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缩微影像技术和数字影像技术应用概述具有160多年历史的传统缩微影像技术,是一项成熟、安全、稳定的技术。运用缩微技术把档案原件复制成缩微影像保存和利用,是档案界普遍采用的保护档案的有效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2.
建立缩微摄影工作档案发挥缩微品的凭证作用杨杰华档案缩微品的法律地位于1987年开始探讨,10多年来,通过缩微界的大力宣传,使社会各界逐步认识到档案缩微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认识到缩微具有原始记录性等特点。1990年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实施办法》第...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我国档案缩微技术的发展历史进行了回顾,并对各发展阶段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80年代初出现的全息存贮技术和80年代中引进的光盘存贮技术曾给档案缩微技术的应用带来一定的影响,档案界展开了一场大讨论。通过这场讨论,不但加深了对新技术的了解,而且也提高了人们在选择某种应用技术中的决策能力。缩微技术在档案管理现代化中的作用已得到我国档案界的肯定,传统的缩微技术与电子影像技术的相互融合已成为未来之发展趋势。今后,缩微技术依然是档案文献复制的主要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4.
主席先生 ,女士们、先生们 :在新千年第一个龙年的金秋十月、秋高气爽的美好时光 ,中国档案学会代表团带着祖国大陆广大档案学会会员对台湾档案界同仁的深情厚意 ,来到海峡彼岸台湾参加2000年海峡两岸档案暨缩微学术交流会 ,感到非常高兴、愉快。值此档案暨缩微学术交流会开幕之际 ,我谨代表中国档案学会理事长沈正乐先生 ,代表中国档案学会与中国缩微摄影技术协会 ,以及代表团全体成员 ,向大会表示热烈的祝贺 ,向为筹备这次档案暨缩微学术交流会付出大量心血、进行卓有成效工作的台湾中华档案暨资讯缩微管理学会各位同仁 ,以及出席今天…  相似文献   

5.
缩微摄影技术从50年代末开始在档案界进行尝试,在80年代达到鼎盛时期,80年代末90年代初,档案缩微技术的应用又处在停滞阶段:有的单位由于随大流,盲目引进缩微设备,至今缩微设备闲置在仓库里;有的单位由于机制不健全,管理不完善,人事关系没有协调好,造成了大量人才的流失,使设备得不到充分利用;资金的缺乏使缩微工作无法正常运转;计算机技术和光盘技术的快速发展,办公自动化的广泛普及,也对缩微工作造成了很大冲击.档案缩微工作要发展,必须寻找新的出路.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缩微技术以其特有的优势日益受到档案界的关注,并在许多单位开始应用。如何使档案缩拍工作质量提高,速度快,这是人们一直关心和研究的课题。我们认为,除了缩微技术与缩微设备对档案缩拍工作有着直接影响外,档案缩拍前后的辅助工作,也是不容忽视的一项重要工作。 一、档案缩拍前后 辅助工作的必要性 所谓档案缩拍前后的辅助工作,即档案缩拍前的案卷检查、拆卷、拆件工作及缩拍后的案卷检查、缩微品质量检查和案卷、卷内文件的装订工作。  相似文献   

7.
信息与动态     
《中国档案》2005,(9):65-65
8月3日,由中国档案学会、中国缩微技术协会主办,贵州省档案学会承办的海峡两岸档案暨缩微技术交流会在贵阳召开。  相似文献   

8.
(记者李海英)4月5日至19日,以梁许春菊女士为名誉团长、杜陵先生为团长的台湾资讯缩影暨档案管理界人士赴大陆参观旅游团一行10人回大陆参观游览,并进行档案学术和缩微技术交流。该团是自费旅游的民间学术团体,受到中国档案学会领导人的热情  相似文献   

9.
数字信息时代产物——数字档案馆、电子档案、光盘技术的出现,对档案缩微带来了一定的冲击。数字信息时代,档案缩微将何去何从,笔者结合工作实际情况,谈谈个人的一些认识。一、档案缩微的优势 1982年7月15日胡乔木同志指出:"档案缩  相似文献   

10.
朱辉 《兰台世界》2004,(10):35-36
缩微摄影技术起源于欧洲,后来在美国得到了发展,继而普及到世界,至今已有160多年的历史。其作为存储技术在我国档案界的应用已经有40多年的历史。数字化技术是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迅猛发展和普及开始在档案馆应用。档案缩微技术与档案数字化技术都有各自的特点及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11.
《第一次档案缩微技术讨论会论文选集》中国档案学会档案缩微技术委员会编,档案出版社1991年5月出版,大32开,平装,全书26.4万字,定价:7.60元。 该书是1990年4月23~25日,在成都召开的中国档案学会第一次缩微技术讨论会的论文选集。共收入论文33篇,主要讨论了有关缩微  相似文献   

