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欣赏教学中的爱国主义教育,主要是通过中国历代美术作品简介和欣赏,让学生基本了解我国历史上一些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的情况,使他们对祖国极其丰富的古代文化和艺术遗产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引导学生去理解、领会和感受艺术的美,通过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的审美教育,增强民族自豪感,激发爱国情感,使学生接受爱国主义教育。  相似文献   

2.
爱国主义是每个民族都具有的对祖国母亲的真挚的感情。正如列宁所言:“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巩固下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由此看来,我们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实质是进行爱国情感的激发和培养。俗话说:爱由情生。情是爱的基础,爱是情的升华。要使我们的学生真正从心底热爱自己的祖国,必须使学生对祖国怀有深厚的真挚的情感。只有对祖国的一往情深,才能对祖国有无限的爱恋。所以,我们在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中,应该把教育的着力点放在爱国情感的激发和培养上,在孩子幼小的心田里播下爱国的种子。  相似文献   

3.
李琼 《现代教学》2015,(5):57-58
八年级第二学期下册书本中,有"祖国在我心中"的爱国主义专题教育单元,从《最后一课》到《向中国人脱帽》,无不激荡着学生对祖国母亲的深爱。在诵读教学设计中,我特意选择了《满江红》这篇典型的爱国主义教学篇目,希望在学习中引导学生重点体会岳飞的爱国情感,并激发学生的爱国心。本节课设计以"听-读-思-悟-志"为主线,符合学生学习的认知过程和规律,循序渐进,这种模式能有效地将学生的习得不断内化为深刻的记忆,有利于认知框架的形成。  相似文献   

4.
对学生从小进行爱国教育,可以更好地为学生的终生发展奠定良好基础,为我们的国家培养合格的公民。爱国教育要从小抓起,可以以榜样激励为主导,以活动为载体,紧跟时代的步伐,让爱国教育可以薪火相传。在社会历史进程中,进行德育教育不是小事,进行爱国教育也不容置疑。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积极开展爱国教育,可以帮助小学生树立起正确的爱国情感。小学语文教学有着独特的优势,老师要充分发挥课程特色,对学生开展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在教学中,要为学生创造轻松的课堂环境和学习氛围,充分利用语文教材和本地资源,让学生认识到祖国的壮阔河山,让他们感受到前辈的爱国情怀,在心中渗透爱国情感,更好地树立正确的爱国主义信念。  相似文献   

5.
江泽民同志指出:“继承和发扬爱国主义精神,要体现在实际行动中。”我认为,爱国主义教育应包括爱国知识的教育、爱国情感的激发、爱国行为的引导。应该说这三者都是主要的,相辅相成的,但爱国主义归根到底最终要体现在行动中。今天,二十一世纪正在向我们招手,我们培养的学生将面对世界、面对祖国,面对二十一世纪,如果从小以爱国行为严格要求学生,长大后就能以赤诚之心热爱祖国,为祖国作出奉献。 本文就如何进一步搞好爱国主义教育,在加强教育,激发情感,引导行为三个方面谈一点自己的看法和体会。 一、加强爱国知识的教育 热爱祖国并立志献身于祖国和民族,是每个公民应有的政治素质,是树立远大理想和确立为人民服务宗旨的思想基础,也是每个学生为祖国、为人民刻苦学习的思想基础和基本动  相似文献   

6.
在《全日制中学化学教学大纲》中,有关思想政治教育方面提出了“进行辩证唯物主义和爱国主义教育”.关于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的内容,已有文章论述。①本文着重谈谈如何结合有机化学的教学,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一、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迫切性爱国主义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是民族团结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列宁曾说过:“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②即对自己祖国的忠诚和热爱.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这种爱产生于对祖国悠久历史、壮丽河山、丰宫宝藏、灿烂文化的认识,并…  相似文献   

7.
《可爱的草塘》是一篇抒情散文。我在这篇课文的教学中,运用富有形象和情感的情境教学法,使学生感受到了祖国河山的美丽和富饶,加强了爱国主义教育,收到了显著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8.
通过多年的实践,我体会到,寓教育于生动活泼的美育手段中,就能使学生的思想、情感和行为在潜移默化中受到陶冶.我的作法是:用美育激发情感经常带领学生欣赏祖国的壮丽河山,在耳濡目染中,在美的享受中,培养学生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思想感情.活动形式有两种.一是组织学生看电影风景片,如看介绍黄山、庐山、长江三峡、西沙、西双版纳的风景片.看《长江三峡》以后,就以《长江——我的母亲》为题,开诗歌朗诵会."母亲啊长江,我是你的乳汁养大;我要化成一滴水,融进你的怀抱——挂云帆济沧海,迎向东升的太阳,探索真正的人生,寻求祖国富强的道路."这是王玲同学朗诵诗中的一节,抒发了投身祖国、壮大祖国的豪情壮志.二是组织学生远足旅游,如带学生登岳阳楼眺望烟波浩森的洞庭,游君山寻访二妃墓、柳毅井、飞来钟,去汩门罗江畔凭吊屈子祠、看龙舟竞渡,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到祖国山河处处美,祖国大地象母亲一样孕育自己成长,和自己血肉相连,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用美育启迪思想中学生喜欢看小说、看电影,随着年龄的增长和欣赏水平的提高,他们不再满足于一些惊险的战斗故事,开始思索社会、思索人生了.  相似文献   

