对孩子的教育,不断提高他们的道德意识和判断能力。下面谈谈我对孩子们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9.
伟大的教育家杜威说过:“教育就是生活,生活就是教育。”人在生活中获得的教育是最实在和最真实的,尤其是儿童的品德发展,必须在生活中进行教育。思想品德教学要关注每一位学生的情感、态度和道德行为,让学生在课堂上享受生活的情趣,使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焕发活力。  相似文献   

10.
以《品德与生活》教材为载体,以儿童的实际生活为出发点,尊重儿童思想品德发展规律,从“爱父母”、“爱集体”、“爱同学”、“爱环境”、“守诚信”等各方面,唤醒初入学儿童的道德意识,引导他们过有道德的生活。  相似文献   

11.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规定,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要“积极开发并利用校内外各种课程资源”。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课程资源的重要性日益显现,在以往的思想品德教学实践中,我们进行了勇敢的探索和尝试,对于促进思想品德教学起到了积极作用,也积累了一些经验,下面就如何开发思想品德课程资源谈谈向己粗浅的认识和做法,与同行交流。  相似文献   

12.
家庭、学校、社会是影响农村留守儿童思想品德形成的三个重要因素,其中班主任的工作是留守儿童学校思想品德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学校思想品德教育的主要途径。对留守儿童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在很多情况下是通过班主任的工作而实现的,因此要抓好留守儿童的思想品德教育就必须搞好班主任工作。  相似文献   

13.
伟大的教育家杜威说过:“教育就是生活,生活就是教育。”人在生活中获得的教育是最实在和最真实的,尤其是儿童的品德发展,必须在生活中进行教育。思想品德教学要关注每一位学生的情感、态度和道德行为.让学生在课堂上享受生活的情趣,使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焕发活力。  相似文献   

14.
在小学低段数学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目的,是为使学生达到“初步具有共产主义道德品质和良好的行为习惯,立志做‘四有’劳动者”奠定基础;为把儿童培养成为共产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做好启蒙工作。根据《全日制五年制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大纲》和《全日制小学数学教学大纲》提出的思想品德教育内容,结合低年级学生心理和生活实际,在  相似文献   

15.
儿童有自己的特性。思想品德课教学成效甚微与教学的“儿童化”本源意识淡薄有关。如果我们以成人的意愿来开展、评价我们的教学活动,那肯定是要失败的。小学思想品德教学要追寻童心,努力使失落的“儿童化”本源回归。  相似文献   

16.
《小学品德新课程标准》指出了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要求:要关注学生的现实生活,教育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在儿童现实生活中培养道德情感、形成正确的道德判断;把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学会“做人”作为课程的核心。由此可见,在新课程改革的形势下,如何有效地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一大焦点。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我们针对德育工作中存在的“成人化”、“一般化”的倾向,开展了小学思想品德教育系列化、层次化的研究和试验。这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共产主义一代新人的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一、小学思想品德教育系列化、层次化的作用思想品德教育系列化、层次化是指学校在向学生进行共产主义教育的过程中,做到有计划,有目的,有步骤,有层次,有一定针对性。要求我们的教育工作能按“三面向”的要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针对不同儿童特点,拟定教育内容,通过各种渠道,提高小学生的道德认识,培养道德意志,训  相似文献   

18.
思想品德是小学一门重要学科。课程开设的目的是引导儿童“学会生活”,形成良好的公民道德素质和勇于探究、创新的科学精神。思想品德课程是以人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注重体验等教学活动方式,让学生在真实与模拟的体验活动中获得亲身的感受和体会。  相似文献   

19.
邓向东 《湖北教育》2003,(17):25-25
思想品德教学主要的是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自己解决问题,在自主探索体验过程中“悟”理。而在现实中,思想品德教育被剥离于儿童的生活世界之外,主要以传授的形式来进行,这种教育既缺少生活气息,又缺少体验,因而缺少生命力和魁力,不利于学生的发展。笔者认为,在教学过程中,注重体验教学,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儿童有自己的特性。思想品德课教学成效甚微与教学的“儿童化”本源意识淡薄有关。如果我们以成人的意愿来开展、评价我们的教学活动,那肯定是要失败的。小学思想品德教学要追寻童心,努力使失落的“儿童化”本源回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