12.
目前,图书、档案界历史文献的再生性保护措施主要采用的是缩微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缩微技术是采用专门的设备、材料和工艺把文献资料以缩小影像的形式拍摄记录在胶片上,经过加工制作成缩微品保存和使用的专门技术.  相似文献   

13.
贝刀 《档案学研究》1990,4(3):90-92
中国档案学会档案缩微技术委员会第一次缩微技术讨论会于4月23~25日在成都召开。出席讨论会的有中国档案学会缩微技术委员会委员和来自23个省、市、自治区的档案馆、档案局和一些中央、地方、军队、企业、大学、  相似文献   

14.
在中国档案学会的直接领导下,档案缩微技术委员会于1985年7月7日在北京正式成立。从此,我国档案缩微学术活动,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值此全国第三次档案学术讨论会举行之际,回顾我们4年来的经历,总结经验,检讨工作,研究问题,这对促进档案缩微工作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15.
档案缩微成套设备正在安装试投产李广仁北京一机床报1993年12月25日北京一机床厂于1992年12月同北京华港缩微有限公司签订引进国外的档案缩微成套设备,现正在安装试生产。这套设备有对文书档案及A_4至A_0号工程图纸的缩微(16.35毫米卷片及开窗...  相似文献   

16.
7月8~9日,2013年海峡两岸档案暨缩微学术交流会在哈尔滨市召开,海峡两岸档案界的专家、学者120余人参加会议。会议由中国档案学会、中国文献影像技术协会主办,黑龙江省档案局(馆)协办。开幕式由中国档案学会理事长李和平主持,国家档案局中央档案馆局馆长杨冬权、黑龙江省副省长孙东生、中国文献影像技术协会副理事长徐建华、中华档案暨资讯微缩管理学会理事长吴学燕出席并分别致词。  相似文献   

17.
《档案缩微摄影技术实用手册》,由国家档案局组成的编委会编著,主编徐义全,副主编:吴筑清、曾海生、李思本、丁文进、刘魁志。全书分10章并加附录,约53万字,档案出版社1990年10月出版。定价:平装13.00元、精装15.00元。 《档案缩微摄影技术实用手册》,在国家档案局的领导、支持下,在档案界同仁的关心下,全体参加编著单位和编委,通过大量的实验研究、撰稿、反复修改,历经两年多,终于问世,奉献在广大读者面前。这是一本全面总结提高档案缩微摄影技术的工艺书,全书有以下四个特点。 1.全面、系统。 《手册》对档案缩微摄影技术作了全面介绍,对整个缩微摄影技术工艺流程所涉及到的前处理、拍摄、冲洗、拷贝、质量检测、检  相似文献   

18.
数字信息时代的到来,为档案管理现代化带来了契机;数字信息是档案管理现代化的重要载体,数字信息技术是档案管理现代化的主要动力。数字信息时代产物———数字档案馆、电子档案、光盘技术的出现,对传统档案管理模式(如档案缩微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冲击,给档案工作者带来了迷茫和困惑。数字信息时代,档案缩微工作何去何从,笔者结合工作实际情况,谈谈个人肤浅认识。一、档案缩微的优势1982年7月15日胡乔木同志指出:“档案缩微事业,关系我国文化遗产的保存,意义重大,希望图书馆、文物局和档案局一并从速进行。”1985年7月7日中国档案学会档案缩…  相似文献   

19.
2003年海峡两岸档案暨缩微学术交流会于2003年9月1日至11日在四川省成都市举行。这次学术交流会是海峡两岸档案学会举行的第12次会议。台湾中华档案暨资讯微缩管理学会以潘维刚为名誉团长 ,赖泽涵为团长的代表团一行12人出席会议。中国档案学会理事长沈正乐、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王信功 ,中国缩微摄影技术协会副理事长、四川省缩微协会理事长刘元奎 ,四川省档案馆馆长李仕根 ,副馆长杨维翠、张新 ,党委书记王强以及一些省市档案图书部门的专家学者共50多人参加了学术研讨。这次活动得到四川省人民政府、四川省档案局馆、四川省档案学会、四川省…  相似文献   

20.
《山西档案》2006,(6):4-4
主席先生: 女土们、先生们: 在这金秋10月,中国档案学会和中国影像技术协会代表团一行24人,带着祖国大陆广大档案学会会员和影像技术协会会员对台湾档案、缩微、影像界同仁的深情厚谊来到宝岛台湾参加2006年海峡两岸档案暨缩微学术交流会,我们感到非常高兴。值此交流会开幕之际,我谨代表中国档案学会、中国影像技术协会以及代表团全体成员,向大会表示热烈的祝贺。向为辛勤筹备此次交流会的“中华档案暨资讯微缩管理学会”的各位同仁以及出席会议的各位代表表示衷心的感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