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三次科技革命指的是18世纪60年代至19世纪中期的以蒸汽动力为标志的第一次工业革命,19世纪70年开始的以电力为标志的第二次工业革命,20世纪50年代以原子能技术、航天技术以及微电子技术应用为代表的第三次科技革命。  相似文献   

2.
[单元导读] 18世纪60年代,工业革命从英国开始,到19世纪迅速扩展到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业文明时代到来.工业化和法国大革命的原则推动19世纪上半期人类文明向前迈进了一大步,人类借助科学、技术等手段改造客观世界和通过法律民主制度协调群体关系的能力增强.各国的工业化进程、资产阶级主导的政治剧变、资本主义制度和价值观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传播与接受,扩展了工业文明.  相似文献   

3.
世界古代史在高中没有内容.中外同步滚动复习设计从世界进入近代的新航路开辟开始。世界史上册的第一、二章从14、15世纪讲到19世纪20年代.大约相当于中国古代史第六章从明朝建立到鸦片战争前夕.将这一阶段世界史与中国史的内容结合起来教学.可以比较清楚地了解世界史中欧洲国家是如何兴起并逐渐强大起来的.中国史从明朝到清朝是如何逐渐衰败的。先复习世界史。再复习中国史。这样更容易站在世界史的高度把握中国史。  相似文献   

4.
18世纪60年代,英国率先开始第一次工业革命,到19世纪40年代完成.英国的机器大生产取代工场手工业,成为“世界工厂”。18世纪末和19世纪初,法国、美国先后开始工业革命,19世纪60年代开始.工业革命的成果被引进到中国、日本等国;19世纪70年代开始,第二次工业革命在几个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几乎同时开展,它使生产力得到了巨大的发展,也深深影响到资本主义国家的国际关系:二战后期开始的第三次科技革命一直持续至今,它无论从规模、速度和影响等方面都远远超过前两次.对各国的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等各个领域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从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属于垄断资本主义形成时代,这是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阶段,此后便进入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对峙并存时期。中国在这一时期处于清朝走向灭亡和资本主义兴起阶段.是一个大变革时代,包括洋务运动、甲午战争、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北洋军阀统治。在世界资本主义潮流影响  相似文献   

6.
毛晓华 《新高考》2004,(1):85-87
18世纪中期,在已成为世界上最大殖民国家的英国首先发生了工业革命。从18世纪末开始,工业革命逐渐扩展到世界其他地区。生产方式的变革,引发了社会的剧烈震荡。19世纪中期,为建立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为反抗阶级压迫而兴起的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为反抗侵略而兴起的民  相似文献   

7.
刘丽 《文科爱好者》2004,(20):27-31
线索与重点 世界近代史是16世纪前后至20世纪初资本主义社会形态酝酿、产生和发展的历史.本部分复习从新航路开辟到1848年欧洲革命的这段历史,在初中教材《世界历史》中共有10课(《世界历史》第一册12~22课)。根据历史发展的内在联系,我们复习时可将这10课内容归纳为以下四条线索来掌握。  相似文献   

8.
【专题导读】 18世纪60年代,英国率先开始第一次工业革命,到19世纪40年代完成,英国的机器大生产取代工场手工业,成为“世界工厂”。18世纪末和19世纪初,法国、美国先后开始工业革命,19世纪60年代开始,工业革命的成果被引进中国、日本等国;19世纪70年代开始,第二次工业革命在几个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几乎同时开展,使生产力得到巨大发展,也深深影响到资本主义国家的国际关系;  相似文献   

9.
仇永平 《新高考》2005,(4):47-48
20世纪后半期的世界经历了巨大变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以欧洲为中心的传统的国际关系格局结束,取而代之的是以美苏对峙为特征的两极格局。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冷战,到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随着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两极格局崩溃,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这些变化对当今世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和人类社会的发展以及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国际关系史历来是世界现代史复习的重点,同时也是高考考查的重点。根据复习迎考的要求,向同学们介绍复习二战后国际关系格局专题的一些基本方法,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0.
依据新公布的《历史教学大纲》.该部分内容中的“19世纪前期的欧洲和1848年革命”为学生阅读内容。不列入考试范围。本单元内容复习的重点应放在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马克思主义的诞生、19世纪60至70年代的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从近年高考试卷来看.该部分内容多以选择题和问答题形式出现.材料解析题较少,考查的知识点则涉及面较广:从能力要求方面看,重视历史阶段特征的考查:重视对历史事件共时态相互联系的考查:以及在新情境下应用能力的考查。  相似文献   

