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王海明教授     
《石家庄学院学报》2007,9(4):F0002-F0002
王海明教授,1950年生,吉林白城人,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伦理学原理和应用伦理学研究,先后在《中国社会科学》、《哲学研究》、《哲学与文化月刊》(台北)、《中国社会科学季刊》(香港)等刊物发表伦理学论文140余篇。主要学术专著有:《新伦理学》(商务印书馆2001年出版)、《伦理学原理》(北京大学哲学教材,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出版)、  相似文献   

2.
陈伯群(1948年-),男(壮族),广西防城人,中国版画家协会会员、文本美术家协会会员、南宁职业技术学院艺术工程系党总支书记、副教授、美术学科带头人。先后在国家级、省级刊物发表《从生活中发现美》、《水彩画拾意》、  相似文献   

3.
史兴民博士     
史兴民博士,汉族,中共党员,山西省襄汾县人,1975年9月出生,2001年毕业于西安科技大学地质与环境工程系,获硕士学位。2001年至2004年于北京大学环境学院第四纪地质专业攻读博士学位。2004年6月获得博士学位,同年到咸阳师范学院资源环境与城市科学系工作。2005年5月开始在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在职从事博士后工作。2005年12月破格晋升为副教授,现任咸阳师范学院资源环境与城市科学系副主任,咸阳旅游发展与规划研究所副所长。史兴民博士在教学工作方面,先后主讲了《地貌学》、《自然地理学》、《自然资源学》、《专业英语》和…  相似文献   

4.
教会大学史研究的新突破——评《教会大学在近现代中国》陈金龙(华南师范大学政法系,副教授,广州,510631)湖南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谭双泉教授的新著《教会大学在近现代中国》一书,最近已由湖南教育出版社出版。拜读全书,笔者认为,其主要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5.
刘立志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诗经》学研究与中国古典文献学研究,已经出版《汉代(诗经)学史论》(中华书局2007年版)和《诗经研究》(中华书局2011年版)两部专著,发表学术论文三十余篇。近年来先后承担高校古籍整理委员会研究项目、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子课题。  相似文献   

6.
学人风采     
齐运方教授简介齐运方(1956-),男,黑龙江黑河人。1973年参加教育工作,1987年7月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数学系。1995年9月评为副教授,2001年9月晋升为教授。曾任重点中学数学老师、教学副校长,1989年6月-2002年4月在黑龙江齐齐哈尔大学黑河分校工作,2002年5月调入泉州师范学院,现任泉州师院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课程与教学论研究室主任,兼任全国高师数学教育研究会理事。主要从事数学教育和教师教育教学与研究工作。先后在《中国高教研究》、《教育发展研究》、《黑龙江高教研究》、《教育探索》等学术期刊上发表“中俄高师数学系课程计…  相似文献   

7.
彭幼航(1954年-),男,湖南岳阳人,南宁市电大副校长,南宁职业技术学院远程教育部副主任、副教授,汉语言学专业学科带头人,广西思维科学学会、逻辑学会理事、广西语言学会会员。先后发表了《解读隐语》、《中国数字隐语试析》、《联结项剖析》等十余篇论。  相似文献   

8.
杨周翰(1915-1989),西方文学家、比较文学家。祖籍江苏省苏州市,生于北京。1933年考入北京大学英语系,1935年赴瑞典协助美学史家喜龙仁编写英文本《中国绘画史》。1938年回国在昆明西南联合大学英文系学习,1939年毕业。1939年至1946年,任西南联大外文系助教、讲师。1946年赴英国牛津大学,重读英文本科,1949年毕业。毕业后在剑桥大学图书馆工作一年,整理汉学古籍。1950年回国,任清华大学外语系副教授。1952年院系调整后,到北京大学任西方语言文学系副教授、教授,并曾担任文学教研室主任。曾任中国比较文学学会会长、中国莎士比亚研究会副会长、国际比较文学协会(ICLA)副会长、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北京市文联委员。主要著作包括:《攻玉集》、《十七世纪英国文学》、《镜子与七巧板》。[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蔺朝国,男,1963年1月9日生,中共党员,1984年8月参加工作。现为邯郸大学应用社会学系副主任,副教授,中国近现代史硕士,邯郸市跨世纪学术带头人。在教学工作中,该同志曾任忡共党史》人中国革命史》人中学历史教法》。《邓小平理论》、《人际关系学》等课的主讲教师。授课过程中,治学严谨,精益求精,逻辑性强,重点突出,教学效果良好,受到广大师生的一致好评。在科研成果方面,该同志先后参编并出版教材共计18种。其中任主编的有林场经济与党的建设纵横》(新华出版社1994年出版);《人际关系学》(中国文联出版社1998年9月出版)…  相似文献   

