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三元一体人才培养模式是我国应用型本科高校近年来正在探索的一种成效显著的人才培养模式。该模式强调,在宏观维度上建立以应用为导向的人才培养理念、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专业设置模式、以产教融合为导向的教学制度体系;在中观维度上三方共同开发应用型课程体系、共同制定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共建应用型教学组织形式;在微观维度上,推行项目式教学方式、创新开放合作教学管理方式和完善多元化教学成效评估评价方式。该模式基本上解决了应用型教育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重理论轻实践、校企两张皮、实践教学流于形式、学生实质性参与应用技术研发等创新项目较少、学生接触世界产业前沿技术较少、国际化视野缺乏等问题,对我国应用型本科高校理工科专业人才培养改革具有普适性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2.
论述了产学研合作办学对高等学校的宏观意义和微观意义。认为:产学研合作办学有利于高校管理体制、人才培养模式和教育教学等改革,有利于高校学科专业、师资队伍和实践基地建设,有利于高校科研工作的可持续性发展。  相似文献   

3.
本文在分析我国高校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背景的基础上,选取其中创业教育类获奖项目作为考察对象,着重从培养目标设计、课程体系建设、人才培养路径、实践教学改革等维度对获奖高校在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具体改革实践进行分析,探求创业型人才培养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4.
论新形势下的高校教学管理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改革的深入和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高等教育的宏观背景和微观环境已发生了重大变化,高校教学管理创新已成必然.我国高校教学管理体制中存在的主要缺陷:一是学校定位模糊导致高校教学管理理念模糊甚至步入误区,二是教学管理体制僵化,灵活性、人性化不足.我国高校的教学管理应从教学管理理念、人才培养模式、教学管理体制、方法和手段等方面进行创新.  相似文献   

5.
教学是学校人才培养的关键,而教学管理是培养适应社会需要人才的保障,实行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是学生全面发展、自由发展的需要,是高校内涵发展、特色发展的需要.要实施多样化人才培养,需要改革滞后的教学管理模式,本文主要通过实际调研,从宏观上阐述适应多样化人才培养进行高校教学管理改革的必要性、目前教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进行适应多样化人才培养的高校教学管理创新.  相似文献   

6.
我国新建本科院校总体定位为"应用型本科院校",其根本任务是发展应用型本科教育,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可以从宏观、中现、微观、实效四个维度,进行研究探索,构建起具有学校发展特色的符合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7.
提高生产过程自动化专业对市场的适应性和毕业生质量及就业率,必须进一步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优化以"专业 仪表技术服务站"为核心的、工学结合职业发展导向的宏观人才培养模式;在课程体系上,以循序渐进的方式进行以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的模块式中观教学模式改革;在单元模块式教学的基础上,构建"项目带动式"和"一体化"微观教学组织.  相似文献   

8.
全面深化改革的背景下,教育领域改革措施频出,为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学术评价体系改革提供了契机。当前对人文社会科学学术评价的研究多着力于评价方法的改进,学术评价异化的表现等探讨,鲜有对其产生原因的系统探讨。而现行评价体系的异化严重阻碍了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发展。文章从宏观层面、中观层面、微观层面三个维度对人文社会科学异化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通过落实高校办学自主权、改革科研资源分配模式、根据高校特点探索适合自身发展的评价模式及开展分类评价、完善学术共同体等改革路径,以期为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学术评价改革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核心,协同创新理念是高校有效实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理论基础.在阐述协同创新内涵及其与民办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关系基础上,以广东白云学院在协同创新理念指导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践为例,对基于协同创新理念的民办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进行探索研究.  相似文献   

10.
面对高等教育国际化和具有国际竞争力人才市场的竞争,我国目前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无论从宏观到微观,从人才培养目标的制定、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课程设置到人才培养目标检测系统(考试制度)的制定都显示出诸多的不适应,这些不适应不仅影响了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同时也制约了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使中国高等教育所培养的人才在开放的国际教育市场中缺乏竞争力。为此,在这一背景下我们应对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进行新的探讨,探询能够满足时代发展需要的新的大学英语改革思路。  相似文献   

