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人们一般以为,巴以冲突主要是阿拉伯人与犹太人的冲突。实际上犹太人内部也分各种派别,有的正统犹太教派至今仍然是犹太复国主义和以色列的激烈批评者。1924年这时间是值得我们注意的,因为它与德国在希特勒上台(1933年)后推行的排犹政策以及犹太民族二战期间承受的巨大苦难毫无关系。换句话说,讨论此时发生在巴勒斯坦地区各种事件的是是非非,犹太复国主义者还不能独占"受害者"的道德制高点。  相似文献   

2.
陈力丹 《新闻界》2013,(18):68-70
<正>以色列民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有据可查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211年,比中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还长。以色列人、犹太人、希伯来人是对同一个名族的不同称呼。以色列民族经历过1800年的"大流散"(Diaspora)时期。二战期间,犹太人遭到德国纳粹的疯狂屠杀,死难600万人。现在的以色列国成立于1948年,目前国土面积2.5万平方公里。以色列所在的地区是世界主要宗教犹太教、伊斯兰教和基督教的发源地。  相似文献   

3.
1939年9月1日,德国对波兰不宣而战,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二战结束之后的近70年来,有关希特勒的后代问题,一直是史学界探究的话题之一。这里所要讲述的希特勒的后代,从严格意义上说,并不是希特勒血缘意义上的孩子,但他们的确是纳粹法西斯时代的产物。当他们被希特勒从地狱中带到这个世界上来的时候,就已经注定了无法逃脱的宿命。  相似文献   

4.
希特勒说过,他闻得出犹太人的昧道。就是说,某个人从他身边走过,他连看都不看,就知道是不是犹太人了。希特勒认为,犹太人身上有一股贪婪的味道。希特勒的话,淋漓尽致地表现了他对犹太人的深刻仇恨。身上满是粪臭的人,自然对花香格外敏感。反之,也成立。希特勒满身邪恶,所以容易闻到邪恶之外的味道。  相似文献   

5.
刘涛 《中国档案》2013,(12):12-12
斯皮尔伯格执导的影片(《辛德勒的名单》档案近日从美国加州向华沙的波兰裔犹太人历史博物馆移交。这些档案是从57个国家的52000名受访者中收集而来,它反映了二战期间德国纳粹的大屠杀情况,还涉及二战前犹太人的生活场景和希特勒与政敌的恩怨,具有无可估量的历史价值。影片拍摄期间,斯皮尔伯格被大屠杀幸存者讲述的故事所震撼,后成立大屠杀真相历史基金会,收集和保管相关档案材料,以示后世。  相似文献   

6.
一追溯犹太人的悲惨历史 ,大约已有 2 50 0年之久 ,早在公元前 585年 ,新巴比伦帝国尼布甲尼撒王在占领亚述之后 ,即征服了犹太王国 ,洗劫了耶路撒冷 ,大量犹太人被放逐 ,流离失所 ,从此开始了漫长的流亡历史。经过几十个世纪的迁徙、繁衍 ,至二战前夕 ,全世界的犹太人口已达 16 0 0余万人 ,足迹几遍全球。其中相当数量集中在欧洲一带 ,分布在苏联、波兰、西班牙、德国 ,奥地利及法国等国。希特勒上台后 ,随着纳粹德国的扩张 ,欧洲大陆的犹太人 ,特别是德国、奥地利等国的犹太人又一次跌进了黑暗的深渊。按照希特勒的观点 ,雅利安民族才是唯…  相似文献   

7.
上海人的骄傲,就是上海犹太人保护区.1934年希特勒上台以后,把所有的犹太人抓起来,全部赶出去.当时其他的国家都不敢接受,因为希特勒很猖狂.所以这些人都是流民,没有身份,没有护照.当时有一个著名的中国人,他是驻奥地利总领事,叫何凤山.他斗胆签了一千份犹太人到中国去的护照,结果来了4万犹太人.  相似文献   

