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负重的意义     
此文有三个独特的材料,既议“负重意义”,又议“负重有度”。本文还需要升格,升格的措施是:从“负重意义”“负重有度”两者中选择其一作为主旨,舍弃无关的材料,围绕主旨补充独特材料。作文标题改为“负重”——宽题窄做。  相似文献   

2.
断臂得失记     
编者推荐:升格前的“作文”只是“材料”而已。将升格前的“材料”同升格后的作文进行比较,二者的重大区别在于“构思与否”——有了写作的材料,只是有了为炊的“米”,作者不能推卸“巧媳妇”之“工”。  相似文献   

3.
为别人喝彩     
在“‘为别人喝彩’重要性”的层面上,叙例很典型——“一个乞儿对一位画家有这么大的影响力”。此文还需要在“如何‘为别人喝彩’”的层面上升格,升格的途径是:从倒数第三自然段所提到的多种需要“喝彩”的对象中,选择某个对象为其喝彩——写出为此种对象喝彩的做法及其特点。  相似文献   

4.
微笑     
此组作文提供的升格经验是:从一个角度将一则材料展开写。"升格一"作文只用"升格前"作文中"斯拉伯"材料,彰显"用微笑的威力挽救失足者"的主旨;"升格二"作文只用"升格前"作文中"老伯"材料,彰显"微笑是发现平淡生活意义的镜子"的主旨。"升格二"作文还需要升格:给"镜子"定位为"热爱平淡生活",补充"老伯"因热爱平淡生活而微笑的超常举动,最后三个自然段围绕"热爱平淡生活"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5.
测试     
老站长一言不发,表情严肃一语,承上启下——这次厂长终于笑了。此文还需要升格:补充老站长拒绝诱惑的背景材料;十选一,宜改为二选一。  相似文献   

6.
生活是什么     
有个谜语:你对它笑,它就对你笑,你对他哭,它就对你哭——这是什么? 谁都能猜到:这是镜子!我的朋友却不动声色地回了一句:这是生活。举座皆惊!他却来了句妙侃:“愁眉苦脸地看生活,生活肯定愁眉不展;爽朗乐观地看生活,生活肯定阳光灿烂!”果然有道理!  相似文献   

7.
有一句话说得好:生活像一面镜子,你对它笑,它就会对你笑。一天,玛丽迟迟回到家,妈妈生气地问她去哪儿了,玛丽回答:“我的同学詹妮在骑车回家的路上摔倒了,自行车摔坏了。”“可是你不会修车啊?”母亲又问玛丽。“可是我可以帮她哭啊!”玛丽认真地对  相似文献   

8.
国魂     
升格后作文有三大亮点:①主旨鲜明。从“国魂”这个侧面说“精神的作用”,较升格前作文“人生的支柱”,行文有“准星”——为着凸显这个“准星”,用“题记”中的“土地”引出“国魂”,用林则徐的材料替换南丁格尔的材料。②提升了“国魂”的内涵。采用国外爱国材料,心胸更开阔。③小标题精当。“柱”“火”“藩”三词同表述对象契合,表现了各自特点。第二章补充肯尼迪总统同海伦·凯勒的对话——让小标题中的“火”字有了植根点。升格后的作文经过五易其稿,终于出彩!但还可再升格:第二章应同第三章换位——立足祖国,面向世界。  相似文献   

9.
升格前作文主旨不集中的原因是,作者思维发散后,还未聚合。升格后作文提升层面的要诀是,作者思维品质具有深刻性——第四例向纵深开掘——宽容成了自己“生命的要素”。但是,前三例只从生活的类别上来列举,是不深刻的;应从“如何变成生命要素”角度举例——此三例中已有此意,只是作者未能有意识地运用它们——升格无止境。  相似文献   

10.
行文用“一步步”诠释标题中的“现实”,例证和分析都很有准头。第四自然段中的“伯乐”前的定语,表现出作者扣紧论题作分析的功力。第五自然段的“继续自己的行程”应改为“便又离开了”。此文还需要升格,升格的途径是:强化正面例证,弱化反面例子——着力回答“如何一步步”,用“如何铺路”筛选事例。  相似文献   