11.
郭红卫 《教师》2014,(2):27-28
中国的高等教育在改革开放30多年时间里已经取得了瞩目的成就与发展,但也存在着诸多不足.本文首先对经济社会发展新阶段下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进行界定,其次对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内外部条件及空间维度进行分析,最后对经济社会新阶段下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进行了剖析,并对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重构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是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工作.如何科学构建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基于不同的视角,有不同的阐述.文章从思想、目标、实践等三个维度对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重点内容进行归纳论述,提炼出一些具有实践意义的内容和观点,以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3.
制度变迁引发行业特色型高校转型发展,相应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也势在必行。文章论述了制度变迁与行业特色型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变革的关系,并以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作为案例研究,指出行业特色型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必须创新教育理念,面向行业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多样化人才,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创建特色人才培养方式,并在宏观上构建创新教育制度整体谋划行业特色型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  相似文献   

14.
邓春玉 《重庆师专学报》2012,(2):126-128,133
由于传统学术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影响,现有的实践教育体系难以适应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由于实践教育体系是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因而亟需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视域下,以实验课程为基础、以校园活动为核心、以"六个一"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实践为辐射,从微观、中观、宏观三个维度对实践教育体系予以设计,从而促进人才培养,推动教育改革,实现理念更新。  相似文献   

15.
在"三圈三全"德育理念的指导下,改革高职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在"内圈""中圈""外圈"三层德育空间中落实"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建立可操作化的专业人才培养制度,完成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将德育理念与人才培养模式相结合,一方面,能培养出既具有良好的道德和职业素养、高超的职业技能,又具备职业发展潜能的高水平技能型人才;另一方面,宏观德育育人理念与中观及微观的人才培养模式相结合,可以让中观制度、微观运作得到宏观理念的引领,同时中观制度及微观运作的实践也可以反哺宏观育人理念,从而实现理论与实践更好地结合,产生最佳的工作效果.  相似文献   

16.
工学结合课程改革是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切入点,有别于传统的以学科理论体系为主导的课程教学,工学结合的课程除了教学内容和手段的变革,更需重塑师生角色,这既是教育本源的回归,也是课程教学效果衡量的需要,更是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在微观层面的体现.而教师与学生的角色重塑势必对教师的知识面、实践能力、职业承诺及驾驭学生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为实现“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现实目标,我们从深化课程教材改革、优化教育教学策略入手,实施“微观深化、宏观推进”的策略。具体做法如下:一、“以微观深化为先导,以宏观推进为保障”是本县为实现素质教育发展目标而确立的一条基本策略本县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形势,基于近20年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基础,提出了以微观深化为先导——  相似文献   

18.
国际金融危机已影响到国内实体经济和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文章从宏观和微观层面分析了高职毕业生就业状况,指出应用型技术人才的需求并未明显下降且有可能恢复性上升.目前,高职院校需要在"稳定规模,调整结构"上作好文章:以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为契机,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以地区产业结构调整为导向,优化专业设置;以产学研合作为平台,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实施人才强校战略,提升师资队伍整体水平,为"后危机时代"的发展夯实基础.  相似文献   

19.
为进一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转变人才培养模式,深化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各高校掀起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热潮,而“大类招生,分流培养”则因专业选择的灵活性而受到重视.实行“大类招生,分流培养”的高校,其招生方案、分流方案、管理模式与培养方案,都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  相似文献   

20.
我国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模式变革的讨论持续已久,然而,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变革却难以收到人们期望的理想效果.究其原因,主要表现为高等学校重微观管理而轻宏观长远目标的塑造,重统一标准而忽视教师不同风格的施展,重专业知识传承而轻道德修养的灌输.因此,必须加强人才培养模式变革的目标管理,创建适应人才培养模式变革的学习型校园文化,重视人才培养模式中学生的道德教育的内涵,从而真正实现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培养适应信息社会环境需求的综合全面发展的新型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