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所谓高中生职业生涯规划,就是让高中生尽早认识自我、认识职业、认识教育与职业的关系,学会职业决策,根据自己感兴趣的职业目标,从知识、技能和综合素质方面锻炼自己的职业竞争力。目前在校的高中生,即使即将进入大学了,很多学生仍然对自己的未来职业很迷茫,大多数学生每年填报志愿的事宜都全权由家长负责,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对自我认知和定位不明确,同时对大学专业和社会职业情况也不了解。本案例中的来访者就存在上述情况,笔者应用  相似文献   

2.
职业规划就是在了解自己的基础上确定一个目标,在利用现有条件下确定一个最佳的职业发展通路,然后就是全力不打折扣的去执行!  相似文献   

3.
为了更好地指导中学生进行职业规划,在实际教学中根据中学生的实际情况总结出几点看法,主要内容如下:一、择己所爱,成就自己的梦想,指导中学生要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进行职业规划。二、择己所长,发挥自己的特长,让中学生明白选择的职业要和自己的特长相对应,将来自己的生活才能有情趣。三、择世所需,构建自己的价值,任何一种职业只有服务于社会,才有存在的价值。总之,要让中学生能够正确地进行职业规划。  相似文献   

4.
在现代社会中,每个人都必须有自己的职业规划,才可能让自己的人生更加完美,并且保证自己未来的生活能够有一定的底线,不会低于这个最低目标。职业规划在这个过程中能够鞭策大家更好地营造未来的蓝图,让自己根据职业导向,完成人生中的每一个重要节点。大学生职业规划的价值和影响因素,以及对大学生职业规划的指导策略,都是本文研究的重点内容。希望可以通过本文的探究,提升大学生职业规划的质量。  相似文献   

5.
《八小时以外》2012,(4):40-41
正1职业规划就是制定职业目标或学习计划。职业规划的核心是达到职业目标的步骤、方法、时间安排。准确、细致的长短期计划是我们达成职业目标的手段。但是达成职业目标很多时候需要的不仅仅是知识,更重要的是需要能力,所以职业规划的重点是工作能力提升的规划,从长期的角度出发来寻找真正适合自己的岗位。制定职业目标或学习计划只是职业规划中的一个部分,更重要的是知道自己的兴趣所在和能力边际,让具体的计划做到有的放矢。  相似文献   

6.
我曾多次去学校给中学生作关于写作的讲座,其中有一个题目,就是"有悬念的作文才好看".这个题目其实也是来自中学生的心声:有些学生写的文章无论是记事的还是记人的,老师和家长总是批评说像"豆腐账""流水账",读起来枯燥无味.那么,希望同学们通过下面对悬念写作手法的学习,能够让自己的作文有所改进.  相似文献   

7.
在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辅导工作中,“青春期的异性交往”是一个最敏感的问题,是一个热点,也是一个难点。然而,许多家长和教师却有意或无意地忽视了这个问题。在不少人看来,中学生的异性关系是一个不应该讨论、至少不应该让中学生一起来讨论的问题。当意识到自己的孩子或学生已经情窦初开时,很多家长和教师或者在心里暗暗着急,或者旁敲侧击地去劝阻,或者不由分说地去制止,却很少与青少年开诚布公地去沟通,更不会为他们提供指导。这些做法很可能使中学生的异性交往隐蔽化,成为“父母和老师听不到的故事”,因而无法得到及时的引导,这对中学…  相似文献   

8.
教育的制高点是自我教育。教师和父母的最大魅力就是,帮助孩子形成自我教育的能力。人只有认识自己,才能战胜自己,而人是很难认识自己的。认识自己通常都依据他人的反馈而实现的,就像人们通过照"镜子"来观察自己、认识自己、发现自己。自我教育是学生给自己提出任务,并主动采取行动自觉地培养自身的心理品质过程,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能够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这充分说明了自我教育在学校教学工作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为此,加强中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重要课题,笔者认为,培养中学生自我教育能力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一、加强学生的道德教育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是对中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重要杠杆,为此,在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时候,要引导  相似文献   

9.
杨新丽 《家长》2023,(4):13-14
<正>有一些孩子称自己有“无兴趣症”,顾名思义,就是每天浑浑噩噩,对学习、生活甚至一切都提不起兴趣。其实,这并不全是因为孩子懒惰、没有学习的自觉性,而是因为孩子缺乏生活的目标感。那么,如何让孩子拥有目标感,并为之不懈奋斗呢?建议家长最好从孩子小的时候开始,为孩子做好职业规划,让孩子从小就知道自己的使命,自觉地向着职业目标前行,为未来走向社会打好基础。有的家长可能会觉得,孩子的年龄小,还在上小学或初中,现在就急着给孩子做职业规划为之尚早。其实,孩子对职业的认识,从幼儿时期就开始了。比如,  相似文献   

10.
在中共江西省委教育工委、江西省教育厅的高度重视下,江西省高等院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办公室精心组织了"2009年江西省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暨全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江西赛区"比赛。通过职业规划大赛,传播普及职业规划理念,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成才观、就业观和职业规划意识,指导大学生学习掌握职业规划的一般方法,认识自我、了解就业环境,树立正确的职业目标,进一步推动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工作。  相似文献   