11.
一个女孩毫无道理地被老板炒了鱿鱼。中午,她坐在单位喷泉旁边的一条长椅上黯然神伤, 她感到自己的生活失去了颜色,变得暗淡无光。这时,她发现不远处一个小男孩站在她的身后“咯咯”地笑,她就好奇地问小男孩:“你笑什么呢?”  相似文献   

12.
坚守良知     
①面向现实。材料翔实,不浮泛,不掉书袋。②由点到面拓展。“在竞争激烈的商业圈里,有些事欠缺良知。那么,在其他领域呢”一语,开启下文。③有分寸。前述引语用“有些”“部分”,把批判矛头指向极少数欠缺良知者。此文还需要升格:应以“如何坚守良知”作为重点。  相似文献   

13.
“你知道如何选择内衣吗?”,每次和好朋友逛内衣店时,我都会问这个问题。朋友总是会反问我,“你知道吗?”我得意地对她一笑,“那当然了。”其实这得益于“心系新人”活动组委会开展的“心系女性——女性乳腺健康知识”流动课堂活动,  相似文献   

14.
壁虎的尾巴     
此文的第二句话“我所有的美丽来源于我的尾巴”,凸显了“放弃需要眼界”的思想。此文还需要升格,升格的措施是:围绕“如何学会放弃”编故事或列出措施。目前的故事,吻合“放弃的重要性”话题——对规定的话题“学会放弃”而言,有离题之嫌。  相似文献   

15.
升格后的作文,虽然用的还是升格前作文的材料,但提升了升格前作文的主旨——从警觉和忧患的角度说和谐,还提升了升格前作文的表现形式——一个完整的寓言故事。但是,升格后的作文还可再升格:应将“冬虫”作为积极预防危机的角色来写——在冬天到来之前到“地下”避开风雪,再同“夏草”和谐共处。这样就在预防显性危机(稻草人)的基础上上升到预防隐性危机(即将来临的冬天风雪)的层面。  相似文献   

16.
秋天的寓言     
三段排比的程式,易入俗套,但是,本文以“因为生存,所以休息”将其收束,从而做到了“形散而神聚”。此文还需要升格,一种升格的措施是:注重排比程式的逻辑顺序,“蚂蚁”不居“第二”,以免“未升反降”;排比程式“因为创造,所以休息”中的“创造”二字很妙,可还要在前面的描述中安排植根点。还有一种升格措施是:从三段排比程式中选择其一展开写——或凸显“因为活力,所以休息”,或凸显“因为食物,所以休息”,或凸显“因为创造,所以休息”。  相似文献   

17.
要写好一篇作文,光有材料还不行,还须根据文章的主题,对材料进行合理的安排与取舍,做到详略得当,布局合理。那么,要写好作文,具体应如何进行材料的组织?哪些材料才算典型?如何安排文章的结构,如何组织文章的语言,如何突出文章的主题呢?又该从哪个角度去表现呢?这些问题都是必须要考虑的。材料的取舍,要做到详略得当,就须入情合理。下面,我们就通过一篇表现母爱主题作文的剖析、升格,来看一下如何围绕“母爱”这个主题,入情合理地组织、取舍材料的吧!  相似文献   

18.
此文两个材料可升格出两篇作文。第一篇篇名为“雷电点燃木房”,导致火灾,但也是发出的求援信号——终于等来了救援的船。其主旨多元,可以是“等待者要具有辩证思维的品质”,也可以是“成功在最后一分钟的努力中”。其升格的方式是:如果主旨为前者,着重写等待救援者对“失火”的态度;如果确立主旨为后者,着重写等待救援者在“失火”后继续等待的超常举动。第二篇篇名为“买梦”,用金币买梦,无理而妙——其主旨为“要坚定理想信念”。其升格的方式是:将每一年“等待”的独特之处写出来。  相似文献   

19.
浑圆的饭团     
升格后的作文选取升格前作文中的一个事物“哨音”——用独特材料构建意象,在独特的哨音中传递亲情。提升主旨的要诀是,对材料有取舍的识见,不为凑足字数写作。  相似文献   

20.
写作是一门极其复杂而又艰巨的思维艺术活动。刘勰在《文心雕龙·熔裁》中指出:“凡思绪初发,辞采苦杂。”主题的确立,材料的选择,结构的安排,语言的表达,尤其是如何艺术地去表达生活,这些都是作者应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