10.
许霆(1951-),男,江苏太仓人。1975年7月苏州地区师范学校毕业留校任教,1985年7月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长期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教学与研究工作。现任常熟理工学院党委书记,兼任中国现代格律诗学会理事、江苏省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会理事、苏州市社科联常务理事、常熟市社科联名誉主席等职。他参与编写的《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上、下),被列为教育部“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项目、“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参与编写的《20世纪中外文学交流史》,被列为教育部“九五”规划“人文社科博士重点项目”。 许霆教授的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新诗理论批评。迄今在《文学评论》、《文艺研究》、《文艺理论研究》等刊物发表文艺学和新诗研究论文近百篇。他的《新格律诗研究》(宁夏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是我国第一部系统描述新诗格律探索历程和成果的理论专著,《江海学刊》、《中华读书报》等刊发了评论文章。1994年出版《新诗理论发展史(1917—1927)》(甘肃文化出版社),获苏州市第四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1995年完成省高校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五四新诗理论研究”。近年来,许霆教授相继推出《中国新诗的现代品格》(延边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中国现代诗学史论》(苏州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中国现代主义诗学论稿》(上海文化出版社2005年版)、《旋转飞升的陀螺——百年中国现代诗体流变史论》(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版)等新诗理论专著。 许霆教授与鲁德俊副教授从1980年代中期合作研究中国十四行诗,完成两个关于“十四行体在中国”的省属高校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出版《中国百家名诗赏析》(江苏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十四行体在中国》(苏州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和《中国十四行体诗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年版)等著作。其中,理论著作《十四行体在中国》获华东地区大学出版社优秀教材学术专著一等奖和省普通高校第二届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三等奖。同时,又在报刊发表“十四行体在中国”系列文章20多万字,成为这一研究领域的知名专家。[编者按]  相似文献   

11.
应德国莱比锡大学墨丽丝女士的邀请,我们一行6人于2001年11月对德国高校教育状况进行了实地考察,主要任务是了解德国高等教育与留学生教育,学习先进经验,推动我省留学生教育的发展。我们先后参观访问了德国莱比锡大学、柏林洪堡大学、柏林科技大学和柏林工业大学等多所高等院校。  相似文献   

12.
展涛.1963年4月生.山东省兖州市人.1979年入山东大学数学系学习,先后获得学士.硕士.博士学位:1987年留校任教.先后任讲师、副教授:1991年获德国洪堡基金会奖励基金,赴德国弗莱堡大学从事合作研究1995年任山东大学数学系教授、副主任:1995年任山东大学副校长:1996年12月起任山东大  相似文献   

13.
中国作家协会山西分会会员、山西师大中文系审美文化研究室主任孙铭有教授主编的《文艺理论研究丛书》,近日由大众文艺出版社出版。该丛书计有八部学术专著:《马列文论新探》(孙铭有)、《中国古代文论概要》(秦德行硕士、王安庭副教授、全国著名学者徐中玉教授写序)、《中国古代诗话风格论》(张一平博士、副教授)、《西方小说形态论纲》(亢西民副教授)、《西方现代戏剧艺术论》(杨文华副教授)、《20世纪中国美学四家论稿》(张天曦博士、副教授)、《汉语美学》(王有亮硕士、讲师)、《电影语言现代化再认识》(裴亚莉博士)…  相似文献   

14.
甘特·布洛贝尔(GunterBlobel)1936年5月21日出生在德国瓦尔特斯多夫,1967年获得肿瘤学博士学位,接着在洛克菲勒大学作了两年博士后,然后便留在洛克菲勒大学先后担任助教、副教授和教授。1986年以来布洛贝尔一直在纽约州洛克菲勒大学霍华德一休斯医学院细胞生物学实验室工作并兼任医疗中心研究员。由于其在细胞生物学领域的卓越成绩和突出贡献,先后获得美国分子生物学斯蒂尔奖、盖尔德纳基金会奖。理查德一劳恩斯伯里奖、沃特福德生物医学科学奖等多种奖项。1999年10月11日,诺贝尔医学奖评审委员会决定将1999年诺贝尔生理医学奖的桂…  相似文献   