8.
《中国和犹太民族:新时代中的古文明》是隶属于犹太事务局的耶路撒冷犹太民族政策规划研究所发表的针对中国问题的战略报告。作者沙洛姆·所罗门·瓦尔德是一位法国犹太人,长期以来对中国艺术、哲学和历史具有浓厚的兴趣,他曾围绕着欧洲犹太人的中国观、开封犹太人问题发表了一些高质量的学术论文。2002年,加入犹太民族政策规划研究所之后,瓦尔德博士就如何增强犹太民族  相似文献   

9.
诺曼底登陆纪念日让大家开始了对二战的缅怀,明年又将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影视圈里自然不会寂寞。大陆第一部反映二战时期中国人救助被德国纳粹迫害的犹太人的电视剧《上海风云》预计将在明年推出。  相似文献   

10.
国民政府筹划犹太人寄居区档案选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档案与史学》2001,(2):11-14
二战时期的纳粹德国对犹太民族进行了大规模的残酷迫害 ,犹太人被迫逃往他国避难 ,但有些国家出于种种考虑 ,拒绝或限制犹太人入境。此时无需签证即可上岸的中国上海便成为犹太人的避难地之一。面对蜂涌而来的犹太人难民 ,处在抗战艰难时期的中国政府本着国际人道主义精神 ,积极筹划帮助安置犹太难民。立法院长孙科提议在中国西南边区划定一块犹太人寄居区。国民政府国防最高委员会、行政院就此事进行紧急磋商。行政院第四一零次会议通过援助犹太人三项办法。对犹太难民提供了无私的帮助。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收藏的相关档案史料 ,有助于我们…  相似文献   

11.
最近日本文艺春秋社发行的《马可波罗》月刊在2月号上刊载一篇《纳粹‘毒气室’并非存在过》的文章,受到有关国家的谴责和抵制。文章的作者西冈昌纪为神奈川县的神经内科医师,其文主要论点是:波兰奥斯维辛集中营遗址展示的纳粹“毒气室”是波兰及前苏联共产主义政权蓄意捏造的;希特勒和纳粹党总部未曾制定过灭绝犹太人的计划。由于该文被认为有意否定二战期间纳粹德国使用毒气室涂炭犹太人的历史罪行,因此招致以色列政府和世界各地犹太团体组织的抗议声讨。德国大众汽车公司、日本三菱汽车公司和法国皮革日本分公司等相继通知文艺春秋社,即刻终止与该社的一切广告合同。美国犹太人团体中心甚至呼吁世界各国公司企业在一周之内撤销与该社出版物的所有广告合同。  相似文献   

12.
希特勒的排犹不仅引发了在德犹太人对他的痛恨,也激起了万里之外美国纽约犹太黑帮的愤怒。占据美国半壁黑社会江山的犹太人,为了报复希特勒对犹太人的暴虐,私下里制定了刺杀希特勒计划。  相似文献   

13.
电视电影     
■ ■ ■ 【关于犹太人的影片】 ★《辛德勒的名单》 根据真实的故事改编。斯皮 尔伯格的经典之作。德国企 业家辛德勒利用自己的纳粹 身份与党卫军的头目保持良 好的关系,拟出了一份保证 工厂正常运作所必须的“名 单”,1200名被雇佣的犹太工 人得以在二战中存活。 ★《何处为家》 2003年奥斯卡金像奖影片。片中主人公“德籍 犹太人”面临着双重尴尬。作为犹太人,他们遭 到纳粹的仇视和迫害,不能立足;作为德国人, 背负着侵略者的罪名,天下之大,竟无容身之 处,只好举家迁至非洲。 ★《钢琴师》 看不到正面的残酷,也没…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60年代初,以色列在耶路撒冷对纳粹主要头目之一艾赫曼进行为期数月的公开审判,执行了以色列立法机构确立以来惟一一例死刑。艾赫曼在二战期间是负责组织把犹太人遣送到集中营的中心人物,也是和欧洲犹太人领袖有直接联系的最高级别纳粹官员。二战结束时他逃到阿根廷,从此更名换姓,在布宜诺斯艾利斯郊外靠做工为生。1960年5月,以色列特工人员秘密将艾赫曼逮捕并押解到以色列。 1961年4月以色列耶路撒冷地方法院对艾赫曼进行公开审判,8月审判告一段落,12月三位法官将艾赫曼定罪,次年5月31日艾赫曼被送上绞架。  相似文献   

