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以服务为宗旨,就业为导向,构建高职特色的课程体系,是高职高专教改的关键之一.也是教改的当务之急。重庆教育学院旅游管理专业,几年来在教改试点过程中,通过对课程改革观念、课程体系结构、课程教学内容、课程教学方法、课程教学环节和课程评价机制六大方面整合。对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作了有益的探索,取得了社会认可的实效。  相似文献   

2.
课程体系建设是教学改革的重点,科学合理地制定课程体系方案,是学校教改的核心和重点。本文基于工程项目设计理念,对我校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课程体系建设进行了研究和探索,阐述了课程体系建设、课程衔接和实践教学环节等方面的实施方案。  相似文献   

3.
酶工程是高等院校生物技术、生物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结合教改实践,阐述了酶工程课程体系、教材建设、课堂教学、实验室建设等的教改实践,并对该课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困境,提出了解决的设想.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这两个角度就钢琴集体课的教改问题展开讨论,力求寻找到更加适应时代和社会的需要,更科学、严谨的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5.
"建筑制图"是土建类专业的基础课程,将传统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与现代计算机绘图精选内容相结合,形成全新的"建筑制图及CAD"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成为该门课程教学改革的当务之急。为此,应顺应信息技术的发展,突出计算机绘图能力的培养;优化课程体系,注重信息技术在教改中的全方位运用。  相似文献   

6.
袁媛 《电大理工》2014,(4):49-50
当前军队院校大学语文课程在各方面都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但因定位不准,教改目标不统一,教师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缺失,导致大学语文课程针对性、实效性不强。本文从课程体系建构角度,从学科功能定位,教改目标,课程延伸方面入手,结合军校教育特点,探索军队院校大学语文课程体系建构。  相似文献   

7.
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为例,探索在高职"211"课程体系模式的平台下,高职院校思政课"三个服务、三个结合"的教改思路,指出实现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化是教改的前提,教学组织方式与方法的改革是关键,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整合教学资源则是顺利实现教改的保证。  相似文献   

8.
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的拓展是我国高师钢琴课程教学改革的具体组成部分。本文以现代教育理念及现代教育技术为基本依据,从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这两个角度就钢琴课程的教改问题展开讨论,力图在此基础上构建更富于科学性和立体感的高师钢琴课程结构框架。  相似文献   

9.
谢树平 《教育探索》2001,(12):29-31
构建以培养创新能力为目标的研究性学习课程体系,是中学教改实践中的一个重要课题。本以南京师范大学附中和南京金陵中学教改试验为依据,着重探讨了研究性学习的内涵与课程结构和样态,并就如何构建和实践研究性课程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高职钢琴课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的拓展是音乐专业教学改革中的一项重要环节.本文以现代教育理念及现代教育技术为基本依据.借鉴国外同类课程的有益经验.从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这两个方面探讨钢琴课程的教改问题,力图在此基础上构建出更加适应21世纪教育发展趋势和新型人才需求的、更富于科学性、实用性的高职钢琴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11.
课程作为体现教育方针和达成教育目标的蓝图,一直是美国基础教育改革的焦点。美国面向21世纪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表现出如下发展趋势:把提高教育质量作为课程改革的核心,注重课程设置的统一性和多样性,关注教师素质的提高,实行课程三级管理体制以及评价模式的多样化。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当前学分制下国内外高师院校课程及教学模式改革的背景和现状,提出了高师院校课程改革目标,最后从改革培养模式、制订弹性选课制度、改革学分数额分配、拓展学分管理领域等方面讨论了我国高师院校课程及教学模式改革的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13.
课程改革是教师教育改革的关键和突破口,它直接关系到教师培养的质量与规格.构建一个科学合理的地理教师教育课程体系是实现地理师资培养目标的关键.本文结合教师教育课程体系改革的意义,通过对地方高校地理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缺失和地理新课程理念的剖析,提出了地理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的目标和构想.  相似文献   

14.
高师院校教育系科改革是当前师范教育改革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人我国未来社会发展与教育发展的需要出发,对教育系科的培养作了新的定位,并就学制改革、课程内容改革提出了具体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美国大学课程成绩评定方法及其技术支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实例分析的方法,讨论美国大学课程成绩评定方式,并着重研究支持其实施的技术手段。以期以国际化的教育视野、课程质量标准和教学技术,推动中国大学课程成绩评定方式的变革,进而推动整个人才培养体系的改革。  相似文献   

16.
在论述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特点和突破的基础上,分析了教育信息化在推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的重要作用,并提出了加快教育信息化建设,推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7.
从改革高师教育类课程的结构与内容入手,提出了构建高师教育类新课程体系的设想,即渗透性课程、根基性课程、实践性课程、成长性课程“四大领域”;教师修养、教育理论、教学理论、教育技术、教学实践和教育科研“六组模块”;主修、辅修、讲座活动“三类课程”相结合的高师教育类新课程体系,旨在培养高素质教师、引领基础教育课程的改革与发展。  相似文献   

18.
为了进一步推进课程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应该提升课程改革的决策层次,为课程改革立法;建立课程问责制度,提高教育政策执行力;增加经费投入,提供课程改革的财政保障;完善评价系统和加强课程改革基础研究,提高课程改革决策的科学性等。  相似文献   

19.
职业院校学分制管理的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深化课程改革,构建融灵活性、多样性、实践性和时代性等特点于一体的课程体系,是实施学分制管理的关键。构建现代职业教育课程体系,重点在于实现课程体系职业化、课程设置平台化、专业课程模块化、课程形式多样化、课程评价社会化。实践表明,转变观念、改革课程、科学管理及教育资源对学分制管理的实施将会产生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20.
Curriculum reform in contemporary China: seven goals and six strategies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Curriculum developers and scholars in China are facing a set of inter‐related issues around the goals and the strategies of curriculum reform. This paper argues that there are, as in every process of curriculum development, seven goals to be addressed within China's curriculum reform: (1) the establishment of a new curriculum philosophy or ideal; (2) the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al objectives; (3) the renewal of educational content and experience; (4) the reconstruction of a model of curriculum organization; (5) innovation in curriculum materials; (6) the establishment of an active mode of teaching and instruction; and (7) the establishment of a new system of curriculum evaluation. Six strategies are needed for China to reach these goals: (1) improving the system of curriculum management; (2) redeveloping the mechanisms of curriculum reform; (3) promoting school‐bas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4) integrat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with curriculum; (5) emphasizing teachers'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and (6) encouraging the whole nation's participation in the refor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