9.
爱国是一个人应具备的最起码的品质。爱国主义教育则应是学校德育教育工作中最核心、最基础的内容。各级各类学校应把坚持全方位、多渠道开展德育工作,作为办学的重要方面。其中,高扬爱国主义的主旋律,让学生具备“爱国之心、报国之志、建国之材、效国之行”,从而带动整个德育工作的开展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中之重。本人多年从事学校德育工作,通过不断实践,逐步形成了爱国主义教育的七大系列:一是以附近的名胜古迹、革命纪念馆为去处的游览参观系列。前者激起学生对祖国壮丽河山和悠久历史文化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后者能让学生…  相似文献   

10.
<正>我认为,全面提高语文素质,就要重视思想素质的提高。这里所说的"思想",主要是指爱国主义思想。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加强思想教育,就是要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因为爱国是一种崇高的美德,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它包含着对祖国壮丽河山的热爱,对民族灿烂文化的赞  相似文献   

11.
学生对某一学科产生兴趣时,他们总是主动地愉快地学习。在小学地理教学中,要利用“美、奇、趣、疑”四字,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促使学生好学乐学。“美”,是以祖国大自然的美,激发学生爱的情感,启迪思维的主动性。在《东北林海》,《桂林》、《壮丽的山川》等课教学时,学生看到彩色的图片,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主义祖国观融入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对青少年德育工作有着重要意义。适应超越,由近及远;晓事为先,蕴情契理;完善制度,持续如一是马克思主义祖国观融入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原则。在其指导下,马克思主义祖国观融入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的可行策略有创新教育手段,激发青少年爱国意识;挖掘教育素材,升华青少年爱国情感;健全教育机制,坚定青少年爱国意志。  相似文献   

13.
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我教《辛亥革命》平罗回中韩林森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是历史课的重要任务。我在《辛亥革命》一章的教学中,注意把握感染、启发、升华三个环节,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备课时,我把引导学生学习孙中山先生为首的资产阶...  相似文献   

14.
如何抓紧对青少年进行中国近现代史及国情教育,以提高青少年的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信心呢?我运用六册思想品德课教材,充分挖掘教材中内在的爱国主义教育因素,补充近代史、现代史的内容,做到史情交融,感染学生,引导学生学做结合,培养学生爱国、爱乡的思想感情。 (一)了解历史,激发情感《巾帼英雄秋瑾》、《葛云飞定海抗英》、《钢铁长城》,组成了六册爱国主义教育内容。课文中英雄的爱国主义精神感人肺腑。由于他们的斗争年代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距离很远,因此凭借教材,了解历史背景,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就成了教学的必要手段。教学《巾帼英雄秋瑾》和《葛云飞定海抗英》之前,我专门上了历史背景介绍课。课上讲述了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还讲述了“虎门销烟”、“丧权辱国的条约”、“火烧圆明园”、“华人与狗不得入内”  相似文献   

15.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指出:"应该重视语文课程对学生思想情感所起的熏陶感染作用……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在现阶段,我国的爱国主义主要表现为热爱祖国壮丽的河山、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关心伟大祖国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热爱社会主义制度和现代化建设事业,热爱中国共产党和各族人民,维护祖国的独立和统一。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我们应紧紧把握其"工具性与人文性的  相似文献   

16.
热爱祖国是中华民族子孙的光荣传统,古往今来的仁人志士、英雄豪杰,在反侵略、御外侮、斗群凶、斥顽敌以及建设自己伟大的祖国中,舍身许国,谱写出中华民族的光辉历史,表现出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这种精神在选入中学课本的古典作品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在这些作品中,有的通过描绘祖国的壮丽河山,歌颂祖国的自然之美,抒发了爱国的情怀,如《登鹳鹊楼》《醉翁亭记》《水经注·三峡》等;有的记述了古代科学家的发明创造,歌颂了我国人民的聪明才智,表达了强烈的民族的自豪感,如《活板》《张衡传》等;有的通过刻画  相似文献   

17.
爱国教育是学校德育的永恒主题,语文学科蕴含着生动、丰富的爱国主义教育因素。《语文课程标准》总目标中就提到:"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感。"因此,在引导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过程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顺理成章的。一至五年级的小语教材,编排了内容丰富的有关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应该说,通  相似文献   

18.
深化高校爱国主义教育赵豫林,李献峰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过程就是爱国观念、爱国情感、爱国行为的矛盾运动的过程。具体表现为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地将一定的爱国主义教育内容在动态的教育实践活动中传授给青年学生,学生以自己已有的认识水平为基础,进行选择、消化和吸...  相似文献   

19.
《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和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通知》指出:“在德育工作中要把爱国主义教育放在突出的位置”,“各科教学都要有计划地结合学科特点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本文打算谈谈如何在职业高中语文教学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一、教育内容的序列化 现有职业高中语文教材(1~5册)中有许多课文是爱国主义教育的好教材,笔者把有关课文按内容归纳为四种:第一类,爱我祖国壮丽河山;第二类,爱我中华民族英雄;第三类,爱我祖国灿烂文化;第四类,爱我祖国语言文字。这四种类别,在语文教学  相似文献   

20.
《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和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通知》中着重指出:“在德育工作中,要把爱国主义教育放在突出的位置,”。各科教学都要有计划地结合各学科特点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较之各学科来,语文学科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语文教材中有不少课文描绘了祖国的壮丽河山.毛泽东《沁园春·雪》,描写了“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的北国大好风光;苏轼《念奴娇·赤璧怀古》唱出了“乱石穿空,惊涛裂岸,卷起千堆雪”的壮观;朱自清的彩笔描绘了《春》、《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