11.
从20世纪80年代末至今的世界历史,其主要时代特征是世界呈现了多极化的趋势,和平与发展是世界的主题。为此,本单元内容的复习可以从政治力量的对比、国际关系的格局、经济发展的趋势三个方面入手,掌握时代的特点,捕捉时代的信息。  相似文献   

12.
[专题解读] 变化过程:①1500年左右,新航路成功开辟,西方殖民时代开始,东西两半球开始互相连接,全球一体化进程开始起步。②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随着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的进行,欧美诸国和日本的资本主义得到进一步发展;同时,英国等资本主义列强通过侵略扩张,在世界各地建立了一系列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大量输出工业品,掠夺工业原料,甚至直接输出资本,建立资本主义企业,使那里原先落后的、封闭的经济结构被打破,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一个组成部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在19世纪中后期初步形成。③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美、德、英、法、日、俄等相继进入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列强加紧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掠夺和剥削。加快对世界的瓜分,亚洲各国进一步殖民地半殖民地化,  相似文献   

13.
该课执教者尝试创设、利用"泰坦尼克号"这一特殊情境,令学生认识近代两次工业革命对人类科技、经济的推动作用,近代资产阶级人文主义思想的传播和发展,近代世界政治格局的发展变迁,进而使学生掌握透过现象认识历史规律、本质的能力,以全面、辩证的方法理解近代人类的经济、文化、政治活动对世界面貌的改变所产生的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单元导读】19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初,是垄断资本主义形成及资本主义工业文明在全球扩张的时期,工业文明在西欧和美国取得巨大成就并席卷世界,把世界纳入工业文明发展的轨道。20世纪初,以欧美工业国为主导的统一的世界市场最终形成。1.经济领域(1)经济结构方面:第二次工业革命以重工业为重点,出现以美国为代表的重工业为主导的国  相似文献   

15.
王其敏 《历史学习》2004,(10):32-32
熟悉历史史实是学好历史的基石。在历史复习中,学生存在两个难题:一是记忆不牢,二是史实混乱。我认为要从两个方面解决,一是抓“教材的理解”,二是抓“教材的把握”。一抓“教材的理解”。教材理解的着眼点是基本史实的内在联系。抓住了这种联系,就无需“背”历史,··而是理解历史。以工业革命的扩展(美国)为例说明。按照四个要点复习。第一,关于时间。美国工业革命的起止时间应该稍晚于英国。英国工业革命开始于1765年,于1840年前后完成。因此,美国的工业革命开始于18世纪末,完成于19世纪中期。第二,关于条件。如果仅仅把美国进行工业革命…  相似文献   

16.
自16世纪以来,世界历史的发展演进,总的来说就是世界上的各个国家和地区以不同的方式逐渐走向现代化的进程。什么是现代化?简单地说,现代化作为一个世界性的历史进程,是指人类社会从工业革命以来所经历的一场急剧变革,这一变革以工业化为推动力,导致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全球性转变。它使工业主义渗透到经济、政治、文化、思想各个领域,并引起深刻的  相似文献   

17.
柳呜  胡青静 《历史学习》2004,(12):16-17
工业化是高考重点考查的内容,为了让学生全面了解世界工业化的进程,笔者选取英国和苏联两个典型的国家进行比较,以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复习。一、时间:英国起步早,经历的时间长,而苏联起步晚,经历的时间短。英国于18世纪60年代开始工业革命,到1840年前后完成,经历了大约七八十年时  相似文献   

18.
新航路开辟和欧洲殖民者在美、亚、非洲的殖民扩张,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打破了世界各地区之间相对隔绝的状态。为世界市场的形成创造了重要条件,世界逐步成为一个相互影响、联系紧密的整体。随着工业革命的完成,资本主义列强的殖民扩张能力得以增强,东方从属于西方,19世纪中期,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体系初步形成。伴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深入,垄断资本家为了抢夺世界商品和资本市场.加紧对外扩张。建立跨国公司:掀起了瓜分世界的狂潮,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世界成为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在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新技术革命的推动下,世界各国的经济合作更加密切.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  相似文献   

19.
自新航路的开辟和地理“大发现”以来.东西两半球开始互相连接.从而启动了全球一体化的漫长进程。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上两种模式的经济在竞争与改革中谋求发展。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发展呈现出两大主要趋势.即经济全球化和区域集团化。  相似文献   

20.
18世纪60年代英国工业革命后,世界各国开始从以农业为主的传统乡村社会转向以工业和服务业为主的现代城市社会,城市化成为世界瞩目的重要问题。本文概括了城市化进程的三点特征,论述了工业革命对城市化的推动作用,得出了工业革命是城市化的基本动力和城市化的深刻根源这一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