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邓小平同志指出:“我们是历史唯物主义者,研究和解决任何问题都离不开一定的历史条件。”所谓“历史条件”,从广义上说,是指事物赖以形成、存在和发展的历史因素。是否承认历史条件,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  相似文献   

2.
一从历史学科的特点出发历史学科的基本内容,是反映过去人们创造和变革社会的实践活动,这些活动又受历史条件的制约,所以在历史复习中必须抓历史条件和人物活动基于上述认识,我是这样指导复习的: 1、以历史背景为依据,以人物活动为中心,注意历史条件对人物活动的制约,人的活动对历史条件的改变,从而认识历史发展规律。例如:复习《秦的统一和秦末农民战争》一章,先概叙基本线索,再分析讲述秦灭六国的背景。着重指出两点:商鞅变法后的革命变革为秦灭六国创造了物质条件;人民历经春秋、战国以来战乱,渴望统一。据  相似文献   

3.
历史唯物主义告诉我们:人们可以根据一定的历史条件对自己所要走的道路进行选择,但这种选择必须受客观历史规律和历史条件的制约。“但历史又绝对不是按照随便什么人的主观愿望、意志去演变的。”因此,如果不尊重客观规律,不考虑历史条件,企图按照自己或某些人的主观愿望任意摆布历史,则必将受到历史的无情嘲弄和严厉惩罚。在“社会主义演变中,没有无原因的结果,也没有无结果的原因。”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经过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主义认为:“我们只能在我们时代的条件下进行认识,而且这些条件达到什么程度,我们便认识到什么程度。”真正认识和理解一个伟大的历史人物,对他作出恰如其分的正确评价,也需要时间和时代条件,需要经过一个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国人民和中国无产阶级认识文化革命主将鲁迅,就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这个历史发展过程既包含了在中国革命不断深入  相似文献   

5.
西方两党制在中国既没有历史传统,更缺乏现实条件,历史形成了适合中国国情的政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相似文献   

6.
许多题都给出了时间条件。在如今注重对知识的分析归纳能力的前提下,好多学生忽视了这一条件。其实,时间条件是我们历史学科的一大特色,正是有了时间,我们才可以把历史知识进行横向或纵向的比较,进而去概括、归纳。所以用好时间这一条件,能更好地完成题目要求。根据题目所给时间与教材中所学重大历史事件的时间的关系,我们可以把时间条件分为五类: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邓小平理论是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下,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胜利和挫折的历史经验并借鉴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历史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这个论断,就国际政治条件而言,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体现的新的国际政治格局,二是可供借鉴的其  相似文献   

8.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形成的历史条件 这个理论“是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下,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过程中,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胜利和挫折的历史经验并借鉴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兴衰成败历史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十四大报告)。概括地说,就是在国际条件,实践的需要,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重新认识社会主义和深刻领会邓小平同志的理论贡献的历史条件下,适应历史发展的需要而形成和发展的。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 党的十四大从九个方面对其作了概括。包括: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  相似文献   

9.
合肥是一座具有2200年历史的文化古城,合肥市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意义重大,也具备较好的条件。对照申报历史文化名城的规定和申报标准,本文认为凭借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文化遗产保护现状,合肥市已基本具备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条件。提出千年古城合肥的历史文化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六大城市特色:"历史悠久"、"军事重镇"、"江淮都会"、"文化名郡"、"创新之城"和"山水古城"。  相似文献   

10.
我觉得确定中学历史基础知识应该根据如下四个条件:(一)这些知识,就历史科学本身来说是最重要的;(二)是学生继续学习所必要的;(三)是中学阶段学生所能接受和掌握的;(四)对学生的培养和发展来说是需要的。从这些条件出发,我认为中学历史基础知识最主要的应该是关于世界  相似文献   

11.
<正>中学历史教学有两个必须最先解决的基本问题:时间与空间。任何历史事件都发生在一定的时间与空间,离开了时间与空间,历史事件就失去了存在的载体,也就失去了其称为历史事件的基本条件。历史时间与历史空间就像中  相似文献   

12.
邓小平同志指出:“我们是历史唯物主义者,研究和解决任何问题都离不开一定的历史条件。”(《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14页)解决人们思想问题,当然也要根据历史条件的变化而变化。一切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以达解决问题之目的。这是我们进行思想政治工作的出发点、方法论和基本任务。  相似文献   

13.
第一章财政的起源和发展1 应掌握的内容(1)财政产生的经济条件和政治条件。财政是一个经济范畴,同时又是一个历史范畴。考察财政产生的历史条件,包括经济条件和政治条件。人类社会在初始时期,在相当长的一段历史时期不存在财政,它是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剩余生产物的出现(即经济条件),阶段和国家的产生(政治条件)而产生的。(2)财政的共性。财政的共性,指财政作为一种特殊的分配关系和政府的一种经济行为在各种不同社会制度下财政的共有特征。它主要表现在:  相似文献   

14.
农村课改现实条件缺失.因为大多数地区:中考不考历史,或有些学校根本不开历史课,这样学生就很难达到新课程所需要的基本历史素养.  相似文献   

15.
国家教委考试中心新修订的1995年高考《考试说明》能力要求“(三)、历史阐释”部分第二条指出:“7、把历史事件、人物、观点放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进行分析和评价。”这是马克思主义历史分析方法的一条最基本,也是最根本的要求。历史分析方法是  相似文献   

16.
不能全面掌握历史概念在高考历史试卷中,经常可以看到历史概念型试题。历史概念一般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①该历史事物发生的原因(背景、条件);②该历史事物本身的时、地、人、事;③该历史事物的本质属性(性质);④该历史事物的特征(意义、影响)。有些考生在解答历史概念型试  相似文献   

17.
王喜凤 《考试周刊》2013,(2):141-142
课堂是教学的主要阵地,在这个阵地上要想实现高效,需从三个方面做起:"人和"是构建历史高效课堂的基础;"激趣"是构建历史高效课堂的条件;"主动"是构建历史高效课堂的主体。  相似文献   

18.
一、正确认识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和历史命运,首先要认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性质。恩格斯曾指出:“历史上依次更替的一切社会制度都只是人类社会由低级到高级的无穷发展进程中的一些暂时阶段。每一个阶段都是必然的,因此,对它所由发生的时代和条件说来,都有它存在的理由;但是对它自己内部逐渐发展起来的新的、更高的条件来说,它就变成过时的和没有存在的理由  相似文献   

19.
“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和对世界的改造”。无论是认识的活动还是改造的活动,都是一种活动即实践,都是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进行的。换句话说,自由总受制于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自由是有限的自由。自由中的受动性主要表现为人自身的生理心理条件、自然和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它还有三个基本特征:客观性、可利用性和基础性。在考察人的自由时必须考察到自由的受动性,否则就无法真正理解何谓自由,唯心主义者和旧唯物主义者就是如此。  相似文献   

20.
一 何谓历史空间概念 何谓历史空间概念?历史空间概念也叫历史地理概念。它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其一,指历史活动的地理位置;其二,指历史活动的地理环境;其三,指历史活动与一定地理条件紧密联系的社会环境;其四,历史地图。 历史空间概念如按其内容的繁简来划分,则有复杂的历史地理概念和简单的历史地理概念的区别。复杂历史地理概念,必须具备上述四个方面的内容。比如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初期的“井冈山”,就是一个复杂的历史地理概念。结合井冈山会师示意图剖析一下,它是由三点内容构成的: (一)要掌握地理位置及沿革:在课本地图或教学挂图上,直接指明位置所在,赣西南井冈山,现在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