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在我们的班集体里,或多或少总会有一些缺陷学生存在,对于这样的学生,有的教师把他们的座位放在教室的角落,任其自然;有的教师把他们视为"乱子包",动不动就批评、挖苦,成了出气筒;更有甚者,有的教师视他们为班级累赘,作为教师排斥的对象,恨不得把他们一下子赶出校门等。诸如此类,都不是一个有良知的教师该有的行为。相反,对于有缺陷的学生,我们更应该对他们多付出一点时间,多付出  相似文献   

2.
留守儿童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的教育问题不容忽视,作为教师,我们要从心理上关心这些学生,要做好他们的心理辅导工作,成为他们的知心朋友;在班集体中建立留守儿童个人档案,及时了解他们的学习和生活情况;还要多和家长进行电话沟通,让他们及时掌握孩子的动向。总之,教师要多给留守儿童一些关心和爱护,使他们感受到教师的温暖。  相似文献   

3.
课堂是课改的主阵地,作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学会"退让",把更多的时间和机会留给学生.1.给学生一些时间,让他们去思考;2.给学生一些空间,让他们去展示;3.给学生一个冲突,让他们去争论;4.给学生一个支架,让他们去攀登;5.给学生一些权利,让他们去评价.归还学生的发展空间,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相似文献   

4.
自主管理能力主要能够突出一个学生整体素质,国家素质教育的重点就想学生自主管理能力的培养。一个优秀的班集体,需要每位学生具有自主的管理能力,所以作为教师我们应该让学生放手进行自我管理,进行自主教育,让他们成为班集体的真正的主人。自主教育的主要方法是在班主任的引导和启发之下,让学生发现自己的自身管理能力,从而培养学生自身素质。自主教育能否实施,关键在于学生的整体素质能否得到一定的提高,学生一旦具有自主管理能力老师能够感受到教育的快乐,还能使学生各方面能力有所提高。本文主要通过对学生自主管理能力进行分析,提出如何培养学生自主管理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我们在数学课堂上,应把发现的权利留给学生,把合作的机会、动手的自由、思考的过程留给学生,并留给学生实践的空间,这样才能使我们的课堂更有效,才能使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 一、把发现的权利留给学生 学生对自己观察和发现的知识印象最深、理解最深.教学中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自己去观察、思考新问题,探求新知识.例如,教学《认识钟表》时,教师让学生独立观察自己带来的小闹钟,看一看钟面上都有些什么.学生可兴奋了,拿起小闹钟仔细观察,有的小朋友发现了钟面上有12个数字;有的发现钟面上有长长的分针、短短的时针和细细的秒针;有的还发现钟面上有12个格子;……这样,给学生自主观察发现的空间,学生参与的积极性特别高,他们充分地展示了自我,也让教师进一步了解到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思维水平,从而根据他们的学习情况,灵活地调整教学进程,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6.
刘爱旗 《陕西教育》2008,(12):55-55
教师要善于做学生成长的领路人,在教学实践中就是要我们“给学生一些机会,让他们自己去选择:给学生一点问题,让他们自己去解决;给学生一片空间,让他们自己向前走”。就小学阅读教学而言,怎样做才能促使学生自主发展呢?  相似文献   

7.
数学学习是一个充满生命活力的过程,作为教师,我们应该给学生一个生成、张扬、发展、提升的过程.其实,我们不妨大方一点,多给学生一点空间和时间,多给学生一个探索的舞台,多让展示一些真我本色,在教学中我们少做一些,让学生多尝试一些吧. 一、少演示,多让学生自主地操作——做一名"研究者" 儿童的动作思维占优势,他们的智慧是出在指尖上的,我们要鼓励学生动手做科学,而不是用耳朵听科学或者用眼睛看科学,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感受"再创造"的探索过程.作为教师不要因为怕学生乱或怕时间不够,就把本应该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后得出的结论改由自己演示讲解,让学生用眼睛看、用耳朵听教师的操作过程.  相似文献   

8.
作为校长的我们要求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要体现以"学生为本",要关心每个学生的内心世界,不要粗暴对待犯错误的学生,要以鼓励教育为主,那么我们给过每个教师足够的关心了吗?对于工作态度不是很好的教师,我们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了解他们生活中的困难,了解他们的需求了吗?作为校长,如果能够适时而动,经常与教师在一起聊聊生活,谈谈心,让他们把内心深处的东西吐露出来,能感受到学校的人文关怀,让他们感受到自己和学校是一个共同体,那么,老师凡事就会与校长同喜同忧,一些所谓的干群之间的鸿沟也会随之填平.  相似文献   

9.
吴迪 《上海教育》2008,(7):52-53
教师只有不断走近学生,才能更好地了解学生,熟知学生,学生才会和教师做朋友,让教师去分享他们的喜悦;也只有走近学生、了解学生,教师才能够倾听他们的烦恼,分解他们的忧愁,消除他们的焦虑。只有当学生感受到了教师是最可信任的,他们才会把内心世界向教师打开。  相似文献   

10.
爱问是孩子的天性,小学生也是如此,教师要抓住这一特点,多设置一些情境让学生提问。好的数学课堂是把时间交给学生,让他们感受到快乐。大多教师没能做到这一点,都是要求学生把手背在后面,课本合上,然后提问,如果没有学生举手,会点名提问。甚至有的教师因为学生回答不上来问题,干脆对学生罚站,或是一顿训斥,这样长此以往,学生会讨厌数学,再也不想上数学课了。试问一个不爱上数学课的学生,怎么能学好数学呢?所以,这就  相似文献   