15.
仵学元,1929年生,教授,陕西富县人。1947年参加革命,先后任中学团委书记、县文教科长,专署和行署科员,地委讲师团团长。1959年考入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研究生班,1962年毕业后先后任地委学习室主任,地委党校教研室主任、延大马列主义教研室主任、政教系系主任兼党总支书记、延安教育学院院长。延安精神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国哲学学会会员,陕西省社科联理事,省老年学会理事。任职期间一直没有脱离教学岗位,授课深受学生欢迎。编著《(矛盾论)解说》、《(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终结)浅绎》、《欧洲哲学史》、《唯物…  相似文献   

16.
考考自己     
一、选择题:1.历时15天的九运会,于2001年11月25日晚在广州落下帷幕,在该次运动会上,共24人35次超( )项世界记录。A.6 B.35 C.24 D.72.2001年11月27日,由联合国主持的阿富汗问题国际会谈开始在( )举行。会议最终推举( )为阿富汗临时政府主席。A.德国波恩和卡尔扎伊 B.法国巴黎和拉巴尼C.美国纽约和法西姆 D.比利时布鲁塞尔和杜斯塔姆3.2001年12月1日,开始实施的两部法律是( )。A.《药品管理法》和《商标法》 B.《著作权法》和《商标法》C.《知识产权保护法》和商…  相似文献   

17.
从20世纪50年代至今,终身教育作为一股国际潮流,在世界各国已经逐渐从理念演变为具体的国家战略和改革措施。中国从《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十六大报告、十七大报告到最近公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一如既往地强调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的构建。然而,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构建终身教育体系注定是一条不平坦的道路。那么,如何构建中国特色的终身教育体系?本期我们有幸同时邀请到东京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牧野笃,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系教授、终身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吴遵民,上海电视大学教授、上海开放大学综合办公室副主任杨敏,他们将以国际的视野、比较的角度、对话的形式一起来梳理国际终身教育理论、实践与政策的发展脉络,希望能对中国终身教育研究、实践及政策制定提供借鉴。牧野笃(图中右一),1988年毕业于名古屋大学教育学院,获教育学博士学位,1985年至1987年在中国南京大学留学;曾经担任过名古屋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1992-1997年,2000-2006年),名古屋大学国际开发学院副教授(1997-2000年),名古屋大学教育学院教授(2006-2008年),2008年起被聘为东京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终身学习、高龄教育、社区总体营造、中国现代教育思想、中国社区教育和教育改革等。吴遵民(图中右二),1990年至2001年留学日本神户大学,获教育学硕士、学术博士学位,现任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育研究中心主任,从事专业领域为教育政策学、教育基本理论、学习社会与社区教育、当代终身教育理论与实践等,著有《实践终身教育论》、《现代终身学习论》等十余部著作,并在国内外刊物上发表论文50余篇。杨敏,教授,上海开放大学综合办公室副主任,研究方向为文化学、开放与远程教育。  相似文献   

18.
《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11(4):F0002-F0002
陆正刚(1955-),男(壮族),广西隆安人。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应用外语与文化传播系主任、副教授,英语学科带头人。先后在国家级、省级刊物发表了《英语修辞与谴词造句教学》、  相似文献   

19.
《学科教育》2014,(1):32-32
经过三年的磨砺,由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顾明远先生著述,美国佛蒙特大学王觉非教授、北京师范大学滕琚副教授等联合翻译的《中国教育的文化基础》英文版于2014年1月由荷兰博睿(Brill)出版公司正式出版。  相似文献   

20.
何波副教授     
何波1955年n月出生,广西钦州市钦北区人则上族。I叮5年N月参加工作。1982年1月毕业于广西师范学院(今广西师范大学)中文系中文教育专业本科。文学学士。毕业后至今在钦州师专中文系任教,主讲忡国现代文学》、《中国当代又学》及《文学概论》等课程。其间曾先后到福建师范大学、武汉大学脱产进修。u92年12月晋升副教授。现任钦州师专中文系主任。何波副教授系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会员、中国新又学研究会会员、广西现代文学研究分会理事、广西当代文学研究分会理事。其研究的主要方向是中国现当代又学。参加编撰《中国二十世纪文学名作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