15.
美国人在形容美籍犹太人的富有时说:“美国的钞票在犹太人的口袋里。”而以色列人则说:“犹太人的财富在脑袋里。” 犹太民族的成就,不仅在物质财富方面。在近代和现代史中,犹太民族为世界培育了海涅、贝多芬、门德尔松、马克思、柴门霍夫、弗罗伊德、斯宾诺沙、  相似文献   

16.
袁海 《现代声像档案》2005,7(1):28-28,35
2004年11月底,英国电视台4频道播出一部名为《奥斯维辛集中营:被遗忘的证据》(Auschwitz:The Forgotten Evidence)的纪录片,公开了一批二战期间奥斯维辛集中营航拍图片。这些照片是英国皇家空军1944年8月拍摄的。多位大屠杀幸存者和历史学家认为,这些照片表明,英国当局及其盟友早就对纳粹的大屠杀暴行了如指掌,并有机会在1944年时将纳粹集中营炸毁,从而挽救至少150万犹太人的性命,但他们却选择了“坐视不管”。  相似文献   

17.
"来到上海下船后,我惊呆了,那是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 "我们一家住在上海一条小弄堂里,只要家里的窗户玻璃没涂上黑漆,巡逻的日军就会朝我们大骂‘八格牙路’; "我们这些犹太小孩喜欢坐在屋顶上,看美国战斗机与日军战斗机缠斗; "后来我才知道,和欧洲的犹太人比起来,我们就仿佛生活在天堂里." 二战期间,沦陷于日寇之手的上海,却意外地成为欧洲遭迫害的犹太人的避难所.关于这段经历,能从美国和以色列档案馆中大量获取资料的美国"Rebel Child"制片公司,新近推出纪录片《上海犹太区》,向世人展现了二战期间上海犹太难民的真实遭遇.  相似文献   

18.
希特勒是丧心病狂的反犹太主义者,从他成为纳粹德国总理后,犹太人的劫难就来临了。  相似文献   

19.
考布切夫     
阿成 《出版参考》2009,(4):21-21
中华民族同犹太民族的交往,可以追溯到一千多年前,犹太人沿古代“丝绸之路”到开封的迁移与交流。在近代历史上,犹太人多数是沿着西伯利亚大铁路来到哈尔滨,哈尔滨因此成为国内接纳犹太人历史最早、停留时间最长、留下遗址遗迹最多的城市。这笔宝贵的历史文化资源是中国其他城市所不具备的宝贵财富。  相似文献   

20.
存不存在“犹太人问题”?假若“犹太人问题”是犹太人作为一个少数民族生活于另一个民族的国家中所遭遇到的问题,那就不仅仅是犹太人的问题了,即便“大屠杀”使这一问题变得突出。另一方面,为何众多的犹太人否定存在“犹太人问题”,宁可把自己看作所居国的一员,认为融合多个民族的政治共同体远比单一的民族共同体更有希望?难道“犹太人问题”只是犹太民族“特殊神宠论”的一种变相的表达,或是犹太复国主义为以色列的合法性提供的辩护理由?马克思显然不认为“犹太人问题”可以通过移民以色列并建立以色列国获得解决,因为“犹太人问题”只不过是阶级压迫的一种隐喻表达,因此,犹太人的解放是全人类解放的一个顺带完成的过程。程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