11.
新课程立足于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课堂无疑是促进学生发展的最重要场所。要使学生得到发展,首先要让课堂成为学生的能言堂、乐言堂,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那么应该如何促进学生、教师、教材这三者之间的交流,来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呢?下面我就谈谈自己的语文教学体会。一、把课堂的控制权交给学生,让学生有自由的话语权学习是一个不断产生问题、不断解决问题的循环过程。如果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能够感受到学习的快乐,他们自然会热爱学习。其实要做到这一点并不难,只要教师多把课堂的控制权交给学生,也就是我们常常说的“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相似文献   

12.
学生既然要想问题,就会有想对的可能,也有想错的可能。让学生自由思想不只是教师的赐予,从根本上说是学生的权利。教师有时会刻意安排一些讨论,让学生把他们所想的说出来;做作业时把他们所想的写下来。对他们所想、所写的东西,教师要加以评价。但这些评价是教师对学生进行指导的一个环节,是教师工作的一部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说错想错的事是必定会有的,即使成绩很好的学生,100个问题之中一个也不答错是很难的。并且,出错或犯错本身就是一个学习过程,经历错误是学习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3.
在现实生活中。几乎每个学校每个班级都有数个问题学生,对这些问题学生,有时教师或家长花了很多时间进行教育,所起的作用却很小,而他们在进步过程中反复性特别大。问题学生不仅他们本人难以健康成长,更严重的是他们对班集体的破坏作用。人数不多,能量不小,他们常捣乱课堂,影响教学秩序;他们牵制班主任和教师的工作,有不少班主任和教师的业余时间全被处理这些孩子的问题占去了,没有精力考虑整个班集体的建设;问题学生有很大的影响力,他们很容易影响其他同学,有的班主任不得力的班级,问题学生控制了局面,有的同学怕他们,有的同学学他们,很快变成了乱班。在小学阶段,教师可以在《品德与社会》课程中加强对问题学生的教育,有时却能起到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所谓自主教育是在班主任的启发引导下,让学生自己发现“我能行”,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和自身素质.自主教育是增强德育工作针对性、实效性的有效途径.一个好的班集体,没有学生自主地管理,就不可能形成一个真正的班集体,一个良好的班集体.所以,教师应该放手让学生实现自我管理体制,进行自主教育,让他们成为班集体的小主人.  相似文献   

15.
给予每一个后进生帮助,让每一个学生都能进步,是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的心愿和责任,是我们教学工作的保障。我们常常听到有学者说:"教师教出的学生千千万万,每个学生都有他独特的一面,都有自己的个性特点"从中我们可以得出一些启示:对不同的学生,他们在学习中会遇到不同的困难,我们教师必须正视学生的困难,了解他们,然后把我们的爱给予他们,让他们能够感受到温暖,奋勇直追,早日达到预期目标。  相似文献   

16.
一、积极情感培养的途径1.教师创设情境,加强学生积极情感的体验。儿童的心理与成人不同,让他们接受新事物时,要注意情境的创设,这就要求教师要把概念性的讲述与具体的范例结合起来,这样才能让学生易于接受,并能转化为自己本身的物质。在班集体中,教师可以集体的荣誉感,来创设积极向上的良好情境。一个良好的集体,会凝聚着一种活泼健康、文明向上的精神力量。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举行形式多样的班会、少先队中队会活动以及一些兴趣活动等等,让学生切实感到在班集体中有着积极奋进的力量。在生活中,教师还可以利用身边人和事,及时进行情感教育…  相似文献   

17.
<正>每个班级都会或多或少地存在一些后进生,他们虽然人数不多,但若不能很好地对其转化,那么他们很可能会给班级带来的一些消极的影响,班集体有可能因此纪律涣散、学习氛围不浓等,所以转化后进生的工作对于整班学生的发展都有重大的意思。下面结合个人的工作实践,谈谈转化后进生工作方面的做法:一、接近学生,给予关爱作为教育者要有爱心,爱是教育的精神支柱,只有让学生感受到爱,我们才能走进他们的心灵深处,使他们乐于接受老师的教育和帮助。由于后进生自知他们自己在很多方面存在不足,因此他们很少会主动接近老师,这就要求我们老师积极地  相似文献   

18.
蔡建红 《成才之路》2011,(33):90-I0015
一、树立榜样,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要想激发学生对于学习的渴望和热情,教师就要让学生感受到你对于他的关心,让他明白你对他寄予的厚望,使学生从心理感到一种受重视的感觉。同时,教师要多给学生举一些他们身边熟知学生的奋发进步的例子,在学生心里播下希望的种子。  相似文献   

19.
有个教师向我咨询:"我们班有的学生每次默写单词都很糟糕.我批评了好几次,他们一点改变都没有." 这个结果并不意外. 不少教师很容易看见学生的各种问题,然后就急着去改变学生——结果事与愿违的时候多.教师的挫败感常常因此而来,教育体验也并不美妙.  相似文献   

20.
史欣 《教育》2009,(11):44-44
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应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与策略面对心态各异的学生。面对一些性格内向、自闭的学生,教师要为他们打开一扇宽敞的大门,让他们感受到快乐和舒展;面对某些骄傲自满的学生,教师则要适时让他们品尝到失败与挫折的滋味,教他们学会踏实读书,谦逊做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