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英语故事教学的主体思路是帮助学生整体感知故事内容,继而回答问题,引发学生思考、想象.让学生置身于生动有趣的故事情节之中,让学生在类似真实的语境中模仿、体会、理解,主动参与实践,学习新的语言内容.只要教学方法得当,故事教学就能很好地帮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并提高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笔者将故事教学分为3个阶段,即Pre-learning、Whilelearning、Post-learning,下面进行逐一分析.  相似文献   

2.
在小学英语复习课教学中,再构故事文本能让复习课充满乐趣,变得精彩起来.再构故事文本旨在用新材料在新语境中复习旧知.再构的故事文本内容应能引起学生的思考与领悟,丰富学生学习方式,开发学生多元智能.  相似文献   

3.
在小学高年级阶段中采取英语故事教学时,要坚持从学生的学习兴趣上出发,对故事的内容进行相应的处理,同时还可以采取多样化的活动来吸引学生的目光,让学生进行推测与想象,从而掌握好故事的大意,明确故事中的细节部分,以此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基于此本文针对小学高年级阶段英语故事教学进行了简要阐述,并提出几点个人看法,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学生对故事学习内容比较有感觉,教师在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中渗透故事内容,能够创造丰富的学习契机,促使学生展开深度思考,在多重体悟中成长学科认知。道德与法治学科教材中蕴含丰富故事内容,教师深入研读教材,提炼出这些故事素材,设计一些故事学习活动任务,组织学生讲述故事、分析故事、演绎故事、应用故事,能够顺利启动学生学科思维,让学生在创造性思考和讨论中达成学习共识。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故事化设定,其趣味性更高,学生积极响应,其训练价值更为丰富,教师需要展开创新研究,以提升故事教学法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5.
绘本故事剧是幼儿园常见的戏剧活动之一。在开展绘本故事剧活动时常常需要对绘本进行适当的改编,以使绘本故事剧的情节更丰富、台词更生动、内容更具亮点。可以运用多种策略对绘本故事进行改编,如通过迁移生活经验,让故事剧内容的改编更具生活性;遵循表达特点,让故事剧台词的改编更具生动性;顺应发展逻辑.让故事剧的情节改编更具丰富性等,让绘本故事剧在幼儿的二次创作中无限伸展、无限改变,爆发出无限创意。  相似文献   

6.
在小学英语复习课教学中,再构故事文本能让复习课充满乐趣,变得精彩起来。再构故事文本旨在用新材料在新语境中复习旧知。再构的故事文本内容应能引起学生的思考与领悟,丰富学生学习方式,开发学生多元智能。  相似文献   

7.
朗读故事     
"朗读故事"是什么活动 "朗读故事"是指成人(通常是家长或教师)将故事书中的文字育读给儿童听的一种活动.在听的过程中,儿童会经常询问有关故事内容,或者字词的意思;而成人亦会按需要与儿童谈论故事的内容,解释艰涩的字词,或偶尔以提问来了解儿童对故事的理解.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中学语文课堂的内容与形式越来越丰富。初中阶段的语文教学,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将经典故事应用到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活动中,不仅能够丰富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内容,还能促进课堂情境的有效创设。经典故事具有极大的文学与人文价值,利用经典故事给课堂教学添加一丝生气,会让学生的学习技巧得以丰富,更能实现初中语文教学的目标。  相似文献   

9.
刚升上三年级的小学生,由于年龄小,阅历浅,识字不多,初学作文难免有些困难.因此,我们可以搞一点听写故事的训练,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这也符合大纲的“作文训练的方式应当灵活多样”的要求.听写故事,一要准备好适合儿童情趣的,内容健康向上的故事;二要让学生会听故事,会复述故事,会写故事;三要让学生在听写故事的训  相似文献   

10.
故事教学是英语教学的重头戏,应当体现教学的"故事味""情趣味"和"人文味"等。教学中,教师通过故事情境,激发学生的故事兴趣;通过活动的巧设,引导学生解读故事文本;拓展延伸,让学生主动创编故事。  相似文献   

11.
训练内容:让学生回忆自己的生活,以"心情故事"为写作范围,写出自己的喜怒哀乐.  相似文献   

12.
王盛苗 《教师》2015,(5):29-30
新《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为了让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变得更加趣味化、生活化,教师可以在课堂内引入故事化教学情境,以更大程度地调动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传统的故事化教学,主要是间接地借鉴已有的数学故事、数学家故事、数字故事等,如《小熊卖鱼》《数学家丢番图的墓志铭》《古诗中的数学题》等.  相似文献   

13.
小学习作教学中引入故事内容,符合学生习作基本要求,学生喜闻乐见,其调度效果更为显著。教师要让学生在听说故事、仿写故事、创编故事、评说故事中增长习作认知,为学生习作学习注入活力。喜欢故事是学生天性使然,教师抓住学生习作兴趣取向展开教学调度,自然能够为习作课堂教学带来无限活力。  相似文献   

14.
用数学故事这种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来表现数学内容,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诱导学生积极思维,让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使其产生内在的学习动机,并主动参与数学教学活动。  相似文献   

15.
【设计说明】《小木偶的故事》是一篇略读课文,故事内容浅显,但文本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篇幅有点长。为了摆脱精读课文的教学模式,提高略读课文的教学效率以及学生的略读能力,本课教学设计创设的情境,采用学生喜爱的"讲故事"的教学形式,让学生在讲故事的主题活动中提高积累语言、运用语言的能力,实现综合语文能力的有效提升。  相似文献   

16.
将故事融入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有助于学生拓展思维、开阔视野。教师要精心选择故事内容,抓住故事的最佳投放时机,展开多元化的讲述活动,使学生在倾听故事、解读故事、讲述故事的过程中形成学科认知,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品德教育。  相似文献   

17.
本次导读活动旨在指导学生阅读发现故事中的转折的过程中,让儿童感受转折是故事中的必要因素,有了转折故事大都一波三折,扣人心弦,激发学生阅读情节曲折的故事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  相似文献   

18.
在说话训练的过程中,根据儿童的心理特点和听说训练的要求,我采用“听故事,练说话”的形式,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爱听故事、爱讲故事是孩子们的天性。我让学生在听老师讲完故事之后复述故事的主要内容。“复述”可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还可以训练学生克服死记硬背原文和说“书面语”的毛病。具体  相似文献   

19.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微故事,组织学生展开课后活动,鼓励学生展开自主阅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演讲活动、故事沙龙、辩论活动等促使学生交流读到的微故事,提高历史学习的效率.  相似文献   

20.
让阅读教学洋溢故事味儿,更契合学生的思维特点,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促使其探索语文的奥妙。教师可通过情境构造、角色扮演、内容改编、自主设计等方式有效地为阅读教学注入故事味儿,让阅读文本释放出更多活力,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