11.
正职业规划是指将个人发展与组织发展相结合,在对个人和内外环境因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确定一个人的事业发展目标,并选择实现这一事业目标的职业或岗位,编制相应的工作、教育和培训行动计划,对每一步骤的时间、项目和措施做出合理的安排。职业规划主要包括职业定位、目标设定、通道设计三部分内容。一、职业规划建设的必要性职业培训中引导和帮助学生进行职业规划建设是十分必要的。科学的职业规划是学生职业理想规划表现形式,是学生有计划、有步骤实现职业理想的奋斗目标,对于学生干一行爱一行,实现专业发展大有益处:(一)职业规划能够帮助学生明确职业定位职业定位将作为学生未来职业生涯的重要标  相似文献   

12.
"让学"就是让学生亲身经历学习过程。"引思"就是引发、引导、引领学生思考。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要做到"让学引思",教师应深入理解教材和学生,学会放手,让学生自己去经历,自己去思索,自己去解决问题,并且学会合作学习。教师要适时地用问题去引导启发学生,并给予及时的指导。  相似文献   

13.
生涯规划的五大部分是知己、知彼、决策、目标、行 动。高考改革后,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趣、对未来的职业规划确定高考选考科目。生涯规划指导有利于帮助学生清晰地了解自己的职业兴趣类型和在职业选择中的主观倾向,科学制订高中三年的学习目标与学习计划,为规划学业、职业和人生做准备。  相似文献   

14.
生涯规划以个体生命历程中的事业生涯发展为核心,关心个体一生当中的教育、职业,并涉及与教育、职业有关的生存角色的选择与发展。开展中学生生涯规划教育,让中学生尽早认识自我、认识职业、认识教育与职业的关系,学会职业决策,从小根据自己感兴趣的职业目标,从知识、技能和综合素质方面锻炼自己的职业竞争力,有助于中学生学会和掌握社会适应技能,培养良好的职业兴趣。为此,进一步澄清和分析在中学阶段开展生涯规划教育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并对中学生生涯规划教育的内涵和误区进行进一步解读,显得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15.
职业指导是指帮助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兴趣和爱好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和工作。苏联称之为职业定向教育;日本称之为出路指导;美国和英国称之为职业指导。它能帮助学生及其家长了解各种职业的特点与要求,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和爱好来选择职业,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中职生如何获得理想的职业、如何对自身进行职业规划,成为摆在学校和学生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中职生的就业辅导教育也愈加引起了广泛的重视.因此,学校针对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辅导教育,分别于不同专业、不同背景(本市户口、外省市户口)学生中随机抽选样本进行调研.通过调研我们发现,中职生普遍存在以下问题:其一,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的认识不是很清晰,自我定位也不科学.在一年级的学生中,普遍存在"到职校就是‘混日子"的想法,没有目标,没有理想,对生涯规划采取回避态度,有将近13%的三年级学生尚未考虑职业选择问题.其二,学生对自身专业的发展趋势不甚清楚.仅13%的学生对自己所选择专业非常了解,34%的学生对所选择的专业比较了解,高达43%的学生对所选专业不太了解或一点都不了解.同时,调查显示学生对专业的满意度较低,只有47%的学生对自己现在就读的专业非常了解或比较了解,有超过50%的学生对自己的职业兴趣、适合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不了解.针对学生的这些问题,学校提出新的就业辅导理念——让就业辅导为学生终身服务,逐步构建出符合中职生发展特点的就业辅导体系.  相似文献   

17.
现在一部分学生写字随随便便,字不成字,行不成行,潦草得让人不认识.造成中学生上述状况的原因何在?首先,家长、学校、教师都致力于学生听、说、读、写等能力的培养,对学生书写的规范和美观不够重视.其次是学生缺乏好的书写环境.再次是考试这个"指挥棒"也对书写没有足够的重视和引导.  相似文献   

18.
赵俭 《河北教育》2005,(1):23-24
一、创设自主探究的环境,引导学生发现. 发现是创新的重要途径,自主探究是引导学生发现的最佳方法.自主探究就是让学生在实验中,不是去验证现成知识的结论,而是充当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教学中,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人,相信每一个学生,给每一个学生自主探究的机会,引导他们去研究和发现大自然的奥秘.引导学生发现,就是让学生从不同角度,用不同的方法,按自己的认识方式,去研究、去发现.如:学生在学习<磁铁的性质>一课时,先让学生回忆在一年级时学了"磁铁的什么性质?"接着告诉学生磁铁还有其他性质,让他们利用实验桌上的条形磁铁、蹄形磁铁和装有磁铁的小车等材料去自主探究.  相似文献   

19.
中学生职业探究意识是以学生为主体,以职业认识和自我认知为主要内容的终身性意识认知过程.结合职业生涯相关理论和泰德曼的自我概念理论,可将中学生自我探究意识发展分为三阶段、两维度.培养中学生职业探究意识的价值一方面能满足职业规划教育的发展需求,另一方面能促进个体的主体性,提高个体决策力,激发个体创新能力,同时引导中学生的职业选择,并促进其自我概念与职业发展的整合,实现其职业的终身发展.  相似文献   

20.
"职业生涯规划",是指结合自身条件和现实环境,确立自己的职业目标,选择职业道路,制定相应的培训、教育和工作计划,并按照职业生涯发展的阶段实施具体行动以达成目标的过程。职业生涯贯穿着人的一生,因此,对职业生涯的规划,就是为自己的未来人生绘制理想的蓝图。职校生职业生涯规划,就是让中职生尽早认识自我,认识职业,认识教育与职业的关系,学会职业决策。根据自己感兴趣的职业目标,从知识、技能和综合素质方面锻炼自己的职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